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和方法,教案还可以包括教学资源的清单,如教材、幻灯片、工作纸等,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五上园地二教案最新5篇,感谢您的参阅。
五上园地二教案篇1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1、朗读古诗。
(1)播放《画鸡》的朗读音频。
(2)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同桌之间相互朗读,看谁读得更棒。
教师:想要读好这首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古诗的韵味。接下来老师范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老师在哪些地方稍有停顿,你就画上分隔线。教师范读。
(4)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5)齐读古诗。
2、读古诗,品诗韵。
(1)同学们读得真好。那么诗人唐寅究竟画了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什么样的鸡冠?(红冠,不用裁)不仅鸡冠好看,羽毛也很漂亮,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雪白)
(2)齐读第一句诗。指导朗读,读出公鸡骄傲的情感。
(3)公鸡在平时生活中会乱叫吗?从哪里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
公鸡叫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一叫千门万户开)
(4)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呢?(勤劳的大公鸡)
(5)让我们一起来夸一夸这只大公鸡,一起来读一读第二句诗。
3、再读古诗。
学生齐读古诗,自由识记,同桌之间相互比一比,看谁记得快!
4、学生尝试齐背古诗。
二、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播放《小熊住山洞》音频,学生欣赏。
2、教师范读,学生疏通文本,读通句子。
3、学生自由读短文。读后指名说一说森林里的动物为什么要感谢小熊一家,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小组讨论: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5、学生熟读短文。
三、课堂小结
1、学生朗读古诗和短文。
2、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吧。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八
?画鸡》
?小熊住山洞》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为了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学习方法,我通过举例归纳和拓展,来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使语文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在教学“我的发现”过程中,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发现语文汉字的特点,主动探究规律,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字词句运用”的学习,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表情,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这节课我依然重视朗读和背诵,扎实落实教学目标。
五上园地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我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最后一篇《语文园地七》,包括“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两个部分。
在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的标准导读》之后,我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我的发现”编排的是aabc式的词语;“日积月累”第一项让学生通过“熟字+偏旁”认识新字。第二项“读读背背”要求背诵表现友谊的五句诗。这两大部分内容编排有规律且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学习的兴趣,既体现了新课标“重发现、重合作探究、重积累、重情趣”的理念,又突出了本组“友谊和理解”的主题思想,是单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目标:
1、认识aaabc式词语的特点,了解五句诗都是表现友谊的名句。
2、巩固熟字加偏旁的认字方法,掌握本课生字。
3、积累词语、诗句,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认识aabc式词语的特点,了解五句诗都是表现友谊的名句。
2、掌握本课生字。
3、积累词语、诗句。
教学难点:
学到一些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并学会学以致用。
教学准备:
1、语文园地的课件。
2、花朵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一列小火车,瞧,它漂亮吗?大家跟它打打招呼吧。今天这列小火车要带大家到一个有趣的园地里游玩(课件出示),在这里你将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让我们赶快坐上小火车吧。
二、游百花园,学习“我的发现”
1、开动小火车,将学生带入词语百花园
学生做开火车的动作,念“轰隆隆,轰隆隆,小火车往哪开?”“到百花园去欣赏美丽的鲜花。”
2、自读词语,同桌互帮互学。
3、多种形式展示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等)
4、读了这些词语,你发现了这些花朵的秘密了吗?说说你的发现,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发现aabc式的词语特点,教师板书。
6、像这样的词语还有那些呢?写在花朵(卡片)里,种入百花园(贴黑板)。
7、花朵姐姐想跟大家做个小游戏:比赛谁能在一分钟里记住的词语多,谁就可以获得勤劳的小蜜蜂奖。
8、比赛二
任意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奖励聪明的小蜜蜂奖)
三、游生字娃娃园,学习“读读认认”
1、开动小火车进入生字娃娃园。
2、电脑出示左边的生字娃娃“熟字”,生字娃娃变身:出示右边的“生字”。
3、观察每组生字娃娃的特点,学生发现:左边是已学过的熟字,右边的字是熟字加偏旁组成。(板书)
4、同桌互学
你指我认,我指你认。
5、比赛和生字宝宝交朋友,去拼音认字组词。
6、生字娃娃超级变变身(生字开花),用熟字加偏旁法拓字。比如:直──植、值、埴、殖。
四、游古诗园,学习千古名句
1、开动小火车进入古诗园。
2、出示图片,老师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的故事。
3、学生自由朗读,发现五句古诗的共同特点:都是反映友情的古诗。
4、简单说说诗的意思,自己知道的有关诗人的知识,或编一个故事。
5、同桌互背诗句。
6、出示五个画面,根据不同的画面男生女生轮背诗句比赛。
7、拓展
出示一张贺卡,你想用哪句诗送给远方的亲人、朋友,表达什么感情。
五、回到收获园,总结收获
1、小火车开进收获园。
2、学生交流收获的知识。
3、鼓励学生用分类收集的方式积累好词好句,展示一两个学生的《好词好句本》。
五上园地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
2.会背优美的古诗名句,培养学生对古诗句的欣赏能力
3.会照样子写词语
4.了解我国的物产和风光资料,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富饶
5.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好地将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目标1.5.
教学设计: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最喜欢或最想去哪里旅游呢?(多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地方)那我们就到这几个地方去玩玩吧。
2.按景点数分组,组成“旅游团”,选一个“导游”,其他的“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导游要介绍景点和回答游客的问题。
3.生展示,评出“最佳导游”、“最佳游客”等。
二、习作
1.刚才同学们的介绍真精彩,我们玩得真开心,见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景色,那你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景色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喜欢它吗?
2.选出较优秀的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改一改。
二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己读读两组句子和学习小伙伴的话,你有什么发现?
2.你还能知道哪些字也有这样的特点?
二、日积月累
1.古诗中有很多关于写景的美句,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并背诵下来。
2.自己读读三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照样子说出其他的词语吗?
五上园地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画的多次观察,总结观察的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2、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一定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3、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4、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与突破方法】
1、教学重难点: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把观察过程及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2、突破方法: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倡导积极肯定的评价方式,激励交际信心,加强实践、突出互动,发展学生交际语言。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插图中的“少女和老妇”图与另一张课外搜集的“少女和老妇图”(见文后附1)各五张(每小组一张),小奖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观察图片──酒杯与人像,同桌互助,探索观察方法
1、师:同学们,咱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一、三、五、七小组同学闭眼,(师用大屏出示右边第一幅图片)其余同学用两秒时间观察图片,然后把观察结果告诉同桌。
生:学生观察图片后把自己看到的内容尽可能清楚地告诉同桌。同桌可以就不清楚的问题发问。
(设计理由:在游戏情景中学生更能够集中注意力观察,然后又通过告诉同桌观察结果的方式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同时因为好奇心的作用,听的学生会更注意倾听,养成好习惯,所以采取一人看,一人倾听后转述的教学设计。)
2、师:刚才没有观察的同学谁愿意说一说自己从同桌那里听到的内容?
指名转述从同桌那里听到的内容,其他同学评价是否表达得清楚流畅。同桌评价倾听是否准确。
(设计理由:通过评价,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提高,对倾听的评价旨在强调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预设:
⑴ (学生观察的结果可能发生分歧,有人认为是酒杯,有人认为是两个人的侧影)师:大家同时看了同一幅图,怎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呢?谁看到的是正确的呢?可以说说自己的理由。同学们可以猜测谁观察得准确。
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据理力争,双方争辩。
⑵ (如果观察的结果一致)师:你们确信自己的眼力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再出示图片)师:请大家一起仔细看看图,你一定会有令人惊奇的发现。请刚才观察过一遍的同学先告诉同桌刚才你一开始看到的是什么?现在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说出观察的感受或启示。(将划线部分的要求展示在大屏上)
生: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将新的观察结果和感受说给同桌听。
生:同桌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说清楚,同桌互相交换意见。
4、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指名在全班交流。
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恰当的补充,并做重点板书。
(仔细看,反复看,从多个角度看。)
师小结:对,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要想练就一双慧眼,就必须得非常仔细地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要反复地看,不错过每一个新的发现;还要从多个角度去看,发现事物的另一个全新的面貌。
二、观察图片──少女和老妇,小组合作,运用观察方法
1、(师将准备好的少女与老妇图分发给每个小组)师:每个小组都有一幅奇妙的图画,大家能用所学的观察方法仔细寻找到图画的奥妙之处吗?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同学观察得最仔细,思维最敏捷,表达的意思最清楚,最有条理,小组成员合作得最好。
生:小组内成员积极观察、思考、发言,最后统一意见。
2、师:提示学生寻找与自己的小组不同图片的另一个小组,互相交流观察所得。
(同伴评:组内之间互相交流,调动了交流的兴趣,扩大了学生交流的面,搭建了生生交流的平台。但教师要注意搞好组织教学,避免场面失控。)
3、生:推荐一名组员在全班汇报观察的结果。
4、其他小组同学补充纠正,也可质疑。
5、师生对发言同学及所代表的小组成员的观察力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星级评价。(最高五星级)
6、看到这幅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你能给它取个题目吗?
三、观察图片──枯树老人头,考眼力,比口才
1、师:通过刚才的锻炼,相信大家的观察能力一定得到了提高,(教师出示“枯树老人头”的图片,)现在到了“考眼力,比口才”的时间了,请观察这幅图,说一说自己一开始看到的是什么,仔细看时看到了什么,再反复看,多角度看,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看谁发现得快,发现得多。看得仔细、发现最多、最有趣、讲得清楚、讲得精彩、听得仔细者都有奖。单设:眼力奖,口才奖
2、学生先在小组里比赛,再推选出优秀代表参加全班的竞赛。
3、师颁发奖项,布置作业:将今天有趣的图片讲给家人听。
?板书】
我看到了……
学会观察
仔细看
反复看
多角度看
?同伴互评】
该堂课的设计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密切地结合了本组课文训练的重点──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让孩子们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同时,李老师还设计了教学插图和相关的课件及评价时的一些小奖品,这些设计都很符合四年级段的孩子的身心特点,设计合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的时候,很注重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同时也注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以学生的评价为主,也开设了一定的奖项,这对学生是很好的激励,也体现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另外,老师还很好地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独特感悟。
五上园地二教案篇5
教学
目标1.学用字词句,认真读词语和描红。
2、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成语,帮助小学生积累成语和句子。
3.写铅笔字,练习写全包围的字时,应该先外后内再封口。
教学
重点写全包围的字时,应该先外后内再封口,积累成语,儿歌。
教学
难点积累成语,学习儿歌。
教具
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一”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一)
新课
教学
()分钟板块一:识字加油站
(课件出示2)
1、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同桌之间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注意“阴、阵”前鼻音的发音,和“冰、冻”后鼻音的发音。
2、连一连。(课件出示3)
雷阵雨晴多云小雪阴大雨
3、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词语。(板书:天气有关的词语)(课件出示4)
如:风雨雷电霜雪冰
狂风雪花炸雷闪电大雪结冰
毛毛雨万里无云风和日丽北风呼呼
鹅毛大雪电闪雷鸣雷声滚滚半晴半阴
板块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记一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提示:这是我们的汉语拼音字母表。第一排是大写字母,和它对应的是小写字母。读音就按照小写字母去读,大家看,这些小写字母其实就是我们上册学过的声母或韵母。(课件出示5)(板书设计:字母表大小写字母)
(1)读一读:自己自由读一读。
朗读时注意区分舌尖前音有z、c、s,舌尖中音有d、t、n、l,舌根音g、k、h的读法。
(2)背一背: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
(3)找一找:
①有哪些大小写字母完全一样?
cc kk oo pp ss vv ww xx zz
②有哪些大小写字母相近?
ff ii jj ll mm nn tt uu yy
③剩下的是哪几对大小写字母不相同?
aa bb dd ee gg hh qq rr
2、读一读,写一写。(课件出示6)
(1)读一读。读准每个字的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长、上”。
(2)给每个字组词。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韵母是ɑn,有的韵母是ɑnɡ。)
(4)找一找:哪些生字的韵母是ɑn?哪些生字的韵母是ɑnɡ?
(板书:ɑn:见、万、全、半ɑnɡ:王、方、长、上)
(5)写一写:想一想它们的笔画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整个字要写到田字格的中间。
(6)还知道哪些字韵母是“an”,哪些字韵母是“ang”?
(ɑn:天田蓝甜完ɑnɡ:江、狼、广、光)
3、读一读。(课件出示7)
(1)读一读:借助拼音把儿歌读熟,特别注意平舌音“祖”,翘舌音“盛”,后鼻音“岭”。
(2)谈谈文中“大兴安岭、长江两岸、海南岛”不同地方的景色?
大兴安岭,寒冷地段,我国的东北,雪花飞舞;
长江两岸,温暖如春,“柳枝已经发芽”
海南岛,位于热带,我国南方,“到处盛开着鲜花”。
(3)说一说:你觉得我们祖国广大吗?美吗?
我们的祖国广大,也很美。东北的冰雕、海南岛石头、桂林的山……
(4)背一背:在读熟的基础上,背诵。可以两人合作背,也可以四人合作背。(板书:《祖国多么广大》热爱祖国)
板块三:书写提示
1、观察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是全包围结构或具有全包围结构的特点。)
2、看提示
旁边的小朋友提示我们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了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课件出示8)
(板书: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
3、想笔顺(课件出示9)
想一想,每个字的笔顺是怎样的?
3、写一写
(1)先照着上面的笔顺写,一边写一边念笔画名称。
(2)再在田字格中写,写好之后对照比较,看看哪个笔画没有写好,再重写。
板块四:日积月累
认识词语(课件出示11)
1、拼拼读读
1、(1)自己借助拼音把词语读准。重点指导读准“冰、丁、争、鸣”的后鼻韵母,读准平舌音“苏”和翘舌音“争”的声母。在朗读时,要注意读好词语之间的停顿。
(2)同桌之间相互读,你读我听,我读你听。
2、读读想想
(1)再读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都是写哪个季节的?
八个四字词语写的都是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现象,构成了一幅幅春景图,引人进入春天的美好境界。
(板书:描写春天美景的四字词语)
(2)你能读懂哪个词语?每个词语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同桌之间相互说说。
引导学生从字面理解词语的意思,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即可,不必对照成语词典说。
3、读出韵味
这八个词语排列整齐,具有韵律感。朗读时,每行的两个词语之间可接得紧些,读完末尾的“苏、舞、冬、鸣”后要稍作停顿,以显示韵脚。
三、板块五:和大人一起读
1、读通儿歌(见教材p14—15)(课件出示12、13)
注意注音的字,读准确;再把诗歌读通顺。(板书:诗歌《谁和谁好》)
2、思考问题
(1)这首儿歌写了谁和谁好?
藤和瓜好;蜜蜂和花;白云和风;我和同学。
(2)它们是怎么好的?从儿歌中找答案。
藤和瓜: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蜜蜂和花:蜜蜂来采蜜,花儿仰头笑。
白云和风: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我和同学: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3)找找身边还要“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
谁和谁好?乌云和雨好,乌云飘到哪里,雨水跟到哪里。
3、读出节奏(课件出示14、15)
谁╱和谁好?谁和谁好?
藤╱和瓜好,蜜蜂╱和花好,
它们手拉手,蜜蜂来采蜜,
不吵╱也不闹。花儿╱仰脸笑。
谁╱和谁好?谁╱和谁好?
白云╱和风好。我和╱同学好,
风╱往哪里刮,大家唱着歌,
云╱往哪里跑。一起上学校。
4、读出韵味
(1)可以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读。还可以两人合作读。
(2)重点读好:“好、闹、笑、跑、校”
(3)还可以两人或小组表演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啊,又到下课时间了。我们这节课学会了认识了很多词语,积累了很多的儿歌、童谣,学会了看图讲故事。今后的学习我们要注意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好故事。
板书
内容语文园地??
天气有关的词语字母表大小写字母
ɑn:见、万、全、半ɑnɡ:王、方、长、上
?祖国多么广大》热爱祖国
全包围的字:先外后内再封口
描写春天美景的四字词语
诗歌《谁和谁好》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本园地的“读一读,写一写”和“书写提示”都有写字教学方面的涉及。所以我加大了识词、写字在教学中的分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做到心中有数,整体上感知全包围汉字的形体,教师范写,学生临摹,这样在写字时就会自然而然的把“眼”中字变成“心”中字。同时再展评激趣,鼓励进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2、本园地积累了一些词语、儿歌、童谣,学生做到了读通、读出韵味,读出节奏。
不足及改进:
教师应该少讲,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训练。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谨二国学教案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