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有效的事迹材料可以凸显宣传典型,评选先进的用途,事迹材料是一种为了宣传积极人物事迹写的文字材料,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8篇,供大家参考。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1
****天然气总公司下派到**市**镇**村的第一书记——**同志,一年来,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成绩。
**村位于****、**、**、**、**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由原15个社合并为现4个社,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到村后,他迅速走遍全村的98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并深刻认识到贫困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以四个突出落实脱贫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在驻村走访调研过程中,当他了解到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便积极与各级领导沟通交流,在**天然气总公司的全力帮扶下,投入32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至**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150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12万余元。二是产业园区种出了脱贫椒。为推进村辣椒、韭黄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村两委班子在**同志的带领下,精心谋划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方案,积极向各级部门、帮扶单位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八十多万元,成功将原已废弃近百年的元宝山建设成为200亩左右微小辣椒产业园,园区新建道路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渠系3000米、提灌站1个。三是泥泞小道铺出了致富路。**同志深深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总公司的大力帮扶下,**村新建村级道路近5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四是真诚帮扶结成了穷人亲。针对贫困户情况,积极与总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并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制定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24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98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在**同志的积极筹划下,总公司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98户贫困户送去大米20斤、面粉20斤、菜油20斤、鲜猪肉5斤、慰问金各200元,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五是全力打造阵地建设。在村上,**同志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积极争取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向总公司争取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作为第一书记,**同志带领村两委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在贫困户房屋改造上,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地灾搬迁,在生产就业上确定了劳务输出和发展种养殖业,确保贫困户能脱贫稳的住。特别是在种植业上,一是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62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27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二是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56亩,接收12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
四、突出基础设施,确保新村建设
脱贫攻坚的成效,不仅要群众收入要增加,乡村风貌也要焕然一新。针对贫困村情况,**同志带领村两委多方联动,发动群众筹资投劳,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使**村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等,逐步实现了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美丽小山村。
**同志自任职于第一书记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整个**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2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3
大事难事见担当,危难时刻显本色。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复杂严峻形势,业达城发集团退役军人职工积极响应集团号召,主动请战、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彰显退役军人风采。
张保江,是集团一名退役军人职工,更是战“疫”一线的急先锋和守护者。在收到上级疫情防控任务后,他毅然舍小家为大家,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带领公司防疫志愿者进驻中高风险隔离酒店100余个日日夜夜。他认真学习,主动请教,参考其他隔离点管理经验,从一片空白到成为什么都懂的行家里手,为隔离点各项工作规范、平稳、有序开展做出贡献。在2020年防护物资特别紧缺的时候,他个人捐赠40套防护服和10副防护眼镜。为确保防疫工作不出纰漏,他在完成日常疫情防控任务后,坚持每晚去防疫站点执勤,引导劝返居民,提醒做好防护,筑牢防控安全线。疫情期间,他还帮助社区居民购买生活物资并且配送到户,发放口罩,并在暴雪天气里义务扫雪清路。很多居民可能并不知道张保江的名字,但对这名志愿者的印象非常深刻,纷纷为他的行为点赞。
在业达城发集团,还有很多像张保江这样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的退役军人。王鹏飞,深入点位小区开展核酸检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采集核酸样本累计5000多次,为居民解答咨询上万次。丛炜力,作为一名“95”后退役军人和单位疫情防控主力,主动请缨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志愿工作,不厌其烦地为没有二维码的老大爷老大妈注册信息,口干舌燥不敢喝一口水,只怕浪费一身宝贵的防护服。葛晋生,把军人的优良作风带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咬牙克服腰椎间盘突出毛病,头疼难耐时戴上两个医用防护头套坚持到最后。韩涛,作为社区防疫负责人,带头扑到防疫一线工作中去,凌晨四点在所有工作人员还未到岗之时,已经开始准备一天的调度工作,在防疫第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歇过,将“铁血军人”的气概带到防疫工作中。杨建林,挂职马家沟村第一书记,始终坚守在农村疫情防控一线,他与基层防疫工作者挨家挨户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带领全村严防死守、不漏一人。张惠超,连续两周加班加点为各个检测点位提供服务,有时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有时为了方便参与后勤保障,就直接睡在办公室。
现在仍然处于战“疫”的关键时期,这些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退役军人职工,他们把决心刻进骨髓,疫情不退,战斗不止。他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战“疫”的最终胜利。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4
高考填报志愿,黄文秀选择师范学院,梦想回村里办一所幼儿园;读研期间,黄文秀关注基层教育和扶贫,走访很多贫困村,深入百色、河池等深度贫困地区调研;研究生毕业,黄文秀报考了广西定向选调生;田阳县那满镇挂职锻炼结束,黄文秀主动要求到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我来自广西贫困山区,我要回去,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一路走来,黄文秀的初心从未改变,直至她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黄文秀是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她的事迹令人感动,我们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向她学习。作为一名选调村官,我们要不忘报考选调时的初衷,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工作中,做到权为民用、利为民谋,做实事,真做事,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身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们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某复兴。
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我们要向黄文秀学习,向一代代优秀的共产党人学习,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的魄力,学习他们迎难而上的斗志,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从容,坚定初心,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拼搏奋斗,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谱写自己的青春之歌。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5
我叫胡红宝,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15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二、抓项目、夯基础,村容村貌大改观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三、抓产业、助脱贫,帮助群众快致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6
年轻的、优秀的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大城市优渥的工作条件,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贫困户干活、与群众谈心、和群众做朋友,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她埋头苦干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在农村发展支柱产业,建立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户增收,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降低了贫困发生率20%以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说一心为民,是对黄文秀最好的评价。从大山女儿到扶贫战士,黄文秀同志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是以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代表。
黄文秀的遇难让全国人民都感到心痛和惋惜,对其家人进行了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是优秀青年共产党员的榜样,她无悔的青春选择,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时代回答必将芬芳而不朽。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也该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始终在工作中保持感党恩、为人民的初心。尤其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紧要关头,我们每名党员都应该要从黄文秀同志身上获得攻坚克难的斗志和力量,求真务实、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坚持忠于职守、担当尽责,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和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7
____,男,土家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2002年6月参加工作,经校党委选派至湄潭县复兴镇观音阁村任“第一书记”,兼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自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多次获得“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从一名高校教师转变为农村“第一书记”,他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保持勤勤恳恳,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的精神不变,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第一线战斗中,以求真务实、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树立了“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真正做到时刻将使命记在心头,责任扛在肩上。
端正态度,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在多子女家庭成长起来的他,成熟、稳重、明理。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班级意识和团队精神就深深植根于心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党的熏陶和培养下,知道了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并将这原则付诸于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大学时代的他,常常帮助贫困同学以及做义工,为了同学们有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经常义务打扫教室和厕所。参加工作后,他依旧本色不变,一次,单位派人去昆明陆军学院进修学习,大伙儿都知道这活儿累、苦不说,还很危险,原已定好婚期的他,自觉服从组织安排前往学习。自全省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对于上有老下有小且夫妻双方父母身体都不好,常年生病住院,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和已怀上二孩的妻子都需要照顾时,____毅然服从组织安排,带着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使命主动要求到最边远、最坚苦的湄潭县复兴镇观音阁村。由于水土不服,刚进村就病倒了,住院一周并动了手术,术后按照医生要求必须在医院对伤口作为期半个月换药处理,想到村里的工作多任务重时间紧,他决定带药回村请卫生员换,每次换药时的疼痛让他这七尺男儿也忍不住“汗淌”。为了更好地开展驻村工作,他一次次克服了来自各方面的困难,特别是来自“小家”的诸多困难,真正践行了集体利益永远高于个人利益。
努力学习,提高为民服务本领
勤恳工作,驻村工作作风扎实
自驻村工作开展以来,____就放下了架子,扑下了身子,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走村串户,巷道院落与村民促膝谈心,田间地头了解农耕生产,掌握村级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认真查找贫困原因,把作风建设放在严谨、细致、求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上,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驻村工作中,他始终端正工作态度,严守工作纪律,树立不骄不躁、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用心性,做到了真心驻村真心帮扶。应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村级工作事务,先是引好“千条线”,最后要磨尖“针头”。村级服务要有针的尖锐,针的钻研劲儿,要一门心思投入到农村事务中去,思考更好的解决群众事务的方式方法,摸索更利于群众接受的交流方式,秉持“不刺穿不罢休”的工作态度、“铁杵成针”的毅力,把粗活儿做扎实、做细致,把千条万缕的线织汇成美丽的乡村事务图谱。在基层党组织书记岗位上,他不怕苦不怕累,不惧误解和压力,既然当了“第一书记”就要用“为人民服务”的操守坚持到底,提升群众对驻村干部的满意度,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更多的获得感。
勇于担当,驻村工作已见成效
面对村里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发展不起来,部分群众季节性缺水问题,村办公阵地条件差问题,村贫困家庭优秀学子的出路问题,茶农缺乏种植技术,茶厂缺乏加工工艺问题等,作为省驻村第一书记、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组长的他直面问题,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在派出单位、当地镇党委政府、驻村小分队及全体驻村干部的共同协作下,2017年他所帮扶村新完成公路建设19.6公里,新房屋整治368户,全村季节性缺水问题得到解决,村集体经济账上有16.8万元,投资110万元的新办公楼已建成并入住,标准的4个党小组党员活动室硬件设施已得到解决。针对茶农缺乏种植技术,茶厂缺乏加工工艺问题等问题,与派出单位积极摸索工作出路,在短期内通过校农合作,农产品直销方式为群众增收,并选派专业技术人员上门为茶农培训种植技术、为茶厂加工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处理,从长期帮扶看,准备采用农村“三变改革”模式来解决这一难题。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____光荣地获得了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他把对党的忠诚和工作的敬业体现到实际行动中,在平凡的岗位上扎实苦干,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作为,为自己的驻村工作书写了精彩之笔,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篇8
黄文秀——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名字,20__年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和每年千千万万选择留在大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不同,黄文秀一毕业便毅然回到了家乡百色工作,20__年3月又响应组织号召,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从此,一个青春正茂的年轻女孩整日素面朝天,双脚扎进泥土,最终年仅30岁便永远倒在了扶贫路上。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我们应该:
一、坚持终身学习,脚踏实地工作
脱贫攻坚道路上许多优秀的人物事迹,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断学习,让自己的工作方法与思路与时俱进,给自己的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书本学习,夯实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向农民学习,许多农业方面的知识我们需要虚心向农民学习,深入田间地头,不断增加自身农业知识;向实践学习,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为乡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向优秀人物学习,大庆有“忘我拼搏、艰苦奋斗、科学求实、甘于奉献”的铁人精神,我们木兰有“敢为人先、实干担当、忠诚为国、无私奉献”的马旭精神,我们要把这种精神用到扶贫工作中去,用到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中去。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立志在脱贫攻坚、乡村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
二、坚持实干兴邦,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勤学笃行是助力脱贫攻坚的必要环节。用知识铸就脱贫攻坚的行动导图,用实干吹响脱贫攻坚的前进号角,知行合一,坚持真抓实干原则,以务实作风、踏实态度,立足乡村发展,增强村民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推进创新是关键步骤。我们要汲取脱贫攻坚的工作经验,精准识别找“穷因”,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让我们所任职的村镇群众生活富起来,乡风民风美起来,文化生活好起来。
三、坚持以心换心,恪守为民之责
“最美的青春在一线,最美的青春是奉献”。作为一名选调生,更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基层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与青春,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用青春谱写脱贫攻坚的乐章!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驻村事迹材料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