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观后感,能记录丰富而深刻的个人感受,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写一篇观后感,是将自己对电影的情感和思考凝固在文字中的方式,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参观学校观后感7篇,感谢您的参阅。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1
那天,我们参观培智学校。我说了一个故事,引起老师的兴趣。大意是,有一位老师班上有一位残疾孩子。有的小朋友很天真的问老师:“为什么他长得和我们不一样?”老师想了想,就在班会上当着全班的面,作如下解释:每个孩子都好像是一粒苹果;上帝都在他们身上要咬一口;而这位小朋友他是那么甜,那么圆,上帝就忍不住多咬了一口。
培智的孩子就是极其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是不是就是被上帝多要了一口的苹果呢?
没有到校园的时候,我也有一些恐怖的联想。会不会这里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好像精神病院,随时我们会遭受肢体的冲撞呢。可是来到培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上课。音乐课也好,体育课也好,书法治疗课也好,孩子们的表现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当中有的孩子非常聪明,能够对上节奏进行肢体的摆动;能够听懂老师的鼓点,进行队形的转换;甚至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书法治疗课上,我拍摄以一些孩子们现场的书法作品,运笔很有力度,而且描红得相当棒。体育课上,我们一边看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跑步做游戏,一边听以为培智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做讲解。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发现,这些老师懂得真多呀。他能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具体的,细微的长处和短处,能够了解孩子的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他像个医生一样,而这些孩子也确实都是病人。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专业素养非常了得,值得我们敬佩。
座谈会上,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认为这里的老师除了要在智力上付出,更要在体例上做付出;有的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如果这样,自己也会烦,而这里的老师却表现得相当有耐心,令人敬佩;培智学校的老师也谈了自己在从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有些感受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因此,我们要知足。教着一群智力正常的孩子,不应该有抱怨;而且敬业精神也应该更上一层楼。我的感受还要多一层,就是我敏于思,却讷于言。写一写可以,真让我代表英语组发言,那叫一个困难呐。什么时候自己能够说得那么好就好了。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2
我们从清华大学的东北门来到清华路,这条路幽谧寂静,高大的法桐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路的两旁,绿树成阴。沿着清华路往西走,很快就到了清华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二校门——清华园。
清华园里有几座早期建筑:清华学堂、土木工程馆、水力实验馆……好多游客都在建筑物前留影纪念。咦,不远处那么多游客围在那里看什么呢?好奇的我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个长方形的铜雕塑。这个铜的中间凸出一个人脸,脸周围满满地雕刻着由1和0组成的数字及一些文字,它们分别代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围观的人说摸一下它的额头和鼻子就能吸取它的悟性。你看,这张脸上的额头和鼻子处显得格外明亮。我也想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于是我就摸了n次,嘻嘻……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工字厅,据说这里是以前校长办公的地方,他是位知识渊博的人,门口两旁守卫的石狮子都被校长的渊识折服地低下了头。我跑过去敲了敲门,真希望校长能为我打开清华大学的大门。
清华大学还有好多胜景,像水木清华、闻亭、近春园……清华校园这么大,我想用一天的时间也未必能参观完
一路上,我闻着花香、听着鸟鸣,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清华大学。回首遥望那金灿灿的“清华大学”四个大字,我暗暗下决心:等我下次再来时,我会以本校学生的身份走进这个大门。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3
今天下午,陈老师带着我们参观了魁星楼五楼的学生阅览室、书库和教师阅览室。
我们首先参观学生阅览室。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三排桌子和椅子,有的是波浪形,有的是圆形。圆形的桌子是绿色和红色的,排的非常整齐。在东边的墙上有几个书架,都是小鱼形的,非常可爱。书架上面的墙上有一排大字: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西边的墙上有歌德的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架上有许多书,《芝麻开门》、《我要做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上下五千年》……北边的书架像一座书山,上面摆放着很多书,让我想到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接着我们参观的是书库。一见门我就惊呆了,书库里有9个大书架,每个书架有6组,每组里有7档。也就是说一个书架上就有两千五百二十多本书。九个书架一共有两万多本书呢!里面主要是文学类多一些,其中有4个书架都是放文学类的书。
最后我们参观的是教师阅览室。一见门我就看见六张桌子整整齐齐地排放,南边有一个放报纸的架子和一组沙发,其它三面都是一些书架。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图书室的管理老师把许多教学杂志进行了装订,全年12册装订成一大本,这样老师就可以把全册的书都借到了。这些书有:《宇宙索奇》、《化学世界》、《家长》、《小学语文教师》、《环球》……啊!图书馆可真是知识的海洋,让我们在里面尽情的翱游。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4
今天我们来到了爸爸上的大学,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在校门口,老远就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的几个大字——江苏师范大学。
我们进入校内,右边是几栋古香古色的建筑,已经非常陈旧了。左边是运动场,有许多人在那打篮球呢。再往前面走,来到了图书馆前。爸爸说图书馆还是以前的老样子。爸爸上学时,徐州的冬天非常冷,气温经常是零下十几度。只有图书馆有暖气,爸爸经常在课余跑去图书馆抢座位,一边坐着,一边看书,还有暖气,简直是舒服得不得了。
再往前走,来到饭堂。爸爸说他们一上到第四节课时,就早已饥肠辘辘,一等老师宣布下课,就朝饭堂飞奔而来。那时爸爸的食量也特别大,特别爱吃那肥肥的猪头肉,不过吃肉的机会很少。因为爷爷奶奶家比较贫困,能供爸爸上学就已经很吃力了,爸爸只能从生活费中节约,以减轻家里的负担。现在一听爸爸说起猪头肉那幸福的滋味,那时是爸爸最好的美味了,我多希望我也能有这样的经历,而现在只能从爸爸的话语中去感觉了,我好羡慕爸爸。透过饭堂的玻璃门,我看到几张圆桌子,爸爸说以前的饭桌跟这差不多。但饭堂非常杂乱,可能是要装修了吧。
我们又往前走,来到一处低矮的房子前。爸爸说这里是他最忘不了的,这是他们以前看电影的`地方。一到周末,这里就开始放映电影,有时爸爸会和几个朋友一起去看电影,那时看一场电影只要两毛钱呢。接着我们来到一片草坪上,爸爸指着一处凳子,他经常在那读英语、背英语。爸爸回想起那时候,就像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草坪中伫立一座雕像,雕刻的是两名学生正在专心致志的看书呢。我指了指雕像,问爸爸:“你们那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吧”。爸爸点了点头。
最后我们来到了宿舍,爸爸指着一个窗口对我说:“那是我的宿舍,宿舍共有六个人,分成上下铺,我睡上铺。一到冬天,我就和下铺的同学睡在一起,垫两层,又盖两层,挤在一起很暖和。”爸爸和他的下铺成了非常好的朋友,毕业了还经常保持联系,上次我们在南京、这次在西安都相聚了。爸爸还跟我讲了发生在他们宿舍许多趣事,让我捧腹大笑。我好向往大学生活呀!
我和爸爸参观完毕,走出校门。我们都回头望了望,这就是爸爸的母校,他也许会有割舍不开的情感吧。也许只有等我长大后,经历过,才能理解爸爸对母校的情感。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5
他们是这样一群人:看起来普普通通,可他们却创造了非凡的教学成绩。说起他们的故事亦是平平淡淡,可是这些平凡的一件件小事不断累加,在长长的岁月中积淀出感人的力量。数一数他们的荣誉,看不透的是荣誉背后有多少层汗水。对此,他们淡然一笑,他们的眼睛只注视着脚下正在开垦的土地,他们的心中只装着园圃里需要及时侍弄的小苗。
是什么让他们爱得这么深沉?他们这样披星戴月、孜孜不倦。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坚强执着青春不悔?他们这样埋头批备、刻苦专研。又是什么让他们把生命中所有的力量化为一缕缕阳光,照耀着从他们面前走过的每一个学生?是事业,是神圣的教育事业,是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一条崎岖坎坷却富有情趣的山路。一路行来,既有鲜花芬芳,也会有荆棘划伤。但是他们始终举着知识的火把,用激情燃烧的青春,照亮人生的方向,照亮学生的心房!
黑发积雪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他们用热爱,用坚强,用勤奋,用智慧生动地诠释了“教师”这个朴实而美丽的词汇。也许他们的脚步来来回回只局限在三尺讲台上,但他们的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也许他们的声音叮咚如泉,只回荡在四方校园的上空,但他们的精神却永放光芒。
蜡炬成灰,热血丹心,甘为人梯,落红护花,无私奉献,严父慈母等等,也许你会认为这些都是溢美之词,但是当你看了这些老师真实的事迹,真实的人生,你就会明白,我们的感动到底来自何处;你就会明白,真正感动我们的是这些老师把“爱”进行到底。
宽甸一中首届“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活动经过推荐、自荐,有32人入围,成为候选人。再经过教师投票,学生投票,领导投票,10人胜出。其实,感动我们的不仅仅是这32人,这10人,更是整体一中人的拼搏精神!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6
12月18日,我随高二年级组一起前往深圳的红岭中学和深大附中参观学习。通过听取红岭中学英语备课组长的经验交流,聆听深大附中刘校长的发言和观摩学习深大附中郑冰老师的英语展示课,我深深地感受到新课改给这所开放的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几天学习下来,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教学环境清雅,信息化程度高。
三面青山拥,一汪湖水映。红岭中学是深圳唯一的建在市区,占地十万平方米的高级中学。校园干净整洁,见不到半点尘埃,笔直的棕榈树高耸入云、壮美宁静。学校有超过一万平米的绿茵运动场,有四栋学生公寓,四个大型食堂,有信息化程度极高的实验室。另一所中学深大附中是由市教育局、深圳大学双重管理的市直属全寄宿制公办学校。它所有的教室和实验室全部装备“三机一幕”,学校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均配备有电梯,它有近20间隔音效果极好的独立琴房,有功能齐全的多功能体育馆,内设游泳池、乒乓球馆和网球馆等多间大型球馆。
二、生动课堂,杜绝“僵班死课”。
新课改指出,兴趣与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要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培养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红岭中学和深大附中所听的两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授课老师的技艺精湛和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很好地诠释了新课改的精神。
在红岭中学,因为预安排上展示课的英语老师生病,我们被临时安排进高二(9)班听了一节《将进酒》的语文课。在课堂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朗读这首诗,语调抑扬顿挫,将作者情绪上的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讲解到“但愿长醉不复醒”时,全班就“不愿醒”和“不复醒”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全班42位同学参与度之高,与老师配合程度之好,都让我们为之惊叹。课堂上,笑声、掌声不绝于耳,学生仪态大方毫无做作之态,似乎教室后方的十几位听课老师对他们的课堂不造成任何影响。
三、学习共社团一色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职责。社团,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沃土。
在红岭中学,语文学科活动周、数学学科活动周、英语学科活动周、科学学科活动周异彩纷呈,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夏令营节生机勃勃,读书活动、少年团校、少年军校和各类学生社团遍地开花,“菜单式选修课程”、“自荐式课程宣传”、“学分制评价管理”、“走班式选班上课”和“星级制教师评价”高潮迭起,共同构筑了温馨、和谐、精彩而极富生命力和渗透力的校园风景。
四、志愿者精神从这里萌芽。
志愿者,作为一个地域的文明名片,更是一种高级精神的象征。
在红岭中学,志愿服务处处可见,“大手拉小手”是志愿者在书城与小朋友一起交流读书经验;“红马甲行动”是志愿者在繁忙的深圳路口为行人指引道路;“募捐书屋”是志愿者致力于从“书香校园”到“书香深圳”的建设。
与此同时,家长志愿者也不甘落后。考场上,家长换装成监考老师;趣味运动会上,家长帮帮团变身裁判;家长讲坛上,家长为同学们开讲核电科普知识……
在深圳三天的学习,短暂却深刻。我意识到自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同时我也深刻地体会到汪校长决定搬迁校址的良苦用心。幽静现代的教学环境固然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无旁骛地学习,但我们年轻教师作为学校教学的核心力量,更应该用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来体现学校的软实力。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所有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三中一定会更辉煌。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7
高三第一次期中考试刚刚落幕,我们就踏上了参观大学城的旅程。全年级分两批参观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
在车上,我们享受这难能可贵的闲暇时光,一路欢声笑语就没停过。首先来到的复旦大学,不愧是有百年校史的大学,建筑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感。在报告大厅,见到了专门来迎接我们的学长学姐,有些学长为了彰显自己是延安的一份子还特地穿上了校服。接着,复旦的老师,也是我们的学长就复旦的历史、四大校区五大学院和他们的办学理念进行了交流,那本介绍复旦各大院系的书也帮助我们对复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的邻座正是看着那本书、听着介绍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比较明确的选择。
之后学长带着我们游走于校园,越是向复旦的深处走去,越来越浓厚的学术人文气息包围了我们。物理实验室里,老师让我们看到了平时只在题目中出现的物理现象,在文物与博物馆系的大楼里我们也目睹了各式各样的汉唐陶俑,即使是走在路上,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从头顶遮天蔽日的大树上飘落,那意境引发同学们声声感叹。
享用过了复旦的午餐,我们来到了另一个目的地——同济大学,上海土木工程系第一果然是名不虚传,还没等我们下车,那一栋栋极具现代感的建筑就吸引着同学们举起手中相机。下了车,立即感受到一种与复旦截然不同的氛围。如果说复旦是个成熟稳重的学者,那同济给我的感受就像是个穿着一身潮牌的活力少年。我们到时正好是体育课时间,有人在踢足球,有人在打网球,更有一群男生在打太极。只在去大厅的路上,我们就路过了两个餐厅,其中一个咖啡馆还给人一种在巴黎街头的小资风情。“吃在同济”果然名不虚传。在随后的介绍会上,同济的老师也带着一丝骄傲的口吻说到“同济总共可是有着七个餐厅!”引来台下吃货同学的'一阵惊呼。随后,一位笑点很低的学长讲了他从高三摸底英语53到高考英语132的神奇逆袭故事,在鼓励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同时也劝告了其中那些还没为自己的未来有打算的同学要及时做好自己人生的规划。
这一天的大学城参观对于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收获,也许有同学因为这次的参观而被某所大学所深深吸引,从此发愤图强以此为目标而努力,又或是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有了更清晰的看法。无论怎样,亲身近距离地感受了大学的氛围,也能为接下来半年多的最后冲刺提供新的动力。
期中考已经是过去式,八大战役也已经打完了第一场,未来的七场还是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高三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它只是人生中需要被跨越的一道坎,最后的半年时光让我们一起努力进取而又幸福快乐地度过吧!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参观展览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