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让我们用文字去描绘出美丽的画面,作文质量的高低与篇幅的长短无关,关键在于内容的丰富和观点的独特性,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故乡的记忆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1
夕阳从窗外照过来,望着那由还装着半瓶可乐的可乐瓶映衬出的光晕,渐渐地,陷入了沉思…
家,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故乡,也只能由记忆拼凑,暂得安慰。那不是我居住的地方,那是我灵魂得到认可的地方…
那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那片天幕总是青灰色的色彩,偶尔泄下一抹金黄,而又显得如此自然。炊烟总是在暮色下缓缓地升起;池塘旁边的老柳,也沉静了下来;还有那几颗数人合抱粗的老樟树,暮色下,显得如此厚重,如果说,柳树是一位安祥的老者,那这几颗樟树便是那擎天的巨人了…斑驳的肌肤,数道深深的沟壑,抚摸着,那便是岁月了…
最喜的便是秋收后背靠着老樟树望着田野,视野里一片空旷,偶尔传来几声大人们的笑声与几声犬吠,如斯,却或最工山水的画师,也是无法描模的吧…
饭后时光,总是人们最悠闲的时候,男人们总是会聚在小店里,或是乘凉,或是吹个牛,或是攀比一下今年的收成…偶尔来个荤段子,惹来一阵大笑,邻家的大姑娘,总是娇羞地跑开了…
女人们则是出来唠唠家常,无非是家里的鸡又生了几个蛋,今年又要养几头猪之类的话题…
小孩子还是那样无忧无虑,他们有他们的想法,“嗯!今天被小虎第一个找到了,下次躲到他找不着的地方去…”
夜色渐渐地浓了,大人们带着一天的疲惫沉沉地入睡了,小孩子的嘴角微扬,或许是在为他最后一个被小虎找出来而喜悦吧…
此刻,夜重归平静,只有寥寥的灯火依旧亮着,偶尔隐隐传来几声犬吠…
我,深深地迷恋,不愿转醒。只是,思绪已被拉了回来,抬头,望着天边最后的一抹晚霞,我静静地驻足窗台边,此刻,或许只有艾青的那首诗能表明我的心迹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或许大家会认为文章过于平实,但这却是故乡这一形态体真实的一角。我只想用最平凡的语言来进行描绘,因为这平凡下的故乡才是我感情所寄托的地方,而并非漂渺…)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2
夕阳,在宿迁古中运河撒下一片金光。
我傻傻地仰望着这一团火红,注视着她施展魔法般给大运河铺上了一片碎金,一阵微风拂过,湖面波光粼粼、金光闪闪;偶尔有几只活泼泼的小鱼儿跃出水面,也算给古老的大运河增添了些许生机。此时的太阳一改以往高高在上的威严,慢慢退去烈焰,多么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啊,她温柔地亲吻着这片古老神奇的大地,用她那橘红色的光晕,慢慢地一点一点地为她的孩子们着上靓妆。一切都是那么温馨,那么从容。
我沉醉在眼前的这片瑰丽的景色中了,思绪也不知不觉地飘回了记忆中的那段时光。
记得前几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夏天地到来,夏天一到,暑假就来了。那时我就可以去宿迁的姑姑家了,自然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大运河畔乘凉、赏景了。呵,也许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了吧!
火辣辣的`太阳一下山,我就催促着姑姑赶紧烧晚饭、吃晚饭。碗筷刚刚放下,我便拉着姑姑的大手迫不及待地向大运河奔去。一路上,我快活地坐在姑妈的自行车前杠上,感受着从大运河面吹来的一阵阵凉风,仿佛自己竟也成了一只被放飞的风筝……
我的眼前又出现了那座已经略显斑驳的水泥拱桥横架在大运河上,就像是雨后悬在空中的一道彩虹,吸引着你的目光。拱桥两旁的人行横道上,就是我乘凉的好地方。我气喘吁吁地爬上桥顶一瞧,嗬,已经有好多人捷足先登了!男女老少,他们有的坐在小板凳上,聊着家常,抽着香烟;有的三三两两伏在桥的铁栏杆上,也不说话,看着大运河的波浪,任晚风吹拂着自己的脸;也有的干脆铺着凉席躺在桥面上,看着夜色降临后满天的繁星,听听大运河里哗啦哗啦的水声,不一会儿竟然有人打起鼾来……
在我的记忆中,大运河就是一个天然的空调器。站在大运河的拱桥上,凉风习习,竟然没有一只蚊子!凉席铺在水泥桥面上,太阳的余热从席底传到身上,麻酥酥的,那种感觉特别的爽!当然,还有更爽的呢,那就是看过往的船舶,听姑姑讲有关大运河的故事。
自然,姑姑讲的最多的是有关大运河的悠久历史。也就是那个时候,从姑姑的嘴里我知道了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工程之一,它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我还知道了隋炀帝为了去扬州看琼花而修筑大运河的传说……
大运河黄昏时的瑰丽景象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定格在我的脑海中:夕阳西斜,微风轻拂,一条条货轮划过河面,泛起一道道涟漪;河岸边,垂柳如丝,一辆辆轿车疾驰而过,余晖中,有一个孩子从遥远的大运河畔跑来,她要告诉你关于家乡大运河的故事……
啊,我就是那个爱听故事、爱讲故事的孩子,我也是一个喜欢做梦的孩子,我的梦境里似乎永远都会出现那条奔腾不息的大运河和它那永远也听不够的水声。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3
我的家乡在台山市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的风土人情使人陶醉。
家乡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脚下,山下的农作物有香喷喷的稻谷,如同玛瑙般的黑豆,酸酸甜甜的西红柿等。最好看的必须是秧苗,春夏时节,秧苗们随风摇摆,好像在一起欢歌笑语。秋天到来,翠绿的秧苗变成了金黄的稻谷,那芬芳的气味飘满了整个村庄。
山下不仅有大片的农田,还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
池塘里有鱼和青蛙可以抓。晚上妇女和孩子们来到田间,每人都手拿着一个手电筒,一看见青蛙就用手电筒照着它,它就动不了了,于是大家欢天喜地的把它放进桶里。早上,大部分老者都坐在树荫底下钓鱼,他们手拿一根竹竿,静静的等候鱼儿们上钩。钓上来的大部分鱼叫做“太阳鱼”。它们最特殊的便是它们的腮,腮上面有黑色的圆圈。
在那座山上有一座果园,果园是我舅公的。他的果园里有酷似五角星的杨桃,有啤酒瓶盖那么大的龙眼。还有像青苹果一样大小颜色的番石榴。
我的爷爷心灵手巧,他会用竹条编织篮子、鸟笼。还会用泥做牛、马和人等。他们都很逼真,也很可爱。
我只是偶尔回家乡体验这些风土人情,这经常勾起我的思乡之情,可是,虽然我不常回乡,但是我的心底一直认为,我的家乡是最美丽的!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4
故乡总是作文里的热门话题,为了得高分,我总在编造着一个美丽如桃花源的故乡。在这春天温柔的风里,我想写一写我记忆中真正的故乡了。
故乡没有清澈的溪水,只是几条窄窄的的水沟。浑浊的水沟中,随意地漂浮着绿而发黑的不知名的植物。河沟里有时有几条小鱼,没精打采的,游游停停,在任找一处软的泥土钻着,然后就看不到了。有几处水是干净的,浅浅的,真的能看清水底的石块,阳光也是真的会散下细碎的光把河面照得格外耀眼。
这个季节没有大片大片金黄的麦田,但是有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艳丽,芬芳。大片大片的麦田,现在还是满眼翠绿,看的人眼睛清亮。每户人家门前都会有一小片菜田,青菜韮菜……繁盛地长着。配着偶尔点缀着的一两株粉色桃花,又有点像桃花源了。
没有乖巧听话的家畜,屋后圈子里的鸡只会无端地叫着,时不时突然拍打着小翅膀打起来落了几片羽毛,一块地踩的全是杂乱的鸡爪子的印子。忘了哪一家曾养过羊,倒很乖不闹,也不总叫,安安静静的。但听奶奶说好像卖掉了,被拖走那天叫的让人听着不忍。
至夜。
路边没有亮堂的路灯,至今也没有。只有照着路面的如酒般倾了满壶的澄透月光。还有的就是家家户户亮着的灯光。暗哑的光晕从小窗和门缝透出来,看着好像满屋子都充盈着明媚温柔一般。夜里在路上乘车驶过,倒别有一番情趣。或明或暗的光,洒了点点碎光在门外。那些门前的植物,摇曳地愈加招摇。一片片有着轮廓的阴影在走走停停的夜风中摇摇停停,弯下柔软的腰肢,陷入柔软的梦。
曙光初现。
许多乡下人都会起床,多少年的习惯了,到了时候总会醒。他们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而悠闲,各忙各的,却又邻里亲切。至少我奶奶总能收到别人家多做的吃食。想想乡下人着实没城里人讲究。但他们活了大半辈子,甚至几乎一辈子在乡下,倒生了一副快活豁达的模样,挺好的了。
我的故乡是哪?我记不清了。但我总还记得那些零散也不那么美好的地方,说着好像不是什么都值得看的地方。想来多少有些怀念我的故乡了。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5
记忆中的故乡,是充满乐趣的。
故乡的中央有很宽的空地。村里人都称为沙坡坡。不分昼夜,许多小孩都会聚集于此。打闹,追逐,玩各种游戏,叫声,欢呼声,基本上整个村里人都能听见。甚是欢快。若有皎月悬空的夜晚,孩子们玩得很晚,父母便要敞开嗓门,呼唤自己的孩子回家睡觉。才都散去了。
那是候的我们,非常调皮。要是看见那家的果子熟了,趁主人家出门干农活时,几个小伙伴便爬上果树尽情。主人回来发现了,一声吆喝,我们便从树上迅速跳下来,跑,消失在主人家的视野中。
中秋节,就会到土里去,看见谁家的瓜大,都摘来做瓜灯。还提着用别人家的瓜做的瓜灯去别人家要月饼吃,主人家哭笑不得。
春节都是孩子们最期待了,吃好吃的,穿新衣,放鞭炮,拿压岁钱,买东西。
还有有很多趣事,一起放牛,一起割草。一起弹弹珠。一起玩陀螺。
总之,故乡,欢乐无处不在。
时间荏苒,伙伴们都逐渐长大了。孩提时代的欢乐。永存在脑海。
许多年轻人,都背井离乡,出门谋发展。
而我,到了其他城市念书。
每到假期,我都会回来。故乡给我的感觉,一次比一次凄凉,像一位老人逐渐衰老。
回来的路上,遇到村上得叔叔伯伯,和他们打招呼,声音没有以前的响亮,一次比一次低沉。
他们有的是去放牛,跟在牛后面,慢慢地走。
有的是背粪准备种庄稼,重量压弯了他们的腰。
有的是扛着一把锄头,打理土地。
他们越来越老了,时间染白了他们的双鬓,岁月刻画他们的皱纹。
小时候,如果村上的人,在坡上犁土,那吆喝声,全全村人都能听见,响彻云霄。而现在,那声音隐隐约约,模模糊糊 。
现在,留下的只是凄凉。
现在的小孩子们大多数都是跟爷爷奶奶住,父母常年在外。孩子们望着块空地,那些果树,好像在寻找以前我经历过的那些欢乐。
繁华的城市,霓虹灯的闪耀,高楼大厦的屹立,车水马龙,勾住了无数人的'心。忘记了故乡,忘记了需要关爱的孩子。忘记了需要照顾得父母。迟迟不归。每逢春节,父母牵挂,才舍得回来。
回到家中,并没有陪父母多说话,给父母捶捶肩。有的时刻不离手机。有的相邀几个好友,打麻将,很晚才回家。有的独自到处游玩。
没有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没有父母的陪伴,会感到孤独。和父母在一起,会感觉如鱼得水,无比欢乐。
故乡,回不到记忆中的画面。外面的世界在发展,一片美好,而故乡一片凄凉。外面的世界欢乐常在,而故乡寂寞常伴。
故乡。犹如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孤独,眺望着远方,希望子女的归来。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6
那个记忆中的小镇,是我的故乡,那里的景色,在我眼中,总是很美的。
春冬之时,空气与严寒紧紧纠结,难舍难分,连带着日轮也不甚晴朗,我家楼下是整个小镇最大且唯一的公园,其中花木,是数也数不清的,它们在这个模糊了的季节,不知该固守着冬日的陈旧枯槁,还是披戴上春日的绿意欣荣。广场上的树形单影只,在飒飒的风中无可依靠,比林间的更显衰败;花倒是争气些,点出了些许颜色,却终究只是些许,算不得盛大。
待到春意浓时,鸟雀归来,鸣声丝缕,轻柔地点破了世界结成的茧,于是茧中生出另一番青碧于斑斓,人们都说这里的春天总有些迟,压抑了一个冬天又几个春日的花木们,总算盼得时机,得以舒展,因而更显浓艳,爷爷养在盆中的不知名的.花木,也开着些,褪去了往日的残破。
转眼已是盛夏。烈日当空,大地焦灼,似是蒸腾着无形的火焰,爷爷的身躯有些佝偻,却依旧麻利地把花撤进屋内,等过了午后再放回去。草草吃过晚饭,待到公园热气散去,天尚明朗,便下楼去散步,夏天的这时,人总是多的,天要是再暗些,公园里的灯便亮了,此时的人更多,若不愿走动,就择一条长椅坐下,看着路灯投下的光影。与天上繁星相映,此景,也是极好的。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清风渐起,飘零了树上烫金的叶,落地归于尘土,阳光明媚却不温暖,光线穿过树叶,丝丝缕缕洒下来,似母亲的手轻柔而平和的扶摩,更加偏远的稻田里,飘出丰收的气息,稻谷在清风中逸散了的丝缕清香,沁人心脾。
到了年末,热闹却冷清的时候,只能看见大街上的一片萧索,但屋内却融进了暖意,炭火的气息糊湿了双眼,炉火中蒸发的不知是眼泪还是深深的乡愁与思念。门上贴上了大红的春联,烫金的字体似游龙,锐利锋芒。厨房内,菜刀与砧板磨合出的鼓乐合着爆竹炸裂的轰响,又加入了点燃天空的璀璨烟火。冬日里的声与光交织挥洒,谱成恢弘的乐章。
而后,一家人聚在一起看春节晚会,蘸着辛辣或酸香的酱料吃饺子,还有大人们欢笑着进行的牌局,一切都平凡而市井,但这,正是冬日最最盛大而渺小的温情。
每每回忆至此,眼睛总有些模糊,感觉别有一番滋味霎时间涌上心头,转眼已是许久,我极少再见此情此景,很少再踏足这片故土,也鲜有空闲之时再回望往昔画面。
后来再回去,正值小镇翻新,有些事物已变了样,找不回来;更有甚者,早已同风沙一起作古,但在我心中,小镇永远是曾经的模样,对小镇最原始最深刻的印记,便是似铁铸的,怎么都割舍不了。
我永远知道,在我记忆里,在我心里,永远有我的故乡。那里有我记忆中的故乡。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7
我的故乡在城南。
现在的城南已非往日可比,处处高楼林立,灯火辉煌。我记忆中的故乡,是十年前的老城南,也是再也回不去的老城南。
旧时的城南是个带着尘土气息的地方,乡乡野野的,有些落后的感觉,让人仿佛一看见就能想起自己小时在泥灰中摸爬滚打的模样。十年过去了,我对它的记忆也渐渐模糊,但总有些画面会深刻在脑海中,比如说那座高高矗立的红色尖顶教堂,比如说那条清凉幽深的青砖小弄,还比如那条通往外面的石子路,很阔很长,覆盖着尘土,像是怎么也走不完。
十年前的我不过五六岁,却也学着哥哥的模样踹着阿爹的大拖鞋到处疯跑。我的个头太小,脚也太小,穿着阿爹的'大拖鞋实在有些勉强,走起路来踢踢踏踏,磕磕绊绊,总维持着欲向前跌倒的姿势,让大人们看来心惊胆战。所以他们是不准我穿阿爹拖鞋的,但我为了和哥哥一样,总是装酷偷偷穿上大拖鞋,跟在哥哥四轮的脚踏小车后面,颠颠簸簸地跑着,肆无忌惮地叫着,大声欢快地笑着。
哥哥和我总会去教堂里面玩,捉迷藏或是纯粹的嬉戏叫嚷,堂里的回声很大,将我们的笑叫声回荡得更加响亮欢快,但也因此招来了大人,将我们领了出去。我现在才知道在教堂里追逐打闹实是大不敬的,天主是会降罚的,但我那时确是叫嚷得十分开心的吧。
如今那座尖顶的红色教堂已经弃置,教友们都赶去新建的一个教堂里做弥撒了。我曾回去看过,它依旧矗立在那里,只是周围长了丛丛的杂草,大门上垂挂着被锈蚀了的大铁链,也没有人看守。我想,它应该是很寂寞的罢。
和教堂命运不同的是青砖小弄,它已经随老屋拆除了。
那时候,小弄堂是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地。夏天时穿堂风幽幽刮过,带走了一巷子的暑气,留下一傍晚的清凉。大家在弄堂里支起小马扎小桌子,放上几瓶酒几碟菜,再摆上几局棋,就成了一个傍晚的闲适时光。而我总会捧着一大片西瓜,缩在弄堂一旁,靠着阴凉的水泥墙,甩掉拖鞋盘起腿,大口满足地啃着。也不知道是谁用相机将这场面拍了下来,但我当时定是不乐意的,因为在现在看来实是丑及了,嘴上留着一圈汁水印,还粘着一颗西瓜籽。可惜,照片还在,取景地却不在了。
连同那弄堂一起消失的还有那条又阔又长且尘土飞扬的石子路。我曾踢踏着大拖鞋在上面飞跑,小时候像是不知累,干什么都是用跑的,跑着追逐哥哥的脚踏小车,跑着去买路远处的五毛钱冰棍,跑着收集圆圆或方方的小卡片。跑着跑着,就跑出了路的尽头,回头时,已不见了来时的石子路。想要干什么,却不知干些什么。心里有些痒,却痛不到深处。
远逝的故乡,就是这么一种似痒又非痛的印象罢。
故乡的记忆作文篇8
我的故乡坐落在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里,在我很小的时候,爸妈由于工作繁忙,没时间照看我,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这个地方,直到上幼儿园的时候,爸妈才把我接到城里生活。
由于那时候我还小,故乡在我的脑海里也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记忆中的故乡到处都是低矮的小平房,小路崎岖不平,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泥泞一片,出门走在路上鞋子都会被泥巴粘在地上,动弹不得,村子里只剩下一些年长的老人,和一些年幼的小孩还在村里住着,村里也没有商店,我嘴馋的时候就会吵着爷爷走很远的山路去镇里的小商店买好吃的零食,那时候我捧着这些小零食别提有多高兴了!却不知道爷爷为了给我买回来这些零食,累的腿都走不动了!现在我想起来这件事情的时候,心里还会觉得非常的内疚。
几年过去了!一转眼我都上小学三年级了,就在今年的国庆节,爸妈带我回到了故乡,我们突然发现,整个村庄都有了巨大的变化,那低矮的平房不见了!整个村庄都焕然一新,一栋栋高大的楼房拔地而起,村庄里开了好几个商店,货物应有尽有,泥泞的小路不见了,都变成了宽阔的水泥地面,每家每户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再也不用走很远的山路去赶集了。村外一片片的果园美景如画,令人流连忘返!
今天的故乡是富裕的,是崭新的,是繁华的!我爱我的故乡,更爱今天繁荣的故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消费的作文8篇
★ 小水塘的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