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能为了应付任务而随便对待写事迹的机会,优秀的事迹材料在表达的时候一定有要有清晰的思路,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英雄人物事迹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英雄人物事迹篇1
小说里的抗日小英雄——雨来
芦花村里有个叫雨来的男孩,他喜欢游泳,也喜欢读书。有一天,村里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进了雨来家,挪开了水缸,跳进了缸下面的地洞。雨来将水缸挪回了原位,这时,鬼子也到了……
这是小说《雨来没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这其中也包括小说作者管桦本人在内。管桦从小就和村里的儿童一起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了望,捕捉敌情。1940年,他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他参军以后,童年时代的情景常常浮现眼前。于是,他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说《雨来没有死》,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一位负责语文教科书的编审专程找到管桦,告知他的小说改名《小英雄雨来》被选进了语文课本。从此,小英雄雨来便成了整整一个时代全国少年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人英雄人物事迹篇2
“董主任,我在电视上看到你了,你现在怎么瘦得这么狠呐?我年纪大了,不能给你帮忙,我一点力都出不了。我老伴说我,这么大岁数了,待在家里不给社区添乱,就是给董主任帮忙了。你要保重身体啊!”
一通来自90多岁的叶婆婆的电话,让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书记、主任董守芝,倍感暖心。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董守芝一直奋战在社区防控一线。24小时开机的她,有时一天要接一百来个电话,大多是求助的,也有表示关心和感谢的。
西桥社区是一个由单位宿舍、“城中村”和部分新建小区组成的混合型社区,有7300多户1.6万余人,老旧小区和平房区居多,有400多栋平房,而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只有6个,11个小区没有物业。
从年前开始,董守芝和同事们就开始在社区清楼道、清屋顶、清死角,做大扫除,用消毒液在整个社区开展消杀。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疫情蔓延后,董守芝带领同事开通社区之音,滚动播报各类通告和提示,组织居民在线上学习传染病防治方法。同时,社区通过微信群上报信息、工作人员拨打电话、上门排查等方式,开展拉网式大排查,及时发现“四类人员”,梳理搜集危重在家的基础病患者信息、需求,特别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恶性肿瘤以及孕产妇等,以便给他们提供急需的服务。
从事社区工作27年的董守芝深知,社区的疫情防控,必须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必须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西桥社区里,社区群干与街道相关部门、物业公司、志愿者、网格党支部成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通力协作,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确保服务不断档。
给董守芝底气和信心的,还有来自家人的关爱。董守芝的老伴身体不好,但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她做点事。只要她一到家,老伴总会叮咛她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又给她冲热水袋,暖手暖脚。
“自己年龄大了,又患有高血压,儿子儿媳不想让我太操劳。他们很担心我,一再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董守芝说,每天看看3个月大的孙子的照片,是一种特别的慰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说起疫情结束后社区的优先事项,董守芝不假思索:“安排好值班,让同志们都休息一下,让他们养好元气再来投入工作。”
人英雄人物事迹篇3
陈天华讴歌中华
为了拯救祖国,以孙中山为代表的爱国志士们开始了推翻清朝的革命。这些志士中,有个叫陈天华的,是位杰出的革命宣传家。陈天华是个感情激烈的人,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听说俄国企图侵占我国东北,就咬破手指,写了几十幅血书寄回国内,号召开展反侵略斗争。他想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被侵略者践踏,文明古国一天天衰落,而有些中国人丧失了信心,就奋笔写了《警世钟》、《猛回头》两本小册子,用长长的诗句,歌颂我们的山河、人民和历史。他写着:“我中华,原是个,有名大国;不比那,弹丸地,僻处偏方。论方里,四千万,五洲无比;论人口,四万万,世界谁当?论物产,真是个,取之不尽;论才智,也不让,东西两洋。”
他又非常愤恨地写了外国侵略者占我国土杀我人民的罪行。最后他呼唤人们赶快觉醒:“睡猛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改条约,复政权,完全独立;雪仇耻,驱外族,复我冠裳;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才是我,大国民,气吐眉扬。”
陈天华写的小册于,对宣传革命起了巨大的作用,许多人就是读了他的书,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自己后来为了唤醒民众,不惜投海自尽,用生命报效祖国。
英雄人物的事迹9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人英雄人物事迹篇4
1953年初,朝鲜战场上形成了敌我对恃的相对稳定态势,这有利于开展对敌宣传广播瓦解工作。志愿军政治部及时作出了《关于建立对敌广播宣传站的决定》,当时46军政治部通过考核、考试、试用等办法,从全军选拔出十余名具有较好英语基础知识的同志组成了广播站。
我们十分高兴地参加了短期培训,主要明确任务职责,政策纪律,背诵广播稿件,学习广播机操作维修方法。三月底,我们就陆续派往战斗第一线,在参加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下勿闲北山,坪村南山等地的反击战中,充分发挥广播特有的战斗威力。
当时与我部直接相对抗的是美陆战一师和英联邦师,根据他们的特点,确定我们的广播内容是:1.战地新闻;2.中国建设;3.文告通知;4.与英美士兵聊天;5.歌曲音乐;6.保命方法;7.战俘营生活;8.战俘家信等。
我当时使用的是一台25瓦播音机,一般在距敌1000米左右的地方都能听到,广播时间、内容根据战斗进展情况临时灵活调整,一般来说,当部队开始冲锋时,我们就播放《志愿军战歌》等威武雄壮的歌曲,在围歼敌人时,我们对敌广播瓦解口号:“缴枪不杀”,“我军宽待俘虏”,在坚守阵地时,则播放《英雄的阵地钢铁的山》等战曲,并及时宣扬战斗中涌现的英模事迹。在打击敌人反扑时,宣传我军辉煌战果,公告敌军惨败实情,并向敌军反复广播瓦解口号:“投降就可保命”!“放聪明点,逃跑、掉队、装病来挽救你的宝贵生命”。
每次战斗结束战场上相对平静时,我们则按正常安排内容有序的进行广播,特别播放一些受他们喜爱的思乡念亲的抒情歌曲,增加他们的厌战情绪,5月,我部向坪村南山之敌实施攻击,守敌是英国名牌部队英联邦第一师威灵顿公爵团,我军用5分钟时间就占领了敌面阵地,俘虏敌人22名,其中一名是自动放下武器跑过来的,他一进入我方隐蔽洞,就迫不急待的向我提出到俘虏营的要求。
他说:“我很喜欢听你们的广播,战俘爱德华写的一篇《多彩多姿的营区生活》,其中讲到各种文化娱乐体育活动,有美国人热中的捧球,土耳其人酷爱的摔跤,英国人爱好的足球,我想尽快赶到那儿去参加将要举行的足球比赛”,我说:“你的美好愿望一定会实现”,这位英国士兵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在激烈战斗中作出的勇敢果断的人生选择,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7月,朝鲜停战,随后双方交换战俘,这名英国士兵排列在战俘行列里,我心理总认为,他不是俘虏,他是一位真正的战士——为和平而战,英美士兵的荣耀。
人英雄人物事迹篇5
20世纪初期,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人们都过着衣不遮体,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民不聊生,祖国的土地也正一步步地被资本主义家吞噬,这时的中国急需一大批英勇的革命战士把祖国从水深火热当中解救出来,《革命英雄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个在这个时期诞生的救世英雄。
就像本书封面上写的:信念不是铁锤下缭乱纷飞的火花,而是炉中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是夜空中闪瞬即逝的流星,而是西西里岛上彻夜不息的明灯,信念让你为了摆脱饥寒交迫的日子,而发愤图强……这些革命英雄的内心无不蕴含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或是为民族的崛起而奋斗,或是为人民的解放而努力,抑或是为探索宇宙的奥妙而孜孜不倦,不管他们的信念是什么,但唯一可以肯定的就是这些信念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他们的心底里,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他们要付出毕生的心血为这个不灭的信念而不懈努力。百战敌胆寒的张云逸,劫法场抢出来的将军刘志坚,出奇制胜的“旋风”司令韩先楚,地主阶级逆子农民运动领袖彭湃,我党的杰出女革命家向警予,平民的”劳工律师”的施洋,为革命斗争到最后一刻的王尽美……
这些英雄人物是我国千百万先驱英杰的代表,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不惜在敌人的狱中忍受各种酷刑而严守党的机密,不惜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捍卫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千百万疾苦大众的幸福,他们宁死不屈,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通过阅读这些英雄的人生经历,让我仿佛看到了这些革命英雄们不畏困难险阻,生命安全,努力地扭转当时不堪入目的局面,实实在在地为百姓服务的场景,也感受到了我们现在那安逸,丰衣足食的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此,我向这些革命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