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思想汇报一定要实事求是的汇报自己的事迹情况,在平常学习里,大家都不可避免遇到过事迹材料,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革命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革命事迹材料篇1
60年前,在福建龙田上空的一场激烈空战中,一个英雄的名字——杜凤瑞,响彻云霄。这场空战胜利有着极其特殊的政治、军事意义,国民党空军从此不敢派出大机群到祖国大陆上空进行挑衅。
1958年8月23日,金门炮战开始。炮战的第二天,美国就向台湾增调兵力。有了美国撑腰,国民党空军开始活跃起来,经常侵扰大陆。8月25日,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了赴福建执行战斗任务的命令。因为杜凤瑞仅飞行300多个小时,原本没有派他参战,但他毅然递交了请战书。翌日清晨,深明大义的妻子于兰芳默默地为丈夫杜凤瑞收拾好行装,将他送到机场。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结婚24天后的这次分别竟成永诀。
10月10日上午7点左右,国民党空军6架f-86型战机,窜至福建福清、龙田地区上空,杜凤瑞所在部队接到命令,拦截窜犯大陆的敌机,这是杜凤瑞第一次升空作战。福建沿海地区雨量充沛,多以阴雨天为主,对杜凤瑞这样的新飞行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按照命令,二中队引诱敌机,杜凤瑞所在的一中队隐蔽飞行,伺机截断敌机退路。成功诱敌后,二中队按照预定方案,猛然调转机头,像一把钢刀将敌机群劈为两半。敌机顿时乱了队形,隐蔽飞行的一中队猛然冲击,截住敌机。此时,杜凤瑞正驾驶着4号僚机机警地护卫着3号长机的安全。突然,一架敌机从侧后偷袭过来,向长机连开数炮。杜凤瑞见情况紧急,边向长机报告边加大油门向偷袭的敌机直插过去。长机在他的掩护下成功躲过了敌机的炮火,而杜凤瑞却陷入4架敌机的包围之中。面对4倍于己的敌人,杜凤瑞毫不畏惧,咬住一架敌机,迅速按下炮钮。随着一串串火光闪闪的炮弹射出,敌机中弹起火,拖着浓浓的黑烟坠落下去,国民党飞行员张乃军跳伞落地后被我民兵抓获。正当他向另一架敌机攻击时,遭到敌机偷袭,飞机负伤。在这紧急关头,杜凤瑞仍然沉着地追击敌人直至将其击落。这时,杜凤瑞的战机突然失去了控制,急速旋转下坠。万不得已,杜凤瑞只得跳离心爱的战鹰,然而却在伞降中被凶狠的敌人击中,血洒长空,年仅25岁。杀害杜凤瑞的这架敌机也未逃脱覆灭的命运,随后被我地面高射炮兵部队击中,坠落大海。
福建福清、龙田地区上空,这场斗智斗勇的鏖战,共击落敌机3架,生俘敌飞行员1名,沉重打击了台湾国民党当局对我东南沿海的袭扰。此役也成为福建前线最后一次空战,东南领空从此逐渐归于平静。
为表彰杜凤瑞烈士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空军给他追记一等功,号召指战员学习杜凤瑞英雄事迹。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杜凤瑞题词,赞誉杜凤瑞是“龙田地区的空中飞龙”,勉励空军的同志“人人都是杜凤瑞”。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谢觉哉在《读“杜凤瑞烈士的生平介绍”》中赋诗:“矫健腾挪海上鹰,砍樵孩子是英雄,身如钢柱心如火,照得东南一望红”。1964年9月29日,杜凤瑞生前所在飞行中队被命名为“杜凤瑞中队”。
革命事迹材料篇2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时.又到了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的时刻.清明雨纷纷,白花祭亲人,缅怀先烈英雄事,热泪盈眶祭英魂.是啊,让我们捧着一颗真诚的心缅怀英烈,祭奠忠魂.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多少个像黄继光、董存瑞、江竹筠、刘胡兰这样的英雄儿女,为着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触摸到先烈们跳动的脉搏,仍然能感受到先烈们呼吸的频率.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一篇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长眠于此的先烈们,你们为了旧中国的解放,枪林弹雨中,洒下了最后一滴鲜血,带着最后一丝微笑,献出了你们宝贵的生命!可是,我们知道:你们绝对不是漠视生命,而是你们心中装着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你们心里装着千千万万的受灾受难的劳苦大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你们最宽广的胸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你们最崇高、最伟大的神圣职责!
虽然,你们倒下了,但有无数的后来者站了起来!你们的精神会为我们一代人,又一代人来传承,并成为我们民族不屈不挠,国家不断繁荣、富强最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心理支撑!不论,现在国际环境如何的复杂,不论前进的道路还有多少坎坷,有你们这些榜样所赋予的力量,我们坚信:我们有勇气,也有信心面对和战胜一切我们面对的困难!
小时候,老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虽然也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一定会学习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随时迎接困难和挑战.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立下自己的榛榛誓言: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
虽然,我们不需要像先烈们那样抛头颅,洒热血,用身躯筑起共和国的长城,但我们有责任做好自己的事:用知识武装头脑,勤奋读书.寒门出仕子,仕子治天下.也许,现在你还没有挑大任的雄心伟略,但你应该有改变自己命运,掌控自己未来的设想.所以你得学习,要学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
先烈们,我们胸前飘动的红领巾像不像一颗火红的心,我们刚刚发出的誓言,像不像已经吹响了的战斗号角?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一定会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使我们的国家永远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努力学习,发奋图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先烈们,你们安息吧!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革命事迹材料篇3
赵一曼,原名为李坤泰,大家都亲切地叫她“李姐”,当时因为战局混乱为了安全着想,很多革命党员都取了别名或者是代号,而“赵一曼”的这个名字也应运而生。
她出生在四川宜宾县,父亲是封建时期的地主,后当上了乡医,家庭条件在当时的四邻八县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在当时大部分女子都不能上学的情况下,赵一曼特立独行地进入了当地的“私塾”同男子一起上下学。
她性格爽朗,平时爱交朋友,成绩也是顶尖的,让班中许多男同学望尘莫及,这也是后来赵一曼与其他女子走上不同道路的基本原因。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本就热爱接受新事物的赵一曼对共产党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十分感兴趣,到处打听共产党的事情。结果,她偶然间得知,自己的大姐夫就是当时的中共四川省委委员郑佑之。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后,赵一曼就向郑佑之申请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年幼的她成为中共团员!她怀揣着无比神圣的信念,开始踏上社会主义之路。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四川宜宾女子中学。在学校期间,赵一曼身为团员,使命感非常的强烈。
她主动去帮助师生,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类活动,广结善缘,因此被宜宾女中学生会以及妇联常委会的主席,紧接着就从团员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她才21岁!
然而1926年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都有军阀政府在捕杀爱国青年,但是赵一曼却从不畏惧,几乎每天都在校内外宣传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学生游行示威,抵制洋货进入我们中国大陆。
1927年初,赵一曼进入黄埔军校开始展开了对军事方面的学习。当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李达,许德珩等人聚集在黄埔军校,传授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军事理论。
在他们的教导下,赵一曼更加坚定了他心中的信念,认清了接下来的革命道路,并在学校中认识了拥有同样政治理念的湖南的有志青年陈达邦。
但是还没有多长时间,当年任黄埔军校校长的蒋介石,突然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开始大量追捕和杀害共产党员以及各界“左倾”人员。
为了保证接下来党事业的继续,中国共产党需立即展开对青年党员的转移,而赵一曼也是转移对象之一。于是她在党的保护下,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去往莫斯科的轮船上,她与陈达邦的情感急剧升温,两个人情投意合互定终生,并且在莫斯科的教堂里举行了盛大的婚礼,从此相守一生。
可是,令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实际上的婚姻也只存活了几个月而已。在苏联学习几个月后,赵一曼突然接到党中央的诏令,国家需要她让她早些回国。
当时,赵一曼已经有了四个月的身孕,丈夫陈达邦建议她等生完孩子之后再回国,但是赵一曼摇了摇头。
她说我们被送出来的目的就是用自己的知识拯救国家,现在他们虽然过上了平静日子,但是国家仍处于危难之中,怎么能因为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弃整个民族于不顾呢!
随后,赵一曼拖着沉重的身子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苏联,被要求继续留在苏联学习的陈达邦也是无可奈何。
送赵一曼离开的时候,陈达邦留给她一只戒指和一块怀表,以寄相思之情。后来,陈达邦被派往法国工作,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络,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赵一曼和他未出生的儿子。
赵一曼先是回到了上海,眼见就快到孩子出生的时候了,党组织就将她送回老家宜宾休养,在1929年年初生下了他们的儿子,取名为“陈掖贤”、小名为“宁儿”,也是寄予着赵一曼对国家能够早日安宁的期望。
但是儿子一出生,赵一曼的心中就多了一份牵挂,眼看着战争一触即发,正是国家需要她的时候,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心里面就犯了愁。
她突然想到自己临离开莫斯科时丈夫交代过自己的话,思虑再三,决心再次回到上海,咬了咬牙打算将儿子送到陈达邦的哥哥陈岳云家寄养。
在送走儿子的前一天,赵一曼抱着他走进了照相馆拍了他们之间唯一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合影,之后再次回到党的事业中去。
赵一曼在牺牲前夕时,向押送她的士兵要来纸笔,写下了对儿子的万般相思: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我最遗憾的事情”;“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
事实上,赵一曼确实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为国牺牲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她被派到满洲的主战场上领导东北人民作斗争,从此“赵一曼”这个名字在东北一带横空出世,大杀四方!
到达东北之后,她每天奔赴于群众之中,给老百姓做思想工作,主动建立起“农民游击队”。
当时,她虽然没有在前线冲锋陷阵,但是为抗日战士们扫除了诸多障碍,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李姐”、“我们的女政委”。
赵一曼在哈尔滨一带带兵打游击战常常给予日军沉痛的打击,她“白马红枪”的巾帼形象也深深地刻在日伪部队的脑子里。
但就是这样的一位女英雄,在一次游击战中在掩护受伤的战士脱离险境时,自己不惜身受重伤当场被日军所俘。
为了能套出有用的情报,日军对她严刑逼供,但是赵一曼宁死不从,本来就受这伤的她,终于顶不住日夜不断的审讯陷入了重度昏迷之后。
日本人认为她还有利用的价值,就把她送去了正规医院救治。在住院期间她认识了两位爱国人士董宪勋与韩勇义,两个人齐心协力将赵一曼送出了医院。
但是没想到仍然时是没有逃出日本人魔爪,在半路上再次被敌人抓到,这一次比之前更要加倍残酷,由臭名昭著的大野泰治亲自审问。
敌人在她还没有恢复的旧伤之上又添新伤,火钳、辣椒水、电击等等都用到赵一曼这瘦小的身躯上。
更甚至,有时候日军还用刀片再次破开她的伤口,拿烧得通红的签子插入赵一曼的手指,她被折磨得放声嘶吼,声音响彻整个审讯室!
当日本战败时,大野泰治被俘,在描述当年审讯赵一曼的细节时,大野泰治对当时她的惨叫声还记忆犹新。
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地说:“惨叫声让我永生难忘,我不但应该负刑事的责任,还应负杀害的责任!”
日复一日的折磨,已经把赵一曼折磨得没有了人的气息,就这样在地狱中度过了一年,她愣是撑着气一句话都没说。
最终,日本人实在忍无可忍,就决定把他拉往珠河县刑场,以死示众,以打击中国共产党的意志!
临牺牲前,赵一曼留下了给儿子的一纸遗书,也就有了上面说到的那封信。同时,她还用坚定的眼神环视着四周,向着眼前的中国人、日本人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随后在一声枪声之后,永远地倒在了血泊之中。
女英雄赵一曼倒下了,但是在中国的这片热土上又有千千万万个“赵一曼”站了起来,她们在用自己鲜血和生命染红中国的旗帜,用她们瘦弱的身躯撑起了半边天!
“光荣一战垂青史,若个须眉愧尔贤”巾帼英雄们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然而当年残害中国豪杰的日本军官却能贻享天年,“赵一曼”需被铭记,国耻永不忘记!
革命事迹材料篇4
每年的4月4日,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烈士的清明节,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我校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胸前佩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我们排着队来到烈士陵园门口,我们开始了主题队会:首先由校长讲话,然后由大队干部代表发言,再由辅导员带我们宣誓最后为革命先烈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到了中队的主题队会,同学们先后背诵了烈士生前写的诗,由我和陶彭昊念了一首现代诗,赞美了革命先烈的伟大。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我们走进纪念馆,见到了烈士生前用过的东西,有模型、字迹、图片等。
我们要珍惜这金色的童年,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让九泉之下的烈士安息,如果他们看见了,会欣慰的说:“我的努力没有白费!”
革命事迹材料篇5
高志航大队长首战击落日本轰炸机六架,创下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芦沟桥事变后,日本立即以海陆空三军,展开对上海大规模攻击作战,日军在开战之初,就企图以优势的航空兵力,歼灭刚刚培训成立的中国空军。事实上,日本空军当时根本不认为"年幼的"中国空军有任何的战斗力。
因为就两国兵力比较,日本拥有自行生产的先进战机三千二百架,而中国只有购买拼装二手各国杂牌战机三百架,训练与后勤均落后于日本许多。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清晨,中国空军主动对黄埔江上的日本海军舰艇发动攻击,日军盛怒下立刻调动从台湾飞来的木更津联队与鹿屋联队战斗机,企图一举消灭南京、上海地区之所有中国空军基地。不料当天入侵的日本机动群,遭到中国空军第四大队长高志航率领的战机反击,结果,中国空军以六比零击落日机,首开中日空战全胜纪录,打破了"皇军无敌"的神话。
全国百姓从广播里知道这一消息后,欣喜若狂,一泄屈辱之气。国民政府宣布八月十四日为"中国空军节",高志航大队长被誉为"空中战神"。
高志航,一九0八年出生于东北一个农户家庭,十七岁获东北陆军军官学校选派赴法国航校学习飞行,虽然是异国学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但他精力充沛,好学不倦,基本飞行技术掌握很快,继而专修驱逐机专科。学成归国后,任张学良部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队员,再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一八事变后,高志航不愿在东北当顺民,登上了满载流亡难民的列车,入关南下投效中央,定下了抗日复仇的决心。一九三三年,高志航进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高级班学习,毕业后以上尉阶任中央航空学校教官;一九三六年底,高志航调任第四大队队长,他一贯严于律己律人,号召平时如战时,吃饭限时五分钟,加油自己动手,不假手于他人,生活上亦与部属同甘共苦。在他的训导下,第四大队训练精进,成绩特优,成了一支赫赫有名的队伍,他本人也于次年五月晋级中校。
一九三七年上海保卫战爆发当日,第四大队由河南周家口奉命立即迁到南京,担任战场制空任务。八月十四日,高志航在杭州笕桥机场接到警报,驻在台湾的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十八架轰炸机越海来袭,他立即命令第二十一中队"飞机不要停飞,一半起飞警戒,一半加油待机出击",并以信号指示正好赶来的二十二、二十三中队留在空中,他自己架机霍克三式战机升空,率队迎战来犯敌机。当他在空中发现敌机时,便作了一个动作,提醒跟在身后的机群,自己架机直扑过去,瞄准一架敌机,一阵炮火,首创纪录,僚属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加入战斗,四处开花。短短的空战,高志航击落日机两架,全大队击落日机六架,我方毫无损失。
当晚,日本广播称"十八架飞机中,有十三架失去联络"。
革命事迹材料篇6
今天下午,我阅读了一篇感人的文章——《我的战友邱少云》。本文主要讲:敌人控制了像一颗毒牙的“391”高地,大家把阵线向南转移。“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大家隐敝在茅草丛中,邱少云伪装的最好。后来,敌人使用了“燃烧弹”,正好烧到邱少云,邱少云为了党的胜利,革命的事业,活活烧死了,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战斗迅速取得了胜利!
读完文章,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邱少云被火烧死的画面,在我脑海里印了下来。邱少云是我们的大英雄,那时,他只要跳出火海,就地打一个滚,就可以保住性命。可是,他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就在他的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也没发出一声呻吟。
我不禁感到一阵羞愧。那是一个星期天,我照样去奶奶家。到了那儿,我看见电视里正在演《光容英雄——邱少云》,我看着看着,说:“这个邱少云,整个一大傻瓜,就为了不让敌人发现,呆在那儿一动不动!真笨!”奶奶说:“你是轻松,以前抗美援朝,若不是邱少云,能有你今天的生活吗……”“好好好,我知道了!”奶奶还没说完,我便打断她的话,不耐烦的说。
现在想起来,我真是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那样说。你说,如果邱少云动了,敌人发现了,大计划还能进行吗?不能!如果大计划进行不了,美国鬼子不就进来攻打中国了吗?是的!如果美国鬼子攻打了中国,能有我们今天的生活吗?没有!
邱少云的毅力是多么坚强啊!邱少云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啊!邱少云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值得,一千个值得,一万个值得。
邱少云,你是我们心中的大英雄!
革命事迹材料篇7
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用心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超多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
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状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终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爱国事迹材料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