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事迹材料能够凸显宣传典型,引导良好风气的效力,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肯定接触过事迹材料,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地震事迹材料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地震事迹材料篇1
“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泸定湾东水电站水工罗永冒着生命危险逆行关闭泄洪闸后,与水电站员工甘宇一起逃生,但在路上两人失散,罗永在9月8日下午被人救出,甘宇则一直失联。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当地搜救力量始终在搜索甘宇的下落。
9月21日上午10时许,石棉县通报,甘宇已在石棉县境内被当地群众救至家中。截至北青报记者发稿时,甘宇已被直升机转运到医院进行救治。医生介绍,甘宇全身多处骨折,多处皮下气肿,需进一步检查。父母探望甘宇含泪说从未放弃:“爸爸妈妈一直都在!”据了解,甘宇被困后靠喝泉水、吃野果顽强生存。
四川泸定县人民政府9月21日通报称,当日上午10时许,接石棉县通报,“9·5”泸定6.8级地震中失联人员甘宇已在石棉县境内被当地群众救至家中,初步获悉目前其生命体征平稳。泸定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已与石棉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对接,两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已集结救援力量对其转移救治。中午12时,泸定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已组成由县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与湾东电站负责人、甘宇父母前往石棉县开展工作。
9月21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联系到发现甘宇的当地村民倪太高,他表示,自己的家在地震中垮塌,近日他和家人都被安置到附近的临时安置点生活。19日得知有附近水电站的员工失联的消息,他便决定自发进山里寻找,“我说这个人要是活着的话,可能要翻到这边的山,我曾经在山里采药,对山路熟悉,知道哪里安全、哪里危险,所以就决定进山里帮忙找人了。”
倪太高表示,9月20日他就进山里找了半天,路上仍有不少山体垮塌留下的痕迹,这一天没有发现甘宇的下落。21日他再次进山,一边搜寻一边喊,当日上午7时许,他听到了回应。“我听到有人在喊‘哦’,一会儿又喊‘救命’,就顺着声音的方向走。”
终于,上午9时许,倪太高见到了甘宇,“他状态还可以,看到我大哭了一场。他说他叫甘宇,非常渴,问我有没有水。我出来的时候带了两盒纯牛奶,就都给他喝了。”从央视发布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甘宇双手布满伤痕,一边缓慢进食一边告诉老乡:“你就说找到甘宇了,我叫甘宇。”
倪太高说,甘宇告诉他,自己已经很多天没吃过东西了,只靠喝水求生。在将甘宇转移到安全地带后,倪太高给乡政府打了电话汇报情况,“很快电话就又打过来了,让我说明所在的位置,还让我拍了甘宇的照片发过去。”
“甘宇身体虚弱,身上也都是外伤,目前救援人员已经带着担架来到我们这里了,正打算把甘宇转移到医院去。”倪太高说,“他能获救,我也是非常高兴的。”
地震事迹材料篇2
12年要是回到12年前的5月12日的汶川,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2020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的第12年。那一年,无疑是令人惋惜的一年,7万多人丧生,1。8万多人失踪,37万余人受伤,这数据,现在看来也令人唏嘘不已。而今天,2020年的今天,中国的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可这一年要过半,我们却才刚刚从一场灾难中缓来。
红色的烛光祈祷着,黑白照片是多少人的心痛。12年前,我还是小学生,离汶川很远,离地震很远,也看不懂新闻,也不明白大人们说起的大事。只是捐了点无关痛痒的钱,只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学会了一首《感恩的心》。
12年后,破天荒开始看新闻,看得懂了些。然而,除了自行隔离,却也做不了什么。越是懂了些,就觉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从前汶川地震被救出来的孩子,成为了能够在危难之际救命的人。而看着这一切发生的人,也同样有一颗想要成为的心。
然而,在明白之前呢。有多少个黑夜来临,失意的人还失了眠,不关心这个和平的时代,否定了自己的存在,一边做着春秋大梦,一边在现实里,伤春悲秋。说来很是惭愧,在那些平静的日子里,我无数次觉得自己无用,也总是“祈求”苍天,带走卑微的我。然而,这样的想法并不卑微,世界是没有空来搭理我,我在怨恨世界的时候,有人在拯救世界,我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边骄傲,一边顾影自怜的时候,有人在我拼命想要逃离的现实世界里,倍受折磨却又散发着光芒。我从未成为真正的灾难受害者,从未真正去理解过那种伤痛,活得太平和,却被自己的悲哀给打败,有够“可怜”。
我们生活在和平美好的时代,比起战争时代的多数孩子,要幸福太多。可没有硝烟在空中弥漫,似乎也没多少人学会欣赏身边的色彩,是因为没有硝烟是不够的,美好的世界,总是需要更多的爱与温暖,所以人们努力着。经历一次次磨难,我们终将更加坚强,生活不是在美好的日子里自我陶醉,也不是在恶劣的环境里演绎悲伤,绝地反击的故事,毅然坚守内心的决心,才更加精彩,也像是一种情节上的必然。
12年,漫长的,短暂的,也许学会的很少,懂得的也很少,但前进的步伐不应当停下,也不想停下。人生这场电影,没有暂停键,更没有重启键,我过去迷茫的日子叫不醒,那些不幸的孩子也回不去,可既然离散场还早,就别先对故事下了定义。我回不去,也不想回去,我记得就好,模糊了也罢,以后的故事里,我所扮演的角色,我喜欢就好。
地震事迹材料篇3
这一次自然灾害,牵动了我们十三亿中国人的心。中国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捐物。全国各地的空军、海军、陆军,都积极救援灾区,还有国际友人的帮助。汶川大地震这件事通过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慢慢的稳定了下来。
在这件事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几个故事,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件事。有一位叫林浩的九岁小男孩,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他正从教室往走廊里跑,只听“轰”的一声,林浩被那石泥给埋在了废墟里,他自己成功自救了出来,却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转身去废墟里救同学,当他把两位同学救出来交给校长,他自己又去救同学,这时突如其来的余震,把小林浩又埋进了废墟里。当那些媒体的叔叔阿姨知道林浩舍己救人的故事以后,就问他为什么要救他的同学。林浩说:“我是班长,我应该去救我的同学。”
还有一件事。有一位叫秦静文的小姑娘在地震中她和同学们埋在了一起,她的同学有的因为受伤而去世,有的因为饿了而去世。那些同学们的尸体压在她的腿上,使得她的腿不能动一下,但这没有压倒她那顽强的意志,她仍然在废墟里生存了三天三夜。终于在第4天被救援人员发现,当医护人员要进入为秦静文打针时侯,秦静文竟用她那微弱的声音说:“阿姨别进来,这里危险!”在场的人听了都为之感动起来。
这几件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还是难忘这些激动人心的事件。
地震事迹材料篇4
可怕的地震摧毁了人类的家园,甚至夺走人类宝贵的生命。但是这突如其来的地震却让我们看到了五光四射的人类————救人的解放军,救人的白医天使,还有许多的奉献者。在这场地震中更让我们看到了伟大的母爱和师生情、亲情、团结之情等。看到这些真让震撼!
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要说的是无私老师,老师像园丁一样为我们付出和牺牲。下面我要向大家诉说一个感人的真实故事。一个学校在上课,突然地震无情的来了,老师把四个学生按在讲台下,然后自己爬在讲台上,自己却牺牲了, 4个同学却得救了,这是多么无私的教师啊!这更像一位鸡教师保护着它身边的孩子。
还有更伟大的母爱!
地震来临了,一位母亲急忙让自己的孩子躲在自己的怀里,母亲抱着孩子,我想此时母亲的怀里是特别的温暖,而且也有安全感。可是母亲却死了,孩子活了,当救援队员找到这位母亲时,这位母亲还保持着抱孩子的动作,这位母亲多像一位大雁守护着她的孩子!
还有可贵的团结之情。
也是在一所学校里,地震来临了,有一群学生手拉手、肩并肩。团结着就活了起来多伟大的团结之情。
无情又可怕的地震总会让人看到人们团结在一起,人类的母爱和师生情、亲情、团结之情的伟大力量就犹如散沙合成一块大石头,散沙是没有力量的,但是如果是一块大石头那力量就很大,我们中国人就是一块大石头,一定会克服无情又可怕的地震的!!!!
地震事迹材料篇5
武汉市第四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涛介绍,甘宇能在野外生存17天直到获救是生命奇迹。人在野外生存,首先要避免失温,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人体器官会衰竭导致死亡。此外,人在野外可能会受伤,即使被植物或者石头划伤,也容易造成感染,感染严重会发展为脓毒症。
许涛还表示,人不喝水只能撑几天时间,泸定地震后当地下了雨,山上如果还有诸如小溪这样的水源,也可以帮助甘宇存活。
视频显示,对比此前的照片,甘宇明显瘦了不少,原本圆润的脸庞颧骨都显现出来。许涛看过视频后表示,在野外生存了17天,甘宇看上去整个人身体状况还行,意识也清楚,但明显营养不良,可能还有点贫血,具体情况还要到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才知道。
据了解,9月10日搜救人员就曾乘坐直升机上山搜救,经过两天一夜的搜索,就是没找到甘宇。不过,救援人员发现了甘宇曾经待过的简易庇护所。
生存专家朱炜强介绍,在野外没有食物,人能生存三周,而没有水只能生存三天,所以首先要找到水源。另外,野外环境如果温度低,庇护所就非常重要,哪怕是能找到天然的岩体遮风挡雨都很好。在地震这种自然灾害中受困野外,最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在安全的地方找一个临时庇护所,然后等待救援,四处乱跑反而更危险。即使被困人员要离开庇护所,最好在沿途做好标记,无论什么记号都能帮助搜救人员找到自己。
地震事迹材料篇6
“9·5”泸定地震之后,大渡河右岸一级支流湾东河沿岸山体发生滑坡,形成堰塞湖。在堰塞湖的下游不远处就是装机6万千瓦的湾东水电站,在震后半小时内,水电站职工罗永和甘宇将两道泄洪闸全部打开,避免了河水漫过大坝冲毁村庄的灾难发生。
两人随后在水电站坚守一夜,次日早上一起向外逃生,中间曾打通电话和公司取得联系,但未能及时逃出去。7日,甘宇因体力不支,让罗永出去找救援,两人就此分开。8日,罗永被救援人员发现,但搜救人员一直未找到甘宇。
获救后,罗永告诉大家,地震发生瞬间有两名同事遇难,其他同事也努力自救逃生,只剩下他和甘宇。两人想起发电机还没有停,存在风险,又跑到厂房赶紧拉下电闸。那天,他们守在电站里,一晚上没睡。
搜救人员没有放弃找寻甘宇,持续在山上搜寻,直到21日上午,终于在石棉县跃进村猛虎岗找到他。跃进村村支书邱跃富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猛虎岗与水电站所在的泸定县得妥镇湾东村直线距离不算远,但中间隔着连绵大山,是该村村民倪太高发现了甘宇。
昨日,极目新闻记者联系上村民倪太高,他说,20日他也曾上山搜寻,但未能发现甘宇。昨日他又多翻过了一道山,听到了有呼救的声音,跑过去在山坡的树下发现了甘宇。
“当时他的两边都是滑坡的山体,看到我,他也很激动。”倪太高说,他本想将甘宇背下来,但因山路上背着人无法行动,只好搀扶着甘宇一点点往下走,一直走到了猛虎岗。
“哥哥倪太高给我打电话说人找到了,他一个人背不动,让我们去接他。”倪太高的弟弟说,倪太高当时告诉他,在猛虎岗附近搜寻时听到山林中传来呼救,随后发现了甘宇,没有生命危险,但饿了很久。当是,倪太高将自己携带的干粮和水都给了甘宇。
甘宇哥哥和几位村民随后赶来,用树枝搭了一个担架,将甘宇抬了出去。
地震事迹材料篇7
这次地震中,有许许多多的人遇难,许许多多的人为他们而献身,又又许许多多的人伸出援救之手。
95岁的老人-----冯三秀他虽然已在家乡捐了2万元,但是后来他又捐出了10万。这年过九旬的老人拥有这样大的“爱”,难道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更让人感动的是:
一位43岁的男教师,“李国林”,他为就自己的学生,却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当他听到儿子呼喊着:‘救我’,难道会忍心失去他吗?”“不,因为他明白---如果其他家长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伤心。当他把三十多名学生成功解救后。谁?谁知道,那年轻的生命已经悄悄离去。这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父亲,更是一位伟大而让人敬佩的教师!
“是谁?”给了那些婴儿滋润的露水;是谁?哺育了一个由一个的婴儿;又是谁给了他们无数慈母般的`温暖与爱?是一位女警察,她给了那些地震中的婴儿无限的爱,无限的温暖。这位警嫂还年轻,她对每一位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如果没有她,那些无辜的婴儿会怎么样?
当然,在这次地震中,不仅仅只有这几个感人故事。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许许多多的事,都会让人感动的泪流满面。我相信听到、看到这些故事的人,都已经把他们当作真正的英雄了,因为他们付出太多太多了。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地震事迹材料篇8
9月5日12点52分,泸定发生6.8地震。湾东水电站员工罗永正在宿舍休息,突然听到“轰轰”的声音。他赶紧冲到外面,看见满山都在飞石头。“电站当时有10多号人,其中有两人被埋,当场身亡。剩下的人四散逃生,我也被吓得慌了神。”
慌乱中,罗永突然看到坝前水位明显上涨,他判断应该是厂房机组因地震停机,必须立即提起泄洪闸门,否则时间久了洪水要漫过大坝,威胁下面村庄几百人的安全。可再一看,到泄洪闸的路已经没了,被滚落的石头盖住了,还在不断往下滚石头。
罗永心一横,踩着垮塌的山石冲上去,人一用力,石头更是乱飞,为了安全,只能暂时又冲回来。等石头滚得没那么厉害了,他又第二次往上冲,冲上大概10层楼高的大坝坝肩,赶紧按照平时操作手册的要求,把1号泄洪闸提起来,紧接着又提起2号泄洪闸,水开始往下流,“做完这些事情,整个人都瘫了,崩溃了。看到自己刚刚冲上来的坡,陡得很,都不晓得是咋个冲上去的。”
罗永说,电站的人都逃生后,只剩下小伙子甘宇,他的眼镜在跑的时候弄掉了。“我俩又想起发电机还没有停,存在风险,又跑到厂房赶紧拉下电闸。”罗永介绍,那天,他们守在电站里,到处都是废墟,手机没有信号,没有吃的。加上余震不断,山上还在滚石头,一晚上睡不着。
第二天,两人决定自救,但走了很久也没走出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事迹材料护士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