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7篇

教案制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7篇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气氛,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在活动中增长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和对大自然的爱。

5、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视频(端午节儿歌)

2、图片(粽子、龙舟、香囊等)

3、实物:粽子、香囊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视频

1、问题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

幼:端午节

师:那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事情来庆祝呢?

幼:赛龙舟、包粽子、吃粽子、做香包师:哇小朋友们都知道端午节要做这么多事?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赛龙舟呢?

2、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3、教师再次提问:好了,小朋友们,听完了这个故事,你们现在知道我们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谁呀?

幼:屈原

二、给挂图选字活动。(巩固上面学的端午节知识)

1、师:在黑板上挂有关端午节的图片,请小朋友选字贴在图片的下面。

2、幼:选字活动

三、看视频,学儿歌。(再次巩固有关端午节知识)

师:教读《端午节儿歌》

五月五,端午到。

赛龙舟,真热闹。

吃粽子,带香包。

蚊虫不来身边闹。

幼:跟着老师和视频一起学习《端午节儿歌》。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3

中班教案《端午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幼儿通过参加体验和端午节相关的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

3、幼儿进一步丰富对端午节的理解认识,掌握端午节的相关传统活动和习俗。

4、引导中班幼儿与小班幼儿的感情,中班孩子主动关心弟弟妹妹,彼此间建立良好的情感,与弟弟妹妹一起感受体验,快快乐乐过端午节。

5、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6、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2、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3、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4、端午美食

活动建议

教师将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先汇合一起,教师先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1)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2)你们知道什么是端午节吗?在端午节我们都要做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幼儿园中班端午节活动,中班的孩子们将去到小班,和弟弟妹妹一起过端午节。本次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小班孩子和中班的孩子一起交流认识端午节、一起学习了解端午节传统、一起感受端午节的气氛、一起品尝端午节的美食!对于这次活动的开展,也是幼儿园中班孩子和小班孩子之间建立互帮互助的情感!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端午节吃粽子的来历,了解端午节包粽子的几种特有包法、名称。

2、引导幼儿初步学习包粽子的方法,能用缠绕、捆绑的方式包粽子。

3、幼儿能互相帮助,体验合作包粽子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了解粽子的来历和特点,学习包粽子。

本次活动的难点:能将粽子包好并捆紧。

二、活动准备

1、有湿度的碎泥

2、粽叶若干、橡皮筋

3、范例、课件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情境导入,引入今天主题,激发幼儿学习包粽子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形状的粽子?

(2)教师出示课件,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形状的粽子。

我们吃过的粽子一般就是三角粽、还有四角粽以及团盘粽等。

2、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学习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粽子,看看粽子的外形和特点。

(2)教师拿出示范作品,小朋友请你们看,在粽子外面穿了一件外衣,你们知道它的外衣是用什么做成的吗?

(3)以前,有一种粽叶叫芦苇叶,它也可以用来包粽子。

(4)你们知道粽子叶里面是什么吗?它是什么做成的呢?

(5)平时,我们粽子里面包的是糯米,还可以加各种馅。你吃过什么馅儿的粽子呢?

3、教师出示课件,演示包粽子的过程,引导幼儿对包粽子的活动感兴趣。

(1)你们包过粽子吗?今天我们就要用泥巴来学习包粽子。

(2)教师讲解介绍制作方法,教师边示范。重点讲解将粽叶卷成三角状,以及用橡皮筋将粽子裹紧的方法。

a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b在锥筒中填入糯米。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c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d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4、幼儿分组包粽子,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互相帮助,对于能力弱的幼儿及时进行指导。

四、活动总结

活动前,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调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知道端午节是中过的传统节日之一。

2、积极和同伴交流分享,练习包粽子,获得更多端午节的经验,体验端午节的民俗氛围。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粽叶、泡好的米、枣、细线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交流,说出端午节的名称和日期。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中国有一个传统节日,叫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与幼儿一起探讨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1)与幼儿一起阅读故事《端午节的由来》,让幼儿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确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这天为端午节。

(2)交流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带香囊或五彩线。提示幼儿可用语言表达、图片绘画、动作表演等方式表现这些习俗。

(3)组织幼儿观看教师教学资源,了解端午节各地风俗,获得更多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3、节日体验活动:包粽子。

用粽叶将泡好的米和枣包住,然后用绳子捆好。提醒幼儿用米不要太多,粽叶要把米包紧,扎结实。

4、节日分享:将包好的粽子分给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师,进行分享活动。

活动反思

重新站上讲台,一切都是新的。第一次在新的学校里上公开课,我不敢有任何懈怠,提前很多天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做准备。在一番对课文和相关资料的细致研读后,大致的教学思路逐渐形成。一篇文章,尤其是大家的文章,可讲的东西很多,但要上好课显然不宜面面俱到。本着“一课一得”的有效教学理念,我设计了以“学习精彩的场景描写”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

临到上课时,教室后面坐着的一排老师让我的学生们多少有些紧张,我自觉准备还算充分,自然要以微笑鼓励他们。整节课基本上顺利地按计划进行,也基本达到我所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课还没上完,我已经有了遗憾之感。因为临场发挥的能力和经验的欠缺,交流讨论场景鉴赏和实践场景描写两个板块完成得比较仓促,未能达到应有的程度和水平。

现在想来,这些应该算是我对自己的教学所做的最原生态的反思,而真正的反思是在聆听了各位前辈和同仁的评价之后开始的。他们在给予肯定的同时,给了我很多切实有力、极富启发性的指点。我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语文课应该实现内容的深化理解。孔子有言:“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我想,为人、为文固然要追求文质兼美,上课也应该以此为旨归。而我这节课在处理内容和形式时有些偏颇,执着于穷尽对描写手法的鉴赏,而对课文本身的核心内容有所忽略。《端午日》中流动的是浓郁的湘西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我却未能加以强化,这是一处不容忽视的败笔。另有,在ppt的制作上也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倾向,多配的动画图片有点喧宾夺主。

第二,语文课应该实现方法的落实掌握。本课中,我着重以《端午日》的场景描写为例子,系统地总结了文中所体现的各种描写方法。遗憾的是,我在讲授这个环节时没有进行强化总结,这使得学生们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流于仓促和浮泛,对这几种描写方法的认知不够扎实。在随后的对“追鸭竞赛”的场景描写中,有的学生就没有能够有意识地以清晰的思路去加以练习。

第三,语文课必须重视语文特有的感悟体验。在本课中,我在强化方法的指导的同时,弱化了对朗读的要求。我想,语文课要有明晰的方法指导,更要有朗读感悟,这二者是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上课时当把二者有机结合,以理解促进朗读,用朗读体现理解。

再次回望开公开课的前前后后,感受最深的是那种无形的压力,然而也深知这些压力正是成长的`契机。我想,也只有在不断的历练与反思中才能不断地成长吧。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有节奏地朗诵儿歌。

2、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感受端午的节日气息。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端午节一些习俗的图片或实物。

2、屈原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小朋友昨天是星期一,怎么大家都没有来上幼儿园呢?你们家昨天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2、老师带来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东西,庆小朋友来看一看都是些什么?

3、出示艾草和菖蒲:这是什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你在哪里看过它们?(向幼儿介绍端午习俗:农历五月初一讲菖蒲和艾草挂在门口,端午节那天取下,熬出水洗澡。)

4、出示粽子:这是什么?你们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吗?(介绍粽子的做法和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5、出示赛龙舟的图片:除了在门口插菖蒲和艾草、吃粽子,端午节人们还会干什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赛龙舟的场景。)

6、人们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插艾草、吃粽子和赛龙舟呢?

二、端午节的由来

1、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和赛龙舟,都是为了一个人,下面老师给你们讲讲关于这个人的故事。

2、出示屈原图片,引导幼儿从外形、衣着等方面了解这个人是古代的人。

3、介绍关于屈原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人,他很爱自己的祖国,为了把自己的祖国建设得更好,他提了很多好的建议,但是没有人听他的,他还被赶出了自己的`国家,出去流浪。后来他的国家被别的国家欺负了,他很伤心,就跳江自杀了,他跳江的那天刚好是农历的五月初五。老百姓都很爱他,怕江里鱼会咬他的身体,所以渔夫敲着锣鼓去打捞他的身体,还一边把准备好的粽子和雄黄酒倒进江里。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4、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那在端午节,人们要做哪些事情呢?

三、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有人把端午节人们要做的事情,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教师带领幼儿朗诵儿歌。

3、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端午节的主题活动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中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并体验语言游戏的快乐。

3、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重难点:

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地表达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做语言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粽子里的故事》ppt、一段背景音乐、粽子、故事盒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并导入

1、出示ppt:猜猜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

在什么时候要吃粽子?

你吃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

小结: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我们都要吃粽子。香香的粽子里可以包着各种各样好吃的馅料。

☆结合音乐欣赏故事,教师和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让幼儿能静下心来感受故事的魅力。

二、看看讲讲故事

今天这个神奇的粽子里包着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吧。(播放ppt,欣赏故事)

1、倾听故事第一部分(在密密的树林里——谁就会讲故事了)

t: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呢?t:看,谁来了?它们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

2、看看讲讲故事第二部分

t:先请谁来吃粽子,讲故事?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小猴子(兔子、狐狸、松鼠、小鸟)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是小猴子“吱吱吱吱”讲不出故事。

t: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讲不出故事,真着急,怎么办?还能请谁来帮忙呢?

☆以“吃吧吃吧,吃了故事讲故事……”这句话贯穿故事始终,成为活动的线索,让活动紧紧扣住中心。

3、倾听、理解故事最后一部分

t:(出示ppt8):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她在干什么?

(ppt9):小动物们是怎么做的?小姑娘呢?它们的邀请成功了么?

(ppt10、11):小动物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

t:小姑娘吃了粽子,会讲故事吗,我们继续听故事。(倾听故事结尾)

三、做游戏吃粽子

t:老奶奶不但请小动物、小姑娘吃粽子,还要请我们小朋友吃粽子,但是在吃粽子前要先完成三个游戏(藏在粽子里):

1、打开粽子一,游戏:听话。

要求:幼儿仔细倾听老师的提问并回答问题。

2、打开粽子二,游戏:接龙。

(1)“词语接龙”要求:幼儿用两个字或三个字的词接龙,前一词的词尾是下一词的词首。

(2)“句子接龙”要求:用许多词说一件事情,后一人要将前一人的话重复一遍再接下去。

3、打开粽子三,游戏:悄悄话。

要求:老师在幼儿耳边说一句故事中的话让幼儿传话。

☆在玩语言游戏中体验倾听的重要性和培养仔细听认真想的好习惯。

4、吃粽子: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幼儿吃粽子)

四、吃了粽子讲故事

1、教师操作故事盒,幼儿讲述故事: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粽子里的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以幼儿熟悉的粽子引入到活动中来,使孩子有讲述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端午节教案教案推荐5篇

端午节的社会活动方案5篇

综合实践课端午节的活动方案5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最新7篇

端午节手工教案5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100推荐7篇

小班端午节教案8篇

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5篇

小班端午节教案模板8篇

《端午节》教案参考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528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