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5篇

紧扣主题的演讲稿,能够使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写好一份演讲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突发状况,保持冷静和应变能力,确保演讲顺利进行,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党史讲故事演讲稿5篇,感谢您的参阅。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5篇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篇1

中国在民不聊生、破败不堪的旧中国诞生,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立起富强民主的新中国,到今天有了建设和发展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90年风雨历程充满艰辛与坎坷。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其历史凝聚着无数革命党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如何学好党史、用好党史我觉得应该做到两个牢记和两个必须。

二是牢记党的历史经验。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学习党史,必须深刻领会,用心思考。不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脑入心。党的历史虽然只有90年,但党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决定都经过深思熟虑、冷静权衡。如果只学其法、不究其义,一味效仿而失去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就很容易陷入迷惑不解的境地,寻求出路、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

学习党史,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今天,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是为了吸取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充分借鉴历史,解决好工作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学好党的历史,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创造明天。从革命前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这代人要做好承上启下的历史任务,不断保持和发扬党的胜利成果。

党的历史像一条河流,曲折但是坚定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穿行在90年的历史长河,点点滴滴都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我们要做这长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兽还是壁立千仞都无所畏惧、坚定不移的跟党走。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篇2

大家好!

我讲的故事是五姑嫂舂米送红军。根据通道侗族自治县播阳镇梁甫耀老人回忆:红军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当时乡亲们都不了解。所以听说红军要来,国民党*就造谣惑众,说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无恶不作,还鼓动不明真相的老百姓,把粮食物品、生活用具都搬到山上去收藏起来。

当时梁老的妈妈年纪大了就没有跑,他的嫂嫂和出嫁的几个姐妹非常孝顺,也都留下来陪着妈妈。

1934年12月,红军到了播阳,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和国民党的宣传正好相反,他们不仅不杀人放火,反而待人非常亲切,秋毫无犯。消息传到山里,梁老和胆大的乡亲们都回到家里。回来时,梁老的心里还有点儿害怕,但是一到家,红军亲切地喊他老乡,还宣传说:不要怕,我们是红军,是为穷苦人打天下的。接着帮他们挑水、砍柴、做饭,连周恩来这么高的首长都亲手播谷粒,梁老非常感动,很快消除了恐惧和戒备心理,红军要梁老找石碓舂米,还问梁老愿不愿意给他们带路去黄垢,梁老都爽快地答应了。

在带路之前,梁老动员了他家的五姑嫂给红军舂米,她们舂啊舂,一连舂了五天五夜,那几天梁老家简直成了粮食供应站,红军这一批送谷子来,那一批领白米去,络绎不绝。

五姑嫂手中的簸箕上下翻飞,雪白的米粒在簸箕了欢腾跳跃,仿佛在欢迎红军的到来。五姑嫂虽然很辛苦,但是不收红军分文工钱,红军开工钱给她们,她们总是咯咯一笑,说gue有、gue有(侗语:不要钱的意思),没有一个伸手去接钱的。

在红军走的头一天晚上,五姑嫂还拿出了自酿的苦酒来敬红军,她们边敬边唱敬酒歌(侗语,歌词大意为:欢迎远方的朋友们到侗乡来做客,我们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只有拿出自酿的苦酒来敬大家,希望大家不要嫌弃。)欢乐的场景深刻地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家亲。

谢谢大家!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篇3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说说马本斋母亲绝食殉国的故事,1941年6月,马本斋率部参加青大战役,来到家乡献县东辛庄。回民支队数月间作战27次,战绩赫赫,打得盘踞河间的日军山本联队胆战心惊。日军指挥官山本大佐听说马本斋最孝敬母亲,便决定抓捕马母白文冠逼降马本斋,乘机消灭回民支队。

马母白文冠被捕的消息传到支队,战士们纷纷要求攻打河间救白老太太。马本斋一眼识破这毒计,他强忍悲愤劝告大家:咱们要以党的事业和抗战大局为重,决不能上敌人的当!

白文冠到河间后,山本假惺惺地要为其压惊,她声色俱厉地说:我是中国人,不吃日本的饭!山本讨了没趣,遂领宪兵队连夜审讯。

伍长左次身挎战刀,目光凶狠地审问白文冠有几个儿子、叫什么名字,她昂首答:他们都叫squo;抗日squo;!第三天,白文冠开始绝食,决心以死报国。受到山本威胁的远房亲戚佟万城夫妇几次劝她吃饭,她微微喘息着说:孩子们,别糊涂了。为了赶走鬼子,多少人丢了命啊。到河间来,我就没想活着回去。咱可不能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主啊。你们说给本斋,他娘死得值。要他好好打鬼子,就是对娘尽孝了。

1941年10月4日,绝食七日的白文冠以身殉国,时年68岁。

白文冠牺牲后,马本斋及回民支队全军戴孝。他眼含泪水,强压怒火,在母亲遗相前肃立许久,奋笔疾书:伟大母亲,虽死犹生;儿承母志,继续斗争!冀中党、政、军、群各界,遂为白文冠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延安各界也组织了悼念活动。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和彭德怀副总司令致电冀中军区,称赞:中国人民有这样的母亲,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中国妇女的光荣,而且是中华民族不会灭亡的具体例证。

经过这一考验,马本斋对党和民族更加忠诚,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抗敌的最前线。两年后,身经百战,率部所向披靡,屡建奇功的马本斋积劳成疾,病殁军中。朱总司令写下的挽联: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篇4

不忘来时路,不惧新征程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奋斗的道路曲折艰辛。看清来路、牢记初心,才能把握方向、行稳致远。唯有不畏艰险、矢志不移,才能披荆斩棘、不断前行。

1921年的夏天,一把惊动寰宇的革命之火,在浙江嘉兴南湖畔点燃;党的一大冲破了重重阻碍在这里胜利闭幕,自此红船起航,梦想起飞。99载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初心不改,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的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句歌词,也是一部宏伟的史诗! 

今天,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百年那段苦难与辉煌,我们党之所以历经挫折而能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能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信仰始终都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正是因为信仰,在面对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老一辈的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艰苦奋斗为荣,找矿立功为荣的坚定信念,背着地质三件宝(罗盘、放大镜、锤子),以天为被、地为席,为经济建设找矿寻宝。

正是因为信仰,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一代代地质人顺应国家的发展需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展服务,不断的为经济发展助推动力。

当今时代,气象万千,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民的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打拼,更离不开每一名共产党员使命担当、顽强拼搏的奉献。我们要从先驱者的脚印中确定闪光的路标,从历史的长河中认定正确的前进方向。

如今,随着国家机构调整与职能整合的逐步深入,地质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更加艰巨的重大挑战。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

作为新一代的地质人,我们生正逢时、机遇纷呈。目前,我们地质六队事企融合工作思路清晰,新发展理念定位精准,358战略步伐稳健、这一系列大投入、大手笔、大场面为我们青年的成长提供了绝佳舞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中要立足本职,抓好业务学习,以学促干、以干验学;用务实之心积极履职尽责,抓好工作落实,坚持点滴积累,以创新理念求突破,以创新的办法求作为。

党史讲故事演讲稿篇5

大家好!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钢铁硬汉陈树湘的故事和陈树湘简介,相信对抗战剧情感兴趣的人应该听过这个名字,下面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000多人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途经湘桂边境时,蒋介石紧急调集30万人在湘江以东地区设下了第四道封锁线,企图用铁三角的合围方式将中央红军全部歼灭。面对三路强敌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浴血奋战七昼夜,在历史的碑页上记录下了一段催人泪下的英雄史诗。

在湘江战役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英勇善战、驰骋战场。他就是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突破湘江是这次战役的关键,负责红军转移的后卫三十四师被敌人围追堵截在湘江东岸孤军奋战。在敌人一次次炮火猛攻下,阵地弹片啸叫,血肉横飞。师长陈树湘的腹部被敌人的子弹打穿,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在飞蝗般的子弹中奔跑。陈树湘用绑腿带死死地扎紧伤口,忍着剧痛坚持指挥部队抢渡。当陈树湘最后一次集合阵地上的战士们清点人数时,仅存的一位排长向他报告:我们现在还有53人,15名轻伤,7名重伤,而子弹只有100来发了。陈树湘听到这里半天没有做声。这位排长又说:师长,趁现在还有一点兵力,我们掩护您突围出去吧。战士们也齐声喊道:师长,哪怕我们只剩下1个人,也要掩护师长冲出去。看着这些无畏的战士,陈树湘发出了最后的命令:同志们,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师长、战士之分了,我们要并肩作战,誓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脸色惨白,流血不止的陈树湘继续指挥部队突围。泪水挂在战士们的腮边,但谁也没有哭出声来。

紧接着,敌人从四面蜂拥而上,狂叫着扑过来。大部分战友牺牲,陈树湘被俘。敌人欣喜若狂,他们发现,抓住的是位红军师长,准备抬着他去邀功请赏。但他们万万没想到,在那颠簸的山路上,当陈树湘清醒后,几乎用尽最后的一点力量,从腹部伤口处毅然扯出肠子,使劲全力扯断,壮烈牺牲。

穷凶极恶的敌人在陈树湘牺牲后,将他的首级残忍割下来悬挂在了陈树湘老家的城门上,而城门正对着的就是他的家,家中有他的老母亲和离别多年的妻子。从1927年秋收起义到1934年一别就是七年,最终盼到的却是亲人那血淋淋的头颅。陈树湘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谢谢大家!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党史写心得精选5篇

听党史课心得体会通用5篇

大学党史课心得体会5篇

党史专题党课心得体会5篇

2023党史教育调研报告5篇

学党史心得2024300字精选5篇

学党史心得2024300字最新5篇

学党史心得2024300字推荐5篇

党史第四讲心得体会5篇

教师学党史的心得体会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169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