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能够反映出教师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预判和解决能力,编写教案可以促使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反复思考和总结,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画面的内容;
2、教育幼儿遇事应动脑筋想办法。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准备:
汽车模型。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2、逐幅图观察、提问、理解、讲述;
3、情景表演;
4、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讲述;
5、评价、结束课。
活动反思:
首先,通过提问,了解孩子们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让幼儿说说他们在车上看到什么?鼓励孩子们能大胆、积极说出自己的经历和想法。在看图讲述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讲述图中所发生的事,并能正确判断图中的小朋友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做得不对,这样做有哪些危险,从而了解正确的乘车规则。通过这次活动,我班幼儿对安全乘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知道乘坐交通工具时应遵守的交通规则。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2
目标:
1、愿意大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故事中的形象,感受其丰富的趣味性。
2、尝试比较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初步感受不同音乐所带来的不同的'情感体验。
重点:大胆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故事中的形象。
难点:感受不同音乐带来的不同情感。
解决策略:
1、比较策略
2、引导策略
3、情境体验策略
工具材料:
1、动画媒体《小蛇的故事》。
2、情境创设。
3、小蛇头饰每人一个。
活动流程:
一、理解故事,大胆表述
1、谜语引出故事:身体长长像根绳,走起路来扭啊扭,猜猜这是什么动物呢?
2、分三段欣赏故事
a、欣赏第一段,妈妈对小蛇说了什么?
b、欣赏第二段
c、欣赏第三段小蛇怎么了?它肚子痛是什么样子?
二、感受音乐,情感体验
1、听第一段音乐
提问:猜猜小蛇在干吗?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2、听第二段音乐
提问:你的心情又是怎样?那你猜猜这段音乐里,小蛇在干吗?
三、肢体表现,内在升华
1、带上头饰,听音乐,表演小蛇。
2、吃了那么多东西,肚子很难受,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变得舒服呢?
四、精彩结尾,感受趣味
在小蛇难受的时候,出现小蚂蚁在小蛇的鼻子上爬来爬去,小蛇忍不住了打了个喷嚏,这下肚子舒服了,最后小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3
教案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内容,初步知道毛毛虫变成蝴蝶的现象。
2、引导幼儿学会量词“根”“串”“粒”“片”,会用“我找到了……”的句型与同伴交流。
3、让幼儿体验的快乐。
教案准备:
1、毛毛虫头饰一个。
2、超过幼儿数量的萝卜、葡萄、糖、树叶的图片。
教案过程:
—、引出主题
1、提问:“小朋友们谁愿意告诉我,你最喜欢吃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2、老师小结并引出话题:“哇,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可真多呀!”
“今天啊,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条毛毛虫,这条毛毛虫可好玩了,他到底好玩在哪里呢?让我们来听一听《毛毛虫的》!”
二、幼儿理解
1、幼儿听录音。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里的毛毛虫好玩吗?”
“里哪些地方最好玩?”
2、幼儿听老师讲述。
教师提问,帮助幼儿理解。
“小朋友们,里的`毛毛虫到底吃了些什么东西呀?”
“毛毛虫吃饱了想干什么了呢?”
“毛毛虫睡醒了,它发现自己变成什么了?”
三、
1、请小朋友到教室里找事物,找到以后和小朋友交流,自己找到了什么。
2、请个别小朋友来介绍自己找到的食物,并且提醒小朋友用完整的语言说出来。
“小朋友们都找到了好吃的,我也找到了。我找到了一根红红的萝卜。你们找到了什么样的东西呢?”
3、和小朋友们一起表演。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童话《青蛙卖泥塘》通过青蛙想卖泥塘,而听取很多动物的意见,把烂泥塘改进成美丽家园的故事。这里面有很多对话,还有青草如何长满泥塘四周,如何用竹子接成水管,把水引到泥塘里,类似这种知识点,如果我们运用图片是很难去解决的。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课件,我们利用多媒体声图并茂的特点将生活中无法直接感知的现象真实、形象地模拟出来,弥补了常见教育手段的缺陷,使教学达到生动有趣的效果。这次活动我们都是让幼儿在多媒体辅助下学习,不管是学习对话,还是游戏都是利用多媒体,我们主要力求新、奇、趣,营造出新颖有趣的情景,激起幼儿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促使幼儿主动探索、积累经验。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体验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句子的乐趣。
2、初步感受变废为宝的环境保护。
3、发展幼儿发散性思维。
配套课件:大班语言公开课课件《青蛙卖泥塘》ppt课件
活动准备:
1、多媒体ppt课件。
2、废物制作的奖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听说有只青蛙要卖泥塘,我们一起看看。(观看课件)
2、提问:小青蛙能卖掉泥塘吗?为什么?
3、会有谁要买泥塘?
幼儿自由讨论
二、初步理解故事
1、到底会有谁来买呢?(老牛走出来)是谁呀?
2、提问:老牛看到泥塘会怎么说?
幼儿讨论
3、到底怎么说的?学说老牛说话的语气。
4、听了老牛的话,青蛙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
继续观看课件
5、观看课件提问:
(1)这个时候,谁来了?(野鸭)
(2)他看见泥塘,会怎么说?
(3)是不是你们说的那样,听听看。
学说野鸭的语气。
(4)这个时候,青蛙会怎么做?
幼儿讨论后,观看课件。
6、那还有谁会过来买泥塘,我们一起看看。
继续观看课件并提问:
(1)小动物提出了这么多的意见,青蛙会怎么想?
(2)幼儿讨论
7、观看课件提问:
(1)泥塘变得怎么样了?
(2)青蛙看到这么漂亮的泥塘,它会卖掉泥塘吗?为什么?
幼儿讨论
8、到底有没有卖掉,我们听听青蛙是怎么说的。(播放课件)
三、完整讲述故事
提问:
1。完整欣赏青蛙卖泥塘的故事,一起听听。
2。提问:青蛙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烂泥塘打扮成环境优美的地方,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来打扮我们周围的环境?你会怎么打扮?
幼儿讨论:
小结:只要大家都伸出勤劳的双手来打扮我们的世界,那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好!
四、游戏《奇思妙想》
把幼儿分成红黄两队,看哪一队能猜对小猴开的“变废为宝”商店里的商品,哪一对加分。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5
活动目标:
能认真倾听学习按线索想象创编故事,会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
2、磁带(录有狗悲伤叫声、鸟叫声、狗高兴吹口哨声)
3、磁性教具(狗悲伤样、鸟飞来样、狗高兴样)
活动过程:
一、熟悉故事角色:
小朋友听听,这个声音故事里讲的是谁?你觉得它们在干什么?(完整倾听)
提问:故事里讲的是谁?你觉得小狗、小鸟在干什么?
二、了解故事脉络: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小狗的叫声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呢?它可能会说什么呢?(放狗悲伤声,幼儿倾听)
提问:小狗的叫声是高兴、生气,还是悲伤呢?它可能会说什么呢?
2、(导入)小狗的'叫声很悲伤,原来小狗落难了,它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或者是小狗可能发生了什么危险呢?我们再来听听,边听边想,等会儿把小狗落难的 事来讲给大家听听。(再次放狗悲伤声,幼儿倾听)
提问:你觉得小狗可能会碰到什么困难呢?或者是小狗可能发生了什么危险呢?
3、(导入)小狗落难了,它伤心地哭着,着急地叫着:“汪汪,谁来帮帮我?谁来救救我?”它的叫声被一只小鸟听见了,小鸟顺着声音很快找到了小狗。小鸟会怎样安慰小狗呢?我们来听听小鸟说了什么?(放小鸟声,幼儿倾听)
提问:你觉得小鸟会说什么?你认为小鸟会想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狗呢?
4、小朋友想了许多办法帮助小鸟,小狗终于得救了。这时候,小狗是悲伤还是高兴呢?听听小狗高兴地在干什么?它可能会对小鸟说些什么呢?(放狗高兴吹口哨声,幼儿 倾听)
提问:你觉得小狗高兴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三、幼儿创编故事:
1、小朋友乐心帮小鸟想办法营救了落难的小狗。我们再来完整地听听这个声音故事,边听边给故事起个名字,听完后请你来讲讲你听到的声音故事,比比谁讲得好听,谁讲得有趣。(幼儿完整倾听)
2、提问:谁来做故事王讲你听到的声音故事?
3、小结:小朋友讲了情节不同的声音故事,回去后讲给爸爸、妈妈听听,下次我们再来开故事会,比比谁讲得故事新颖、与众不同。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6
活动背景:《声音的故事》是由声音展开联想与想象并不断的发生变化,使幼儿在不断的猜想中深深的被声音所吸引,所以,从本次活动的情节来看,声音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其次,声音能很快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也符合大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能集中注意地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
设计意图: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奇妙的声音,声音以它特有的形式吸引着孩子,孩子们喜欢听声音,也都能表达出对声音的想法。针对这一特点和本年龄段幼儿心理发展各方面的规律特征,我选用了"声音"作为本次活动的题材。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听到的声音。
2、能对所听到的声音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进行讲述。
3、感受听声音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声音已具有初步的分辨能力。
2、物质准备:与声音有关的八组课件(1)、图片:拍手图片、小狗、电话、刮风(2)、三组声音:①哭声②倒水声、喝水声③猫声、器皿破碎声、脚步声(3)、四组声音:①风声、雨声、走路声②公鸡打鸣声、鸟叫声、老虎吼声③歌声、掌声、宝宝笑声④青蛙叫声、蛐蛐叫声、走路声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模仿声音。
(教师依次播放图片,请幼儿模仿图片中物体发出的声音。)1、谈话: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好看的图片,想看吗?
2、提问:图片上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他们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二、听一听、猜一猜、讲一讲1、教师设问,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会告诉我们不同的事情。小朋友想不想猜一猜?"2、播放一个声音,启发幼儿围绕这一声音进行想象。
(教师播放一个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所表述的事情进行联想。如:播放一段哭声,请幼儿猜想并讲一讲:谁哭了?他为什么哭?)3、播放两个声音,让幼儿进行联想。
(1)教师播放两个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猜想。
(2)启发幼儿将两个声音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一件所发生的事情。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讲述不同的内容。
4、播放三个声音,让幼儿进行联想与创编,并由此编讲一段故事情节。
(1)教师播放一组声音,鼓励幼儿对声音进行猜想。
(2)启发幼儿将一组声音联系在一起,大胆想象创编故事并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三、小小故事会
1、教师鼓励、肯定幼儿创编的故事,把幼儿分成四组,并向幼儿发出挑战,"还有几组不同的声音,你们能创编出好听的故事吗?"
2、教师依次播放几组声音,请幼儿注意倾听。
3、请各组幼儿选择自己将要进行创编的一组声音,围坐在一起,相互交流分享。教师请每组幼儿选一个或两个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组创编出来的故事,教师及时给予帮助与肯定。
四、我的故事我表演鼓励小组内的幼儿继续编讲故事,并给自己组编讲的故事创编名字,在将创编的故事进行角色表演。
活动反思:
1、大班幼儿思维活跃,但有时要把丰富的内涵通过比较到位的语言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2、由于借班教学,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性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活动点评:
1、活动过程层层递进,环环紧扣,目标完成较好。
2、教师引导幼儿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喜欢听声音创编故事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到创编的乐趣;
2、能按照声音的线索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并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3、逐步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能按照声音的线索创编合理的故事情节
难点: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一个完整故事具备的要素;
(2)通过配音活动对声音与故事的关系有初步的了解。
2、物质准备:
(1)音像材料:声音故事(笑、哭、鞋走路、笑的声音)
(2)记录材料:记录情节线索的记录表格、水彩笔;黑板;
(3)展示材料:展板、胶条机。
活动过程
(一)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和挑战欲望。
教师:“幼儿园要举行讲故事大赛,这次讲故事要求跟以前不一样,是先听一段声音再讲一段故事,咱们班想不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二)听声音,记录声音。
教师:“故事里面有什么声音”
小结:“故事里面先是一个笑的声音,然后又是一个哭的声音,后来又来一个人走路的声音,最后又是一个笑的声音。”
(三)根据声音先后线索,分析故事情节,为幼儿拓宽思路。
1、分析前两个声音
教师:“故事里的人在做什么事情哈哈哈地笑?然后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又哇哇哇地哭了?”
2、分析后两个声音
教师:“哒哒哒谁来了,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里面的人又哈哈哈地笑了?”
小结:“刚才我们说得这些都可能发生在故事里面,把前面我们想得和后面我们想得放在一起,就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了”
(四)集体创编故事,为幼儿使用记录表格及完整讲述提供示范。
通过一起记录,一起讲述,为幼儿使用记录表格及完整讲述提供示范。
(五)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要求:
1、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2、把四个声音都要编进故事。
3、编得故事要跟别人不一样。”
(六)幼儿分享故事。
教师:“原来故事不仅可以编人的故事,还可以编关于小动物的故事。”
(教师抓住了部分幼儿的独特创意,并帮助幼儿拓宽思路。)
(七)活动延伸。
教师:“回去想一想能不能编出跟你现在编得不一样的新的更吸引人的故事。”
活动总结
本活动在选材上结合本园的园本教研——大班学习习惯的培养,即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仔细听声音、读懂记录信息、记录声音故事、完整讲故事,听说读写在本活动体现得淋漓尽致。
哭、笑是幼儿最常见的情绪,本节活动选择的声音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有话可说,为幼儿提供了大胆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机会。
通过前后声音的变化来推测故事情节顺应了幼儿积极思考的特点,有利于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经过自己的动脑思考,创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后的成功体验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兴趣较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积极进行创编、讲述,而且创编出了切近自己生活、有创意的故事;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切近幼儿的生活进行故事情节的'创编,并能抓住幼儿创意的闪光点进行经验提升。
需要提高的是:教师的语言需要精炼和准确;引导语应加强,启发式的提问再多一些。
大班幼儿语言故事教案篇8
一、 活动目标:
1、 能围绕故事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 懂得微笑是快乐的传递。
二、 活动准备:
1、 故事图片
2、 一封信
3、 轻柔的音乐
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寄给谁的?是谁写的?
2、我们一起来听听,信里都说了些什么?(读信)
3、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寄来这样一封信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个故事吧!
(二)、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小蜗牛为什么着急?
小蚂蚁是怎么样夸奖小蜗牛的?
小蜗牛的微笑真甜啊!甜甜的微笑象什么呢?
小蜗牛是用什么办法把它的微笑送出去的?
朋友们看到了小蜗牛的微笑,心情会怎么样?
小结:微笑真是一样好东西,小蜗牛用自己的微笑给朋友们传递了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
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1、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会给我们寄来这封信?(小蜗牛想把它的快乐传递给我们)
当你看到小蜗牛的微笑的时候,心情怎么样?
小结:微笑是发自内心的,只有心里快乐,微笑才能把快乐传递给朋友。小蜗牛就用自己的微笑把快乐传递给了我们。
2、讨论:
(1)、你什么时候最快乐?(可用故事中的情节提示孩子,如大象帮助朋友盖房子等)
原来帮助别人不仅能使别人快乐,也会使自己快乐。快乐了,我们就会微笑,就可以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朋友们。
(2)、你想怎样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微笑呢?
3、让我们把我们最美丽的微笑送给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把我们心中的`快乐传递给他们!
附:故事《微笑》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有鼻子长长的大象、爱劳动的小蚂蚁、爱爬树的小猴子……它们都是好朋友,都非常愿意帮助别人。小鸟喜欢为朋友们唱歌,大象能为朋友们盖房子,小兔愿意为朋友送信……只有小蜗牛很着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慢慢地爬,别的什么也干不了。
一群小蚂蚁抬着西瓜走过小蜗牛的身边,小蜗牛抬起头向着小蚂蚁们甜甜地微笑。小蚂蚁们也对小蜗牛微笑,并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看到你的微笑,我们真快乐。”
小蜗牛听了,想:“对呀,我可以对朋友们微笑,把我们快乐传递给他们。”可是小蜗牛又为难了:“怎么样让朋友们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蜗牛想啊想啊,想了一整个晚上,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第二天,他把很多封信交给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给了森林里的朋友们。朋友们拆开信,信里是一张画。画上的小蜗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里的朋友们也都微笑起来,他们说:“小蜗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看到了它的信,我们真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