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7篇

通过准备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进度,教案的优化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及时调整,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7篇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和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生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 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要求会写的字;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妈妈的爱》这首儿歌,不仅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动物世界同样也存在着妈妈的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鹅妈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生字。

3.指名读课文。

学习生字:

事:事情 好事 坏事 故事

炎: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幸: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 不幸 幸运

福:示字旁 福地 幸福 福气

唱:唱歌 歌唱 合唱 清唱

轻:轻重 轻快 轻巧

呻吟: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三、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采用各种方式熟读课文(齐读、分自然段读、小组读等)理解、感受课文内容

1.读第一自然段:

(1)说一课文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2)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读一读。

2.学习2、3自然段:

(1)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3.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4.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4.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妈妈又用什么语气呢?

(指名范读,比赛读)

5.小组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感受到了最大的幸福?说说你的感受。

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过程:

一、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二、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积累“的”字短语)

2.读一读(积累好句)

3.讨论(第二课时已完成)

课 件 鹅妈妈的故事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9个“啸、腾、胸、脯、震、颤、怔、塌、陷”。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划出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4、通过学习,了解一群天鹅齐心协力战胜恶劣环境的故事,懂得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度难关。

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呼啸”、“窟窿”、“胸脯”、“怔住”。

2、联系上下文品词品句,领悟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请大家谈谈:天鹅在你们心中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

2、天鹅,在大家心中是高贵而优雅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天鹅的故事。

板书课题:12、天鹅的故事 齐读

二、 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教师巡视,适当提示。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

(2)划出文中“呼啸、窟窿、胸脯”等部首相同的词语,想想它们的意思。

(3)划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想办法解决。

2、交流。

(1) 指导字形:啸 窿(生上一横勿忘)

(2) 找出文中部首相同词语,说它们意思。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窟窿:洞;孔。 胸脯:指胸部。

(3)分节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天鹅的什么故事?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男女生分别朗读课文第一、二小节。

三、 复习巩固

1、 小结:通过自读课文我们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课文,并且通过填空的方式了解了课文的内容。

2、 复习生字新词。

3、指导把课文读通顺。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甲、骨、类”等16个生字,会写“贝、壳、甲”等10个生字,会写“贝壳、甲骨文、样子、可以、钱币、钱财、有关”等词语。

2、了解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

3、知道“贝”字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学习归类识字的方法。

4、通过学习,感受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

教学难点:知道“贝”字作为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学习归类识字的方法。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学生观看有关汉字文化的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听老师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三、预习检测

1、学生认读词语。

贝壳贝类漂亮珍贵饰品容易损坏钱币

钱财赚钱赔付购买贫困甲骨文随身

2、带拼音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识字游戏,捡贝壳

四、随文识字,学习课文第一段

1、学生有感情读课文、指名读课文。

2、随文识字,借助图片,实物理解“甲骨”“贝壳”两个词语。学写“骨”字。

3、学习“贝”字的由来与演变。

学生观察学习甲骨文、隶书、楷书的“贝”,通过贝字字形的演变,更加深刻地识字“贝”字,了解汉字文化

4、学写“贝”字。

5、拓展视频了解“木”“月”“火”字形的演变。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了解归类识字的方法。

1.默读课文思考几个问题:

(1)、贝壳在古代有什么用处。

(2)、为什么贝壳在古代用作钱币。

2、学生回答问题。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问题。

3、带“贝”的字多与钱财有关,认识“赚、赔、购、贫、货”。

给这几个字组词,认识这几个字,并了解它们的字义与钱财有关。

4.拓展延伸:你还能想到哪些带“贝”的字。

5.联系以往知识,学习归类识字的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1、给家人讲一讲“贝”的故事。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认识 本课生字;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2、 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读句,训练表达。

3、 预习课文,重点学习: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爱护动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1、预习课文,重点学习: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正确有感情朗读课文,品词读句,训练表达。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激趣:你们看见过“天鹅”吗能介绍一下吗?交流描写“天鹅”的词句。

2、 板书课题,指导读课题。

二、预习并检查

1、提出预习要求。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检查指导

(1)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学习生字、词语的。(交流已理解的词语)

(2)指导正确读音“脯”、“嚓”。

(3)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板书学生读错的字,纠正)

(4)交流,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体验朗读,品词品句。

1、学习第一、二节

(1)齐读,划出描写天冷的词句读一读,积累描写风的词语 。

(2)指导朗读,体会天鹅的困境。(抓“突然”、“北风呼啸”、“冰封湖面”等词)

(3)出示天鹅第一次叫,朗读指导。

2、学习第三、四节

(1)划出老天鹅和众天鹅是怎么做的

(2)指名读,体会老天鹅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坚韧顽强的品质。

(3)想象:老天鹅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做的?训练说话。

3、学习第五节

( 1)齐读

(2)指名读天鹅欢呼的句子,理解体会:“克噜――克哩――克哩”的内涵(指导说话,指名交流)

(3)齐读课文,说说令你感动的语句。

四、拓展说话

你想对老天鹅、众天鹅分别说些什么?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破坏了生态环境,终于被洪水卷去的故事。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毁坏山林就是毁灭自己,保护生态环境十分重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一)简述上节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7课《一个小山村的故事》,学习生字新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第一自然段。

(二)复习词语:书中的词语宝宝已经列好队了,你还认识他们吗?(课件:曾经、郁郁葱葱、郁郁葱葱的树林、砍倒、*露、*露的土地、减少、扩大、大量、随着、烟囱、消失、包括)

指名读,齐读,随机订正。

其中强调“露”是多音字,并练读长句: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囱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

(三)回忆主要内容:

默读词语,联系课文,说说《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板书:美丽什么都没有了)

(四)背诵第一自然段:这个美丽小山村有多美呢?谁来配乐给大家背一背。(板书:树林小河鸟儿鱼儿)

(五)导入:

1、质疑: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丽的小山村,可它最后却什么都没有了。这使你最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让大家一起研究?

(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板书:?)

2、初步解疑:谁能凭着你对课文的初步了解说一说原因?

3、明确任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曾经美丽的小山村,细细品读课文,也许我们会对这一变化的原因感受得更深。

二、读文感悟

(一)感悟第二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至六自然段,思考: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并把使你感受最深的词或句子分别用圆点和中括号标出。

2、和同桌说一说: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画了哪个词句,它使你感到什么?

3、谁愿意和全班同学说一说。

引导交流(随机进行):

(1)第二至四自然段(课件:第二幅图)

①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倒,运下来。”(此句课件出示)读议,体会砍伐的随意。

b、(课件:砍树声)听听这让人心颤的砍树声,如果你是一棵即将被砍倒的小树,你心里会怎么想?

除学生个性感受外,注意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知识,交流树木对保持水土的作用。

c、“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露的土地。”体会因果关系。

d如果人们能听到小树的心声该多好啊!

假设人们能听到,他们会停止砍树吗?从哪看出?

②a、“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露的土地不断扩大……”这个省略号让你感到什么?(课件:“*露的土地”录像)

b、“树木变成了一栋栋大大小小的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烟窗冒出的浓烟,消失在天空了。”(此句课件出示)读议,体会砍伐的加剧。

c、像这样不顾土地的恶劣变化,谁家想怎样砍就怎样砍,一年年,一代代,过度地、不合理地砍伐,不就是“乱砍滥伐”吗?(板书:乱砍滥伐)

③靠着这种乱砍滥伐,靠着锋利的斧头,村民的日子过得怎样?从哪看出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④连读二至四自然段

(2)第五、六自然段(课件:第三幅图)

①指名读五、六自然段,谁对这一部分的词句感受最深?

②a、读第五自然段,体会山洪的凶猛。

b、“然而”一词,体会斧头给小山村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难。

c、(课件:山洪爆发声)听听这风声,听听这雷声,听听这雨声,听听这山洪的咆哮,再看看这些侥幸逃离的人们,他们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呢?

此刻才清楚,才后悔,已经晚了,美丽的家园已经不存在了,(指黑板)什么都没有了。

③a、齐读第六自然段(课件: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你认为作者这个自然段写得怎么样?

b、(课件:山洪爆发实录)我们再来看看山洪爆发的真实录像。

这是一段国外的山洪爆发录像,山洪如猛兽一样袭来,人们四处奔逃,灾难过后,人们痛哭流涕,房屋倒塌,死伤无数。

c、再来读读这段,你读,你读,齐读。

(二)深化认识

(1)在这故事的最后,请你再想一想,这个小山村从美丽到变得什么都没有了,根本原因在哪里?(板书:“?”变“人类”破坏环境)人类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一灾难的发生?

(2)小结:只贪图眼前的小小利益,短暂的幸福,随意地、过度地乱砍滥伐,不合理的使用树木资源,而去破坏环境,最终只能是毁灭树木,毁灭幸福,毁灭家园,毁灭自己。这就是人类破坏大自然之后,大自然给人类的惩罚。

(三)《一个小山村的故事》,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深思的故事啊!

让我们配上音乐,把故事再来读一读。指名分段读。

三、拓展延伸

(一)(课件: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片)我们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乱砍滥伐造成的土地沙化,山洪爆发,还有各种原因引起的土壤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等。

(二)感悟了一个小山村的沉痛故事,再看到这一幅幅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你最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你能把想说的话凝成一句简短的环保宣传语吗?(课件:环保宣传语)想一想,同桌互说,推荐说。

(三)请把你的环保宣传语写在“每课一练”上。指名读。

希望大家能把这些宣传语通过各种形式,让更多人知道,自觉行动起来,保护环境。(板书:保护环境)

(四)结束语:为了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世界各国都做出了努力。(课件:环保图片)198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1993年国际绿十字会在日本成立。各国人民的环保意识正逐步提高,就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走上街头参加环保活动。各式各样的环保宣传出现在我们身边。相信经过你、我、他,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生活的地球一定会成为一个更美的家园。让鸟儿飞得更自由,让鱼儿游得更欢快,让花儿绽放它迷人的笑脸,水——更绿,天——更蓝。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对文中感兴趣的人物和段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鹅妈妈以及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鹅妈妈的故事》。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领读课文

3.自由读文,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认识生字

1.生字朋友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认识吗?

2.“我是小老师”

生教读字音,并组词。

3.“小小火车开起来”

开火车读字

4.你喜欢哪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经验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四、情感体捂

生字回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中的短语

二、分段朗读课文

1.多中形式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2.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3.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读第三段

(1)找出写它们的句子读一读

(2)找出可以感受鹅妈妈伤很重的句子,读一读,想象鹅妈妈在风雨中面临着怎样的情景?

5.风暴过后,小鹅们什么样?鹅妈妈什么样?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小鹅的欢快和鹅妈妈艰难的样子。

6.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

7.小组说,代表发言。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升华。

四、联系生活说说,妈妈保护你的感人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字卡

2.开火车读词语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见课后

小学语文贝的故事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

2、能听懂故事的主要情节并能简单概述出来。

3、了解十二属相具体有哪些动物表示以及轮换的规律。

活动准备:

1、老鼠、猫、牛的手偶各一个,十二属相轮换的规律图或图片一张或小动物玩具。

2、故事挂图《十二生肖》。

3、了解家庭成员的属相。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交流属相,引入主题。

1、幼儿自我介绍自己或家人的属相。

2、属相也叫生肖,都是由动物代表的,为什么要用动物代表呢?引出故事。

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1、教师利用手偶生动地讲述《十二生肖》的故事。提问交流:属相里面有没有猫?为什么没有猫?谁排在了第一?为什么小小的老鼠排在了第一?

2、进一步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3、幼儿利用老鼠、猫、牛的手指玩偶,两人一组进行故事主要情节的再现和讲述。

三、引导幼儿了解十二属相的代表动物和十二属相的轮换规律。

1、利用小动物玩具或教学挂图,了解十二属相的代表动物。提问交流:有哪些动物被选为属相?一共有多少属相?我们一起数一数。十二属相是由自然界的十二种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组成的,属相的作用就是可以计算年。

2、了解十二属相的轮换规律。属虎的小朋友是虎年生的,属兔的就是兔年生的,这说明一年有一个属相,十二属相转一圈就需要十二年。十二个属相就是按照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的顺序排列的。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借助动物玩具或幼儿用书说一说轮换规律。了解十二属相的我国特有的民间风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写生命的故事的作文7篇

大班故事活动教案8篇

小学数学角的分类教案7篇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案优秀7篇

六年级语数教学工作计划最新7篇

端午的故事作文800模板7篇

小学数学年月日的教案7篇

车的故事作文800字模板7篇

幼儿故事狼来了教案推荐5篇

幼儿故事狼来了教案优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524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