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5篇

良好教案的编写过程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了实用的教案,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5篇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工具

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百宝袋中有什么?谁能按照形状分分类。

二、新授课:

1、根据学生分类,板书形状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来感受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1)找一找学具中有没有和这些形状一样的,一起找一找有什么特点:

方法:

1、看一看每个面什么样子;

2、摸一摸面有什么感觉,平的还是鼓鼓的;

3、轻轻的推一推、滚一滚,那些能推动,那些能滚动,滚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长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长长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正方体,每个面什么样的(正正方方的,每个面平平的)

圆柱,面什么样的(两个面是平平的,一个面是鼓鼓的,可以滚动)

球,什么样子,(圆乎乎的,可以滚动)

3、玩游戏,小组比赛

教师说名称,学生分三组,每组一次拍一个代表来比赛,教师先说名称,学生在实物袋子中,找出相应的形状的物体展示,然后教师说特点,让学生拿出来相应形状展示,分小组评比,对的画五角星展示评比结果。(小黑板粘贴展示评比结果)

4、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概念

演示各种图形实物和相应的画出来的图形

5、小组拼一拼摆一摆,

问题一: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二:4个大小相等的正方体能摆成什么形状?

问题三:书上35页做一做。

6、课堂练习:书上37页1、2题

7、作业,下课和同学们找一找教师中哪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回家和父母说一说,找一找家中那些是我们今天学到的形状。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篇2

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备课时间:2月 25日

周节:1周 1 节

授课时间:3月1 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漂亮的城堡)

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准备带我们去参观数学王国中的图形城堡,想不想去呢?淘气有个要求,这节课你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到了吗?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形)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淘气告诉我们一个小秘密,他说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你桌上的物体其中一个面,并说一说你摸的感觉。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

说一说:你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小组合作讨论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

(2)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纸张,下面就请大家动手选自己喜欢的立体图形,把这些平平的面请下来吧。

(3)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

3、小结

像这样把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表示成一个平平的图形,这些图形就叫做平面图形。

4、大家真了不起,老师也将这些平平的面请到了电脑上,仔细观察会发生什么变化。

(演示,出示图形名称,板书。)

5、想一想,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呢?你想怎么记住这四位新朋友呢?

6、仔细观察哪两个图形长的比较像呀。怎么区分它们呢?(演示)

7、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图形,下面就用小棒来摆一摆,看一看你能摆出哪些图形。(学生动手操作,演示)

师:有没有摆出圆的?现在能不能快速的将这些图形分一分呢?

8、间休:幸福拍手歌

其实这些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请你在教师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哪个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老师也找到了几个图形,这些交通标志的表面都是什么图形呢?

小结:正是这些交通标志牌无时无刻都在提醒着我们注意交通安全。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猜一猜。

2、完成练习一1、2题

3、欣赏图形。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34、3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拼摆图形、画图形、分图形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有直观地认识。

2、让学生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几何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在具体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教学难点:

建立空间观念,体验“面在体上”。

教具准备:

几何图形挂图,每位学生一个学具袋。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变魔术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它们也会变魔术,你们想看吗?请看变、变、变。(教师边操作把图形拼成房子、汽车、人等)

2、谁已经认识它们了,请介绍一下。

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些有趣的图形。板书: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图形特征的认识。

(1)师:现在我们来帮这些图形按形状不同分分家好吗?

(2)学生讨论:怎么分?(先独立想想,再小组讨论一下)

(3)指名上台分,并汇报:分成几类?怎么分?

说说看,为什么这么分?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为什么叫它这个名字?(板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2、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找家)

(1)这些图形朋友不但会变魔术,而且还喜欢捉迷藏,它们就藏在我们带来的物体身上,你能找到它们吗?

(2)学生独立找找。

(3)谁来说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3、启发“再创造”。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的家都安在立体图形上,你能独立想办法让它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

(1)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完成,汇报交流(描、印、折、画)

(2)引导学生看书p34页,你们想的和书上小朋友的一样吗?

(3):同学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

(4)剪下所折或画出的图形,引导学生给它们找新家(在教室)。

学生给图形找新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找图形的新家)

全班交流。(生: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家”……)

:同学们真能干,都帮助这些平面图形找到了新家。

4、师出示在不同位置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数个,让学生辨认。

5、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师:现在请各同桌从桌上的作品中,每种选取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学生分类。)

——他们分对了吗?

抽象、变式。(引导学生做练习五p37页第5题)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刚才同学们通过思考、探索、操作,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1

①教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从学具袋中取出相同图形并举趣。

②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辨析(教师分别说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按要求出示相应的图形。)

2、游戏2

四个人一组分角色做游戏(一个人蒙眼睛,一个人摸,另一个人当小老师出题,再一个作)。

3、(课件演示)分出哪些是立体图形,哪些是平面图形。

4、提问题: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四、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最成功的是什么?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篇4

第一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8页练习二十的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教学重难点:能够辨认这些图形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

3、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4、辨认正方形、长方形

5、联系实际加深认识书上98页做一做第2题

二、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习二十一的第一题

2、动手涂色让学生看练习二十一第3题

四、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书上98页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第二节:认识三角形、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书上99页练习二十一的4、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圆的形状和名称

能力:通过实际活动使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教学重难点:学生知道三角形有三条边能够辨认出三角形和圆

突破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小黑板、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听算20道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题

2、长方形正方形的形状名称和边的特点

二、新授

1、初步认识三角形、圆

(1)初步认识三角形

(2)初步认识圆

2、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三角形圆的认识

(1)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1题

(2)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2题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做书上99页做一做第3题

三、达标测评

1、练习二十一的第4题

2、动手涂色,练习二十第5题

四、板书设计

教后经验与失误分析:

一年级手的图形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根据它们的特征,并从具体的情景中辨别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培养操作、观察、表达及思维能力,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谁来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自由回答。

让学生触摸物体表面,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全班交流。

生1:摸起来挺硬。

生2:滑滑的。

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揭示课题:认识平面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欢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十分亲切有趣。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表面,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行课件演示:

①从正方体上分离出正方形,揭示名称。

②从圆柱上分离出圆,揭示名称。

③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三角形,揭示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教师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办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寻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服,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分房子的游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更增进了一步。】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认识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综合性

的题目,对知识进行强化巩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寻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马上就可以出发……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有的学生看见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互相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基础上,进行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创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互相学习提供了机会;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六、活动延伸。

小熊猫: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诉我。小朋友再见!生:小熊猫再见。

?简单的课后练习,为学生提出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7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教案7篇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7篇

一年级数学加减混合教案6篇

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推荐8篇

一年级并脚跳绳教案7篇

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教案7篇

一年级语文比尾巴教案7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360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