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古代的船教案5篇

couple 分享

制定一份内容丰富的教案是可以提高我们教学质量的,作为教师应该养成写教案的好习惯才行,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古代的船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古代的船教案5篇

古代的船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学习一言实词及虚词;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2、以朗读法为主,让学生在朗读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感情;

3、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乐于创造的心理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2、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3、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教学方法:讲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国寓言故事很多,请同学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听。(课前搜集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如: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较深的道理,以进行劝喻或讽刺;常用比喻、征、夸张、拟人等手法。

3、文言文的特点:语言简洁、凝练

二、作家、作品

三、指导阅读,了解文意

1、字音、字形履(lǚ)遂(suì)宁(nìng)度(duó量长短dù量好的尺码)

2、通假字

坐,同“座”,座位。

反,同“返”,返回。

3、重要语句

(1)郑人有欲买履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欲买履(的)郑人。

(2)宁信度,无自信也。倒装句,实际上为:“宁信度,无信自也。”

四、指导复述课文

五、理清顺序,探究寓意

1、阅读这则寓意,按顺序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2、你怎样看待“郑国人”,怎样看待“郑人买履”。

3、体会文章寓意

(1)从郑人相信尺码的角度来看,其寓意在于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不应固守习惯、墨守成规。

(2)从郑人返家取尺码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为遇事不可太机械,而应随机应变,灵活机动地处理各种变化的问题。

六、作业

翻译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课学习的内容,齐背《郑人买履》。并导入新课。

二、学生交流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涉shè遽jù契qì矣yǐ若ruò

三、学生自读,理解重点语句。

1、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句,现在顺序应为:有涉江(的)楚人。

2、是吾剑之所从坠。

(1)是,指示代词,这儿。

(2)所……者,……的地方

(3)所从坠,(剑)坠落的地方。意思是:这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

3、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1)若,像。

(2)“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4、对文中一些字词的理解。

5、写法评析:

对比、反问揭其错误实质。结尾“舟行”与“剑止”对比,指出“求剑若此”不仅找不到剑,而且太糊涂了。看来不应静止地看问题。

四、总结学习成果。

你有什么办法找到这把剑?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郑国人和楚国人错在哪里?3、两则寓言有什么共同的寓意?讽刺了那些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古代的船教案篇2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

2.掌握清朝的建立及对全国的统治。

3.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

4.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

二、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满洲的兴起及清朝建立对全国统治的历史,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社会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

清朝的建立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学难点

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

教学方法

1.讲述法。对于满洲的兴起和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可采用讲述法。

2.例示法。有关文字狱的内容,通过例子使学生明白清朝文字狱的特点。

3.归纳法。清朝文字狱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例子来归纳得出。

4.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的利弊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比较法。可以对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作比较,在比较中认识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

教具准备

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看课本上导入框中的内容。“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是明末的民谣。由于明朝后期统治的腐朽,闯王李自成率农民军,于1644年攻占北京,推翻明朝。兴起于东北的清朝趁机派兵南下,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朝。闯王率兵同吴三桂在山海关鏖战,清军突然杀出,农民军败退,被迫撤出北京,转战各地,最后失败。清朝入主中原。清朝建立后,君主集权得到强化,那么,清朝的君主集权是怎样强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内容。

导入语例示二:

同学们,北宋时,女真族建立了金,那么你知道女真族这个少数民族后来发展的情况吗?后金又是怎么回事?女真族与满族以及我国历史上的清朝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导入语例示三:

请同学们先来看一组投影。

[投影显示]

努尔哈赤即位

同学们,屏幕上显示的是后金的建立者努尔哈赤即位时的情景。那么,努尔哈赤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建立的后金又是怎么回事?后金和历史上的金政权之间是什么关系?通过今天这一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这一方面的情况。

[板书]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2.清朝的建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先把课本上相关的内容看一下,从中找出有效信息。

古代的船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爱琴文明、斯巴达和雅典、全盛时期的雅典、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希腊城邦的衰落、亚历山大帝国。

通过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分析亚历山大东侵的后果,培养学生用唯物主义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并正确评价伯利克里、亚历山大。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领略古希腊爱琴文明的深厚底蕴,民主制度之完善美和马拉松战役之精神美。

教学建议

“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是本课的重点。斯巴达和雅典是古希腊城邦国家中最强大的,但斯巴达和雅典属于不同类型的城邦:两者虽都是奴隶主统治的城邦,但斯巴达是贵族寡头专政的军事大国,被统治者没有任何自由和权利;而雅典随着社会的发展,平民上层(富商、船主和手工业作坊主)参政机会不断扩大。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

关于亚历山大,教师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对他作出评价。建议教师结合课文最后的思考题“想一想,你如何评价亚历山大的东征?”启发学生讨论,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发言后,教师针对回答情况作一小结。

“全盛时期的雅典”是本课的重点,其中对伯利克里的评价是本课的难点。

由于雅典在希波战争中起了主要作用,所以也就从战争胜利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它依靠大量流入的奴隶充分发展了经济。

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成为希腊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他十分重视发展工商业和移民,同时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扩大了平民的权利,当时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了古代世界的高峰。他还大力提倡文学、艺术,文学家和艺术家受到优厚待遇。在此时期,文化昌盛,出现大量不朽的文艺作品。

教师可在讲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一目后,可画一张表,逐条引导学生对这两个城邦国家进行对比。

条目如下:

1、地理位置

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上。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沿海,海上交通便利

2、社会结构

斯巴达:统治者,斯巴达人

雅典:公民,分为贵族和平民两部分。

3、政治制度

斯巴达:虽然全体的斯巴达人是奴隶主,但是真正掌握大权的只是其中少数奴隶主贵族,并带有深厚的军事镇压的色彩。

雅典:政权大权也掌握在奴隶主手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平民上层人物参政机会不断扩大。

4、经济制度

斯巴达:被征服居民都沦为国家奴隶,被分配给斯巴达人,并为他们种地。(在表格填写完毕,教师可补充说明:斯巴达将全国的土地分成小份地,期巴达人每家各得一份,但不准买卖、转让。同时由“......种地”引申出斯巴达人经济活动是农业。)

雅典: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的优势,航海业、工商业、手工业颇为发达。

这样,使学生对它们间的不同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斯巴达和雅典,希腊奴隶经济的繁荣,雅典的全盛时期。

难点:对伯利克里和亚历山大的正确评价。

教法设计:教授法、启发诱导法、自学辅导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投影)

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什么地区?

(二)引入新课

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希腊文明是欧洲早期文明,它是以

海洋为中心的,那么古代希腊的情况如何呢?

讲授新课

播放《古文明发祥之一》视频

(提问诱导)古代希腊的地理范围是怎样的?它以什么海洋为中心?

明确希腊的地理范围,爱琴海岛希腊半岛的位置,并培养读图能力。

一、爱琴文明(板书)

提出问题

爱琴文明的起止时期、发祥地及后来的中心分别是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

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板书)

1、两个城邦(板书)

(启发诱导)斯巴达和雅典都是什么阶级专政的城邦?

2、它们在政治、经济上有何不同?

(过渡)公元前6世纪,古代波斯挑起希波战争,其结果是波斯军队被赶出了希腊,这也使希腊空前繁荣起来,雅典进入了空前繁盛时期。

3、城邦的兴衰(板书)

(投影)下列问题

(1)希腊经济的繁荣主要指的是什么?

(2)奴隶的来源是什么?

(3)斯巴达的奴隶制经济繁荣体现在什么上?

(4)雅典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体现在哪些方面?

(5)雅典处于全盛时期是在谁当政期间?(板书)

(6)我们怎样看待伯利克里这个人物?(板书)

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7)希腊是如何衰落的?

(过渡)希腊衰落时,它北部的马其顿国强大起来。后来成为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三、亚历山大帝国(板书)

1、马其顿国什么时候控制了希腊?

cai演示《亚历山大东侵路线图》,回答问题。

(提高学习兴趣,对亚历山大帝国及东侵有整体的正确认识。)

2、亚历山大帝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的版图包括几大洲?首都在哪?亚历山大东侵结果如何?

3、亚历山大帝国的命运如何?

4、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如何?

在教师启发下回答,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5、亚历山大是怎样一个国王?怎样看待亚历山大东侵?

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知道了当时两个最重要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雅典处于全盛时期以及希腊衰落后,亚历山大帝国的强盛。

板书设计

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

二、古代希腊城邦的兴衰

1、两个城邦

2、城邦的兴衰

(1)希腊奴隶制繁荣

(2)雅典的全盛时期(伯利克里当政时)

(3)希腊城邦的衰落

三、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1、马其顿控制希腊

2、亚历山大帝国和亚历山大

(1)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

(2)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

古代的船教案篇4

教学目的

针对高考,通过对具体诗歌的鉴赏,总结鉴赏古代诗歌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方法

借助多媒体讲练结合

重点

理清鉴赏古代诗歌的思路

难点

在主观题的回答中语言如何简练准确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我国古代诗歌灿若繁星,诗人辈出,它以其凝练的语言、含蓄而丰富的内蕴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崇高的艺术殿堂,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如我们课本上所学过的古代诗词就有《诗经》(《静女》、《无衣》、《氓》)、《楚辞》、(《离骚》)、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五言诗(《白马篇》、《归园田居》),尤其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标志——唐诗宋词元曲更令我们目不暇接。如何才能领悟到它们的美呢?这需要掌握一些鉴赏方法。

二、考纲分析:

文学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形象——思想——观点

形式:语言——表达技巧

考试形式:主观题

三、鉴赏方法:

1、透过字面把握形象

因为古代诗歌贵在含蓄,所以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只有透过文字的表象,进入作品的情境中,这就必须理解词义、弄清典故、了解背景、具备常识。

如: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此诗中理解的关键在“折柳”上。“折柳”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常识,即在古诗词中有些意象是为诗人们所青睐的,它们往往有较为固定的内涵,如“柳”即“留”的谐音,因而“折柳”有惜别怀远之意。其它这类意象还有“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菊花等等都各有含义。所以要准确把握诗歌的形象,还需具备一定的文化常识。

“形象”就是文学作品中展示出来的生活图画,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

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景中情。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象出来的主观的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2、通过联想分析思想

诗歌要“言志”,这需借助一定的景或物,而景或物的组合又会产生优美而丰富的意境,给人带来美妙的想象。所以要分析作品内容、评价作者的思想,需通过联想来实现。

如: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以凝练的语言将秋天傍晚几个特有的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让人想到:在这惹人愁绪的时节,面对令人伤怀的景致,只有凄凉的西风与羸弱的老马与这个游子相伴,悲凉之情油然而生!全曲寥寥数笔,借助联想和想象,境界全出。

思想内容:情感类别(哀怨、欢快、离愁别恨……)

情感载体(杨柳、菊花、圆月、落叶)

内容主旨:涉及的文化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

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

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

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3、品味语言鉴赏技巧

从高考的角度看,所选的古代诗歌均是篇幅较小的,所以把握诗歌的艺术和表现技法,需建立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

关键词句的理解: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考题有两种形式:给出意境,让考生判断锤炼选择词句

分析诗眼,展示意境,让考生感受情趣,领悟旨意

修辞手法的判断:一般看来,集中考查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考查形式:修辞的艺术效果

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

如:华子岗

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请从诗后两句的两个动词“侵”、“拂”入手,分析这两个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4、书面表达掌握术语

抒情手段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表现手法赋、比、兴(创作方法)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表达方式)

点面结合、想象联想、象征寄托

典故典故的来源极其含义

用典的作用:怀古伤今、咏史言志

风格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豪放/婉约

缠绵宛转/清新优美/慷慨悲凉/沉郁激愤

意境诗人的“情”与“理”

事物的“形”与“神”

如: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写诗人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有争论。有人认为它通篇比兴,有所寄托;有人认为此诗只是写西涧景色,毫无寄托。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出理由。

这首诗借景写意,有所寄托。前两句写诗人独爱幽草,与以鸣声诱人的黄鹂作比,喻仕途世态,寓意明显。第三四句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蕴涵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忧伤情怀。

四、练习:

1、阅读下面两首“咏秋”诗,比较、分析后,填写后面的表格。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行秋

徐玑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出细浪生。

意境格调修辞方法艺术手法

刘诗昂扬对比虚实结合

徐诗闲适比喻以动衬静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这首诗描写的边塞景象是怎样的?对后两句诗,有人这样评说:“同用落梅,太白‘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直说硬说,此二句却是巧说婉说。”请具体解说高适这二句诗怎样巧妙委婉。

大地回春,雪净风清,笛声悠扬,一片明朗开阔的景象。诗人用“借问“引起人们遐想,又把《梅花落》的笛曲幻化成梅花随微风散落,洒遍关山的具体形象,委婉巧妙地表现了守边战士戍边怀乡之情。

五、总结:

自去年以来,诗歌鉴赏题由客观选择题变为主观表述题,虽然加大了答题的难度,但从某种意义上看,只要掌握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这种方式就可以更好地发挥我们的水平。

六、近五年高考所选古代诗歌

年份诗歌

1998《题李凝幽居》贾岛

1999《漫成一首》杜甫

2000《约客》赵师??

2001《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

200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古代的船教案篇5

一、先秦的王朝变迁

1、约公元前2070年, (填人物)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夏王朝。

2、约公元前,商汤建立上朝。

3、公元前1046年, (填人物)灭商,建立西周。

二、分封制(内容、分封制的对象诸侯的权利、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作用)

1、分封制的内容:土地及人们分封给诸侯

2、诸侯的主要成分:周王室成员、功臣和先朝旧贵族

3、诸侯的权利:世袭统治权、领地内再分封

4、诸侯的义务:定期朝贡、拱卫王室、提供军赋和力役

5、分封制的作用: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理;

但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宗法制

1、含义:宗法制是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核心: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按血缘关系的亲疏就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一、 秦的统??

1、公元前2,秦王嬴政终于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

二、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度(中央制度)

1.来历:秦始皇自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皇帝的地位及权力: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三公的职责: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治事务;

太尉:主管军事;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系统。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1.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郡县制的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3.郡县制建立的影响: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对中国地方制度的演变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四、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影响

积极:

1.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完善和加强。

2.有利于集中力量完成一些重大工程和实施一些重要措施,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国家统一决策,提高行政效率。

消极:

1.中央集权制度下形成的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和政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农民起义)

2.为维护君主专制而推行的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往往会摧残文化,(焚书坑儒)。

一、汉朝的郡囯并制

1.背景:刘邦为吸取秦朝孤立之败,在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实行分封制,实行郡国并行制;。

2.影响:随着诸侯王的势力不断增强,割据一方,开始形成分裂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央)

1.三省的名称、职责、运作顺序:

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门下省(负责审批文件)——尚书省(负责执行)。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宰相权力一分为三。

2.六部的名称与职责:礼部(主管礼仪)、吏部(主管官吏)、户部(主管户口)、工部(主管工程)、兵部(主管军事)、刑部(主管刑法)

3、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客观上减少了行政失误,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宋朝为制约宰相,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地方)

1.行省的设置: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直辖河北、山东、山西),以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此外还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2.行省的权力:最高地方行政区的名称,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

3.行省制度的意义:

(1)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

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察举制,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3、隋唐:科举制。

(1)过程:隋文帝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完善。

(2)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加强了中央集权,并被历朝沿用。

一、废丞相、设内阁

1.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始设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事务

2.明成祖设立内阁: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

3.内阁性质:非法定的行政与决策机构,是皇帝的內侍机构。

二、清朝设立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

2.特点:①军机大臣均由皇帝钦定,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之手;

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较高;

③政治决策封闭性特征明显。

3.作用: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三、明清时期君主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吃饭不挑食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父与子教案5篇

二年级音乐课教案模板5篇

幼儿园小班捞小鱼教案5篇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推荐5篇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最新5篇

高中生物教案模板模板5篇

幼儿园小班食品安全教案5篇

小班画元宵教案5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360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