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实习报告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精选8篇

调查报告通常用于法律、商业、学术等领域,以便做出决策或采取行动,调查报告应注重文字表达的清晰和流畅,避免模糊、含糊不清的陈述,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1

时间:20xx年11月19日星期三

前言:生活中处处有错别字,让大家多多发现,并改正。

调查目的:在生活中存在一些错别字,让同学们留心观察,发现错别字,向有关部门提出,并改正。

调查结果:一家休闲服装店的招牌上写“休闲服10元”写成“休闭服10元”,在一条小街上,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那边有公厕”写成“那边有公则”,一家卖空调的广告上写终生无“汗”,原本是“终生无罕”,意思是这一辈子都没有稀罕的了,现在却改成这一辈子都不会流汗,一家卖电熨斗的广告上写百“衣”百顺,原本是“百依百顺”,意思是什么都依靠什么都顺从,现在却改成全部衣服都顺从它,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这样就形成“错别字”。

调查分析:

1,有些写字人水平太低,容易写错字。

2,有些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长相相似,容易辨别不清。

3,有些商人为了生意兴隆,而故意把一些成语或词语改成和自己卖的商品有关的。

调查建议:

调查完向有关部门提出,并修改。建议有关媒体多多提醒市民,注意身边的错别字。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2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7日。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店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字,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字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字,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字……

一些街边店面广告上是出现错别字,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伊拉克写成衣拉克,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就更是屡见不鲜。乱用简体字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字,如果不经常,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马虎不在乎,文化低,求省事。

二、写了不检查。

针对以上现象,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成立志愿纠正错别字小组,定期清除一些错别字垃圾。

二、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

三、我们小学生尽量在写字前想好写什么字再写。

四、请大家无论在哪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杜绝错别字……

五、向有关部门提出或者跟商家说要杜绝错别字。

调查人:邵红燕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9日。

一、问题的提出。

如今,街头不规范用字已经非常普遍。在街头上行走,从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中均可看见各种各样的错别字。这些错别字不仅影响了城市的容貌,还有可能让不识字的小朋友把错的字一直记在心中,把正确的字当做耳旁风。

二、研究方法。

1、寻找不规范用字。

我调查了一百零二个街头广告,之中有四十八个街头广告出现了错别字,错误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七点一。错别字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把“打折”写成了“打拆”;“寻人启事”写成了“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了“亭车”。更有人把“防火栓”写成了“放火栓”,看后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2、查找图书。

我通过学校图书室、图书馆得知:街头错别字之所以会这么多,一部分是因为写字人文化低,对汉字使用随意;一部分人明明知道错了,不过就是不改。

三、资料整理。

写字人文化水平低,对汉字的使用十分随意。有的人明明知道错了,还是习惯性使用。这样十分不好!

1、同音字混淆。如“事”写成“示”。

2、行进子混淆。如“折”写成“拆”;“防”写成“放”等。

3、字义分析错误。如“停”写成“亭”;“像”写成“象”等。

4、有关部门监管不力,治理缺乏力度。

调查时间:20xx年11月18日

调查地点:万达柯桥金街

调查目的:收集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真不少。

我调查了三十七家买吃的东西的店铺,三家手机维修店,以及一些零零散散、各种各样的店铺。

我发现有十二家店铺有错别字和繁体字的情况,一家饮品店将抺茶的抺写成了末,紧临的一家小餐馆的招牌上把西游记里人物牛魔王的魔写成了膜,还有一家店把冒牌的冒写成了帽,还有把与写成鱼的,把路写成卤的,把无写成乌的,把太忙写成泰芒的……

也有写繁体字的,有的将合格证的证写成了它的繁体字,将一点的点写成繁体字,把鹅写成了繁体字,把龙写成了繁体字,把眼镜的镜写成了繁体字,把世界的世写成了视,又变成了繁体字。

希望这些店家写之前要翻看一下字典,以免写错字。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待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写字人的文化水平低。

2·同音字混淆。

3·形近字混淆。

4·字义分析错误。

5·多笔少画。

6·有关部门监管不力。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成立“净化街头语言文字小卫士”活动小组。

2·倡议商家制作标准、规范的广告牌,尽量不要写错。

3·建议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

调查人:许楚泽

20xx年11月19日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3

调查时间:20xx年12月21日

调查人员:xxx

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作业本

调查目的:增加对汉字的了解,学会规范用字

调查原因: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综合性学习——仓颉造字.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汉字的历史.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可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太在意汉字的规范性,都不会规范用字.于是我决定,对身边的错别字进行调查,开展一次“规范用字”的'调查活动,以便更好的了解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

调查过程和内容:首先,我走上街头,统计街上所看到的商店的名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每一个招牌,生怕有一个错别字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走.可找了老半天,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有.我心里好高兴呀,大家都很规范的用字,可一想我的作文就又失落起来,万一没有一个错别字我可怎么写文章呢?!

于是,我更加细致的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忽然,我眼前一亮,一个服装店的招牌出现在我的眼前——“布依布舍”.估计是服装店为了招揽生意,所以才把“不依不舍”写成了“布衣布舍”.意思是对那里的衣服很留恋.

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卖祖传止咳药的小广告,把“刻不容缓”写成了“咳不容缓”,意思是它配置的祖传止咳药很神奇,有药到病除之效.天啊,原来错别字真是无处不在呀.

最后,我又回到家翻了翻我的作业本.结果,又看到了许多错别字.把“磨蹭”写成了“磨曾”,把“钢琴”的“琴”字多写了一点……看着一个个写错的字,我心里惭愧极了,羞愧的低下了头.

调查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错别字大概有以下几种.

1.同音字,形近字:如“食不果腹”误写为“食不裹腹”,把“感慨”写成“感概”.

2.意思混淆:如“凑合”写成“凑和”.

3.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原因是不知道其中的“墨”是指战国时期的人物.

调查后建议:

1.规范用字,正确掌握汉字的含义和规范书写.

2.宣传汉字的规范使用,纠正身边的错别字.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汉字的规范使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今后,我要检查多翻翻《新华字典》,读一读《说文解字》,多了解一下中国的汉字.以后一定要正确的使用汉字,尽量避免在错别字在作业中的出现.

:这是本周我们老师留得作业,也是我们第八单元的作文.我是经过实地调查之后写的.第一次写这种调查报告,写的不好,欢迎老师和博友们多多点评指导,谢谢.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4

调查目的:

查找同学们作文本中的错别字的出现原因。

调查分析与研究:

差不多一节课的调查,我发现我们错别字出现的次数格外的大,因此我们写出来一份的报告.....

某位同学作文本,8篇作文,一篇作文平均按28个错别字,一篇文章按500字,错别字所占比例是500:28,一本作文本按是篇作文算,本上出现约300个错别字。

班里某位同学(在这里就不提名字了)本中的错别字的形状那是五花八门如:随便的随写成了腿,恶心的恶变成了上面一个开,下面一个心,成绩的绩在他手中却变成了靖,字体的.字在他手中变成了没有一点的字了。花园的园因为他的粗心被写成了国。典礼的礼他写的更是不像样左边一个衣字旁,右边一个匕。本来想写呐喊|的喊却写成了减。(很离谱吧)

通过我们小组的讨论认为同学们会写出错别字有以下几点:

1.相同的音节是同学们产生了混淆,如:园&&圆,在&&再......

2.形近字搞混,如:游&&蝣,滩&&摊,响&&晌,潮&&嘲......

3.字义分析错误,如:和&&合,像&&象,他&&她,红&&哄......

4.多笔画,少笔画。如:酒&&洒,侯&&候......

改进措施:

1.倡议同学们写作文先打草稿,往本上誊写时,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

2.我们在听写完词语的时候,还要改错,改完错之后就草草收拾书包,玩去了,第二天仍没记住。所以我觉得同学们应该多记些词语,易错字...

我的思考:通过调查,我发现我们一篇作文就有十几个,几十个错别字,而老师却要改60多本的作文,老师改作文岂不是比我们写作文还要辛苦?所以,同学们为了老师让老师不在辛苦,为了不再让自己的错别字频频出现,请改正错别字吧!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5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提出改进建仪。

调查分析: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时时刻刻都会接触到汉字,无论是用耳朵听,还是用眼睛看。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又将会怎么样?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发生错误。为了了解人们写错别字的原因,帮助人们规范用字,我展开了调查研究。错别字的具体情况千齐百怪,层出不穷。有的还令人狂笑不已。

1、繁体字原因。如:把嵊州大桥的“桥”字写成了繁体字的“桥”,还有国商的“国”字也写成了繁体字的“国”,还有许许多多的字都把它们写成了繁体字。写成的繁体字的坏处是:有些人看不懂繁体字,经常会认错字,就会造成字认失误,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这多么不值得啊!走在大街小巷中,一定能看到许多酒店和商店为了显示气派,时常会用繁体字写店名。但是一些字没有繁体,只好用简化的,并且繁体字笔画较多,一不小心就会写错。比如像是“贰”字,有多少人会给它加上一撇呢?

2、同音字原因。如:在、再;其、骑;鸡、机;依、衣……写出这种类型的原因一般是因为粗心马虎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自己识字能力太差而造成的错误,有的商店为了推销,打出了“衣衣不舍”,“鸡不可失”的'成语。这样成语本身不仅发生了错误,并且改变了意思,误导别人用含有错字的成语,影响教育,有不少害处。如果不区分它们各自的意思,只靠自己的耳朵又有谁能听得出来是哪一个词或字呢?

3、写错别字原因。这占的比例最多。小店店主经常会因为粗心或因为自己根本就不会写的原因就写错了。看那条小弄里的一家裁缝店招牌上醒目的写着“载缝店”三个红色大字。“载”和“裁”店主怎么分不清呢?这真是一个大笑话,哎! 在街上的店铺,通常都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例如右边的第三间的修理摩托车店的招牌,竞然写了“修理么托车”这个招牌真是有意思,让人看了禁不住笑。在街上,不只是有这么一两个。如果认真一点看,简直就是数不胜数。在现代这个急需人才的社会里,通常那些街招都会贴满在墙上。譬如,我们最常见的“启事”和“启示”,这两个“事”和“示”字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含义都是不相同的。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6

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20xx年x月x日

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杨老师的话】

写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它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并一定要有实践为前提的,所以对小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华紫薇同学能从“街头错别字”入手,切口小,调查却很有意义。 (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的几个要素完整有条理,一目了然,思路清晰,尤其是通过图片展示,有力地说明了错别字的常见和危害,新颖而有效。

不过杨老师还有两个建议:

一、从调查的内容与范围来看,小作者显然将这次调查重点放在“街头错别字”上,如果对照题目——《关于汉字错别字的调查报告》,那调查的广度就不够了。所以,建议将题目改成《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就确切了。

二、如果调查的结果中能先以数据形式总体汇报这次调查结果,再以图片形式展示街头错别字,会更有说服力,增强调查的深度和可信度,对吗?

一、前言

身在一线的老师都知道,学生课前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而且,学生一旦有了预习的习惯则事半功倍。同时,指导预习又是学法指导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中的学法指导与训练,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展卷而自能通解,执笔而自能合度”的能力。对学生来说,是终身收益的。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倡高效课堂。课前预习是教育培养学生自觉主动进行学习的过程。

基于以上两点,我觉得很有必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进行研究。

为了课题《小学低年级语文预习方法的研究》,就本校一年级学生的课前预习现状做一个调查。

二、调查目的与内容

1、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学生目前预习情况,因此设计了本问卷。分别从学生的预习意识、预习作业完成情况、预习作业无法落实的原因、预习的步骤、预习内容几个方面来设计。

2、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到如下一些问题: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2)学生预习的主动性

(3)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方法等状况

三、调查对象与过程

1、调查对象

从本校一年级选了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张,收回率100%。

2、调查过程

调查方法:本次采用的是问卷调查法,自编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情况调查问卷。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预习的认识和态度

当学生认识到某件事的意义时,便会产生较为持久的动机。低年级学生对课前有没有必要预习是怎么看的呢?见下表: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课前预习是有必要的;约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上新课前总会预习的;约 %的孩子对预习重视不够,还没有养成主动预习习惯。

分析:大部分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有用; %的孩子认为预习对学习新内容没有用。

2、预习的主动性

分析:有 %孩子预习意识、预习目的是积极的,为了课堂更好的学习,培养自学的能力;

有 %的孩子预习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预习的独立性

分析: %以上的孩子有了预习的习惯,即使老师没有布置预习作业,他们也能主动问或主动预习。

%的孩子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分析:有一半学生在预习时会得到父母的指导,说明这些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预习是十分重视的。

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这些孩子还没有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见下表

分析: %的孩子在预习中遇到问题会请教别人或查资料,说明这些孩子的有积极主动地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较强。 %的孩子愿意把遇到的问题做上记号,利用课堂上有目的的听讲来进行解决。但仍有 %的孩子不管遇到的问题,直接跳过去了,很可能就此不再理会这个问题了。

分析:在课前预习中,70%的孩子都使用教学参考书。也就是说有多一半的孩子在依靠参考书进行预习。

分析: %的孩子使用参考书是为了上课能准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可见孩子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很重视, %的孩子是为了把作业做正确。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参考是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不是锻炼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多数孩子都认为课前预习是有效果的,说明课前预习是值得的。

分析:大部分孩子在预习中认为自己能认识生字词,能读通、读熟课文,能理解重点词句。

从本题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预习中常做的事情是自学生字词、读通、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少部分同学能质疑问难,试着完成课后问题。

上表中反映出学生查阅资料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不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五、调查结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1、未养成课前预习习惯。

有的学生老师不布置预习作业他就不预习,有的虽然也预习,但只是把课前预习当成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重视不够,没有养成良好自觉的预习习惯。

2、不讲究预习方法。

预习的内容偏重基础性知识的掌握,对获取知识的过程不够重视,所采用的方法较单一。更严重的是学生在预习时很少能主动提出问题,而没有疑问的学生是没有创新意识的,他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为此,在预习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总之,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及方法还是处于浅层次的。

3、不善于合作学习。

学生在预习中出现问题不能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来解决问题,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或借助于资料。这种被动等待答案的学习方式使同伴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难形成知识的碰撞,更难有思想的火花产生。

4、不注重预习质量。

有的学生虽然也预习,但预习时很多学生不善于思考,有时采取的方法不合理,结果在课堂上抓不住重点,精力分配不合理,学习困难重重,逐渐对预习失去了信心。刻苦的钻研精神和善于总结归纳的习惯是提高预习成效的关键,合理的预习方法和有效的思维途径是预习成功的保证。

六、初步的策略设想: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学生的预习情况:

1、应该通过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预习意识,特别是那一小部分孩子的预习意识。教师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学生自己有能力完成的预习任务,我们绝不包办代替。

2、应该想办法让每个孩子都认真对待预习作业,而不是让他们随意性地敷衍了事。教育引导学生不要迷信教参,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个性解读。

3、适当调整预习作业的难度和强度,让学生不害怕预习。要创设条件,唤醒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进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积极主动参与预习。如课堂上教师创设自由、民主、和谐的氛围,激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能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在给予积极评价。又如教师想办法创造各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提前预习,甚至超超前预习。

4、给学生预习内容的指导,让他们逐步知道预习时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且指导学生把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寻求办法进行解决。

5、给学生预习步骤的指导,让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时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和目标。预习中应以读为基础,其他预习任务应在读中完成。读很重要,所以教师对读的遍数要有要求,每一遍读也要有任务,如读通读准、读懂读流利、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读出问题等等。

6、关注学生的差异。不同年级学生预习要求不一样,同一个班级学生也有差异,要求也不一样。因此我们在抓紧预习底线不放松的情况下,可以分层要求,层层递进,不断鼓励优秀学生和学困生战胜自我。

7、注意与家长、班干部的联系,发挥小组教育功能。学生很多预习工作是在课外或家里完成的,因此会有一些贪玩的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预习,这时就很需要家长和学生干部配合监督。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7

调查目的:发现济南五中周围错别字,分析原因,向有关部门(单位)提建议。

调查内容:街头商铺招牌、广告、宣传栏上的错别字现象。

调查时间:2007年8月20日。

调查人员:袁小冬、窦同璐、刘傲楠、王德泉、宋凯强、孔祥臻、费凡、丁大伟、冯骁腾(济

南五中60级12班团支部)

调查地点:泉城路、明湖路等(济南五中周围)

调查方法:个案分析、总体点评、出错概率评估

调查步骤:1、准备阶段

上午八点钟左右,我们团支部在指定地点(济南五中门口)集合,准备好该用的纸、笔、以及用来采集证据的相机和事先查好的有关于汉字的资料。然后,我们按照原定的计划走向我们的第一站——泉城路东段以及周围的小巷。

2、实施阶段

我们来到了泉城路东段,在那里我开始寻找错别字。队员们个个跃跃欲试,精神振奋,都瞪大了眼睛争先恐后冲着周围的每一个字仔细的看,不敢有丝毫的马虎生怕漏下了一个错别字。终于,我们在按察寺街街口发现了一处卖早点的小摊,小摊的广告牌上发现了一处错别字,摊主把“煎鸡蛋”写成了“煎鸡旦”。简直是大错特错。我们还在一家饭店门口发现了“抄”饭的字样;在另一家快餐店门口,我们也发现了快“”;在附近的宣传画上,我们发现了“倡导”的“导”上面的“巳”被写字的人篡改成了“己”。就连著名的黄亭体育馆的“亭”字都写成了繁体。看来生活中的错别字还真不少,真有的可查!

接着,我们转向第二站——明湖路。

穿过一个小巷,我们就要到明湖路上了。突然,后面传来了一阵呼喊声。原来是冯骁腾在叫我们过去,他说他发现了一系列的错别字正在我们的身边,他说:“你们瞧,那边的那个修车铺,修车的车写成了繁体字,充气的‘充’也写成了‘冲’气;再看看那边那家裁缝店‘修拉链’三个字被改了俩,成了‘’;就连路边的那家发廊都写着‘发朗’的错别字。”

我们来到了明湖路上,那里的错别字就更不计其数了。像什么,“家具”写成了“家俱”;“装潢”写成了“装璜”;水果店门口的“波萝”;电线杆上的“寻物启示”等等……同学们冒着中午火辣辣的太阳,仔细而耐心的找着……

已经下午一点了,正是天最热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按原计划结束了活动。分配好活动的任务后,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调查结果:

经我们调查发现,我们一共行走了1.5公里的路程,共调查商铺等200余家,共发现错别字或不规范用字37处。经计算约有14.8%的单位存在不规范用字或出现了错字、别字的现象。这个数字可不小,他对周围来来往往上学的学生会发生怎样的影响?设若一位学生看到错别字后会把这个字写错的概率为50%,他一天会看到10个错别字,也就是说他一天会因这些街头的错别字而写错5个字,那么他一个星期要写错35个字,一个月后是150个错别字,一年后是1825个错别字,同时他的错别字还会影响他的同学。我们五中60级有1000名学生,如果每个人都按这种速度发展那么三年以后我们中考时就要有5475000个错字,如果这些自考到的概率为1%,一个错别字一分,那么五中的平均成绩要比没有这些错别字下降5.5分。可见这些错别字是多么误人子弟呀!

据我们调查的资料上说,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汉字的数量很多,总数约6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汉字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汉字,是距今3400多年前的甲骨文,它们已是很成熟、很发达的文字。据科学家推算,汉字的历史有5000年左右。汉字,就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中华文化的瑰宝。

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各地方言复杂,分歧很大,而汉字是超方言的,它打破了地域的局限,为不同地域间的交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汉字适应汉语的特点,记录和传播了汉民族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今天,汉字在信息处理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人们可以在电脑、网络上直接使用汉字处理和传输各种信息,从而显示出它的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不同于英语、俄语等拼音文字,它是一种形、音、义相结合的独特的文字体系。也就是说,一个汉字不仅有一定的形体,有一定的读音,还往往能直接体现一定的意义。因此,我们说汉字是一种意表文字(也有人称意音文字)。

从字形上说,汉字是一种方块文字,是通过横、竖、撇、点、折等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从形体看,汉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独体字,一类是合体字。

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後,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但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人们对中国文字传统的写法有所改造,产生了所谓的“现代字”,也就是错别字,这种轻易的“改写”,使得中国文字失去了她原本的韵味。平时,有很多人为了一时的方便,而把很多字简写;或是不会写的,就用另一个同音的字代替原本的字,这样就可能使原来的句意改变了。

可见,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既然汉字的地位是如此重要,因此我认为这些错别字的问题务必要解决。

解决方案:

1、 面对那些有意写错字而提高人气或图吉利的商家老板们,我们应该软硬兼施。一方面,给他们讲明如此作的危害。一方面,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请求帮助解决。

2、 对于,那些无意写错或不知道错的,我们应该给予教育,帮助其改正。

3、 面对那些写繁体字的人,我们应该明确告诉他们正确的规范的用字标准。并且提醒,改正。如是店主蛮不讲理,就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请求帮助解决。

4、 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尽量减少错别字,和错别字对他们的影响。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2016年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2.2016小学生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范文

3.2016关于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4.小学生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5.2015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6.2016关于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7.关于2016年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8.2016关于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9.2016年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10.2016年初中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错别字调查报告篇8

调查对象:街头招牌,广告,作业本

调查目的:增加对汉字的了解,学会规范用字

调查原因:前几天我们学习了综合性学习仓颉造字。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汉字的历史。我们祖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汉字的发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可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人都不太在意汉字的规范性,都不会规范用字。于是我决定,对身边的错别字进行调查,开展一次“规范用字”的调查活动,以便更好的了解汉字,书写汉字,运用汉字。

调查过程和内容:首先,我走上街头,统计街上所看到的商店的名称。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每一个招牌,生怕有一个错别字从我眼皮子底下溜走。可找了老半天,连一个错别字都没有。我心里好高兴呀,大家都很规范的用字,可一想我的作文就又失落起来,万一没有一个错别字我可怎么写文章呢?!

于是,我更加细致的观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忽然,我眼前一亮,一个服装店的'招牌出现在我的眼前——“布依布舍”。估计是服装店为了招揽生意,所以才把“不依不舍”写成了“布衣布舍”。意思是对那里的衣服很留恋。

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卖祖传止咳药的小广告,把“刻不容缓”写成了“咳不容缓”,意思是它配置的祖传止咳药很神奇,有药到病除之效。天啊,原来错别字真是无处不在呀。

最后,我又回到家翻了翻我的作业本。结果,又看到了许多错别字。把“磨蹭”写成了“磨曾”,把“钢琴”的“琴”字多写了一点……看着一个个写错的字,我心里惭愧极了,羞愧的低下了头。

调查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错别字大概有以下几种。

1.同音字,形近字:如“食不果腹”误写为“食不裹腹”,把“感慨”写成“感概”。

2.意思混淆:如“凑合”写成“凑和”。

3.不明典故:如“墨守成规”误为“默守成规”。原因是不知道其中的“墨”是指战国时期的人物。

调查后建议:

1.规范用字,正确掌握汉字的含义和规范书写。

2.宣传汉字的规范使用,纠正身边的错别字。

通过这次调查,让我对汉字的规范使用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今后,我要检查多翻翻《新华字典》,读一读《说文解字》,多了解一下中国的汉字。以后一定要正确的使用汉字,尽量避免在错别字在作业中的出现。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夏天的作文精选7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精选7篇

关于茶活动的总结精选7篇

关于队活动方案精选5篇

关于春节的作文600字精选6篇

小班关于鱼的教案精选7篇

关于幼儿园美术教案精选6篇

中班幼儿关于电的教案精选5篇

关于马的活动方案精选6篇

关于上心理健康的心得体会精选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000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