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真实感受的作文能够打动读者的情感,引发他们对作品的共鸣和思考,主题明确且内容详实的作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同感受,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有味800作文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有味800作文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上来到了姥姥家,刚刚进去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让我陶醉。我走进厨房,看到锅里煮着许多粽子,我已经快控制不住想吃掉它们的欲望了。
我从锅里拿出了一个粽子,咬了一口,很甜,我从中细细的品尝,我觉得我姥姥可以去当一个厨师了。
我吃完粽子,走出家门,爬上了一座山,我本以为山上没有什么人,但我一登上去,人还不少呢。我想自己清静清静,就没和那些人一起上去。
过了一会儿,我开始向上爬了,在路上,我边走边看四周的美景,有时遇到好看的景色我还会拿手机拍上一两张的照片。我学往上爬,两边的树越茂盛,我已经不能用语言表达我当时愉快的心情了。
爬到半山腰的时候,我已经满头大汗了,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在阳光的映称下,山上的松树显得格外茂盛。突然过来一阵风,风中带着泥土和花的味道,让我的心情更加愉快。
这里的景色让我想起了桃源仙谷,只是这里没有流水,如果有的话,一定会更加美丽。
我在林中大喊了一声,抒发我当时的心情,但没想到惊起了一些鸟,看样子我打扰到它们休息了,它们唧唧喳喳的叫着,在别人的眼中这叫声只是噪音,而在我眼中这声音就是一段美丽的音乐!
太阳已经到了我的正上方,我也要回去了,我下了山,在山脚下有一次的看了一下山的景色:真是令人陶醉呀!
有味800作文篇2
端午这个节日,主要是纪念屈原的,但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主要是为了包粽子,吃粽子的。
奶奶知道我很喜欢吃粽子,所以早早的就把糯米泡上了。做粽子的糯米是需要泡几天的发酵出淡淡的酸味才可以用,到了端午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去买了粽叶,回到家以后清洗了粽叶备用。
爸爸妈妈回来以后我们就一家人开始包粽子了。大家先拿出两片粽叶叠放在一起折一下,中间就有了一个小坑,接着往里面放糯米,然后再给糯米里放2颗红枣,将剩余的粽叶折回来包住装了糯米的身体,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绑一下,就神奇般的变成了三角形的粽子了。我学了很久,可还是没有妈妈包的好看,这真是一个技术活。我们包了很多想送给亲戚们一些。包完以后用一个大锅把粽子煮2个小时才能吃,煮的时候满屋的清香味道。
我为什么喜欢吃粽子呢?粽叶包着糯米,糯米里放着红枣,粽叶的清香加上红枣的香甜。糯米软软的口感,吃的时候再沾点儿白糖,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甜蜜,我真是太喜欢吃糯米粽子了!
有味800作文篇3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题记
电视里播放着的综艺节目忽清晰忽模糊,烦躁地抓起遥控器换台,可屏幕上出现的只有一些杂乱的五颜六色的线条。
我回老家了。这儿用一个词来形容:“清”。没有大城市里的车水马龙,没有“震耳欲聋”的'车喇叭声。没有网络。信号极不流畅。一切似乎回到最初的那个不显得匆忙嘈杂的世界。
阿婆在火炕上烧柴。反正也闲来无事,我随手捞起一个火钳坐在她旁边。“阿婆,你克忙喽,我来。”接着夹起一撮马尾松,放入火炕。瞬间大火燃起,木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白烟铺满了脸,引得我咳嗽连连。只听阿婆从后边笑着过来,转身瞅一瞅,她拿着几个红薯,“你来烧着呷,可甜喽,今天的红薯长得可好哩。”要说乡下的红薯,啧!那味道真是一绝。十几分钟,用火钳夹起来,虽然表面附着一层炕灰,但小心翼翼剥开皮,便可看到金黄的红薯肉。趁热咬上一口,淀粉的香与甜化在口里,恰到好处。
当冬日暖阳格外耀眼时,我和阿婆便背着大篓子,提着锄子,去找些马尾松回来。走到较远的树丛,便可看见一片片的马尾松躺在上边,用锄子把它刮下来,再扔进篓子里。一老一小合作,不久就说满了一篓子。阳光慢慢变淡,我们也慢悠悠地走回家。锄子拖在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回到家,便有些倦了,搬出两把小竹椅,我们坐在竹椅上,吃着红薯,欣赏着天边的云,阳光洒在脸上,大多大多的蓝吹来,竹叶被风吹起,划过脸庞,格外惬意。汪曾祺先生说过:“生活的风风火火,轰轰烈烈,不如静静闲坐,观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其实生活哪来那么多轰轰烈烈?有的,不过是柴米油盐间的拘囿与爱,是平常日子里的笑与泪,是“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的平淡而已。”
我的心似乎不再像最初那样杂乱与烦闷了。发现生活的点滴美好,并好好享受不也是一种清欢吗?作家丁丽梅也发出感叹:日子就是这么庸长,却有细碎的光洒落其上。
正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有味800作文篇4
捧一束清美流年,饮一杯浮世清欢,是凝结在浮世时光里清澈深情的欢喜。
爸爸有时会跟我们说一些有关爷爷的故事。他说,爷爷生长在一个不是很富裕但安稳的家庭里。那时,爷爷开一个鞋铺,有着一些攀不着又扯不着的乡亲,没少给乡亲们做鞋。有钱就给,没钱的送来几斤粮,拉来几篓地瓜也就算顶了帐。有一户乡亲,穿了十几年的鞋没给过一个子。可在那年的饥荒时期,他拉着大板车送来几篓地瓜,那年月,真是急人难,活人命啊!那时,爷爷把拮据的生活也过得悠然自得。
遇上一大好晴天,特别是听到人用力拍打晒在太阳里的棉被,心全温暖。天刚下过雨,空气干净而清冷,风从树梢掠过的声响,脉络分明清朗。一年四季,气候更一迭一如既往常,人们变换身上的衣物,沿道看它上面承载的阴晴雨雪、盛夏寒冬,或者中途转了弯,在另一条路上,步伐依旧,总要继续,而今天就是今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乡间小路,永不磨灭。那条路上,你知道哪家的早点最好吃,知道哪家裁缝店手艺最好,知道车胎爆了该去哪里修,知道哪家买米买油童叟无欺……
我还是很喜欢我乡下的小村庄整天大门洞开的状态;我喜欢我乡下的妇女们毫无戒备地说三道四的模样;我喜欢我乡下的毛头小孩到处窜门;我喜欢我们家乡那些人与人之间无形的信赖和坦率……
“岁月浓淡总相宜,人生有味是清欢。”人生即如此,心安才是归处,有味方可清欢。否则苏轼也不会吟出这样的句子了。
有味800作文篇5
酒,是乡情最好的证明。
月光泼洒进窗内,床头尽沾满月色。他斟出半杯酒,看了看窗外那轮圆月,执起酒杯晃了两晃,又端着酒杯向地上自己的影子晃了晃,然后放到嘴唇边上抿了抿。酒过唇齿,舌尖留味,却不是那番滋味。“毕竟不是故乡的啊……”
为了年迈的父母不再辛劳,为了年幼的儿女能让上更好的学校,他独自一人,背上行囊,远赴他乡。几年来,多少次对月独酌,始终未寻到记忆中那份清欢。
新春之际,他终于回到故乡。饭时,亲人们围坐一桌,一壶满的酒,几个酒杯放在桌子中央。他坐下来,脸上溢出了久违的欢喜。亲人们在斟酒。所有人杯中,酒已半满于杯中。亲人们相互叙旧,相互道情。沉积在内心深处的那份情,压抑已久,此刻喷涌。
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满溢,握起酒杯,与身旁的亲人一碰杯,随着一声“干”,酒已满溢口腔,这就是那阵期盼已久的清欢的味道啊……我看人间有味是清欢,就是归乡的这杯酒吧……”屋外鞭炮一响,红色的碎屑飞舞漫空;他的口中还有丝丝酒气,望着门外的孩子们玩着闹着,点燃一个个小鞭炮;等到夜晚吃完饭后,他把那壶酒收了起来,窗外烟花一阵阵冲天飞去,绽放在月光之下。终在春节团聚之中,消磨掉了他的那份思乡。
正月初七将过,他的假期也要结束。父母替他收拾好的行囊,就放在一旁。那两个鼓鼓的旅行袋装的全是他们自己做的腊肉、腊肠、酱菜等。他坐在桌旁,父亲给他斟上一小杯酒,“等会就要走了,把这杯为你饯行的酒喝下。”他举起杯,脑中漾起王维那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禁愁上心头,一仰头,杯中酒已尽。
人间有至味,叫做清欢。酌一杯酒,寄一份情。
有味800作文篇6
鸡鸣唤醒了黎明,晨风送来秋凉。
茅屋外的石级上,静坐着一位年过半百的采菊归来的老者。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岁月粗拙地在他的脸上留下道道痕迹。他在沉思,若有所思的眼神中透出洞察生命的深邃。
时间一点一点地在流逝。
他依旧坐在台阶上,望着对面的山,无言的青山谦卑地静立着,始终静默着。
去?留?犹豫不决。
自从归来后,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屋里,已是揭不开锅,米缸里已然底朝天,家徒四壁,萧然冷寂。复出入仕,荣华富贵他本是不屑,但使老妻弱子衣食无忧,却要违背他的意愿生活,趋炎附势,逢迎拍马,察言观色,囚禁思想。
回首来时路。二十九岁,胸怀济世之志,步入尘网接济天下,但黑夜茫茫,求索十三载,仍不能改变现状。却要摧眉折腰,束带迎接乡里小儿。他性本刚直,岂能为五斗米,折腰相向?
于是,将小小的乌纱帽,换成大大的布衣衫。归去来兮,将芜的田园迎接着他的回归。久在樊笼里的他,复得返自然。抬头看见鸟儿剪开双翼,驮着夕阳的余晖,结伴向山中飞去,它们没有彷徨,没有迷茫,也没有离群的悲伤,其中自有不能用言语表达的真意。
老者的眼中闪过思索过后的沉静和坚决。
与其浊福,毋宁清贫。
人间有味是清欢。
明天,他仍将驾着思想的小舟,去找夹岸的桃花,去寻不知仙缘何处的桃花源。
明天,他将继续写他钟情的《归园田居》,写袅袅依依的墟里烟,写轻轻浅浅的山涧水,写鸡鸣犬吠的热闹与静寂。
明天,他仍是陇亩民,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他淡雅宁静,他不拘小节;他优哉游哉,他飘然若仙;他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抱拙守真,他笑看浮华。他的气节,他的风骨宛若飒飒秋风中摇曳的一株野菊花,幽香弥漫,穿过重重岁月,缭绕在你我的鼻息间。
他就是永远的靖节先生——陶渊明。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