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提前列好提纲,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作文的引言和结尾,使得作文更具开篇和收束的效果,融入真实感受的作文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他们对作品的思考和反思,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年味的作文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1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今天是大年三十,在这辞旧迎新的除夕之夜,年的味道越来越浓。这正是:“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对对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我迫不及待地坐在餐桌前,等着一顿热腾腾的年夜饭。
我伸着脖子瞪着眼,盼来了第一道菜———清蒸扣肉,烧肉下垫着土豆,烧肉油而不腻,吃得满嘴流油。下面的土豆,蒸的烂软,烧肉的汤汁流了下去,土豆渗透进了肉的香味儿,入口即化,哥哥姐姐嘴里塞满了土豆,都说不出话了,这土豆如同在扣肉味的“冰激凌”,“喧宾夺主”,比肉还消灭的快。
下一道菜是百合炒虾仁儿。百合淡白,虾仁橙红,奏响了红与白的交响曲。百合有着淡淡的清香,虾仁肉质弹滑,味美可口。一口下去,那虾鲜美的味道,掺杂着一点百合花的清香。从舌尖直沁入心脾。让人感觉似乎在虾仁上弹跳,在百合的花海中遨游。不一会儿,虾仁就只剩最后一只了,我和哥哥同时瞄准了它,不料哥哥出筷快、准、狠,先下手为强,我终是没有抢到。
突然,一阵肉香钻入鼻孔。接下来的可是道硬菜——红烧肘子。呵!看这肘子,油光发亮。轻轻挑起一块猪皮,咬一口,汤汁瞬间流了出来,带着一股油腻腻的香味儿,越吃越香。“这可不能吃太多”妈妈说“吃多了容易消化不良”。
压轴出场的,是年馍。这暄腾腾的年馍可是奶奶手工制作的,一掰开,一阵麦香直扑面门,好上头!啧!吃着筋道的年馍加上扣肉、虾仁、猪肘子,嘿!也不油了,也不腻了,简直是绝搭,再喝点饮料,多美啊!一个词:真香!
饭后,我们围坐在电视前,嗑着瓜子,看着春晚,一阵阵笑声在屋里回荡。
或许,这就是永恒不变,又持续创新的年味儿。是记忆中不可抹去的家的味道。
年味,藏在小小的红包里,藏在火红的春联里,藏在丰盛的年夜饭里,藏在欢乐的春晚里,更藏在每个人的心里。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样的景色,不由得让我想到这句诗句了。
还是早上,我就闻到了一股香浓的味道,既不是刺鼻的香水味,又不是难闻的烟臭,而是翻滚的,如同波浪的汤水香味,汤水里面的鸡块吮吸着汤水,不断的让自己变得金光闪闪,可口怡人,在它旁边,几块小小的.红辣椒任性地趴在汤的身上,好像也吸饱了,表面显出亮亮的油光,盖上盖子,静候,直到一家人在一起,直到天都快亮了,直到盖子上冒出小水珠,这才算是个好的年的开头,旁边的蔬蔬果果让这个年更加新鲜,好的,开吃。
看了看钟表,现在是上午九点半,我们一家要下乡访亲,看着公车外迷迷的雾,有点想睡觉了,但是想到会看到亲戚,无论是调皮的小表弟,还是
文静的表姐们,仿佛是在脑海中一帧一帧地回放,只想给自己插双翅膀飞过去,而不是无聊地在车上等待,等等,这是什么味道,往旁边一看,是腊肉啊,肥肉上冒出的油水还在保护着它干瘦的肉体,好像看到以前我们家熏腊肉时的腊肉样子,在架子上不住的滴着油,让下面的谷壳烧地更旺,然后盖上编织袋,让瘦肉充分熏干,发出四溢的迷人香气,然后,在太阳下曝晒几天锁紧油分,所以,腊肉不是在过年时就做好的,而是包裹着浓浓思念的滋味啊。
转眼间,到了夜晚,小孩子们在门口放鞭炮,大人们在话家常,不时地谈谈菜的做法,出门,看见邻居刚点的烟火,所有人都没有关掉门前的灯,一瞬间,点亮了整片天空,忽然才想到,又是一年过去了,灿漫的日子又轮了一圈又一圈,鼻前又漫来了一股味道,好像是凉凉的烟火,我想了想,这就是过年的感觉,这就是中国的年味了。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3
年是欢乐的节日,年的传说有许许多多,今年的年与以往的年又有了许多的不同。
小时候就看到有关过年的传说:相传在东海海底,常年不见天日,住着一头叫夕的怪兽。夕经常到岸边去欺负老百姓,使得民不聊生。在夕又一次去欺负人的时候,一个叫年的小婴儿出生了,那婴儿哭得震耳欲聋,令夕疼痛难忍,它刚想去吃了那婴儿,却见婴儿披着红布,光芒刺眼,令夕怕得不得不躲入深海。从那时起,老百姓知道了夕的弱点,每当夕来时就贴红联,放鞭炮,终于杀了夕,于是把那一天称为除夕。
这自然就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同时也表达出了当时人们纯朴、团结的优点。
今年的新年很特别,下了一场近17年来最大的一场雪。铺天盖地的大雪覆盖了整个大地,令人外出不便,造成春运阻碍,部分地区房屋倒塌,电路中断,电架倒塌,这全都是雪的“杰作”。我爱雪,但我是喜欢雪的温柔、雪的清丽脱俗,如一股清流,不被脏尘所污染。可当我看到你们变成咖啡色被堆在路边,又心生厌恶。为了你们所造成的后果,有许多人凌晨三点不到就起床铲雪、马路上到处看到行人在摔跤,辛苦了一年在外工作的人们赶着春节想回家团聚,却在路上艰难地度过了好几天……一想起这些,我又有些憎恨你们了。当然,你们曾带来了我好多欢乐:堆雪人、打雪仗,每户人家门口都用雪展现着自己特有的艺术才华……可你们却无休止地下个不停,令人不得不要抗击你们,哎!
当然,对我们这些小孩子来说,过年最快乐得事莫过于收压岁钱了,我们还要从小学会合理分配金钱,锻炼自己的理财能力……
我爱年,我更爱今年的新年!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4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年味儿。鲁迅先生的年味是阵阵年糕香,老舍先生的年味是一串串的腊香粥香,沈从文先生的年味是“烧灯”节的弥天亮光,那我们的年味又是什么呢?
大年的到来,让整个城市都变了装,门前的大桥上高高挂满了大红灯笼,它们耀眼的光芒照得人睁不开眼,但又让回家的人感到心里暖烘烘的;家家户户口在门前贴春联,挂“福”字,想着来年福气临门而心里美滋滋的。于是,整个城市在大家的忙碌中变了个样,这不就是这座城市的年味儿吗?
大年初一,一觉醒来,便能看到一群人们在小区的街道边搬来一箱箱的,有“一炮冲天”、“红红火火”、“五福临门”等等让人眼花缭乱的烟花爆竹,于是院子里的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让夜晚快点到来。终于熬到晚上,只见“嗖”的一声,打破了寂静的天空,接着“成百上千”的烟花共同点燃,五颜六色的烟花腾飞到天空,然后绽放的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苏屠”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这不就是人们共度新年的年味儿吗?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拜年要红包了。尤其是孩子们接过红包的那一刻,心里那叫一个“美”,然后回到自己的房间,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一张张从红包里抽出来的钞票,大脑在飞速的运转着,盘算着又可以买什么心仪很久的礼物了。这难道不是孩子们的年味儿吗?
过年的时候,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饺子,它也是过年的象征。把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面团,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一张张圆形的饺子皮,饺子皮在擀面杖下欢快的飞舞着,尽情的展示着自己旋转的舞姿。裹着各种馅的饺子,形同一个个金元宝,迫不及待的想跳入滚开的开水中,快快熟透,好早入人们的嘴里,好让好运快点降临到人们的头上。
近些年来,时常有人抱怨,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这是因为他没有用心去发现,其实,年味无处不在,只要你留心观察,它就在你身边。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5
年关,我们一家人来到吉林省外婆家,体验别样的年味。
年味一:年贴的美。东北过年时,除了像我们这里都要贴对联和福字之外,最美之处是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大红灯笼,晚上亮灯时,红通通的一片,尽显洋洋喜气。最奇之处就是贴“挂钱”,这并不是把钱贴上去,而是一种剪纸。长方形的小纸片,上面剪出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有花纹、文字、动物、人物……简直跟画出来的一模一样;颜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的,样子很美。妈妈说,“挂钱”表示一种吉祥如意,祈求丰收的含义。东北的年贴真有趣!
年味二:饮食的奇。在大年除夕,年夜饭在下午1-3点就开始了。过去传说哪家先吃,财神爷就先到哪家去,所以大家都抢先吃晚饭呢!在年夜饭中,南方吃的是汤圆、鸡蛋,表示团团圆圆。而吉林吃的是饺子,饺子像个金元宝,表示恭喜发财;饺子里面可以包糖果和硬币,吃到的人在今年就会百发百顺。而且吃的菜必须是偶数,16表示要顺,18表示要发;在菜里一定要有鱼,表示年年有“鱼”,菜里不能有鸡,因为东北方言中的欠债表示为“饥荒”,与“鸡”谐音。这与杭州的不一样,真奇异呀!
年味三:滑雪的乐。大雪纷飞后,在东北的大地上结了一层层厚厚的冰,这是令小孩子最兴奋的,因为可以玩滑雪、滑冰了。滑雪时,站在雪橇上,双手挥舞着滑雪棒,稍微弯下上身,从坡顶向底下冲去,风掠过脸庞,在皑皑的雪毯上,体验冲浪的刺激,就像飞一样,真是乐极了。
年味四:小吃的爽。每天都会有一辆辆播放着《糖葫芦酸》歌声的小车,上面插满了各式各样的冰糖葫芦:有红红的山楂、粉红的草莓、紫紫的葡萄、金黄的金橘、乌黑的黑枣……上面沾满了冻成冰的红糖。在热乎乎的房间里,咬上一口,脆脆的,酸酸甜甜的,冰冰凉凉的,那种凉入口后,直透到心底,真是爽啊!
在外婆家,我们体味到别样的年味,享受了一样的亲情!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6
家乡的年,是什么“味道”呢?——题记
春节,是中国人的象征,是联系全世界华人的纽带。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铺都会在一夜之间关闭,车站上来来往往的人也在时刻提醒着你春节的到来。人们都会尽量早些置办年货,同样是人山人海,震天的喧嚣,掺杂着街坊邻居与商店老板的叫价声,再次将过年的气氛点燃,人们的用语中又更新了一个词:猪年大吉!
除夕之夜,一家人团圆——这是过年最重要的时刻,家人围坐,闻着香喷喷的饭菜,我觉得这才是最正宗的年味儿!当然,这天晚上还有一个重头戏——春晚,这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亿万国人快乐的源泉。
在我心中,还有另一种年味。新的一年,天仿佛比昨天更蓝,一切事物都在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笑脸。新一年,新气象,孩子们换上新衣到户外玩耍,四周伴着鞭炮长久不绝的声响,这就是中国人的新年。有人说,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人们对新年的热情逐渐减少。其实,并不是大家不重视新年,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逐渐被网络覆盖,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从而变少。当我们再次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家还是原来的家,年还是熟悉的年,家乡的年味更是一如既往的的独一无二。
家乡的年是带着饭菜香味的,家乡的年是伴着鞭炮声的,家乡的.年更是充满人情味的……让我们留心观察,感受身边的年味,相信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关于年味的作文篇7
儿时春节,家乡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要贴春联。记忆中最浓郁的年味,就是小学时街上手写春联时飘着的墨香味儿。
春节前两三天,街口现场就摆起了专门写春联的大方桌,一摞摞红红的春联纸和黑黑的几大瓶浓墨。写春联的都是街坊信得过的,有文学修养和书法根基的“大腕”邻居。写春联不仅分文不收,还可以根据来人的需求、身份和年龄,挑选相应的春联书写。有的是套用古老流传的春联,有的是书写者现场独创。因为外婆当时是街道居委会主任,身高刚好高过大方桌一个多头的我,便跟在她身后忙前忙后地“协助”,帮忙拉着写春联的纸张,或者将写好的春联挪到旁边晾干。看着邻居挥动毛笔,一个个字、一副副春联在腕底流泻而出,墨香扑面而来。
春节贴春联也最难忘,爸爸会端来家里的长条凳,在门两边刷上浆糊。先将春联隔空虚拟地放在要贴的位置,让我和哥哥姐姐站在两米开外,肉眼判断春联是否放正了。那时,老爸一改往日的严肃,态度特别好,特别“听从”我们的指挥。“左边再高点”,“右边再低点”……最后在我们老小齐上阵的努力下,红红的春联端正牢固地贴在了大门两边。而吃罢年三十的团年饭,到每家门前看春联和捡鞭炮,基本是年三十下午的全部内容。大年初一,跟着大人串门拜年时,也最爱读每家每户的春联,常和外公一起你上联我下联的朗读,还能学到不少知识。那闻着墨香的年味,现在想起来,心里都甜滋滋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