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事迹材料

2024抗疫医生事迹5篇

通过对事迹材料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认识特定事件或活动的背景和动因,咱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时候务必要强调逻辑严谨,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024抗疫医生事迹5篇,供大家参考。

2024抗疫医生事迹5篇

2024抗疫医生事迹篇1

感染性疾病科,是公主岭市中心医院一个非常普通的科室,可是当疫情来临时,16位柔弱的女性站在了同生死较量的第一线,用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为岭城人民铸成了一道安全的保护墙!

对抗疫情,众志成城!

疫情就是命令,责任重于泰山。1月22日接到命令后,全科16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把疗区所有的患者转治或者出院,科室第一时间进入战备状态,在市中心医院领导的领导下,全体医护人员临危不惧,整装上阵,开始了与新冠肺炎的较量。

感染性疾病科作为阻击新冠肺炎的最前沿阵地,无疑是最危险的地方。发热门诊建立初期,百事待举,很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重中之重是经院感专业人员指导,细分病房及医务人员分区,必须保证医务人员零感染。护士长按照新冠肺炎的防护标准,带领全体医务人员迅速细化改造房间。面对新冠病毒,全世界都未知的病毒,我们无所畏惧,义无反顾地冲上了抗疫最前沿。面对突然剧增的发热门诊量,2人一组;为了节省并不充足的防护用品,医护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发热门诊一呆就是5-6个小时,经常不能按时就餐,吃凉饭是常事。24小时工作是一种常态。疫情之初,孙主任和护士长还要跟随救护车接送外来返岭人员,往返4-5个小时,原本就晕车的她们,经常是下车后顾不上脱下防护服就呕吐不止。院领导亲临指挥、部署,人手不够,动员全院内科医生轮值。

1月26日夜,我们接诊了第一例输入性确诊病例郑某,在市疾控专家的指导下,年轻的护士第一时间进入隔离病房,采血、取核酸,隔离病房启动。在隔离病房工作的我们,防护服紧张,本来2个小时一换班,但为了节省防护服,我们每个进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是5-6个小时后才换岗,太多困难等待去克服,最多的时候科室9个病房都住进了患者,科主任带领经治医生查房、会诊,面对情绪不稳的患者,还要做心理疏导,每次从病房出来,都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请省级专家会诊,指导治疗。隔离病区的患者需要复查ct时,我们医护人员穿好防护的同时还要亲自为患者穿好防护,并带领患者走指定路线去检查后再带领患者返回隔离病区,最多时一天要带领6、7个患者去检查,一个患者检查从预约到结束需要40分钟,而我们为了减少人员和患者接触,就派一名医生去陪检,一天下来人累的近乎虚脱,但大家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护士长带领护士既要承担超负荷的护理工作,还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领护士到病房进行护理处置、卫生保洁、医疗废弃物处理、患者出院或者转院后的终末消毒,协调相关科室人员在发热门诊的工作,筹划紧缺的防护用品,培训医护人员正确穿脱防护服,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等等。为确保医护人员不被交叉感染,所有病区工作人员必须穿上三层以上的隔离衣,戴上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帽子、口鼻罩,更为了为医院节省昂贵的一次性防护服和用品,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病区前尽量减少喝水、少吃东西,厚厚的防护服经常把我们闷得汗流浃背,工作强度非常大,几个小时下来我们常常感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虚脱到极致。

尽管如此,为了给各级部门提供第一手数据,除了正常的医疗工作外,每天还需要上报大量的表格,出了隔离病房回到隔离居住的宾馆,很多时候填报到深夜。因为保洁人员不懂防护,所以隔离区以及工作区域的消杀、保洁、医废处理都是由护士去完成,当工作结束,脱下防护服时,医护人员全身如同水洗了一样,漂亮的面庞被压出一道道的痕迹。

而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在重复着。这还不是全部,有的医护人员身体出了状况,孙一哲主任的膝关节年前一直在治疗中,但因为疫情突袭,她顾不上治疗,每天拖着疼痛的腿去病房查房,开会到深夜,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找省专家组远程会诊;刘智慧副主任心肌缺血,天天吃药顶着。大家脸上口罩的压痕、手上消毒液使用过多过敏的红肿、消杀后的呼吸道压迫,加上对亲人的思念,许多人都身心俱疲,要问难不难,确实难;要问累不累,确实累。医务人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无法想象的压力。但是大家没有一个叫苦、没有一个喊累,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燃烧着自己。在我们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3月2日随着最后一例确诊患者治愈出院,公主岭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清零。

70多天的日夜奋战,1800多个小时的无悔坚守,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放下的太多太多,牺牲的太多太多,我们忘记了自己是一位妻子,忘记了自己是一位母亲,更忘记了自己是一位女儿,我们只因为自己是国家的医护人员,祖国有难,必定奋勇直前。在这期间,我们从未流过一滴泪,可是当第一位成功出院的患者激动的握着我们的手,说是我们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时候,我们竟喜极而泣,这是幸福的泪水,这是胜利的泪水,这是心酸的泪水,这里面又包含着多少家人的担忧,多少对家庭的亏欠……

患者郑某,是湖北人,听东北话有障碍,医护人员与她只能近距离沟通,患者孙某,因为全家都在隔离,情绪近乎失控,吵闹、抽搐,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因为她的抽搐发作,我们不止一次进入隔离区去抢救,最多一次,五名医护人员同时进入隔离病房抢救,抢救成功后,医护人员虽然每个人都是汗流浃背,但是脸上却是胜利的笑容,因此,在正常的治疗护理之外,我们每天抽出专人陪护她,照顾她的情绪、照顾她的喜好,最终她成为了我们的朋友,现在时常给我们发来问候的语言。另外一位孙姓患者,情绪忧郁、焦虑,每天愁眉不展,担心同时隔离的丈夫血压升高,担心同时隔离的儿子的病情变化,医护人员又变成了心理医生,每天进行心理疏导,并且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她,因为全家的亲人都在隔离中,日常的生活用品都是医务人员帮助解决,年轻的护士们向她贡献出了自己的用品。由于在隔离中,医护人员只能将自己的水果及生活用品送给患者。

面对疫情,我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全科医护人员只有一个行动:冲上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我们既是白衣天使又是白衣战士,我们用行动诠释了初心和使命,用付出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2024抗疫医生事迹篇2

2月12日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士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用手轻揉自己的脸,想缓解一下长时间穿戴隔离面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色,但她的眼眸里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工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士。春节前她就进入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一线奋战十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心她“别这么拼,休息一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老家的亲人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只能推说工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父母,自己在“危险”的地方值守,对年幼的孩子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老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口罩和护目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工作,毫无怨言。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老师的职责,指导进入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人员及收款处非医人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工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心指导年轻护士解决发热门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心的她还发现进入发热门诊的患者大多非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心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工作没有白费,自己心里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面交锋中,发热门诊的一线医护人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一线,尽己所能,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着自己的专业力量。

2024抗疫医生事迹篇3

一场百年不遇的重大疫情不期而至,考验着党委政府应对风险挑战的决断力和行动力。面对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勇挑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医护人员的奉献精神和本色。

疫情面前,她是无惧无畏的“逆行者”。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虽然身为医护工作人员,但她也是父母最牵挂的女儿,是孩子最亲爱的母亲。可是,面对疫情,她毅然选择了逆向而行。从x月xx日开始,她就与单位同事在高速出口设岗值班,对来武人员进行疫情监测。白班从上午八点至晚上八点,晚班从晚上八点到次日上午八点。十二个小时的值班,全程不得离岗,有时车辆人员过多,忙的连简单的工作餐都不能按时吃上,但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她毅然决然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同时更加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

疫情面前,她是认真细致的“检查员”。疫情监测,需要做到不漏一人、科学严谨,决不允许抱有敷衍应付、交差了事的态度。在具体工作中,她主要负责对外来人员体温测量,健康状况询问,并进行登记,需要直接接触过往人员,这也意味着有更大的感染风险,值班当中工作重复枯燥,有时遇到车辆聚集情况,她必须在车流中进行工作,加之车辆处于高速出口,工作十分危险,一轮值班下来,卸下防护口罩后脸上是深深的印痕,脱下防护服浑身上下已经湿透。经她检测的车辆达x余次,接触人员x余人,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她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她更清醒的明白,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必须时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控工作,她已经将个人的生死和安危置之度外。

疫情面前,她是锐意进取的“实干者”。疫情防控工作是辛苦的,为了切实落实岗位职责,她真正做到顾大家、舍小家。她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照顾好两个孩子,但由于疫情防控责任重大,有时无暇更多顾及家庭,经常是深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总感觉亏欠孩子。工作的特殊性,她不能时时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及时地照顾和关心,她能做到的就是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在公与私的天平上,她毅然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这种以大局为重、勤勉努力、认真严谨、踏实工作的精神受到同事们的一直好评。

生命重于泰山,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就是命令!这就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医护人员,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她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她将与同事们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坚决打赢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彰显白衣天使的责任与担当!

2024抗疫医生事迹篇4

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一院之长,他另外的身份是一名渐冻症患者。

行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一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无数突发事件的他,无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子,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人眼里风风火火的铁血男儿,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

一天睡眠不到两个小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一点?”张院长,您舍身忘我、无私无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2024抗疫医生事迹篇5

郭xx,女,中共党员,现任翁牛特旗中蒙医院内二科护士长。从2001年12月参加工作起,数十年如一日忘我工作,把青春和芳华献给了她所挚爱的医护事业。

她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做好病区的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为临床一线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2003年时便积极投身抗击非典疫情一线,2020、2021连续两年获得翁牛特旗中医蒙医医院抗疫英雄、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05月获得赤峰市最美护士荣誉称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战胜了心中的不安,带着术后还未完全康复的身体,主动请缨负责隔离病房,共接收密切接触者及疫区返乡人员20余人,每天的消毒、接收病人、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心理疏导成了最主要的工作。

有一个中学生独自隔离,父母不在身边,在隔离中恰好迎来了自己16岁的生日,郭xx在陪患者交流时得知此事,心里五味陈杂,她申请给孩子订一个生日蛋糕,为孩子在隔离病房庆祝了一个难忘的生日。看着孩子高兴的样子,郭xx也感到欣慰。

郭xx还负责照顾一名无症状感染患者,并且患有布氏杆菌病、高血压、抑郁症等,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长。患者情绪极不稳定,急躁、易怒,甚至以绝食相威胁,郭xx每天顾不上吃早饭,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隔离衣进入隔离病房给这位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患者的喜好和病情为他准备适宜的饭菜,陪患者聊天、亲视服药,进行心理疏导,给患者购买电视,陪患者练习八段锦。经过她的精心陪护和治疗,患者治愈出院后,曾多次打电话表达感谢。

2021年的深秋,作为赤峰市援额医疗队的一员,郭xx驰援额济纳旗。她在分组采样工作,一天工作近10个小时。天气骤寒,她的手指被冻得冰凉麻木,靠着装满热水的矿泉水瓶缓解,还要坚持工作,连续奋战坚守了17个日日夜夜,终于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郭xx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站得出来、冲得上去、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诺言,敢于担当,信念坚定,逆行而上,勇往直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医护人员抗疫的事迹材料5篇

抗疫单位先进事迹材料5篇

2023护士抗疫事迹材料5篇

2023年护士抗疫事迹材料5篇

抗疫社区工作者事迹材料5篇

抗疫线党支部事迹材料5篇

抗疫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

00后抗疫的先进事迹优秀5篇

个人先进抗疫事迹材料范文5篇

00后抗疫的先进事迹模板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432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