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是需要经过反复的核实的,通过写事迹,我们可以记录下人物的故事,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模范助人为乐事迹材料5篇,供大家参考。
模范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篇1
小罗,女,汉族,198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永隆实业有限公司职工。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利用康复期间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广元市建起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志愿来到灾区全力救助受灾群众,用感人的义举书写美丽青春。
2005年的一天,正在成都打工的小罗,从媒体上得知四川省蒲江县妇女廖红霞患肝坏死急需换肝,便赶到医院表示愿意捐献自己的部分肝脏来挽救病人。但捐肝存在很大的风险,如果手术失败或者留下后遗症,都将威胁小罗的健康和生命。而此时国内尚无一例无偿捐肝者,她甚至写下了遗书:"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健康的器官......"小罗的决定起初遭到家人和朋友的坚决反对,父母和哥哥专门赶到成都硬把她带回了广元。面对家人和朋友的强烈反对,小罗耐心说服他们,最终取得大家的支持,成功地为廖红霞捐出一叶肝脏。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她和廖红霞均恢复良好。小罗无偿捐肝的义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她康复期间,各界人士为她捐款10多万元。除治病和营养开销外还剩3万余元,她又通过募捐,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老人、小孩的生活起居和学习辅导等困难。2007年以来,她又动员家人拿出自家的房屋补偿款8万余元,在广元市龙山镇大牟村、双河乡场分别建起了"小罗留守学生之家"。她还向社会发出倡议,争取3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小罗一方面安顿好托管中心老人们的临时住所和生活,另一方面主动到广元市072医院当志愿者,奔赴青川重灾区救助群众,并陆续接收青川受灾老人和儿童300余人到托管中心临时安置。2008年5月,在抗震救灾中她光荣入党。2009-2012年,她帮助剑阁县的乡亲们引资数百万,利用闲置土地,带动村民们种植核桃3000亩,大幅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小罗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创优争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2年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模范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篇2
一、党叫干啥就干啥,不计较个人得失
他20xx年1月退休,退休后他本来可以在家安度晚年,可他为了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不顾身体做过胃、甲状腺切除术,也不顾需要照顾已有90多岁的年迈老母亲,根据党委的安排,担任了小江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驻会副主任,从退休的第一天起,还没休息过一天,又投入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去,一干就是十个年头,十年来从未向党委政府叫过苦和累,不向组织提和工作无关的要求。镇关工委的换了一批又一批,他从来没要求过不干。周围一些干部群众都说:都是退休干部了几十岁了还从事关工委工作天天都要忙这忙那,又没有工资发,他真傻。可他认为,作为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的,退休了也要发挥余热,为社会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再苦再累都值得。
二、献了青春献白发
他在党的阳光下哺育健康地成长,他的一生闪烁着党为人民的阳光和艰苦拼搏的精神,兢兢业业为党为人民工作了40多年,曾多次被上级和本镇评为“优秀人民代表”、“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20xx年1月任镇关工委驻会副主席以来,为了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工作,经常在节、假日、晚上加班,他也不叫一声苦和累,从20xx年起至现在他一人驻会顶三个人驻会的工作,他克服了工作的重重困难。在他的辛勤工作下,20xx年被省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20xx年被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xx年被县评为“好父亲”、“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0xx年被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20xx年被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在他的努力工作下,小江镇关工委得到上级关工委的好评,分别在20xx、20xx年被市、(更多请你搜索)县评为“先进集体”关工委,20xx年3月,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等领导到我镇塘楼行政村大江自然村视察关心下一代工作时,充分肯定了小江镇关心下一代的工作。
三、坚持救助家庭贫困学生
他救助了不少的贫困家庭学生就读、就医,比较突出的有患白血病的冯志福、患精神病的陈丽萍、误食农药的欧海清、意外伤的何育平、孤儿陈文杰等弱势群体。近10年经他推荐的特困家庭学生助学的有30多人,给社会慈善机构和社会仁翁扶贫助学;最近,他发现黄牛滩村特困学生欧阳恩茵,患有严重性骨肉瘤病,石螺马铃坑村孤儿陈桂莲跌成脚骨粉碎性骨折和未入户口,塘楼大江村纯女特困户陈土梅患有重症肺炎、重症尿毒症、感染性休克消息后,他除了个人慷慨解囊外,还联系妇联联合发出倡议书,向群众、社会求救这些弱势群体,在他的努力下和镇委、镇政府的重视下孤儿陈桂莲终于领到了自己的户口簿。在他的救助下,特困学生安心读书,冯志福考上了大学本科a线,其它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模范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篇3
在龙桥镇凌安村流传这样一句话,有事找小书记,准行!这个小书记就是凌安村村干部小汪。魁梧的身板、黝黑的脸庞、理着小平头、走起路来坚实有力,办起事来风风火火——这就是他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小汪同志,男,1980年出生,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凌安村治安主任、民兵营长、共青团书记。
一、帮乡亲,不厌其烦
多年来,他谨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常怀助人之心,时刻把老百姓的事儿记心上。记得有一次年终汇报会上,小汪讲了这样一句话:我走上村官这个工作岗位,就是为咱们父老乡亲服务的!能办到的事,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办,未能办到的事,我会尽心尽力去办”。
凌安村地处龙桥镇东南,山多田少,除毛竹、杂树外,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青壮年外出务工很多,留下来的是留守老人、留守孩子。只要谁有困难,找到他,他都帮人家办。外出务工人员出来办个事,摸不清头绪,不知怎么办,找到他,他都会伸出热情之手,从来没有半点怨言,遇到事情他总是耐心解答,不厌其烦。于是帮乡亲们补办个医保卡呀、领个身份证呀,取个快件呀,交个电话费呀。成了他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件事。在来往的路上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有人问他,他这么忙图个啥呢?他是这样说的——忙着舒心,闲着无聊。与其无聊,不如做一些让自己舒心的事。
留守在家乡的那些父老乡亲们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中的土鸡、
土鸡蛋,野生葛粉,干竹笋,干厥菜等农产品可以换回一些钱币,足以换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要找到他帮忙销售,他总是不厌其烦。当有人问起他你这样做,你又得不到什么好处,干嘛呢?他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小事微不足道,都是应该做的。能帮上他们,我很开心,很幸福!自信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二、为乡亲,无怨无悔
为了发展地方经济,他甘当茶农的“勤务兵”。在他的帮助下,20xx年成立了庐江县华康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第一次将零散的茶农们组合到了一起来。在他的带领下,茶农们抛弃前嫌,不计得失,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共同研究摘茶、制茶的方法。让凌安村茶叶成了地方公认的品牌。
为了扩大茶叶的知名度,他于20xx年自掏费用申请注册“凌安春茗”商标。三年来,他跑市场,选包装,带茶农外出学习先进制茶经验,自掏费用参加茶博会,宣传自身品牌。在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下,“凌安春茗”野生绿茶开拓了一定的市场,也拥有了不少准客户群。为了解决开票难的问题,他又主动帮忙申请创办了庐江县汪冲寨基山野生茶厂,为茶农们销售茶叶开发票解决了后顾之忧。如此种种付出,他从来没有要过一分钱,没有半句埋怨。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根本!帮助别人是幸福的源泉!帮助别人,自己是快乐的!——这是放在他书桌上的一句话。
模范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篇4
小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小霞忙完农活尽量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小霞总是能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小霞都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
捐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小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小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的航向。
小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模范助人为乐事迹材料篇5
孔xx,现任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会长,他开创了成县公益慈善事业的先河。2011年,孔xx同志就积极投身于灾害和大病救助的社会组织工作之中,他首先创建了“成县爱心联盟”qq群,2014年7月,正式成立了“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之后,他长期带领爱心人士从事各种助学助残、扶危济困、公益环保等活动,他与基金会合作,实施各类公益环保等项目,几年来发放各种救助款物累计达90多万元,实施各类公益项目210万元,受助弱势人群达2000多人次,为成县30余名孤儿寻找到长期资助人,其中6名在协会的帮扶下成功就业,22名生活学习正常,并十多次进行灾害和大病救助发起募捐,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助人为乐,成绩斐然
灾害和大病救助活动。家住城关镇支旗村的郑文海,妻子成石妹患神经病十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多年为治疗妻子的病已造成家庭经济状况十分困难,郑文海特别勤劳,有特别好的泥工技术,但妻子的病不但长期需要治疗,还要照顾其生活,使他无力改善生活状况。2011年11月17日,郑文海在拆除危房时被倒塌的墙体砸伤,致咽喉部位气管被剌穿,多处肋骨骨折,当时郑文海由于气管水肿呼吸受阻,生命垂危,在成县人民医院做了气管切开术,后转到西安治疗,花光了大家临时凑集的9万余元才保住了生命,在咽喉部位暂时安装了金属呼吸气门口,不能发音说话和自主控制呼吸,没有正常人的能力,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如要进行恢复治疗还需医疗费20余万元,这对当时的郑文海来说简直就是个是个天文数字!得知此情,孔xx在当地最大的成州网发起《郑文海大病救助的募捐倡议》活动,因前期工作比较扎实,当天就募捐了2万多元,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效。在持续的帮扶中,不但救助了陷入困境的郑文海,同时也唤起了大家互助互爱、扶危济困的思想意识。经过在村上募捐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以及政府的大病救助帮扶,郑文海不但度过了危险,经过四次康复手术,现已去掉开放式气管,身体基本达到正常状况,恢复了劳动力,并在政府残疾人危房改造帮扶、个人贷款及朋友帮助下建起了新房。妻子成石妹精神病比较严重,没有生活能力,行为失控,孩子现在寄养在亲戚家,虽然目前还有债务,是贫困户,但他有泥工技术,凭着勤快,相信在政府和社会的帮扶下会很快脱贫。
为救助江洛镇白血病患儿王紫璇,孔xx会长亲自在城区现场组织募捐活动,同时通过协会平台,在腾讯发起大病募捐,最后为其募集到15万余元,成功地治愈了小紫璇的病,小天使的脸上重又绽放出灿烂的笑容。2014年,孔xx会长组织为索池乡花泉村白血病患儿孟常明发起募捐,通过动员企业,爱心人士募捐达11万元,成功帮助小常明实现康复。
鸡峰镇连寺村马湾社十三岁女孩马钰丽,父亲和一个哥哥多年杳无音信,还有个哥哥定居外地,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就一个八十五岁几近失明的爷爷和马钰丽相依为命,她们家又是远离大庄的独户,破旧的土房子,家里没有像样的一件家具,特别简陋,一切家务自然就落在这个年幼的小孩稚嫩的肩膀上。孩子上学前首先要为爷爷烧热炕头,备好服用的药,做好午饭,这才能离开家,下午回家后等干完所有的家务还要到一公里之外去背水,逢雨季或冬天,由于路滑,背水就特别艰难。就是这样的条件,马钰丽种地砍柴,洗衣做饭,干完所有的家务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习,乡亲们对她都赞不绝口!孔xx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她纳入长期资助的对象,确保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索池乡安楞村的安应霞,由于父母残疾(智障),家庭一直处于特困状态,靠低保生活。孔xx多次给予她物资和精神上的资助,现在她已顺利考入大学…
如此事例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孔xx这样一批爱心人士长期的倡导、组织爱心救助活动,使得那些身处危难中的人们重返美好的生活,而他们的善举也激发了社会正能量。
热心公益,贡献卓越
在孔xx的带领下,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多次发起大型公益环保宣传活动,积极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2014年3月15日,在城区成功举办了参与人员达300多人的大型环保宣传活动,2015年5月在西峡景区组织环保倡导活动,2016年在部分学校组织了系列宣传月活动,2017年与保真小学、小川学区合作举办了环保宣传系列活动,前不久,又与成县传统文化促进会合作,请国学大师在成县举办大型“国学教育讲座”5场,受众累计达2万人以上。以上活动,社会反响好,评价高,为该县的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缩小教育差距,助推教育的均衡发展,孔xx带领协会积极与基金会合作,成功实施了许多促进社会文明的公益项目,即连续两年覆盖全县三分之二学校的温暖包项目的发放,受益师生达3000多人(注:陇南市范围内,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是陇南公益项目协调机构,温暖包在成县受益365人)的壹基金温暖包项目;申请中国海外教育基金会出资,为鸡峰镇中心学校建设标准化图书室,订购了优质的少年儿童读物,为乡村的孩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存在饮水安全和困难的化垭、王磨镇中心学校安装校园安全饮水设备,解决了一千多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争取投资80万元,为化垭、黄陈等8个中心学校建设音乐教室,使该学校的音美教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管理运行好陇南救灾仓库,随时为陇南这个地质灾害频发地区储备好应急的救灾物资。多年来帮扶救助过一百多个特困残疾人,不定期地发钱发物,其足迹遍及成县17个乡镇;为促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筹资申请建立两个“留守儿童服务站”,使许多缺少亲情的留守儿童有了温暖的家园。
孔xx同志特别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公益慈善事业,如今,他率先开创的成县慈善协会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公益机构,而他们的事迹也先后在县、市、省级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他个人也荣获多个奖项。2016年3月,孔xx获宣传部“支持公益奖”,2016年7月,荣获成县县委、城关镇“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2016年10月,获陇南市共青团、志愿者联合会“优秀团队创始人”奖,并被选为成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他所带领的成县公益慈善事业协会先后十多次得到省、公益机构和、市、县的嘉奖。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