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事迹材料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7篇

不管写什么人物的事迹,我们都是需要做到实事求是的,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可以发挥弘扬正气,评选先进的效力,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优秀7篇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1

中国飞人苏炳添1日在东京奥运田径赛场上以9秒83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

这一消息让许多亚洲人备感振奋,多家日本媒体也不吝称赞——日本时事通讯社2日报道中写道,苏炳添跑出了亚洲短跑新的历史,有日本网友说,同为亚洲人,“我为他感到骄傲”。当我们为苏炳添表示祝贺时,却不知苏神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才有今天这样的成绩。

如果说袁国强教练是苏炳添初期的领路人,那么亨廷顿则是苏炳添中后期取得巨大突破的功勋教练,没有亨廷顿的指导,也许苏炳添pb只停留在9秒99,虽然已创造亚洲本土选手的历史,但始终与世界一流水准相差甚远,苏炳添这匹千里马遇上了亨廷顿这位好伯乐。

20__年开始,亨廷顿正式成为苏炳添主管教练。亨廷顿帮助苏炳添改变跑动过程中的摆臂动作和脚掌落地后的发力方式。苏炳添一度感到不适,但成绩进步却很明显。20__年国际田联马德里挑战赛,28岁的苏炳添跑出了9秒91的成绩,在亨廷顿的指导下苏炳添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整个20__赛季苏炳添四次打开10秒大关。

职业选手,因为训练过度难免受伤,苏炳添也曾经因为腰部受伤,缺席全国田径锦标赛。那时候,他曾经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达到终点了,甚至开始联想自己退役后,是否要去当教练。但是不甘心后退的人,必然会重新回到赛场。苏炳添坦言,那段时间压力俱增,除了自己一个是80后以外,剩下的全是90后,那个时候,他猛然发现,自己似乎老了。亚洲百米飞人苏炳添,创造新的历史,9秒83神话背后的平凡故事是挑战体能与年龄的限制,也是一件让人热血沸腾的事情。

作为一个黄色皮肤的亚洲人,他用不懈的努力挑战了年龄与体能的极限,让世界为之惊叹,每一个国人都与有荣誉!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2

看了央视关于贵州白云三中盲人女教师刘芳同志的先进事迹报告后,我深受感动。刘芳老师的所作所为,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被刘老师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所感动动。刘老师的事迹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她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我们要向刘老师学习:一是学习她至善大爱的精神。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学习她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这个物欲横流,一切都向"钱"看的时代,教师队伍中的不少意志薄弱者,已经渐渐被腐蚀,迷失了方向。他们不甘心,也不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在外谋"第二"、乃至"第三产业";工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对待工作的倦怠情绪日益显现上班时间打游戏、网购更有甚者,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学生、家长的"好处",示意学生课后找自己"补课"等等。而且,有的老师,未到退休年龄,只想做生意更方便或贪图享受,便以身体的一点小小不适,就申请病退;或者直接通关系,走后门,找医院出具假证明,就为了提早一点退休……诸如此类,在教师这个庞大的队伍中,并不少见。他们被利欲蒙蔽了双眼,作为教师,他们的心理是阴暗的。他们缺乏了最起码的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

刘芳老师的事迹,无疑为我们指明了教书育人的方向。虽然刘老师眼睛看不见,但她从没有放弃过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付出了超过常人无数倍的努力,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同时,她用爱倾听,给孩子以心灵的启迪,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我特别欣赏刘芳老师的一句话:"生活不能改变的话,就改变生活的态度。"我决心以刘老师为榜样,她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刘芳老师给我们每个教师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是一名教师,我要向刘芳老师学习,学习她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3

年轻的、优秀的黄文秀同志毕业后放弃大城市优渥的工作条件,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贫困户干活、与群众谈心、和群众做朋友,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她埋头苦干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在农村发展支柱产业,建立电商服务站,为贫困户增收,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降低了贫困发生率20%以上,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可以说一心为民,是对黄文秀最好的'评价。从大山女儿到扶贫战士,黄文秀同志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锋模范,是以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青年共产党员代表。

黄文秀的遇难让全国人民都感到心痛和惋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黄文秀同志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傲,是优秀青年共产党员的榜样,她无悔的青春选择,作出了令人景仰的时代回答必将芬芳而不朽。作为青年党员的我们也该学习她的优秀品质,始终在工作中保持感党恩、为人民的初心。尤其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紧要关头,我们每名党员都应该要从黄文秀同志身上获得攻坚克难的斗志和力量,求真务实、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要坚持忠于职守、担当尽责,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党和人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4

谭东,男,1963年4月生,20xx年1月牺牲,中共党员,生前系四川省大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预防处理中队西岭执勤组组长。

谭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1999年9月从部队转业后,他来到海拔3000米以上、地处高寒山区的大邑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工作。他给自己确立了热情、严格、廉洁的工作标准。他长期坚守在一线执勤岗位,每天坚持早晚两次对辖区内道路进行巡逻,及时清除滚石、暗冰等隐患,每年除夕都在执勤点吃年夜饭。20xx年1月,西岭雪山遭遇特大暴风雪,近1000辆汽车、4000名游客滞留山上。谭东带领同事们在零下10摄氏度的恶劣环境里,连续战斗5天,成为风雪中的路标。谭东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带领执勤组处理各类交通事故1000余件,纠正各类交通违法35000余件,无一例投诉,辖区几年来未发生特大交通事故。

谭东视群众如亲人,全力为民。他热情帮助辖区内的困难户和贫困学生,经常用微薄的工资收入救济他们,坚持4年照顾孤寡老人伍婆婆。5·12特大地震中,谭东的家成为危房。在76岁的老母亲瘫在床上、女儿高考在即的情况下,他顾不上照顾家人,一直坚守在抗震救灾第一线。20xx年12月29日,地处雪山深处的大邑县西岭镇天寒地冻,谭东为救一名失事车辆的落水者,来不及脱去衣服,纵身跳入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将落水者营救上岸,又迅速赶往另一事故点继续工作。第二天,受冻后的谭东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但他牵挂着辖区道路的交通安全和群众安危,忍受着身体不适返回工作岗位,连续处置多起警情。重感冒加上劳累过度,导致他突发病毒性心肌炎,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谭东的感人事迹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号召全国公安政法机关和干警向谭东学习。他先后被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5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她没有生儿育女,却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学生和华坪儿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党的____代表,集“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荣誉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县表彰,但是她没有骄傲自满,始终视自己为一个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铭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岗位和繁琐的工作中。孤儿的“校园妈妈”、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平凡事业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坚守三尺讲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尽职尽责的精神,钻研学校教学和管理,身体力行,教学成绩突出。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事迹平凡而伟大,思想朴实而闪光,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和共产党员的时代风采。

张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具体落实到了自己的事业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和执着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朴实、真实、感人的事迹赢得了人们对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几个方面所彰显的精神,深刻地感动了我。

用她的话说就是“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她热爱党,热爱人民,更热爱贫困山区的人民,为了办好女子高中,她锲而不舍,历尽艰辛,但始终坚信,依靠共产党就能办成事,就能成就她的梦,办一所女子高中的梦,让无数个贫穷的女孩子圆大学的梦,她要通过培养女大学生来促进我们贫困山区脱贫,促进现代文明建设,让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改变人生。

她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党员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她热爱的教育工作和学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6

聂海胜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从小就开始了。

生活艰辛是聂海胜对自己童年、少年生活的全部概念。他生长于湖北省枣阳县杨荡镇一个有200多人的小村庄,位居子妹八人中的老六。由于家中人口多,加上地里欠收,令聂海胜小小年纪就饱尝了糊口的艰难。 虽然生活非常困难,但是对他上学的问题,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姐姐妹妹,意见都是出奇的一致,想尽一切办法让他读书。但是捉襟见肘的生活还是常常会为区区几元钱的学费犯愁,只好东挪西借,有时代替学费交到老师手中的只是一只兔子。

父亲早逝,聂海胜不能去上学了,他作为家中唯一的壮劳力开始出工挖水渠。 这时他才上初二,作为班上的尖子生,数学陈老师非常喜欢这个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孩子。聂海胜辍学的事一直压在她心底,想着他放弃了学业实在可惜。几天后,陈老师冒雨来到聂家来找海胜的母亲。听着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母亲的心也动了,她抹着眼泪对老师说:“实在不是我不愿意让孩子读书,家中的光景您也看到了,孩子爸没了,家里唯一的男劳力就指着海胜了。

家里是困难,可海胜已经读到初二了,他学习好,没准能考上个什么学校。现在退学,实在可惜。没关系,大家搭把手,咬咬牙,把困难顶过去,可不要把孩子的学业耽误了。”陈老师说的句句真切。“老师,您说的有道理,就是我自己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2015-04-28这就去地里找他。”聂海胜的母亲下了很大决心,向老师下了保证。 正在地里干活的聂海胜看见母亲一路跑来,并向他讲述了陈老师的话。这个一向坚强的少年没有讲更多的话,在雨中扑在母亲怀里痛痛快快哭了一场。 第二天,聂海胜自己搬着椅子上学去了。 多年后,聂海胜说起那位陈老师仍心存感激,他以后想当老师的理想就是因为陈老师才有的。

从此,聂海胜学习更加刻苦。周末,为了补贴家用,就借个自行车到县城卖棉花、废铜烂铁,吆喝着沿街叫卖。 初中毕业考试,聂海胜的分数早过了师范院校的录取线,然而因为消息闭塞,等得到消息,已经晚了。尽管当老师的愿望没能实现,但他坚信如果自己能当老师,一定会是一个像陈老师一样的好老师。 没上成师范院校的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整个杨荡镇只考上了两个学生。学校了解到他的实际困难,为他补助了救济金,虽然每个月只有3块钱,但这对于他来说已经很富足了。一到放假,他还去十几里外的堂兄家帮着码木头、装茶叶、下地干活。一个假期下来能挣十几块钱,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就这样他靠自己的劳动挣出了上高中的学费。 聂海胜说自己是幸运的,正好在高中毕业时赶上了空军招飞。

当飞行员是聂海胜的梦想,小时候他在山坡上放牛躺着睡着的时候,从没见过飞机的他做过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长出一双大大的翅膀飞上蓝天。最初的梦想鼓励着聂海胜也去报了名。 体检一检、二检、三检都过了,聂海胜偷偷乐了一阵,却也未敢想更多。直到有一天家中来人,说是县武装部搞政审的,他才感到自己当真要和招飞有关系了,这才告诉了母亲,但母亲却没有他想象那样兴奋。 作儿子的当然了解母亲的心思。母亲好不容易把他盼大,如今能替家里分忧了,儿子却要走了,心里自然不会好受。但是母亲也知道,自己无法为儿子挣个好前途,如今儿子考上了飞行员,真也不该拦着。 临走时,聂海胜像往常上学一样,只背了一个书包,没有更多的行李。他在家中和母亲道别,死活也不让母亲送自己,他是怕母亲难过。 在火车上,接新飞行员的同志给他们每人发了半斤糖果,就是这一分钱一个的糖果,也是聂海胜从前无福享受的。不一会儿的功夫,半斤糖就全部被他吃光。他要咀嚼着甜蜜走向未来新的生活。 来到航校,聂海胜如鱼得水。他觉得自己与飞行有缘,要不为什么在小时候无缘无故地做那个长翅膀的梦,为什么他摸着操纵杆就熟悉得和见了老朋友一样,就像学了好几年一般操作自如。 考验无时不刻对他进行“关照”。在高教级飞行训练时,他们那出了一等飞行事故,机上学员和教员全牺牲了。

事故后,聂海胜充分意识到飞行风险,但这并未动摇他飞行的决心。 聂海胜觉得自己是为飞行而生的,作为第一批单飞名单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教官让他给其他学员讲讲飞行体会,不善言表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可谁都明白这是刻苦努力的结果。第一次飞行前,他就手拿飞机模型将飞行线路,飞行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反反复复演练过数遍。一个飞行动作会让他揣摸很久,因此他被评为学员中的“苦练标兵”。 付出与获得总是成正比的。初教、高教机的飞行,他总是比别人提前毕业。 1989年5月,聂海胜正式分到作战部队,他憋足了劲儿,一心要当一名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他的新故事又开始了。

那天,事先毫无征兆。当他驾机起飞11分钟后,正准备飞向4000多米高度时,只听座舱外“砰”的一声爆响。聂海胜赶紧看仪表,转速、高度都在下降,舱内温度也开始高起来,他有意识收加油门,都没有反应,怎么办?他一边镇定地向地面报告情况,方向位置,一边继续排除故障。 聂海胜碰上的正是飞行中最棘手的问题,即发动机停车。所有该处置的都处置了,可飞机还是没有起色。这时地面指挥命令他跳伞,但聂海胜还想做一次努力,因为飞机是飞行员的第二生命,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应想法把飞机飞回来。他试着将飞机空滑,但是距离太远,没有成功。 此时,飞机距离地面只有四五百米的高度,已能清楚地看到田地种植的农作物。此时急速下降的飞机坠向地面,地面指挥反复命令跳伞,他知道再不跳伞就没机会了。他强忍着痛失飞机的煎熬,进行了弹射操作,瞬间他什么也不知道了。

等他睁开眼,自己已落在稻田里,他赶紧爬起来收降落伞。飞机摔在了离自己100多米远的山沟里,扎进土里十几米深,并着火爆炸了,他掉了一只飞行靴,其他一切完好。 聂海胜请围观的村民帮助与地方联系,向部队报告。无奈方言不通,怎么讲也不明白。好不容易来了一个骑摩托车的人将他带到附近的镇里,这才和部队联系上。事后查明其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鉴于聂海胜沉着冷静处置险情,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敢精神,部队党委给他立了三等功。

出了这样的飞行事故,无论从飞行员的身体还是心理考虑,都应该住院疗养一阵,但聂海胜实在太热爱飞行了,想到刚开始飞歼七,这个新科目要是因为住院耽误了,以后再补起来就困难了,因此他只休息了几天,就向组织上要求重上蓝天。其实,发生事故的第二天,聂海胜就感到整个脊柱像断裂一般疼痛,这是由于强大的过载造成的。 在出事故的27天后,聂海胜重返蓝天。这件事在他所在部队引起了很大震动,军党委做出了向聂海胜学习的决定。

1990年,聂海胜作为军区岗位学雷锋积极分子参加空军的国庆观礼团来到北京。那个国庆,被永远定格在聂海胜的记忆中。那一天,聂海胜随团来到中南海,受到江泽民、李鹏、杨尚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在怀仁堂前的草坪上照了像。之后,各界代表与中央首长一起开了热闹非凡的联欢会…… 从那一天起,飞行在聂海胜心中的份量就更加重了。成绩与荣誉总是相伴而生。不久,聂海胜参加了空军的党代会,并坐在主席团。他也从一名普通的飞行员成长为一名干练的飞行副大队长。 聂海胜所在的大队,是1958年曾打下过两架台湾敌机后壮烈牺牲的空军英雄杜凤瑞战斗过的大队,现在的大队长是获得过“边陲优秀儿女”奖章的王司亮。所以有什么重大任务、重大演习、重要科目的训练试飞,上级都愿意交给他们大队。聂海胜为此颇受锻炼。

双机夜航编队、双机密集编队穿云等高难度科目,部队都是先派他出去学习,然后将全团带出来的。有的科目是很难的,如飞机在天上进行正飞、倒飞,很容易让飞行员发生错觉,还要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编队,做各种动作是很不易掌握的。 选拔航天员时,聂海胜所在的团有4个人参加选拔。只有聂海胜最后入选。 听说选拔航天员,聂海胜的妻子聂捷琳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同意。其理由很简单,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惨景仍在她的脑海打转。再说,她也很习惯每个周五像过节一般采购大包小包,和女儿一起迎接丈夫归来的飞行员家属生活。 聂海胜的想法却不是这样。

在选拔航天员之前,他就听说自己所在军区的飞行员有选上当航天员教练员的,这让他眼馋的不得了。所以现在有机会参加航天员的选拔,他自然是奋勇当先,瞒着妻子参加了体检。 一直到选拔航天员的调研人员做家庭随访来到聂海胜家时,妻子才知道这回事。调研人员问聂捷琳同不同意让自己的丈夫当航天员,在此话问出的半个小时里,她自始至终就没松过口。最后无奈的调研人员只好给她一段考虑时间。 聂海胜听说后,夫妻间头一次有了重大分歧。 “你要是说不去,我会想不通的。”聂海胜的话多少有点埋怨的意思。 “这种事中国人没做过,太危险了,我害怕!”妻子说的理由毫不过分。 “正因为没人做过,我才感兴趣。要是别人已经做过,没有风险的职业,就算你同意,我还未必愿意去!”此时,聂海胜的倔劲上来了。 “反正我不同意你去!”妻子表态很坚决。 “你可以不去,但我要去!”聂海胜一点也不让步。 “那就离婚好了。”说到气头上,妻子抛出了杀手锏。 “婚我是坚决不离,但是我一定要去!”聂海胜的话说得更明白。 眼看话说僵了,也没谈出什么结果。

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周末,很少陪伴妻子逛街的聂海胜陪妻子转了一天,晚上又请妻子吃饭,带母女俩玩,看到妻子开心的样子,他乘机再次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看,这个事你不让我去,也会有人去做,还不如让我去做呢,你要相信我,一定能做好的!” 此时,聂捷琳的态度已没有一个多月前那么强硬了,毕竟丈夫不开心她都看在眼里。 看妻子的态度有了转变,聂海胜别提有多兴奋了。他赶紧掏出一直带在身边的调研人员留下的电话号码,拨通了电话。 聂捷琳一直戏称,那回是中了丈夫的“圈套”。

那次在电话中,自己和调研人员具体说了什么,她已记不清了,只记得心里很乱,语言也没有了逻辑。放下电话,聂捷琳像放下了一个大包袱,因为这样做,起码不会因此影响两人的夫妻关系了。 聂海胜也一下子开朗起来,将妻子女儿一把搂在怀里,紧紧的,紧紧的。 此后,聂海胜对待妻子更多了一份敬重,他要用一辈子的爱去回报妻子对自己热爱的航天事业的支持。

写先进人物的事迹篇7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 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2023人物先进事迹材料通用7篇

以岗为家先进人物事迹材料7篇

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的范文5篇

写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的范文最新5篇

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参考5篇

汶上先进人物先进事迹8篇

汶上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通用8篇

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精选5篇

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推荐6篇

先进事迹典型人物事迹材料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4758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