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写什么类型的事迹材料,都要认真进行思考和分析,随便应付任务所写的事迹材料是不具有说服性的,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英雄人物及事迹最新6篇,供大家参考。
英雄人物及事迹篇1
杨育才的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第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率侦察班,在抗美援朝战争夏季反击战役中,化装奇袭“白虎团”,斩断虎头于金城,荣获特等功奖旗一面,上书: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窠建奇功。这面由志愿军第68军第607团制发的奖旗作为文物珍品收藏在博物馆里,成了杨育才光辉战斗勋业的历史见证。
杨育才,1926年生,陕西省沔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阵地防御作战、巩固阵地作战、战术反击战及夏季反击战役。
1953年7月13日晚,夏季反击战役金城战役打响了,杨育才奉命率侦察班12名战士,以化装奇袭手段,歼灭南朝鲜军“精锐师团”——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他们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直插敌军308高地,进入“虎口”415高地。杨育才决定先抓个“舌头”,弄清敌军的口令。这时,杨育才发现队伍尾部多了一个人,巧妙地将其抓住,经审讯确认是误入的敌军士兵,从他嘴里得知敌军的口令是“古伦姆——欧巴”,然后把他捆起来,嘴里塞上毛巾,放在草丛中隐蔽起来。刚处理完俘虏,杨育才听到草丛中有沙沙的响声,他断定有敌军走来,遂命侦察员抓住机会对口令。侦察员高喊一声:“站住,你们是干什么的?”敌军怯生生地回答:“我们是游动哨。”“口令”敌军马上回答:“古伦姆”,侦察员接着补上“欧巴”。这样在口令的掩护下,与敌军擦肩而过。之后,杨育才率侦察班如12支利箭,飞快地向二清洞南朝鲜军“白虎团”团部射去。
杨育才率侦察班一路冒雨涉险,巧妙地通过敌军几道岗卡,十分机智地进到“白虎团”团部驻地,发现该团部是由铁丝网围起来的,里面有两排整齐而讲究的木板房,院外的小山沟里,停放着大卡车和吉普车,敌军正慌忙地往车上搬东西,企图逃跑。借着灯光,杨育才发现敌军首都师副师长、机甲团团长等正在开会。杨育才率侦察班突然勇猛地闯进会议室、警卫室,立即开枪射击,打得敌军措手不及,当场击毙敌机甲团团长,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此时,乱作一团的敌军,四处逃窜,拼命挣扎,在前有枪口,后无退路的情况下,只好纷纷举手投降。此战,侦察班共歼敌70余人,只有副师长、“白虎团”团长等几个人落荒而逃,缴获李承晚亲自送给“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一面,打乱了该团的指挥体系。侦察班轻伤一人。战斗结束,他们押着俘虏,登上凯旋的征程。
为表彰杨育才率领侦察班歼灭南朝鲜王牌军“白虎团”的功绩,1953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记特等功,1954年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杨育才的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作为一级文物珍品收藏在博物馆里。侦察班缴获的“白虎团”的“优胜”虎头旗也收藏在博物馆里,成了“白虎团”惨败的历史见证。
英雄人物及事迹篇2
革命烈士陵园内松柏环抱、绿荫满园、安静庄严,宛若我们今天参观烈士陵园得心情————肃穆、感动。
烈士,一个让人敬佩又感动得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得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得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得参观,让我们得血液再次沸腾。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得奉献精神已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得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得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得充满情感得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得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得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得使命。
生命得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得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得一切,乃至生命。朱瑞将军,赵一曼,杨靖宇同志,无数叫上名得,叫不上名得都让我们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得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得信念无私得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
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得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得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得感受到革命先烈们得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得来之不易。
无数得革命先烈们——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得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学习致敬!
英雄人物及事迹篇3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我们12军奉命作为第二批入朝参战部队,从重庆赶往东北,于51年3月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我们爬山涉水,经过十几天艰苦的日夜行军到达前线指定位置,随即投入五次战役。第一阶段我军节节胜利,圆满地结束了战斗。休整数日,上级作第二阶段战前动员说:“在这次战斗中,要把敌人分割开来一块一块地吃掉。我们的后勤机关,男同志下师团去工作,女同志到野战医院护理伤员。我是重庆解放后参军的女兵,第一次接受战争的考验,领导分配我和另一女同志到野战二分院工作。
战斗打响后,我院负责全军伤员的抢救和后转任务,白天敌机不停地轰炸扫射,不能转运,只好把伤员放到各个山沟里(因防空洞很少)用树枝作隐蔽,到了晚上伤员从前线不断地抬下来,我们用汽车往后转。当时从前线下来的都是重伤,有的在抢救中牺牲了,有的还没顾得上抢救就与我们永别了。待转完伤员,每天能吃上两餐饭就不错了,炊事班的同志很辛苦,白天作饭不能冒烟,晚上不能漏光,用雨布堵住门室,在防空洞里作饭,双眼被熏坏了,他们从不叫苦。我们护理伤员的每天输流着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一次我给一个伤员喂饭他说:“看护员同志,你们不要把我往后转,我的伤不重,我还要上前线去打美国鬼子”,其实他是重伤,像他这样不愿往后转的同志还有很多,他们这种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更加激励我要进一步作好战地护理工作,才对得起流血牺牲的同志们。
在转运工作告一段落后,上级命令我们后撤,后撤时必须通过敌人的炮封锁线,眼看离封锁线越走越近,在夜色中,炮弹爆炸形成了一道火墙,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当炮弹从我们头顶上飞过,我们就立即趴下,待爆炸声响后,如没被炸着,爬起来继续走。医院女同志多,当晚如硬突封锁线,伤亡一定很大,院长决定,停止前进,自找掩体休息,但不准睡觉,随时听候命令。等到天麻麻亮时,天空阴沉下起小雨,敌人打了一夜的炮,停了,空中敌机也没有飞来,这时院长叫我们赶快突过封锁线,我们一口气跑了七八里路,过了封锁线后就进入大山,这一来,部队跑散了,我们五人与单位失去了联系,只好在大山里辨着方向往北走,又累又饿,没有一点吃的东西,敌人的探照灯就在后面四处照射,我们又怕被敌人发现当俘虏,只有翻山越岭,以泉水充饥,在大山里不分白天黑夜地走了四五天,终于走出险境,回到了部队。
70年过去了,当年在朝鲜战场上战斗和工作了四年多的年轻女兵,如今已成了白发老人,可那刻骨铭心的一幕,仍历历在目,我永远怀念长眠在朝鲜的同志们。
英雄人物及事迹篇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冲锋在前,每天拿着体温枪,带着随访包,奔波在巡诊路上。新隆镇山田湾村卫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60天穿梭的抗“疫”路上,一个泛旧的随访包,一台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给村民看病、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医生廖建民的日常。出发前,他需要经过洗手、消毒、检查工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天两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廖建民正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疏导。
“春节前,村里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有些担心,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入户排查登记。”从大年初一开始,廖建民和村里的另外两名乡村医生分片入户,每天光排查返乡人员和测量体温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他说,虽然有时候忙的顾不上吃饭,但看着自己亲手记录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和逐渐减少的监测人员,一切辛苦都值得。“我们是村级防疫防控的第一个关口,必须做好这个把关人才行。”
山田湾村有6个自然村,2400余人,从湖北、广东等地回乡,被列入监测对象的有60余人。在这些村民的心里,乡村医生不仅仅是健康的把关人,也是心理导师。
2月15日,对于从武汉回乡的郑红兵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二十多天的体温检测,他终于平安过关,拿到了医学观察解除通知书。回想起那段被隔离的日子,郑红兵虽然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感动”。郑红兵说,乡村医生除了每天给自己测量体温、科普防疫知识,还会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让他一步步消除内心的恐惧。“在廖医生没来之前,心里有一点慌。他给我量了体温后,又给我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整个人就放松很多。”
目前,山田湾村的监测对象相继解除医学观察,开始返岗复工。但廖建民的工作并未减少,除了每天给外出务农的村民测量体温,他和同事依然要走街串巷,入户排查,精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廖建民升级帮扶方案的其中一户,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春辉。
廖春辉一家属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四类重点对象,他自己患有精神残疾,父母也属于慢性病管控对象。廖建民决定,在定期入户回访的基础上,将“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纳入今年的帮扶工作中,让廖春辉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会一步步跟进,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情绪疏导,希望可以缓解他的病情。”
聚焦“精准”二字,山田湾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台账,一户一档,不落一人。廖建民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31年,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做好村民的健康“把关人”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使命。“疫情防控只是我们乡村医生其中的一个考验,以后我们会践行‘医者仁心’的责任,坚守“赤脚医生”的精神,把村民的健康守护好。”
英雄人物及事迹篇5
2021年10月,对于所有__人来说都是十分特别又终生难忘的岁月,因为新冠肺炎疫情抢占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破坏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封闭了人们的生活空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__人所表现出来的众志成城,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和事迹无不令人动容。虽然这次疫情在历史长河中将不过是一粒尘埃,但这粒尘埃落在每个普通人身上都是沉重的。在疫情来袭时,市政职工们无私无畏、认真严谨、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谱写了一曲曲壮美的赞歌,展现了市政人的优良传统和精神风貌。
疫情发生以来,__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城关市政设施养护所材料股机械保管员赵春江同志认真落实上级的防疫有关决策,在单位的安排部署下,他和同事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块聚,以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奋战在抗疫一线。
10月26日清晨,因重点疫情检测点急需加大投入防疫人员,在接到单位的紧急调遣后,他立即从原来的防疫点临时抽调至雁滩家园核酸检测点开展防疫志愿服务。这一次疫情伴随着寒流一起到来,即使气温骤降,赵春江同志和下沉社区的其他志愿者拖着连日来奋战的身躯,没来得及冲洗疲劳,就继续奔赴上岗,在核酸检测现场布置隔离设施、警示带,搭建帐篷,维持秩序,在防疫点卡口处值守,并对排队居民一一进行查验健康码,登记出入信息。工作虽然与前两轮核酸检测内容一致,繁杂琐碎且重复,连续两天的连轴转让赵春江同志顾不上吃喝,喊哑了嗓子,最后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但他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依旧热情的一丝不苟地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赵春江同志不畏疫情蔓延风险、不怕繁琐解释答复,主动要求到居民多、租户多、人员流动性大、管控难度大的兰宁小区防疫卡口处参与防疫值勤。这个小区住户很密集,有442户之多。而居民们的生活用品供给在疫情下就是头等大事,也是最大的困难,由于禁止外卖员和生活物资配送员进入小区,住在高层的独居老人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就面临不能及时得到物资配送而影响正常生活的问题。赵春江同志在进行志愿工作时就遇到了这种情况,看着放在门房的蔬菜和肉没人取,经询问得知是居住在五楼的独居老人的东西,他就主动担负起了“外卖小哥”的工作,提着东西上五楼去送。独居老人在拿到鸡蛋、白菜、五花肉等物资后,慈祥而感激地说:“谢谢你啊,辛苦了小伙子,你们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赵春江同志说,群众的关心和感激就是对他志愿工作最大的肯定和鼓励。
赵春江同志就像一盏默默发光的灯,用自己的微光撕破了暗夜的一角,正因为有千万个像他一样默默无闻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普通而又伟大的志愿者,今天疫情下的__依然温澜潮生。赵春江同志以各种方式拒绝我们写他的先进事迹,说自己在疫情发生的特殊时期只是做了大家都在做的事,一点都不辛苦,要把宣传的机会留给身边努力工作的年轻同事,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这就是纯粹的市政人精神,是众多__市政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和严谨细致的工作精神的真实写照。
在本次疫情防控中,__市政人与一线医护人员和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同心抗疫,他们不求回报、兢兢业业,切实落实中央众志成城、科学应对、群防群控、战胜疫情的抗疫精神,携手逆行,守护着我们美丽的家园。你们是最美的奋斗者,你们是最美的逆行者,__会记住你们,甘肃会记住你们,历史会记住你们,千里陇原广大人民群众以你们为傲!
英雄人物及事迹篇6
_,1971年生人,2006年于村里任职,2018年任_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说到_,现在也是迁西县的“名人”,于2019年签约的国家板栗公园康养小镇项目就坐落于_庄村,是_和乡党委、政府一起拉来的项目。项目一旦投入运营将会带动、辐射整个_庄乡,甚至迁西县的文旅产业。
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_也成了“名人”。
乡会议后,_不慌不乱,组织召开会议、制定预案、成立组织、宣传发动、入户摸排、定点隔离、全村消杀、设立卡点,样样按部就班,第一时间完成了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各种“规定动作”。
_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偶尔看见村民出门不戴口罩,嗓门高的不用拿小喇叭;广播宣传的时候,语气“硬”的像是在“吵架”,让你不敢不听他的。村里人都说,“我们书记平时咋着都行,一旦涉及到原则性问题,谁都不敢乱来,他真跟你喊!”
_也是一个“细腻”的人,入户摸排的时候他总能戳中你的内心,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你恨不得把自己去了哪个犄角旮旯都告诉他。最终_庄村摸排出两名武汉返乡学生,_第一时间实施了定点隔离,并张贴提示,安排村医做好监测。_还会定期给被隔离户打电话询问是否需要生活用品,用他妻子的话,“对我都没这么好过!”。
_庄村是乡政府所在地,又是沿线村,封村难度大,疫情初期,考虑其他村“两委”的特殊情况,_便带头去卡点值班。在他的带动下,村里的党员、积极分子、群众都加入了执勤的行列。他们义务值班、不分昼夜,尽职尽责,随着卡点工作日益规范,_马上又投入到了其他工作中。
无论何时,进入_庄村,都能听见广播声,不是上级下发的音频,就是_言辞恳切的“劝导”,即使现在_庄村已经基本很少有人随意走动或者不戴口罩出行,_也是放心不下。就在前几天的雪后,由于村部楼梯地处阴面,_在广播后,下楼梯时不小心左臂触地,经诊断为左小臂骨裂。即便如此,_仍然没有停下脚步,卡点、街道、商店,哪里都是他的身影。
说到他的情况,_却说,“我这点不算什么,养两个月就好了,要表扬就表扬我们村的女村委于红梅还有其他党员、群众吧!”。“他们义务站岗、执勤,还有捐款捐物的,这都是对村里最大的支持!”“我虽然没安排于红梅去卡点值班,她却带病坚持工作,每天入户摸排、半夜还要报表,家里俩孩子都不顾得管。我不会用电脑,平时的很多工作都是于红梅干的,她比我们男同志干的一点也不少!”
对党员、群众,他既热心又心怀感激。_身上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可能微不足道,却足以温暖人心。正是因为有像_这样一个又一个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_庄乡才会如此迅速地建起了疫情防控的堡垒,竭力守住这“最后一公里”的防线,为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基础。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