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事迹材料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6篇

在日常学习中,我们都肯定接触过事迹材料,我们在平时的工作或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全国先进事迹材料6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6篇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篇1

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40余年坚守在滇西贫困山区,她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4名贫困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她用坚守托起了大山的未来和希望。

张桂梅的事迹令人动容、催人奋进,她是时代的“燃灯者”,更是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坚守初心,扎根基层,做服务群众的“燃灯者”。张桂梅老师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强烈的担当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是党员干部工作教科书、行动指南针,值得传承与发扬。作为工作在基层的党员干部当以榜样看齐,心系群众、服务人民,关心群众安危冷暖,解决百姓急难愁盼,不计名利得失,不计荣辱进退,做一名无私奉献、一身正气的“燃灯者”。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信念,志存高远,敢啃“硬骨头”,敢涉“深水区”,敢接“烫手山芋”,敢翻“无字书”,立足岗位当先锋,做表率,永葆共产党人最美“底色”。扎根基层,不求回报,埋头苦干,在融入“大我”中淬炼“小我”,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沉下心来、扎下根去,增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点燃自身的“速度与激情”,把群众事做得妥妥帖帖、巴巴适适。

践行使命,战斗一线,做务实为民的“秉烛者”。张桂梅孑然一身、身患重疾,却燃烧自己照亮了众多山区女孩的人生,她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践行了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勉励和鞭策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站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程关键节点上的党员干部更应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乐不乐意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揪心事”“烦心事”“伤心事”,让群众生活得安心、舒心、暖心,真实感受到党的扶贫政策、惠民措施给生活、出行、子女就近入学、医疗救治、安全住房等带来的幸福指数,从内心深处感谢党、感谢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党员干部应有不能则学、不知则问的姿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注重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通过时时处处细心揣摩,一言一行深刻领悟,使自己尽快成为基层干事“活字典”、工作“业务通”,更好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党员干部只有看齐“楷模”,比肩“先进”,在实践中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才能在一线中“砺品质”,在基层中“汲营养”,在风雨中“壮筋骨”,助推中国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篇2

吴永秀,女,57岁,成都市成华区青龙街办白莲村居民。

自幼生长在东风渠边的她,40年来勇救24名落水者,用生命演绎了一出出惊心动魄的救人故事,被人们冠以“救水女侠”、“救水110”的美称。多年来,她用质朴的行为践行着雷锋精神,温暖着生命,传承着信念,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的行列。

1975年冬天,东风渠岸边寒风瑟瑟。当时还是17岁小姑娘的吴永秀行色匆匆,“快点回家吧,到家就暖和了”,她这样想着,越发加快了脚步。

“救命啊!救命啊!”忽然,一声凄厉的尖叫声划破凛冽的天空,“不好!有人落水了!”这个念头在吴永秀脑子里一闪而过,此时围观的人群已经挤满东风渠的岸边,大伙儿焦急地商量着对策。忽然一个小小的身影“扑通”一声就跳进了渠里,奋力向水中挣扎的落水者游去,这人正是吴永秀。12月份的渠水冰冷刺骨,吴永秀很快就觉得身体麻木了,每挥动一次手臂都要竭尽全力。5米,3米,2米……离落水者越来越近了,坚持住,坚持住,一定要坚持住,她在心里鼓励自己。终于游到了,但落水者此时已奄奄一息,吴永秀拼尽全身力气拉住落水者,缓缓掉头往岸边游去,凭着一股子毅力游到岸边。吴永秀上岸后,被冻得唇紫脸青,却绽放出了花儿一般的笑容:“幸好幸好,没事就好!”

此后40年间,吴永秀救起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有青年、老人,有失足落水者,有轻生者……就在2011年9月,50多岁的她还与儿子一道,救起了落水的婆孙二人。

40年间,吴永秀共拯救了24名溺水者,不少获救群众纷纷送来锦旗感谢,各级媒体也对她的事迹予以报道。面对荣誉和掌声,吴永秀清醒地认识到,单凭一人之力,很难阻止东风渠溺水悲剧的发生。2004年,她组织成立了“义务阻泳队”,劝阻人们不要下水,远离危险。“阻泳队”白天实行轮流巡逻,每一轮保证至少一人。

10多年来,“阻泳队”力量逐渐壮大,队员已从过去的几个增加到了几十人。2012年3月7日,吴永秀和成华区文明办、白莲社区一起,依托“阻泳队”,成立了“吴大姐爱心互助会”。“互助会”除了要阻止小孩下河、救轻生和落水人员,还为社区居民提供义务服务,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参与。

有人劝她:“吴老太,一把年纪的人了,该歇歇了。”“这是责任!就算我体力跟不上,最多把命送给东风渠。”57岁的吴永秀掷地有声。

2013年,被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明办授予“第三届四川省见义勇为模范”称号;2012年,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称号,被四川省文明办授予“四川好人”称号;荣获“第二届成都市道德模范”、“成都市成华区见义勇为公民”等荣誉称号。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篇3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忙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回到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

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明白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十分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用心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齐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好处的新婚蜜月。20__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回到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__年12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拾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篇4

武秀君,女,46岁,辽宁省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村民。武秀君夫妇从事建筑施工生意多年,凭借诚信经营,树立了良好的商业信誉。5年前,武秀君的丈夫赵勇因车祸去世,留下个人名义的外债270多万元、债权300多万元。武秀君在承受巨大的家庭痛苦的同时,仍然没有忘记诚信,顶着家庭和债务双重压力,走上了代夫还债之路。

武秀君一一打电话告诉债权人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将丈夫的欠款签字改成她自己的名字。账目不清,她打电话重新核对;没有找她要账的人,她主动打电话承诺一定要把欠款还上。她领着工程队继续承揽工程,用挣来的钱、要来的欠款还债……就这样,5年里,她还清了数百笔欠款。别人欠她的钱,有的是折价偿还,有的始终拖欠,但都没有影响她主动还债。

武秀君第一个想到还钱的是一家银行的贷款。当武秀君克服困难把50万元全部还给银行的时候,这家银行的领导眼圈红了。为了帮助母亲还债,武秀君的家庭也行动起来,她大儿子出门尽量不坐车,节省下车票钱还债;上中学的小儿子一天只花1.5元,省下伙食费替母亲还债。当小儿子把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380元钱存折递给妈妈时,母子二人抱头痛哭。

在武秀君还债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双方热泪盈眶的场面。有些债权人不好意思收,对她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处境就不要还了,但她仍然坚持还给人家。在武秀君看来,大家是因为对丈夫信任才赊账,这份诚信的建立不容易,做人要讲诚信!20_年,丈夫去世3周年祭日那天,众多曾经和武秀君有过经济往来的合作伙伴、个体老板、银行领导等近千人自发赶去看望。在大家眼里,武秀君的行为正是对诚信最好的诠释。武秀君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以及辽宁电视台的多个频道报道。20_年,本溪市将武秀君评为文明市民,颁奖典礼的颁奖词这样写道:“她诚重如山,一诺千金,诠释着这个流金溢彩的时代最赞赏的诚信。人世沧桑,含泪坚强,最真最诚武秀君!”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篇5

文花枝,女,中共党员,25岁,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导游员,现湘潭大学学生。

“我是导游,先救游客!”中国女孩文花枝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动,兑现了诚实守信、服务游客的诺言。

2005年8月28日,陕西洛川,一场旅游途中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车厢顿时陷入了极度的恐慌之中。旅游大巴车被撞得严重变形,车内血肉模糊,乱作一团。危急时刻,车厢里传来导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励声。这个声音虽然微弱,却透着一股沉稳、坚定,像黑暗中的一线光束,让受伤、受惊的游客从死亡的噩梦里看到生的希望。事后许多亲历者都说,正是这个很有穿透力的声音,给了大家支撑下去的勇气。其实,在这起6人死亡、14人重伤、8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伤得最重的一个,但重伤的她一直牢记着自己的神圣职责。当施救人员一次次向她走过来,她总是吃力地摇摇头说:我是导游,我没事,请先救游客!在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救援时间里,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过来,就不停地为大家鼓劲、加油。文花枝是最后一个被救出来的。她左腿9处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髋骨3处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医生不得不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术。她才20多岁,正是一个女孩最宝贵灿烂的青春年华。半个多月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条腿的残酷事实,出事之后一直没有流泪的花枝流泪了。但几分钟后,再抬起头的她眼里已没有了泪水。也就是从这天起,花枝还是像从前那样,总是用微笑面对一切。

文花枝一直是一个用真诚和微笑对待游客的阳光女孩。她常说:作为导游就是要把游客当成朋友和亲人。每带一个团,她都按事先的承诺服务;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提醒游客购物要谨慎;每到吃饭的时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最后才吃。游客称赞,她是我们人品上的“导游”,是我们职业道德的“导游”。

2006年,文花枝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全国先进事迹材料篇6

______同志几十年用一颗孝心温暖着母亲,7000个日日夜夜,他天天如一,精心服侍百岁母亲的事迹,在社区群众中传为佳话,他用自己的孝心和真情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了解他的人无不对他竖起大姆指。他被评为优秀道德模范,他的事迹材料如下: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一个充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在______中路北社区,说起“八旬儿子照顾百岁老母”的孝顺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今年已105岁高龄的宁翠青老人,正在享受着儿子、孙子、孙媳妇、孙女、重孙带来的天伦之乐。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招来了街坊邻居羡慕的目光和社会各界的敬重。______同志就是这个和谐家庭的杰出代表。

______同志是省建一安公司的退休职工,今年80岁,____年随着支援大西北建设队伍的行列来到兰州。25年前,老伴患病不幸去世,儿女及亲友们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生活上有人关心,将来也有个依靠,但______考虑到一直随自己生活的老母亲已80多岁高龄,如果再找一个老伴,婆媳关系是否能处的好?如果相处不好,就会产生矛盾,对老人的晚年生活有影响。

因此,就打消了再找老伴的念头,一直围绕在母亲身边,随时照顾老人家,毫无怨言地担负起为老母亲做饭、洗衣服、梳头以及端屎倒尿等日常家务活。为了照顾好老人的生活,______买了一些有关老年人保健的书籍,尽可能多地学习老年人的保健知识和养生之道,精心安排饮食起居,调剂饭菜品种,荤素搭配,想方设法变换口味,给母亲增加食欲,使老人吃的可口顺心。

为了使老人每顿早餐都能喝上新鲜豆浆,他买了个豆浆机自己制作,不仅用黄豆,还要放一些核桃仁、花生米。他说,这样打出来的豆浆才有营养。为了减少老母亲夜间起床解手的次数,______总是陪伴老母亲到晚上11时入睡后才休息。不论老母亲何时翻身换睡姿,他都会起床,看看老母亲的被子是否盖严,是否要起床解手。尽管自己今年已是80岁的老人,并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也需要儿女们的照顾,但他从来没有过要自己的子女照顾他和老太太的打算。

每当说起老母亲,______的脸上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老母亲精神状况很好,身子骨比较硬朗,至今还能端着碗吃饭,不要别人帮忙,她觉得自己吃文秘杂烩网舒服。老人说:“人老了,不用吃得好,穿得好,心情好比什么都强。儿孙们都很孝顺,我就心满意足了。”

______有四个儿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都很孝顺。______多年来一直亲自照顾老母亲的精神,给儿孙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看望老人,为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家庭成员中从来没有闹过一次别扭,红过一次脸。

今年40多岁的孙媳沈贺萍说:“多年来,爸爸一直在亲自照顾着奶奶。爸爸的这种精神一直感动着我们,是我们行动的榜样。我能天天来看奶奶,完全是受到了这个家庭的家风影响。人不能忘恩,要感恩父母、亲人,最起码的底线就是要孝顺。”

______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精心服侍百岁母亲的事迹,在社区群众中传为佳话,他用自己的孝心和真情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了解他的人无不对他竖起大姆指。邻居们说:“尽管很多子女都会在公休日或有事时回家看父母,但总不如住在一起让人感到家庭的温馨。

______同志20多年如一日侍候老母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______家庭的事迹,经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已成为社区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的典范。20____年,______被评为“感动______·道德魅力人物”。______说:“母亲辛辛苦苦养育了我,在我心中,她是我们子女的靠山、主心骨。现在,母亲年龄大了,不能动了,儿女们就应该照顾她。能让我们一家人一直照顾她,让老太太健康、快乐地活着,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志愿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6篇

先进个人材料事迹6篇

普查事迹先进事迹材料6篇

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6篇

先进是事迹材料6篇

优秀少先队员先进事迹材料6篇

先进班级班级事迹材料6篇

先进事迹材料最新6篇

美德少年先进事迹材料6篇

2023年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97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