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事迹材料

2023感动事迹材料优秀6篇

在平时工作里,大家都不可避免碰到过事迹材料,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要写事迹材料的情况,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感动事迹材料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感动事迹材料优秀6篇

2023感动事迹材料篇1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张桂梅,但对于__县女子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张桂梅却是改变她们命运的人。20__年,张桂梅创办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免费接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十多年的坚守,1800多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所学校走出、走进大学,也走向她们更广阔的人生。

张桂梅的坚守,源于对“知识改变命运”的坚定信仰,源于对教育扶贫的信念。华坪女子高中的办学成绩,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贫困地区孩子缺的不是天赋,不是智慧,而是缺少优质教育资源,缺少像张桂梅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优秀教师。当他们遇到像张桂梅这样的燃灯者,兴趣被点燃、潜力被释放,也能拥有灿烂的未来。而且,发展乡村教育,帮助贫困地区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还具有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积极意义。

所以,弥补乡村教育短板,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了国家共识和教育强国建设的行动方向。不可否认的是,受限于客观条件,乡村教育仍面临人才下不来、留不住的问题,制约着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据统计,全国普通高中学校教师中,研究生的比例是9.8%,而oecd国家达到45.5%。

打造一支热爱乡村、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队伍需要教师自身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也需要给乡村教师一份坚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只有让乡村教师的腰杆更直、钱包更鼓,切实为在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地区默默奉献的乡村教师解决收入、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发展等问题,让他们可以为乡村孩子付出的同时更好实现人生价值,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扎根乡村教育,为实现教育公平、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此前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乡村教师职业发展、职业供给、地位待遇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创新举措,瞄准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痛点,也反映了广大乡村教师的心声。希望各级政府落实政策要求,保障教育投入,善待乡村教师,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感动事迹材料篇2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无数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无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守护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他们不计报酬、无谓生死。同样,为保护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有一群群的共产党员和先进人物在接续奋斗,他们的事迹平凡而又熠熠生辉。唐县石门乡政府的_,便是其中一名典型代表。

_同志是部队转业士官,中共党员,2019年12月刚刚转业安排到石门乡工作,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_同志坚持在防疫前线,从初一接到命令,他每天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忙碌,胸怀大局,不计得失。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是一名军人的的初心和信念。_坚持每天下村与村干部一起做好疫情宣传工作,悬挂横幅10余条,发放防疫宣传册600余册,张贴宣传明白纸50余份,真正做到了全村知疫情,防疫情。坚持在岗在位,在村设立的的体温检查站,_同志与防疫员一起查体温,做登记,时刻了解全村人员动向,做到早知道,早发现。

_的爱人是唐县县医院的一名医护工作者,前段时间县医院要选取医护工作者去支援武汉,他爱人跟他沟通,想报名参加。他跟爱人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会挺身而出,你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现在是病人需要你的时候,你也要积极主动报名争取,我支持你。家里的孩子和老人由我来照顾,不要有其他顾虑。经过争取,_爱人最后光荣的被选中。2月5日早上,他爱人告诉他要去支援武汉,乡领导知道后想安排两天假,让他回去送送爱人陪陪家人,他说我这边更需要我,我送一下爱人就会回来。_同志再上午去县医院送完爱人后,下午就返回岗位继续工作。

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乡建立了“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为保障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作为石门乡下路村的包村干部,他坚守一线,仔细收集、核实全村人员信息,掌握全村人员体温情况,分门别类的统计好各项数据,每日仔细核对汇总,及时上报乡政府。做到了小路村人员信息清楚,人员流动掌握,人员数据准确。

2023感动事迹材料篇3

有这样一位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他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后,他依然在病房内从早到晚不停地处理各种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时58分,一个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线不懈抗争的白衣战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刘智明。

走进刘智明生前的办公室,他的工作证和围巾还挂在墙上。许多同事直到现在依然不愿相信他已经离去的事实。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刘智明所在的武昌医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之一。1月21日刘智明去市里开会接到任务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数仅次于金银潭医院。而武昌医院只有三天的时间来完成院区改造和病人的转运。

不眠不休的三天,刘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医院是综合型医院,短时间内按照传染病医院要求改建,难度极大。增加床位、调配医务人员、解决物资,每一件事都需要刘智明协调。

而此时的刘智明已经住进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结果显示,肺部严重感染,随后的核酸结果确诊为阳性。

在icu里,刘智明的身份变了,可救死扶伤的使命和担当却没有放下,在病房里他不停地接打电话、回复微信,一会儿问病人收进来了没有,一会儿问院内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没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却说:“我是院长啊,我丢不下!”并让大家不要过多关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复出院,再与大家一起并肩作战!

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护士长。丈夫感染后,她曾想过赶过去照顾病重的丈夫。然而,刘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里明白,妻子也在一线,把她留在岗位上,会给更多的人带来生的希望。

2月14日,刘智明病情突然恶化,被转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进行抢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2023感动事迹材料篇4

翻书的时候,一片银杏叶悄然滑落。

我弯腰,拾起,惊觉这是初中毕业时同桌送给我的,背面上写着“珍重,朋友!”不记得当时是否有种想哭的冲动,只是现在,枯黄的叶片上早已是滴滴泪痕。想起,这世上还有一种心情叫感动。

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已经忘了感动的滋味,是我心已冷漠,还是我的心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充斥得没有了空间?

曾有朋友写给我这样一句话:“我们之所以会擦肩而过,不是因为无缘,而是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两个字——感动。”的确,我们的心因此不再敏感,我们不再用心收藏起身边的一丝一毫感动,只有当我们错过它,再回首时,才发现原来我们真的失去了很多。

总有人抱怨这世上可感动的事情越来越少。可是,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就会发现,其实感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读书累了,父母为我们削个苹果,是感动;口渴了,朋友帮你打回一杯水,是感动;沮丧时,得到一句宽慰的话,是感动;高兴时,有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是感动;平凡的日子,收到一份小小的祝福,哪怕只是一片花瓣,一片树叶,也是感动……

人啊,每天被多少平凡的事情感动着!或许,有时正是由于它们的平凡才让我们视而不见。有这样一句话:“人之所以会感动,是因为他生活在爱之中。”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要让庸碌蒙住我们的眼睛而无法感受感动的滋味呢?

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对一个毫无感情的人说出感动究竟是什么。因为感动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用心品出来的。

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澈而又明亮。

感动,如熏人欲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变得纯净而又宽敞。

感动,如令人心折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变得安静而又平和。

这个世上已无感动的足迹的时候,那它也就随之成了一个冰封的天地。冷酷,亦无情。

朋友,请把心从泥淖中拔出来吧!请腾出一点小小的空间来承载这足以让我们回味一生的感动吧!

2023感动事迹材料篇5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小接受文学启蒙。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北平沦陷。父亲因为工作原因南下,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来源,叶嘉莹和母亲相依为命,四处避难、艰难度日。她17岁时,母亲突发重病,死在求医回家的路上。

叶嘉莹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强忍着悲痛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她数十天闭门不出,写下“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幸运的是,在伯父的资助下,叶嘉莹能够继续学习,如愿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师从古典诗词名家顾随教授,并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

毕业后,因才华出众,叶嘉莹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在此期间,她认识了后来的丈夫赵东荪,虽然心底毫无波澜,但看对方为自己来回奔波丢了工作,于心不忍。于是,1948年,叶嘉莹放弃了北平的工作,跟赵东荪去往南京结婚。刚到南京不久,局势便出现动荡。24岁的叶嘉莹跟随丈夫来到台湾,在彰化女中当教师,并生下大女儿。

当时,白色恐怖笼罩台湾,丈夫含冤入狱,不久后她和女儿也被囚禁起来。等到释放时,发现住所被抄了,也失去了工作。母女俩只能寄宿在亲戚家里,忍受着各种闲言碎语。叶嘉莹曾写下五言律诗《转蓬》,来描述那段晦暗心酸的日子: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叶嘉莹一边在私立女中教书,一边抚养女儿,有时不得不把女儿带到课堂上去。整整三年,叶嘉莹都在默默承受着生活的苦痛和旁人的轻蔑。

丈夫好不容易出狱了,性情却变得暴戾,时不时对着叶嘉莹拳打脚踢。同时一家人的生计重担,也全部压在她身上。她不得不成为独立撑起家庭的“女强人”,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辛苦教书维持整个家庭,极尽忍耐。

为了挣钱,她同时在台北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三所学校任教。课业繁重,很快她就染上了气喘,胸口时常隐隐作痛。那是叶嘉莹一生中最昏暗的时刻,在极端痛苦中,她多次想到自杀。

但凭借自己强大的意志力和骨子里的坚韧内核,叶嘉莹最终还是超脱了那份痛苦,从诗词中找到寄托。无论日子多苦,回家被丈夫如何欺负,一站上讲台,叶嘉莹就变得神采飞扬,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2023感动事迹材料篇6

这里是一座爱心汇聚的殿堂,一个爱心天使们驻扎的地方,一所患者的温馨爱屋。那里有一群可爱可敬的人,用青春和爱心书写白衣天使称谓的人——护士。

在病房

有一个人轻轻的推开病房门,给病人带去清晨的第一声问候,询问病人晚上睡得好不好,询问身体有没有不舒服;接着开始为病人抽血、测量生命体征、帮助病人洗漱、完成各种治疗。

在护士站

监护仪前,有一个人神情专注,分析着每个人的心律。在电脑面前,有一个人手指飞扬,节奏般的敲打着键盘,专心地记录医嘱,完成护理记录。

在治疗室

有一个人神情专注,一边仔细地核对输液卡,一边动作熟练地注射化药,为各种治疗做提前准备。这是发生在我们心内科的镜头,每一天都是如此,每一个人都有条不紊的忙着,动作连贯,表情温暖,心态平和。

为什么她们在那么忙的环境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因为她们有一整套工作流程的指导,按照流程她们积极的开展日常工作,应对突发事件;她们有一套规范的制度,来协调她们内部,她们与医生,她们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为什么面对病人她们能面带微笑,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因为她们有一个梦,从踏进医院大门那天起,她们就在心里默默宣誓,要继承南丁格尔的精神一路前行,南丁格尔精神是她们奋斗的目标、工作的指南、服务的标准。她们要把最灿烂的笑容献给需要关怀的病人。每当厚厚的口罩遮住她们的容颜,然而通过闪烁着关爱和温馨的眼神,她们希望能给病人带来心灵的温暖;每当遇到委屈,遇到不解,甚至遇到责难,她们会转身悄悄擦去泪水,继续默默的为病人服务。

她们要把最诚挚的关怀送到每一位病人的床头,要把和煦的阳光撒到每一个角落,要用温情点燃每一盏生命之灯。为了能看到病人康复的走出医院,她们放弃和全家团圆的日子,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放弃准时下班的机会,都是值得的;为了能把生命从死神手中夺回,她们即使流泪,流汗,流血,那都是值得的。为护理事业奉献一生是她们的信仰,因为她们是护士,是人们的护士,是守护人们健康的天使。

南丁格尔——她们的先行者,她们的前辈,曾用怎样的力量支撑着重任,用怎样的信念坚定着职责,无私,赤诚,执著,为护士这个神圣的职业,画上了一道道最绚丽的色彩,演绎了一首首最壮丽的诗篇。她们将沿着前人的足迹,接过前人的大旗,为了光荣的护理事业前进,前进,前前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优秀少先队员先进事迹材料6篇

个人优秀事迹材料范文优质6篇

真少年事迹材料优秀6篇

区级优秀教师事迹材料6篇

抗疫事迹材料优秀6篇

优秀1000字事迹材料6篇

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材料6篇

五四优秀团员事迹材料6篇

好青年优秀事迹材料通用6篇

好医生优秀事迹材料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335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