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事迹材料

讲故事事迹材料7篇

一篇成功的事迹材料能够起到宣传典型,推动工作用用意,大家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调条理清楚,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讲故事事迹材料7篇,供大家参考。

讲故事事迹材料7篇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1

__,男,1974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1999年参加工作,现任高阳县神经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具有高尚的医德、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业务能力,为神经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曾荣获高阳县医院先进工作者,高阳县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__好人、__省医德先进个人以及省、市两级“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

心系患者,一心为民

医人先修身。__同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作中,他团结科内同志和兄弟科室,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耐心带教、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所学。他坚持以工作为重,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树立了自身良好形象。

对待患者,他一丝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为解除患者病痛,他不怕脏、不怕累,亲自处理呕吐物、排泄物,亲手给长期卧床、便秘患者抠大便,帮助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护理。遇到危重病人,会在病人的床旁站上两三个小时,进行监护,观察病情。

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给出院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后,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他还主动对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指导用药、生活方式和复诊,很多经他诊治的患者、家属都跟他成为了好朋友。他恪守医德,拒绝患者和家属的宴请和红包,收到了多名患者的锦旗、感谢信,受到了上级领导、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好评。

他热心公益,多次带队开展“流动医院”下乡义诊活动,积极参与并开展“1带_帮扶工程”,在晋庄镇卫生院下乡工作,培养乡级医务人员,提高其诊治水平。每年积极参加卫计委和医院组织的志愿服务、义诊、科普活动。

悉心钻研,精益求精

参加工作以来,__同志注重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曾5次外出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并多次参加各项学术会议,培训班等。通过进修学习和短期培训,使他迅速掌握了神经内科临床医学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紧跟医学前沿,追踪国内外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并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实践,使自己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并取得副主任医师资格。

技术上,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积极参与开展的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四肢多普勒检查周围血管等新技术项目,填补了我县的医疗技术空白,并在全县率先开展尿激酶对脑梗塞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效减少致残率,降低患者住院天数,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他还主持制定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脑梗死、脑出血临床治疗路径;与同事一道开展神经内科康复治疗,在神经内科建立康复大厅,给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法,大幅提高了脑血管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学术上,他先后在《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国医药导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担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科医学》副主编。所参加的由__市第一医院牵头的《pten基因抗白血病、骨髓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获__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获__省__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__同志2018年在__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神经介入技术半年,回院后开展神经介入技术,填补了我县技术空白,并获得2018年度高阳县医院技术创新一等奖。积极开展__市神经科重点专科建设。开展卒中中心建设,使我院静脉溶栓比例大幅提高,有效减少患者致残率。

身先士卒,爱洒边疆

2016年5月,__同志主动请缨援疆,成为高阳县首位援疆的医务工作者。他舍小家顾大家,安顿好刚刚做完心脏冠脉造影的父亲,安抚好正准备参加中考的女儿,毅然把家事托付给妻子,按时出发。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医院工作期间,他克服饮食习惯、气候、时差带来的困难,投入紧张的医疗工作中。

由于受援医院条件所限,缺乏ct机、胃镜等一些重要的检查设备,某些常用药物未配备,甚至连观片灯都没有,给临床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他把自己真正当成科室的一员,不消极,不抱怨,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适应环境,改变环境。

他每周开展上级医师业务查房,主持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参与抢救危重患者,解决内科疑难患者的诊断、鉴别、治疗;他谦虚严谨、不骄不躁,制作医学课件,指导低年资医师开展业务学习,进行临床实践;他把规范的诊疗,先进的理念,新的医学进展,以及自己的工作经验、教训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当地的同事们。由于医院规模较小,医生数量配备不足,科室无法划分,内、外、儿、皮肤、急诊科混合收治。他结合工作特点,遇到不专业的疾患,他想尽一切办法,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内地的医学专家、专科医生一起分析病情,开展远程会诊,尽量让病人少跑冤枉路。

在休息时间,他随叫随到,有呼必应,经常加班加点。多次跟随救护车出诊、接诊患者,护送危重患者转院。他曾晚上冒着新疆少有的大雨去医院会诊疑难患者,连夜护送患者转院,前后近五个小时;曾在凌晨4点护送一个两岁半的车祸危重患儿到数十公里以外的上级医院,并为他捐款,返回后立即护送另一名严重心律失常患者转院。他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义诊活动,传递医学知识,并参与施工工人的急救培训、模拟演练等活动。

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当地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其中也有不少维吾尔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患者,他把当地的病患当做自己的亲人,耐心细致的为患者诊查,解释病情,解决困扰,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评价与信任。他与受援医院的同事们互相学习、交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增进了民族团结,树立了__援疆医生的光辉形象。

他的医术、仁心、医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将“人民好医生”的定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诠释,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之道。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2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着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巨着《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着,是中国医学影响的着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着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坚持学习。他在序文中说:“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张仲景引用孔子语录,在于说明自己不是天才,只能靠刻苦努力学习来获得知识。他特别表明自己从青少年时期就热爱医学,请允许他扎扎实实地按照孔子的话去做,因为医学没有止境,必须终身坚持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张仲景还为后人树立了淳朴无华、勤恳踏实的学风。《伤寒杂病论》着述风格朴实简练,毫无浮辞空论,对后世中医着作影响甚大。他诊病和学习时遇到一丝一毫的疑问,即“考校以求验”,绝不放过,一定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老百姓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张仲景医学理论对现代医学研究有重大贡献。而且对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也很大。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在河南省南阳市还为他修建了“医圣祠”。解放后,翻修了“医圣祠”,并修建了“张仲景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奠定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家。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3

如果没有革命英雄的付出,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如果说我们是祖国的花朵,那么革命英雄们就是祖国的大树;如果不是他们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那也不可呢有我那哥们现在安稳的生活。

下面我来给你们讲一些有关英雄的小故事。

从小到大,我读过许多英雄的小故事:上学前班的时候,妈妈给我讲了王二小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经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迷路了。敌人看见王二小在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躲藏转移的乡亲们,把敌人带到了八路军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的把王二小用刀挑死了。就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所有的敌人。虽然敌人们都被消灭了,但王二小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王二小是多么的勇敢!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又学习了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让我体会到了小雨来得坚强勇敢,更让我体会到了他的爱国情意。上五年级的时候,我又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知道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顶峰,自己跳崖自尽让群众和部队主力平平安安的转移。他们是多么伟大啊!这些人在敌人面前毫不畏惧,坚强不屈。都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真让人敬佩!

学习,我们要认真对待。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挫折,一定要勇敢的面对。

现在我们要好好的学习,要有出息,不能再让我们中国人的尊严像以前一样随意让人践踏。

我们中华人民有许多英雄,他们都在时时刻刻地保卫着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高喊:中国人万岁!万岁!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4

扁鹊

我国医学源远流长,历曾涌现出许多名医。扁鹊便是其中的一位。扁鹊年轻时跟随师傅学医,非常用功。他学成后医术高超,到各地治病救人,被人们称为“神医”。

有一次,扁鹊到齐国见到齐桓侯,通过观察,扁鹊知道齐桓侯生病了,就对他说:“您生病了,如今病在皮肤里,如果耽误了,病情将会加重。”

齐桓侯不相信扁鹊的话,说:“我没病。你们医生贪功好利,总想靠医治没病的人来显示自己的医术。”

过了五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他真诚地说:“您的病已到了血脉,不治疗会加重。”齐桓侯不高兴地说:“我没病。”又过了五天,扁鹊对齐桓侯说:“您的病已经深入到肠胃了,再不治疗后果会很严重。”齐桓侯仍觉得扁鹊在骗他,没有理会。

五天后,扁鹊再见到齐桓侯,他转身就跑开了。齐桓侯感到很疑惑,就派身边的人去问扁鹊。

扁鹊说:“以前齐桓侯的病我能治好。可现在病已经到了骨髓,我治不好,只能赶紧跑开了。”

不久,齐桓侯果然生病了。他的病情越来越重,没一个医生能治好。临终前,他后悔地说:“要是听扁鹊的话该多好啊!”

扁鹊还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望气色、闻气味、问病情、把脉,为祖国医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5

1899年12月生,四川江津人。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

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6

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务必高度重视对他们的保护、关心、爱护,从各个方面提供支持保障,使他们始终保持强大战斗力、昂扬斗志、旺盛精力,持续健康投入战胜疫情斗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们勇敢“逆行”、连续奋战,有医务人员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体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关心关爱广大医务工作者,体现了对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切浓厚的关爱,也激励广大医务工作者再接再厉、全力以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医务人员是最美的“逆行”英雄,也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处在疫情防控一线,与疫魔短兵相接,他们冒着极高的被传染风险、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任务。攻坚时期,保护好医务人员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保障。

病疫无情,人间有爱。这是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医务人员们承受着极大的心理负荷,同时又面临着治愈患者、打败疫魔的焦灼与重压。前方要加强人文关怀,配备心理疏导力量,为医务人员提供释放压力、舒缓情绪的“心灵小站”;要润物细无声,提高卫生防疫津贴标准、加强对解决医务人员实际困难的关爱……着力从细节处、微小处给予医务人员关怀和尊重,努力做好各项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战斗还在继续,英雄仍在阵前。广大医务人员为遏制疫情蔓延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保护他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更是全社会众志成城、齐心抗疫的题中之义。让我们向白衣天使们致敬,共同祝愿他们春暖花开日、平安归来时!

讲故事事迹材料篇7

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从此,他开始了秘密的研制工作,人们再也看不到他的身影,一切出头露面的事都没有他参加,连他的妻子和亲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工作,在做什么。他也只能把对亲人的感情埋在心里,过着长期的独身生活。和他同时代的同学,有许多成了有成就有名气的科学家、活动家,他的名字却没多少人知道。

后来,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们仍然不知道邓稼先就是两弹的元勋。有一次,他的好友、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回国探亲,点名要见他。两个人会面后,杨振宁问他在哪里工作,又问起爆炸原子弹的事。他只能回答是在京外单位工作,丝毫没讲自己正是造原子弹的。

长期艰苦工作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6年,他患癌症病逝。一直到报上发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全国人民才知道邓稼先这个名字。他不图个人的名和利,舍弃了个人的幸福,几十年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大业奋斗,却从不后悔。临终前,他欣慰地说:“我可以瞑目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学生获奖后事迹材料7篇

爱国星事迹材料最新7篇

爱勤俭事迹材料7篇

2023爱国事迹材料7篇

先进事迹材料300字7篇

好邻里的事迹材料7篇

勤学奖事迹材料7篇

学校材料员事迹材料7篇

先进是事迹材料300字7篇

公交车事迹材料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2119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