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看到某一些伟大事迹后,内心一定都有不少感想,为此需要写好事迹材料,我们在准备事迹材料的过程中肯定要强调内容完整,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名人优秀事迹材料5篇,感谢您的参阅。
名人优秀事迹材料篇1
新中国诞生后,有一天,一个幼儿园接到上级通知,说宋庆龄副主席要来看望孩子们。大家高高兴兴做好了一切准备。谁知到了那一天,天气骤变,飞沙走石。大家纷纷议论:“宋副主席可能不会来了”,“也许,风停了再来……”正在这时,只听大门外汽车喇叭声鸣,宋奶奶冒着漫天的沙尘来了。幼儿园老师很感动,一位老师歉疚地说:“天气不好,您就改个日子再来嘛!”宋副主席摇了摇头,认真地说:“不,我不能失信,我应该遵守诺言。”
宋庆龄从小就注重养成遵守诺言的美德,答应的事,一定去做,从不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
小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小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爸爸宋耀如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小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可要好了。
父亲见小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小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她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小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同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宋庆龄从小就养成的诚实善良的品格一直伴随她一生。她是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妻子,孙中山先生去世以后,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虽然孙中山创立了国民党,但是蒋介石统治下的国民党已经腐败,脱离了孙中山先生创立时的宗旨。于是宋庆龄始终站在共产党一边,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尊称为“国母”。
名人优秀事迹材料篇2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创作的,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
1920-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她的家族经营种子生意已一百多年。但由于父亲的放荡生活和离家出走导致家庭分裂,草间弥生的母亲患上了歇斯底里症,这也让草间弥生自幼形成了孤独性格。不到10岁时,草间弥生患上了一种神经性视听障碍疾病,这使她经常出现幻听、幻视。“我看到的世界仿佛隔着一层圆点状的网,于是我开始尝试把这些斑点画下来。”她说。她之所以痴迷于圆点和反复使用重复图像都是来源于她的精神疾病,而这样的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也几乎伴随她一生。
在草间弥生看来,“地球也不过是百万个圆点中的一个”,而圆点就像细胞、分子一样构成整个世界,“圆点是来自宇宙的信号”。她用它们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的空间,使得置身其中的观者无法确定真实世界与幻境之间的边界。
但草间弥生表现出的对绘画的兴趣和潜质,像她出现的幻觉一样,被母亲认为统统是在做不该做的事情和胡说八道,母亲认为,富家女应该做的是“收藏艺术品”,而不是自己去画,更何况草间弥生的画作实在让人无法理解,而且透露出莫名的诡异。母亲毁掉草间弥生的画布,罚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经常把她关起来。“每天打我,还踢我屁股”,强烈的恐惧让草间弥生的精神接近崩溃。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旧书店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帮助下,她写信给乔治亚·欧姬芙寻求帮助:“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您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女画家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两年后,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离开之前,母亲给了她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不要踏人家门。临走时,草间弥生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以表达对母亲的愤怒。
童年的记忆虽不尽美好,却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创造力。草间弥生不但“发明”了那些张牙舞爪的类似花卉的植物,还把它们做得越来越庞大。花和植物一度成为草间弥生创作的主题,她在洛杉矶展出的“午夜怒放之花”系列,正是她对童年的回忆。
“与永恒融为一体,泯灭个性,忘却自我,只有消灭自己才是唯一出路。”
“孤独潦倒,身无分文,仍然不打算回日本;她夹着自己的画在城市中的画廊间穿梭;由于不懂英语,这个小个子、相貌并不出众的东方女人卖掉一张作品都异常困难;在租住的公寓里,她半夜会被冻醒,一直画画到天亮;在街边的垃圾篮中拾起鱼头和丢弃的烂菜叶,并用这些材料熬一碗热汤。”草间弥生在小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中,通过描写一名日本女孩在纽约的遭遇展现了自己的早年经历。
日子穷困潦倒,经常陷入经济危机。1959年,抵达纽约十八个月之后,草间弥生的五件作品参加第十街布拉塔美术馆的一次年轻艺术家群展,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一个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绘满网状图案,她的圆点受到纽约知名评论家的注意。五年后,草间弥生又组织了名为“千船会”的展览,她因那些包含了女权主义、原生艺术的软雕塑,而轰动一时。
虽然名气大振,草间弥生还是不被纽约主流艺术圈所认可。1967年,当得知无法获得预期的展出机会后,草间弥生开始自己演出。她在律师的陪同下,在华尔街的纽约证交所旁,向四个敲鼓的裸女喷蓝色圆点,警察迅速将她们驱散,但这引起美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为了向世人呈现自造世界,并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草间弥生化着浓妆,披着长发,穿着自己改制的怪异服装,依傍自由女像,或在中央公园的仙女爱丽丝雕像处恣意地表演,人潮从四面涌来。每个观众需要付2美元“门票”。借此行为艺术,草间弥生获得不菲的收入。
名人优秀事迹材料篇3
李连杰初到好莱坞时,几乎没有人看好他,好不容易有一家电影公司愿意请他出演,但片酬很低,只有100万美元,而且是演一个反派角色。李连杰犹豫不决,说自己要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才能答复。但是,等他答应出演时,对方却改口了,片酬降为75万美元。
钱不是最要紧的,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东南亚电影市场,“李连杰”三个字早已是金字招牌,从“功夫皇帝”“沦落”到现在的境地,李连杰感到难以接受。但他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出演,可是,没想到对方却又“落井下石”:“50万美元,不演拉倒。”50万美元,还包括律师、经纪人、宣传公司等各项费用,再扣完税,所剩无几。李连杰答应得很痛快:“我演。”
就这样,李连杰拍了他的第一部好莱坞影片《致命武器4》,虽然片中巨星云集,但在影片首映当晚,李连杰就获得7。5分,成为演员排行榜中的亚军。
第二天,电影公司的老板就亲自上门,毕恭毕敬地说:“下一部片子请您演主角,如何?”当实力证明一切的时候,才能轮到李连杰说话,他的第四部好莱坞影片片酬就开到了1700万美元。
李连杰以退为进,成功地敲开了好莱坞的大门。他谈起往事,感触颇多,念了一首哲理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大丈夫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尊重现实,迂回前进。
名人优秀事迹材料篇4
詹天佑(1861-1919)江西婺源人。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
十二岁时被清政府选为第一批留美幼童出国求学。经小学、中学毕业,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铁路工程一科,二十一岁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回国后用非所学,被派去当兵轮驾驶员,曾参加中法马尾海战,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光绪十二年,改任博学馆洋文教习兼测绘海图工作。
光绪十四年,任中国铁路公司工程师,被英国工程研究会选为会员。此后历任津榆、锦州和萍醴铁路工程师、新易铁路总工程师、京张铁路总办兼总工程师、洛潼铁路顾问总工程师等职。宣统元年,受赐工科进士,任留学学生主试官、邮传部顾问官、学部咨议官,并派去宜昌任商办四川铁路总工程师。民国元年,任粤汉铁路会办,被公举为"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民国三年,任粤汉川路督办,孙中山大总统晋升其为上大夫少卿衔,委为交通部总长,奖给二等宝光嘉禾章。民国八年,受北洋军阀政府派往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代表兼该会技术部的中国代表。
民国八年四月十五日,因病请假回武汉,于二十四日逝世,终年五十九岁。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他自幼酷爱学习。詹天佑的一生为中国的铁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而感到由衷的骄傲,詹天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想:今天,我们要刻苦学习,将来才能像詹天佑一样为祖国作出贡献。
名人优秀事迹材料篇5
1851年11月11日,御史王茂荫上奏清政府,提出请变科举。
王茂荫(1798—1865),安徽歙县人,道光进士。咸丰年间历任御史、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等职。鸦片战争后,他认为英国人包藏祸心,应早设求才之方,请依前两广总督所奏,于科举三场微问改为五门发题(博通史鉴、精熟韬略、制器通算、洞知阴阳占候、熟谙舆地情形),并广行保举。结果礼部议不行,明年初再疏陈之,奏上,不报。
1858年7月9日,又奏请重刊魏源《海国图志》,使亲王大臣宗室八旗以是教学,并复请变通考选,先于武备开取士之途。王茂荫能推崇《海国图志》,说明更多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了要求了解世界、注重研究现实问题的进步思想倾向。但是王茂荫之所以成为《资本论》卷一中论及的唯一的清朝大臣,却是因为他的经济主张。
1851年,王茂荫主张发行纸币,以应军饷、河工之急需,但未被采纳。1853年与左都御史花沙纳议订发行官钞章程,并绘钞式以进,反对内务府大臣肃顺等铸“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大钱的主张。指出“官能定钱之值,而不能限物之值”,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次年又疏请将已发行的不兑换钞币改为可兑换钞币,并规定最高发行额,以“通商情,利转运”,阻止通货膨胀。结果触犯了清朝统治者借滥铸币以搜刮百姓的利益。被清延斥为“漠不关心国事”,“专利商贾”。
1858年病免。同治初复任兵部、吏部右侍郎等职,寻丁忧归,卒于家。有《王侍郎奏议》。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