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事迹材料

防汛办事迹材料8篇

平时抽空写一写事迹材料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我们在撰写事迹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强调逻辑严谨,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防汛办事迹材料8篇,供大家参考。

防汛办事迹材料8篇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1

自7月17日接到极端天气的通知以来,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全体人员快速反应,积极投入到防汛救灾工作当中,晁彦霞同志就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星。

雨水未到,人已在岗,防患于未然

自防汛工作启动以来,晁彦霞第一时间开展防汛巡查,结合天气情况,她提出将社区门口的宣传栏抬到安全位置,在搬抬宣传版面的过程中,不慎挂破了裤子、刮伤了大腿,直到巡查安置结束才意识到自己的腿受伤了,即便这样,晁彦霞还一心牵挂着社区的安全问题,不愿休息,全部整改到位后才开始处理伤口。

晁彦霞家中有三个孩子,汛情期间,无论多晚她总能立即安顿好三个孩子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社区的各个角落,总能看到她瘦小的身影,拿着铁锹装沙子、抬沙袋、拿着手电筒查线路、看排水,一切只为群众安全。

雨大水急,坚守一线,救灾于危难间

她,尽职尽责。7月21日下午,突降暴雨,路面积水迅速上涨,很快就没过膝盖,晁彦霞不惧危险,蹚着雨水,全面细致排查社区各处积水、漏电情况,确保万无一失;遇到业主在微信群内抱怨发牢骚,她会主动打电话过去耐心劝导、询问困难、及时帮助,受到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她,乐于奉献。考虑到其他同事家离得远、孩子年纪小等原因,晁彦霞主动揽下汛期值班的任务,每个大雨滂沱的夜晚,都有她的无私的坚守。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大雨滂沱,冲走了马路上的井盖,却冲不走她树立安全标识的决心;水位上涨,堵住了楼顶排水管道,却堵不住她疏通积水的恒心。

雨停水退,重建家园,恢复生活秩序

连日的大雨终于按下暂停键,灾后第一要事便是卫生安全。晁彦霞第一时间和物业一起对小区开展全面消杀工作,加班加点统计居民受灾情况。

为应对近日台风“烟花”登陆带来的新一轮降雨,晁彦霞索性将家安在了单位,吃住都在单位,24小时备汛。一边是责任,一边是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心为民服务!

她,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工作人员,却真诚执着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风雨之中显担当,汛情面前不言败。像晁彦霞这样的工作人员,不止一个,海河路街道北国之春社区全体人员必将全力以赴战汛情迎大考,我们坚信,众志成城,必将迎来绚烂的朝霞!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2

7月11日以来,受“烟花”和副热带高压气流影响,我市多地遭遇暴雨“车轮战”,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更是由ii级提升为i级,科创中心作为最大降水量站点,24小时内降水峰值一度达到777.5毫米,造成渤海路街道以北地区水位不断上涨,农村房屋多处受灾严重。洪水汹汹,牵动人心,防汛救灾工作刻不容缓。李含笑同志虽然参加工作不到一年,但在防汛一线的战场上,她不畏艰险,任劳任怨,以实际行动在抗洪救灾中彰显着一位共产党员的本色、一名选调生的风采、一个基层干部的担当,她与大自然赛跑,她与风雨斗争,用自己的身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

一、冲锋在前,暴雨中的细致排查

7月21日下午,我市雨势不断增强,量极大、范围广。由于地势原因,多处社区、房屋被淹。在海河路街道的防汛工作部署下,李含笑同志被分到北晨嘉园社区开展防汛工作,在没有雨衣、胶靴等防护的情况下,李含笑同志不畏险阻,不顾自身过敏和特殊生理期的不适,冒雨冲锋在前,淌着及膝的水流,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细致排查地下积水、地面塌陷等安全隐患,对84个单元楼、90余部电梯、28栋楼顶落水口及地下室进行全面不间断巡查,在塌陷地段及时围挡警戒线,进行临时封闭。发现排水堵塞,毫不犹豫将手伸进淤泥里进行疏通、发现楼前花园处排水外溢,拿起铁锹封堵漏水区域,全身没有一处干燥的地方,社区人员考虑到她身体不适,喊她回去休息,她却一口拒绝,主动请缨前往下一个“战场”,脑子里时刻装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任劳任怨,安置点内有序帮扶

在农村房屋受灾严重的情况下,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海河路街道火速展开群众转移工作。李含笑同志二话不说立即前往松江小学安置点服务受灾群众,对安置群众一一进行登记造册,老年人听力不好,李含笑同志就耐心趴在群众耳边,询问信息,强化人员安全管理,1个多小时内,迅速全面登记受灾人员信息488人。这项任务完成了,李含笑同志又迅速投入到打扫卫生、分发餐食、等工作当中,直到凌晨2点多,400多名老百姓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她才托着疲惫的身躯趴到了桌子上。为给受灾群众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李含笑同志和海河路街道的工作人员一起,对安置点进行清洁消杀,帮助群众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整理床铺,让他们即使“流落”在外,依旧体会到家的温暖。

三、尽职尽责,办公室里保障后勤

安置点情况稳定之后,为保障防汛信息畅通、救援工作及时顺利上报。李含笑同志留在办公室内,坚持18个小时开展信息对接工作,第一时间保证信息上传下达,撰写文字材料1万余字,上报美篇信息10篇,上报防汛实事照片、视频150余张,及时有效宣传防汛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全力保障后勤工作稳定有序进行。

每一次艰难险阻都是对初心的考验、对党性的锤炼。她无视身体不适,用无畏的行动向群众践行着她入党时喊出的铮铮誓言;她尽职尽责的完成每项任务,用无怨无悔向祖国诉说着她身为选调生的使命!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3

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李霞不惧危险,忠于职守,忘我工作,展示了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风采。她单薄瘦弱,却不知疲倦,她满身疲惫,却坚毅果敢。如今,洪水已经过去,人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回忆起“7·21”特大自然灾害中的经历,她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职责。

7月21日晚,夜黑如墨,大雨如注。宋庄镇人民政府会议室灯火通明,在接到特大暴雨可能带来强降雨的预警信号后,李霞第一时间召集全镇47个行政村的支部书记以及村委会主任,在镇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抗洪抢险工作紧急部署会,迅速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立即启动防汛抗洪应急预案,并要求有关部门密切留意暴雨动态,及早掌握灾害信息。应对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此时的宋庄镇严阵以待。

深夜,宋庄镇遭受特大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80毫米,204间房屋损毁严重,濒临倒塌,3300多亩粮田被淹。应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李霞科学调度,沉着应对,指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抗击特大暴雨带来的重大灾害,安全转移群众207人,创造了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确保了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为打赢抢险救灾这场硬仗,李霞彻夜未眠,在视频会议室的她表情凝重,在她面前的会议桌上摆放着几样东西:退烧药、咽炎片以及一叠厚厚的应急抢险预案。其实,早在暴雨来临的前几天,她就因为冒雨实地踏勘防汛设施安置状况而感冒发烧了。此时的她,手中的电话一向响个不停,既有救灾前线源源不断的灾情汇报,也有受灾群众心急如焚的求助电话。应对复杂的局面,李霞沉着冷静,一方面安抚受灾群众,另一方面多方整合资源,除动员本镇机关单位、镇村干部支援重灾区外,用心争取区直单位安排人力、物力加入抢险救灾行动,并协调人民解放军及武警部队、公安系统派出200多人次深入到汛情最严重的地方,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

在做好前线救灾的同时,李霞还不忘争取各方支持,以确保救灾工作平衡推进。她会同公安部门组织警力维持好全镇的社会秩序;协调电信、供电部门组织人力保障灾区通讯畅通和电力供应;协助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人力、物力抢修公路,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安全运抵灾区群众手中。在她的带领下,宋庄镇抢险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灾民得到妥善安置,所需生活物资发放到位,各受灾村电力、通讯、交通全面恢复,生活用水正常,全镇社会治安稳定,灾后复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推进。

灾难能够将人打倒,也能够激发出人的昂扬斗志和无穷的战斗力。在抗洪抢险的斗争中,李霞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她只是把所做的事情都看成是自己分内的职责,从履行职责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并把这种力量传递到了每一个和她并肩作战的人身上。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4

“7.16”特大洪灾中,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镇反应迅速,决策果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迅速投入抢险工作,很快顺利有效地控制了险情,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的抗洪赞歌,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这次抗洪抢险中,涌现了很多动人的英雄故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工作的赤胆忠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李新彦,男,宝轮镇龙鑫公司一名普通的职员,在抗洪救灾中他是不怕困难、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的先进典型,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坚韧不拔”的伟大抗洪精神。

7月16日上午11时,暴雨中洪水渐涨,在河岸围观的几百群众似乎并没有意思到洪魔正在逼近,眼看汹涌的洪水掀起一次次浪潮,极易可能吞噬群众的生命,险情就是命令,正在值班的李新彦发现险情后,立即组织公司的两名职工向群众喊话,群众并没有意识到危险,没有主动的配合,当发现洪水已冲垮了上游的河堤,源源不断的涌向河堤内时,惊恐万分的`群众争先恐后的向岸边涌去,极易将河堤边的群众挤向滔滔的洪水中,“大家不要急,一个一个得过去”“让小孩子和老人走前面”“照顾一下那位大爷”……。他一边向群众喊话一边让自己站在险要的地方保护着群众安全上岸,大雨还在继续,水位还在上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让每一个群众都安全的转移。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喊话,终于将群众安全的转移,他的声音变的沙哑了,雨水已经打湿透了他的衣服,此时洪水已经击垮了几处河堤,淹没了石桥村外的大片土地,但没有一人受困。

龙鑫公司组织了一支抗洪救灾队伍,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排查隐患、疏通道路、疏散群众,他一直跟随着这支队伍奔波,冒着大雨,他湿透的衣服一直紧紧的贴在身上,但是他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一直坚持在抗洪救灾一线。

7月16日晚上8时,位于石桥村的采砂场上17名工人被洪水围困,险情就是命令,得知这一情况后他马不停蹄地赶赴现场,此时镇党委、政府领导已经谋划了营救方案,时间就是生命,得知在施展营救工作的过程中将要把河岸的绳子送至河对岸的时候他主动请缨,带头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此时水位还在不停的上涨,已经高达1米2左右,他的身体随着一个个洪浪起伏,经过十多分钟的拼搏他终于将救助的绳子送到了围困人员手中,帮助一个个围困人员安全脱离险境,当成功的解救了围困人员后他是最后上岸,此时已是凌晨2点,他又拖着疲倦的身子随同公司的抗洪抢险应急队投入到昼夜的巡逻执勤中。

灾后防疫工作迫在眉睫,位于我镇石桥村的东林、瑞昌两家养殖公司在洪灾中淹埋了许多家禽,而到两家公司的道路不同程度的受洪水破坏,洪水退却后道路上滞留了许多大石块及淤泥,给我们的消杀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新彦立即组织石桥沙场的几名工人展开清理道路工作,被洪水冲起来的粪便已臭气熏天,在炎炎烈日下他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但他没有半句怨言,更没有退缩,将一块块石头移走,将道路上的粪便进行了清理,防疫工作得到了有序开展,确保了大灾之后无疫情发生。

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司职工,但他却真诚、执着,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为我镇抗洪救灾史上增光添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对人民群众的无限热爱。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5

春天来了,它是一年之中最富有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我现在看到的是死气沉沉的一片,这景象已经在我国西南五省蔓延,因为干旱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如此美的桂林你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舟行碧波上”的漓江干涸了吧?“人在画中游”的山水消失了吧?而这一切已成了现实,都已难以置信的形势呈现在了人的眼前。黄果树瀑布是令人感到自豪和骄傲的,那宏伟的景象,那震撼人心的声音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留下的是一条溪流。四川有个美得像天堂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九寨沟。去过那里的人没有一个不为她的美丽而深深陶醉。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变成了过去,都变成了回忆。在西南五省,原来生机勃勃的大地现在露出了一条条,很深,很难看的裂缝,这片土地早继承了干旱这个恶魔的天地!

它太干了,干的都让我找不出什么词来形容他植物一大片一大片地减少了。动物无奈地坐在地上。原来清澈见底的湖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干旱让这个本来青山绿水,风景宜人的地方变得像地狱。自然界的情况让人无法忍受,人们的生存情况却让我鼻子一酸。在一座大山里许多人因为找水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篓子,上山找水去,有一个特写镜头让我十分揪心。有一个比我们小一点的女孩,她的手,她的脸都是脏兮兮的,在看看我们,个个干干净净,可能她在我们眼里是个小黑人吧。小女孩也背着个篓子,看来也是找水的。看到这,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我们是多么幸福,我们有水 ,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太不应该了!

那个小姑娘的眼神是那么绝望,绝望中又透入出一种渴望 ,渴望老天可以下一场雨。她的眼神不仅让我起了同情心。看着当地人们那么需要水 ,我们是不是还节约用水呢?我国西南五省地区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干旱,着干旱时一点一滴积累下来的,那“幕后黑手”究竟是谁呢?我查了资料,原来当地的政府为了让当地更加富裕,于是就决定增加造纸企业。造纸,需要木浆,这就意味着要有许多树木要做出牺牲,一面是经济增长,一面是保护坏境,如果是我,我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保护环境。如果环境遭到破坏,人生存不下去,钱再多,又有什么用呢?我们宁波江北大道两边原来都是绿油油的一片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就很好的说明,环境已经破坏很严重这让地球,妈妈很生气,干旱只是一次警告。我们一定要保卫环境。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6

最先出发、最快抵达,

为百姓奉上最安心的保障,

洪水汹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

大雨之后,你是社区建设中最亮的光。

他就是海河路街道中鹤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常小平。中鹤社区下辖中鹤国际、龙门逸家2个居民小区,2536户、9780人,共有52栋居民住宅楼,100个单元,3个地下车库,防汛形势严峻。常小平闻“汛”而动,把防汛抗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在此次防汛期间,他始终以保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带领社区干部查看重点部位防汛情况、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疏通排水管道、开展清洁消杀等工作,确保防汛工作有备无患、群众安全万无一失。

周密部署工作预案,为抵抗洪水打下坚实基础

在汛期来临前期,常小平周密部署,一是第一时间成立由社区书记和各物业公司经理任组长的防汛工作小组,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建立应急队伍,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纪律。二是排查整改隐患,储备防汛物资雨衣40件、雨靴40双、手电筒30个、沙袋400余袋、铁锨30把。三是联合小区物业开展防汛演练工作,搬运沙袋建立防汛隔离带,针对演练中排查出的问题,快速反应,及时整改,为抵抗强降雨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在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安全护航

7月17日至21日,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及小区积水越来越深,水流湍急。常小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巡查,对中鹤国际、龙门逸家两个小区100个单元地下室、75部电梯井、3个地下车库及52栋楼顶的落水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发现堵塞,毫不犹豫将手伸进淤泥里进行疏通;发现积水,利用抽水泵进行排水,他时刻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至上的理念。

图片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小区环境风雨之后展新颜雨过天晴,这是最好的消息,却不是最后的胜利。按照灾后重建工作部署,为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常小平带头对两个小区地下室及电梯井进行抽水,对75部电梯全面复检。同时有序开展家园清洁工作,铲除淤泥、冲洗路面,全方位消毒消杀。目前70个单元楼道和重点部位已完成消杀11000平方米,共喷洒消毒水150公斤,出动车辆4次,清扫垃圾5车。

常小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身体力行,连续7天没回家,“舍小家、顾大家”,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用不畏牺牲的实际行动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7

他就是海河路街道中鹤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常小平。中鹤社区下辖中鹤国际、龙门逸家2个居民小区,2536户、9780人,共有52栋居民住宅楼,100个单元,3个地下车库,防汛形势严峻。常小平闻“汛”而动,把防汛抗灾工作作为首要任务。

在此次防汛期间,他始终以保护辖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带领社区干部查看重点部位防汛情况、督促安全隐患整改、及时疏通排水管道、开展清洁消杀等工作,确保防汛工作有备无患、群众安全万无一失。

周密部署工作预案,为抵抗洪水打下坚实基础

在汛期来临前期,常小平周密部署,一是第一时间成立由社区书记和各物业公司经理任组长的防汛工作小组,制定防汛工作预案,建立应急队伍,明确工作责任,强化工作纪律。二是排查整改隐患,储备防汛物资雨衣40件、雨靴40双、手电筒30个、沙袋400余袋、铁锨30把。三是联合小区物业开展防汛演练工作,搬运沙袋建立防汛隔离带,针对演练中排查出的问题,快速反应,及时整改,为抵抗强降雨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奋斗在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为辖区居民安全护航

7月17日至21日,随着降雨量的不断增加,道路及小区积水越来越深,水流湍急。常小平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冒雨巡查,对中鹤国际、龙门逸家两个小区100个单元地下室、75部电梯井、3个地下车库及52栋楼顶的落水口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发现堵塞,毫不犹豫将手伸进淤泥里进行疏通;发现积水,利用抽水泵进行排水,他时刻将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捍卫着人民至上的理念。

图片灾后重建刻不容缓,小区环境风雨之后展新颜雨过天晴,这是最好的消息,却不是最后的胜利。按照灾后重建工作部署,为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常小平带头对两个小区地下室及电梯井进行抽水,对75部电梯全面复检。同时有序开展家园清洁工作,铲除淤泥、冲洗路面,全方位消毒消杀。目前70个单元楼道和重点部位已完成消杀11000平方米,共喷洒消毒水150公斤,出动车辆4次,清扫垃圾5车。

常小平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身体力行,连续7天没回家,“舍小家、顾大家”,以一名党员干部的赤子之心,用不畏牺牲的实际行动为党徽增光、为党旗添彩!

防汛办事迹材料篇8

把灾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干 “我家几间屋都堆满了泥沙,如果不是救援队的同志们帮忙,我们根本无法想象要清运到什么时候!”__日,在县城重灾点席家沟片区,站在刚刚清理出来的房间里,灾民席斌感动地说。

此时,在阴暗潮湿的房间里,几名德江县应急分队的小伙子正猫着身子,挥着铁铲,推着小车,有条不紊地清运着厚度超过_多的沙石。

听闻石阡发生灾情,德江县于__便组织抗洪救灾队赶赴我县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同时还送来了_大米,__菜油,_床棉被,请来了专业的施工队伍。

根据抗洪救灾指挥部统筹安排,该县负责县城重灾点席家沟片区的救灾救援工作。_,该县县长李云德来到石阡,看望慰问了受灾群众,并对席家沟灾情的勘察。结合灾情和居住密集、通道狭窄实际,该县于_晚召开了救援专题会,并成立了席家沟片区抗洪指挥部。

据介绍,席家沟片区受灾面积宽,沙石堆积厚度大,平均达_多,总堆积量_方以上,同时,通道狭窄也给工程施工造成了极大困难。

负责协调联络的德江县政府办副主任彭娅介绍:“我们根据受灾现场情况制定了救援方案,一是全力疏通排洪沟,防止二次灾害发生;二是调运相应设备清理室外堆积的沙石;三

是人工徒手清运室内沙石。为抓紧时间完成任务,我们每天早上_过就起床,中午不午休,晚上要加班到_,但进度仍然缓慢,当前,差不多完成了工作量的_%。” 在救援现场笔者看到:应急分队的年轻队员因为连续徒手清运,手心已打起了血泡,但他们说:“一点也不辛苦,这是真正的为民服务”;经常坐办公室的行政工作人员浑身稀泥,因为平时疏于锻炼,而这几天却是持续奋战,超负荷劳动,已经疲倦得靠着门框就能睡着,但他们说:“灾民的事就是我们自己的事,能帮助大家早日搞好灾后重建,吃这点苦受这点累算什么!”洪灾发生时,席云兵夫妇在铜仁陪女儿高考,他家被水淹过的一楼在及时清理出来后,成为了援建队的休息场所。在依旧潮湿的一楼,挨挨挤挤摆满了沙发、椅子、凳子,队员们累了就将就着靠着打个盹;饮水机旁边准备了充足的矿泉水,同时还有上好的石阡苔茶,他说:“在大灾面前,爱是最重要也是最感人的,救援队不仅帮我们重建家园,还用行动温暖了受灾群众的心,我们只能尽点微薄之力搞点后勤,让他们渴了有口水喝,累了有个地儿休息一下,因为他们实在太辛苦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在传递,席家沟灾后救援工作在救援队与受灾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逐步推进。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事迹材料作文500精选8篇

38事迹材料优质8篇

雨来事迹材料优质8篇

敬业爱岗事迹材料通用8篇

时代楷模事迹材料8篇

学校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500字8篇

先进乡镇的事迹材料8篇

写2023字事迹材料模板8篇

写2023字事迹材料优质8篇

优秀学生干部事迹材料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5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