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计划可以用于沟通项目的重要信息,包括目标、时间表和进展情况,我们必须不断调整工作计划,以适应变化的环境,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1
xxxx年,x镇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十大重点工程”“五项重点改革”和“七大共享平台”建设要求,积极探索x特色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抓重点、攻难点、增亮点,大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落实,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xxxx年工作总结
(一)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积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近年来,从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型,以食用菌、药材、竹笋、等农产品为主导,逐步建成了食用菌生产基地、竹笋种植基地、“三木”药材种植基地。培育了以万宝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鑫雨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种植规模xxx余亩,年产量xxxx余吨;中药材以黄莲为主,种植规模xxxx余亩,年均产量xxx余吨,建成了以花溪、大坪等村为主导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在大坪、龙定、春芽等村高标准种植推广“三木”药材,建设高山三木药材种植区;积极发展笋用竹产业,在大坪、红山、春芽等x个村实现笋用竹有机食品认证xxxx亩。
大力推进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利用剩余统建房,引进优筑旅游开发公司,投资x亿元建设花溪民宿群,现已开工建设。全镇现有颐养中心x家,花海、湔江美庐、旺达瑞川熊猫等涉旅企业及农家乐xx家,旅游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加快特色镇建设,完成了xxxx年度x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建设验收工作。
(二)以培育人才为关键,积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完成“育婴师”劳动技能培训x次xx人,共xx人实现就业。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x人,完成新增农业职业农民培训xx人。
(三)以农村文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推进乡村文明创建。截止目前,筒西、姚家、梓柏等xx个村被命名为x市级文明村;xxxx年桥楼、x场社区被命名为x市级“三美”示范。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基层法治示范创建活动。
2、深化天府文化主题活动,每月开展x次川剧座唱活动;开展“走基层”文化惠民演出x场;开展文化培训xxxx人次。
3、全面提升农村社会事业。各村(社区)已建立农村金融服务站和益农社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农村公路,完成了龙深干道xxxx米建设、崇德至羊叉道路xxx米建设、ax线崇德段道路xxx米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共签约居民xxxxx人,签约率xx.xx%。
(四)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积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一是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庄美化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xxxx年x月,x镇红山村被列为x市xxxx至xxxx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项目计划——百镇千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深化实施厕所革命,xxxx年改造公厕x座,完成农村户厕改造x户;深化实施农村垃圾革命,新建密闭式垃圾房x座,新增生活垃圾分类覆盖居民xxxx户;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全镇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的村占比达到xx%。
二是积极创建“美丽x、宜居乡村”,达标村xx个。
1、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健全党群服务中心,完成了桥楼村、花溪村、x场社区党群活动中心亲民化改造,提升了服务群众水平。
2、稳步推进平安社区建设。完成xx个村(社区)综治中心标识标牌、电视、电脑规范化建设。深化“大联动.微治理”体系,xxxx年至今网格员通过“大联动.微治理”系统上报事件xxxxx件;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巩固社会治安基础。
3、推动社区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桥楼村共引入社会组织x个,全镇居民自治组织xxx个。
4、深入实施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巩固提升背街小巷鼓浪屿路xxx号x条;完成桥楼小游园绿化、铺装、凉亭、葡萄架建设;完成桥楼大舞台的提档升级;完成乡愁记忆馆、文化墙、桥楼标志节点等硬件建设;投资xxx万完成xxxxx余人的供水官网改造工程建设。
5、开展示范村(社区)建设,xxxx年花溪村、景山社区被命为x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社区)。
(六)以深化改革激活要素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1、扎实抓好农村重大改革。深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基础上,深化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农用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xx%,新增家庭农场x家。
2、深化开展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行动。持续落实x户产业帮扶户增收致富措施,落实帮扶资金x.x万元,预计能全面实现收入达当地水平的xx%以上的目标。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工作,全面摸清前三轮高标准扶贫开发相对贫困户涉及xxx户xxx人,和xxxx年以来新识别的x户xx人产业帮扶户,没有出现返贫等现象。
(七)xxxx年x月x日,承办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在x现场办公相关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各村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不同,工作成效有差别;二是x镇为山区乡镇,部分偏远村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或根本没有收入;三是生态治理任务艰巨,部分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四是农村人力资源短缺与专业人才匮乏并存,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等。
三、xxxx年工作计划
xxxx年,我镇将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和较强的空间承载能力等优势,抢抓成德同城和x向西向北门户发展新机遇,按照多中心、多组团和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持续推动x区域分中心建设各项工作。
(一)强化项目建设,助力区域中心镇建设。加大存量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实现文旅产业示范带动效应。
(二)聚力宜居乡村,持续建设幸福x。持续深化省级卫生镇和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争创x市安全生产监管示范镇,加大生态本底投入,持续推进“增花添彩”工程,实施“三谷”美化工程,继续开展特色植物栽种。
(三)强化基础配套,持续改善民生。
(五)深化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2
xx年,x镇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锐意进取、唯实唯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要求有序有力推进,镇级获评国家级卫生乡镇、省级康养小镇、省级森林城镇等荣誉称号。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
(一)在推动发展上,重点突出补短板、提能级
坚持规划引领,着力补城乡统筹、集镇建设滞后之短板,提发展平台、资源集聚之能级。借与xx大学校地合作之势,积极对接xx、融入长三角,全年共赴沪进京x次,校地交往交流x余次,与xx大学社会学院、美术学院、经济学院、建筑设计院陆续开展了一系列课题、项目的合作。举办xx大学·xx理工学院·xx国际联合设计工作营,启动“x之春”公共文化项目,落实好xx县与xx大学社会学院签约并共同筹办第x届费孝通论坛相关工作,xx大学教育实践基地(x文化中心)及周边区块有机更新加快推进,积极谋划未来乡村实验区,探索符合x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农村社区化、社区艺术化发展之路,为把x打造成为xx对接xx、融入长三角的乡村振兴和人文社科领域重要节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启新的可能。
(二)在美丽乡村建设上,重点突出强基础、破难题
x镇立足实际情况,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以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为目标,紧紧围绕“紧抓工程不放松”的要求,科学规划编制,通过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等措施,不断完善城乡供水、土地整治、四好农村路等区域、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举全镇之力“重启”xx水库政策处理;加快推进x景区派出所、综合供能站等项目前期;加大招引古法农业、智慧农业项目。
(三)在推动旅游上,重点突出树品牌、提质量
进一步强化“爱x”旅游品牌培树,协助办好省体育局、省文旅厅、省妇联等部门牵头的“全民健身运动汇”、“鲜甜妈妈的味道”等活动,举办“疫去春来——跟着县委书记游x”活动,再度举办“相约七夕·爱在x”旅游节,无限x直播点击量超x万。xx小镇入选第x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x仅x席),xx景区加快扩建,善见村旅游项目开工建设。全年相继在xx、xx等各级各类媒体发布x旅游相关宣传报导x起,x旅游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不断提高。
(四)在脱贫攻坚上,重点突出三清零、强帮扶
接到市、县扶贫工作指示后,镇主要领导高度重视,xx书记亲自抓落实,第一时间组织召开部署会议,邀请第一书记、农村指导员、各部门站所的结对干部,全面贯彻落实“一村一部门,一户一干部”政策,并且在镇班子会议上多次专题部署“百日攻坚”各项行动,主动带头认领结对帮扶对象。完成x间危旧房修复,完成x户x人扶贫结对,确保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镇域公交一体化“村村通”x条公交路线投入运行,引进“微公交”线路,方便百姓出行。x镇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微心愿”圆梦活动持续开展。镇干部全年共走访、慰问各类困难对象x户,总计投入慈善资金x万元,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得到解决,干部与群众、镇区与村居、当前与长远良性互动格局进一步形成。年初立项的x个村级扶贫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并通过验收,扶贫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按照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x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x万元以上的要求,我镇已全部完成消薄任务。
(五)在抓党的建设上,重点突出抓基层、优结构
在县委强力支持下,x镇上下同欲,全力破解x基层基础弱、宗族门墙高、外出人口多等历史性、地域性难题,圆满完成村级换届工作。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阵地下沉、工作下沉、责任下沉,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六)在保平安稳定上,重点突出责任心、防风险
坚持生命至上,守土有责、守土尽责,镇村干部应对不确定性风险能力不断加强。广大镇村干部众志成城,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利用农村广播、夜巡喇叭、流动宣传车、横幅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宣传,先后发放健康告知书、防疫倡议书、法律告知书x万余份,防集聚、守小门实现常态长效。扎实推进反走私、扫黑除恶、渔业渔船、防汛、防旱、防溺水、消防、森林防火、安全生产、反邪教等专项工作。优化“四平台”运行,网格化管理考核位居全县前列。落实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做实“大调解”体系,排查化解矛盾纠纷x起,办结信访件x件,其中市县级x个积案全部化解。创建大x、岩下、善见、双林等“五无村居”x个,创建率全县最高,百姓安居、社会安宁局面持续、坚定保持。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3
xx年,工管委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坚持以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眼于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与管理等重点工作,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发展,继续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总量。
一、xx年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园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只有13家,主要生产白厂丝、大理石板材,电解锰等初加工产品,处于产业链底端,抗风险能力较差,产品销售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未能满负荷生产,经济效益下滑,工业经济增长乏力,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截止4月份,园区工业总产值7.46亿元,同比下降19.78%,工业增加值2.3亿元,工业项目实际投资0.13亿元,税收0.2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410万元,完成任务2700万元的15.19%。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一)广西桂冠开投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从上年9月以来因上游来雨量少,河水水位低,发电量大大减少,工业总产值也随之大幅度减少。
(二)广西忻城县宏图锰业有限公司,xx年由于电价过高再次申请停产至今,成本价格倒挂,恢复生产需待运营成本降低或产品价格回升。
(三)广西忻城大塘贤明石材由于原矿山资源枯缺、忻城兴城石材有限公司也由于资金断链、广西忻城宏德石材由于市场不景气产品没有销路,处于停产状态,其他石材企业生产也是断断续续,生产经营不正常,无产值。
(四)广西昊天钙业有限公司虽已进驻思练工业园,但由于征地原因到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原因也是征地难,国土部门无法落实土地给企业。
(五)我县丝绸行业企业共5家,都有意向扩大生产线,但是因用地未能得到解决,因此产值一直不能提高。其中忻城县玉蚕丝绸有限公司综合加工项目已完成第一期项目建设,于去年7月已投产6组生产线运营。第二期项目4组生产线正在安装落实当中。该公司有意向再扩大规模,但项目推进缓慢,原计划用地30亩,现在还有12亩地因征地补偿问题没能落实。
(六)广西洪渡木业有限公司少数民族家具和人造板加工项目、柳州市博隆食品有限公司百香果种植加工项目自xx年入驻红渡工业园,但由于资金欠缺,项目一直没有新的进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止4月份,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410万元,为项目尽快落地提供了保障。一是玉蚕丝绸有限公司投资150万元,进行二期工程场地硬化及厂棚搭建项目建设;二是忻鸿车辆检测中心投资60万元,进行围墙建设;三是投资100万元,进行忻城县城南新区教育路项目建设;四是忻城冠峰单采血浆有限公司投资50万元,进行场地平整。
(二)强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我县工业项目开工建设,继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强劲拉动,推动实现我县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xx年上半年,园区内新开工的项目有玉蚕丝绸公司二期工程项目和广西铭圆铝塑家俬有限公司家具加工项目。
(三)积极配合规划项目实施。xx年,来宾市利用我县、合山市资源优势,推动来宾市合忻碳酸钙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碳酸钙产业。工管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确保项目尽早实施。
(四)围绕现有企业抓服务。一是加强闲置及低效土地的清理。加大对停产企业绿源公司、村姑农业发展公司和金宏昕公司的清理整顿力度,由政府收储再对外招商。二是帮扶企业挖掘潜力,做大规模,积极培育规模以上企业。
(五)落实企业的各项安全工作。工管委坚持每月深入园区2次以上,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例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齐。园区路网、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仍待完善,三废治理压力大。石材企业的废浆渣和缫丝企业的污水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排污问题日益突出。
(二)工业储备用地不足。园区工业用地储备不足,招商引资项目无法落地。
(三)园区班子建设有待加强。根据忻城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设立忻城县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忻编字〔20xx〕12号),核定领导职数:主任1名,副职2名。目前管委只有主任1名且由县经贸局副局长兼任,尚未配备副职。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加强园区交通、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配合推进红渡工业园北巷码头进港二级路、污水处理厂和城南工业园排污管道、路网项目建设。
(二)着力推进项目建设。一是确保在建项目如期投产运营。继续做好桑蚕茧丝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二期工程项目、莫老爷养生堂建设项目、洪渡木业有限公司少数民族家具加工项目、忻鸿车辆检测中心项目和博隆百香果加工项目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如期投产运营。二是力争新建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做好碳酸钙深加工、牛肉深加工、中亚不锈钢制品加工、特色生态农产品(桑葚)研发开发等项目入驻园区的前期对接服务工作,力争尽快落地开工。
(三)做好企业服务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活动,及时收集汇总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跟踪有关部门解决问题落实情况,切实解决企业和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和项目开工建设。
(四)围绕配套服务抓建设。理顺一区三园的管理体制,按照《忻城县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管理办法》,抓好标准厂房已入驻企业的管理,切实做好物业费和租金的收取工作。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4
乡村振兴工作工作思路
乡村振兴工作如何开展,需要一个非常可行性的实施方案?下面就如何实施计划个人的一些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乡村振兴工作首选需要产业发展。经前几天走访了解汇总,留守人员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儿童,大部分家庭都是青年人外出务工,老人在家带孩子读书照顾家庭。这些老人除了带孩子,平时还要在乡镇灵活就业和自家种地来维持家庭费用支出,收入基本维持家庭开销。因此,要想村强民富必须要有产业发展,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二,乡村振兴工作人才乡贤是根基。俗话说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不管你发展什么产业,都离不开人才,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因此人才乡贤是发展产业的中枢。
三,乡村振兴工作需要一个坚强的党组织。乡村发展离不开一个能担当,能有作为的组织,一个坚不可摧的党组织就能成就一群能干事,干成事的优良队伍。
四,乡村振兴工作统一思想不可忽视。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全村人统一思想,打造一个田园乡村,村民不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思想工作是重中之重。
五,乡村振兴工作信念实现目标的精神支柱。为什么说信念是精神支柱,一个人,一支队伍都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实现乡村振兴工作的航标和方向。
以上是今天从学习中得到的一些体会,肯定有很多没想到,也有很多需要去实践才能见真实性。广大关注和关心乡村振兴工作的人才乡贤们,我们增仚村驻村工作队诚挚邀请你们加入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做出我们的贡献,一起带领村民发家致富。谢谢大家!
2023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篇5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始之年,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我区切实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弱项、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对脱贫攻坚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好的方面优化提升,不足之处加以完善,从而促进农村地区各项事业的再落实、再提升和再完善,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就我区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有效衔接
(一)建立健全过渡期工作机制,持续夯实工作责任
2021年5月,区脱贫办印发了《**区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脱贫办发〔2021〕6号),明确了过渡期内有序推进政策体系稳定衔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强化项目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教育服务改善、基本医疗优化、重点帮扶和示范引领等六大行动,对推进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做了具体安排。2021年8月,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明确当前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持续做好对退出村(东风村、百花岭村、三阳院村)、脱贫人口(截至目前1764户5353人)、三类人员监测对象(9户22人)动态监测与后续帮扶,同时组织开展覆盖所有农户的风险排查。8月份以来,我区完成了三个退出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原扶贫驻村工作队人员选派轮换,新轮换的工作队将在帮助村两委在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前提下,重点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现状,指导帮扶村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筑起民生第一道防线,各涉贫街道按照省市1?24的配比要求,组建了2040余人的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员队伍,区级各行业部门成立了防返贫监测工作专班,协同推进防返贫日常监测排查、风险预警信息筛查、专项督导检查等工作,区、街、村三级联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二)常态化排查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守住民生底线
对于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我们主要采取四种方式进行:一是由村级网格员按照一月一轮次的要求,对所有农户进行日常走访排查,一旦发现疑似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报告村两委启动核查研判;二是按照省乡村振兴局在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随机抽取的行政村名单,组织开展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由街道组织力量对抽中村所有农户进行逐户摸排;三是由区乡村振兴局专职队伍进行重点抽查,对抽查村的脱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人户、老人户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走访,排查风险隐患;四是区乡村振兴局协调区民政、医保、残联等行业部门,对部门数据进行定期筛查,将预警信息反馈相关街道、村组进行核查研判。截至10月底,我区已开展8轮次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和11个村的重点抽查,累计走访排查农户5800余户2.1万余人,筛查疑似风险信息400余条,反馈疑似风险48户、173人,经村组、街道研判,拟新增3户13人纳入三类人群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均为因病突发困难家庭。目前,已由民政部门落实低保帮扶措施。
(三)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安排部署,我区组织开展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回头看回头帮回头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农村安全饮水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等专项行动,走访排查范围覆盖了6个涉农街道的所有行政村常住人口,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走访比例达到100%,回复解答群众政策疑问820余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1个。从排查情况看,我区脱贫攻坚期各项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街道、村组对个别群众突发生活困难基本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较小,区域脱贫攻坚成果得以有效巩固。
(四)优化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结构,持续推进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期,扶贫项目多为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项目,对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保障。进入过渡期,为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区参考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出台了《**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办法》,明确了过渡期财政资金保障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要求。同时,组织开展了2021年度市级、区级衔接资金支持项目和2022年度储备项目征集工作,建立了2021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库,争取市级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80万元(是攻坚期市级专项资金的4.97倍)用于支持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安排区级衔接资金265.73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用于持续支持脱贫劳动力公益专岗、教育帮扶雨露计划技校生补助、脱贫户助农保、脱贫户产业提质增效等到户到人帮扶项目。从资金投入力度看,我们统筹兼顾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稳定保持了对原有到户到人帮扶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等目前推进全面振兴中的短板弱项,我们明显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更突出了资金投放和项目建设的普惠性,体现了过渡期从集中财力支持脱贫攻坚转向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性任务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还需强化
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是陕西省今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督导检查各街道看,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到位、排查不扎实、纳入监测不及时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村组干部认为扶贫工作已经结束,对扩大范围开展防返贫监测存在懈怠情绪,村级未建立定期风险研判制度,对网格员的排查情况不能及时掌握;新组建的网格员对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掌握不到位,在排查中对群众关于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报销、残疾人补贴等方面的政策疑问不能做到准确答复,对疑似风险向村两委报告不及时;村级防返贫监测排查台账、研判记录等工作资料还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准备工作还需更扎实
临近年底,省市脱贫成效后评估工作已启动,我区也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街道、部门对照评估内容全面做好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目前,我区在衔接资金项目进度、小额信贷新增贷款额等量化指标上与市上的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前期反馈问题整改、档案资料的规范、集中走访排查、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等方面,也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持续推进。
(三)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力度还需加大
推进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先补齐发展短板。目前,我们农村地区发展的短板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依然突出,虽然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日常的管理维护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二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还需有效破解,我们现有农业产业存在结构单一,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产业收益预期不佳造成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我们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处于典型的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集体经济组织既不能解决村集体的发展出路,也不能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这些短板造成群众留在乡村难以实现其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在过渡期内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三、2022年工作计划
一是常抓不懈做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虽然我区已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但我们的脱贫成效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全区已脱贫人口中患病、残疾人口占比达1/3,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7%,5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44.5%,脱贫人口自我发展整体能力较弱,发展产业、稳定就业难度很大,依靠兜底保障政策进行托底人群占比大。因此,在过渡期内抓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仍然是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行,建立网格员轮训制度,不断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让网格员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对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我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成果得以有效巩固的首道防线。
二是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也是我们过渡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衔接资金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在保持区级财政投入稳定的同时,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衔接补助资金,计划2022年至少支持5个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保持项目数量逐年增长,衔接资金逐年更多地向普惠性项目倾斜,以农村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拓展脱贫成果为目的,平稳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是探索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机制。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2021年4月份印发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相关要求,我们要探索创新机制,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支持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合作共赢,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多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共同富裕。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