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思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通过分享心得体会,个体可以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篇1
时间如奔腾的江水急速而又一去不复返,几周来的日语课已接近尾声,对课堂上的那种学习日语的激情却依依不舍。说实在的,现在日语作为一门小语种在中国很流行,许多学生学习日语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为考研,有的为出国留学,有的为了将来能够找到高薪的工作,还有的只是个人爱好等等。总之,我觉得比别人多掌握一门外语就是优势,无论将来做什么。
谈起我学日语的兴趣,可以说是从高三就开始了,记得当时一位同学家的姐姐在日本留学,高考前打国际长途为她加油。当时很羡慕她姐姐能出国,我就想着我也要学习日语,将来有机会也去日本深造。慢慢地,我进入了大学,听老师说学计算机的学生可以学习日语,现在对日外包的软件项目很多,了解一点日语肯定会有好处的。这更加点燃了我学习日语的激情。所以从那时刻起,我开始从网上查找、下载一些初级日语的教程来学习,开始“”的学习起日语的五十音图来,日语的语音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我就一遍一遍的听,一遍一遍的写,但是当时临近期末考试复习,所以对日语的初步学习也就搁置一旁。当了今年这学期,我留意到公选课里开设了初级日语,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选了这门课。到了第四周开始《初级日语》这门课时,我记得当时我们的教室都爆满了,同学们对学习日语的激情都很高涨,教我们日语的是我们学校安全学院的鲁老师,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遍一遍的大声朗读,真的很有气氛。我记得最深的是他的一句话,他总是说他在学习日语时,外面的一切事物都与他无关,他的头脑里只有日语单词和他自己。老师的这种精神很值得我们每一个学生学习,我想无论学习什么东西,如果达到了这样一种如痴如醉的忘我的境界,迟早都会开花结果的。
课后我也不断从网上学习一些句子来记忆日语单词,也朗读日语课文来掌握初级日语里的一些词汇及简单的语法。慢慢地,同学也被感染了,开始学习起日语来,我们就每天“”的那样打招呼,晚上“”的那样问好,我不断地练习自我介绍“”,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听、读、写、说,我感觉我每天的学习生活都充满了乐趣。我觉得学习日语就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我们需要循环往复的记忆大量的单词,需要不断的联系听和说的能力,学习日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卓有成效的,掌握一门语言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我们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小有成就。总之,学外语,听说读写译,各个都很重要。但是什么最重要呢?当然是听了!不然怎么会把“听”给排在第一位呢?
但是练习听力没有捷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且在过程中,你可能感觉不到自己有所进步提高,但要耐心坚持,总有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听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的。练习听力,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比较好的练习方法。这个制定过程需要慢慢摸索。我们都知道小孩学习语言非常快,那么小孩是怎么学会语言的呢?要记得刚出生的婴儿,什么都不会,不会说也不会写。但是他们可以用耳朵来听!这“听”可是天生的能力,所以往往婴儿特别集中注意力去听,听清了然后模仿。我想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类似婴儿学语言的方法——初期时大量广泛地听,仔细认真地听,精听、泛听都要练。所以我就平时休息的时候,看一些日语原声的动漫剧、情景对话,在不知不觉的环境中来提高我的听力。课堂上,老师也给我们放一些基础日语语音及单词的小动画,老师也说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来学习日语,比他们那时候幸福多了,真的,通过灵动的图画来记忆单词真的很有效果。另外,经过同朋友们的交流,她们说平时的时候,你多看点日剧、听听日语广播、访谈、综艺类的节目会对你有所帮助的。简而总之,听力很重要,否则的话,学习过之后只会做题,看看文章,不会听也不会说,就成了哑巴日语了。它就像学习英语一样,培养我们的语感,久而久之,耳濡目染,我们慢慢也就有所提高啦。只要听力能听懂,那么我们的读写译也就变得容易了。
我认为学习日语同别的学科一样,首要的是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我们才能更有激情的去学习,因为要记忆日语的大量词汇也是很繁琐的一件事。课堂上老师说,如果你们有机会出国一趟,在那样的语言环境里待上一段时间,你就会了。是啊,环境也很重要,现在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好的环境,但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就好比,你对着镜子说日语。要不然,学习起来会越来越觉得累,逐渐的就放弃了、淡忘了。另外,我觉得学习日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足够的阅读,这是我从英语的学习中感悟出来的,记得是当时考六级时,我觉得单纯的背单词,遗忘的速率很大,所以我每天都做一定量的阅读训练,遇到不懂的单词就去翻字典,读得多了,见得多了,慢慢地词汇量也提高上去了。所以说学习日语也一样,听力很重要,但是阅读多了也会有效果的,俗话说嘛,一回生二回熟。而且,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吗,就是荀子在《劝学》里的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是很重要的。这都是我平时积累的感悟,我想利用这种方法学习日语也是行得通的。
此外,日语的语法也是需要牢牢掌握的,在我们做朗读或是练习的时候,分析句子的结构组成也是至关重要的。
日语课即将结束,说真的,老师教会了我们很多啊,虽然只是短短几周的时间。我们都知道,大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个完整的思路,老师给了我们学习日语的敲门砖,那么,剩下的就靠我们自己的勤奋了加汗水了。我会以饱满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继续学习我的日语,我始终相信一句话,那就是“贵在持之以恒”。
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篇2
我是因为动画才开始学习日语的。我小时候经常有日本动画片播出,里面传出很好玩儿的日本话,和中国话完全不一样,什么啊呀啦呀、哇呀咦的,真没想到日本人居然这么说话。不由得,我开始觉得日语很有意思,很特别。从此,我便开始决定学日语,通过语言去了解他们。
我来到了xx课堂,这里大概有30个学生,这里的同学很多都是通过漫画、动画才开始接触日语,开始学习日语的。也有一些已经有了基础的同学,他们好像以前学过一些,现在来到这里好像是补补漏儿。不管这么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立志,为了我的动画日语事业而奋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xx,写的奇形怪状,却又那么的柔和顺美。仿佛一笔一笔都像是水,那么平静;又像海,有时波涛汹涌;像风,说起来秋风扫落叶;总之,有趣。看了书才知道,日语文字和中国文字的联系是那么的紧密,简直是密不可分。早在1500年前,中文开始传到日本,那时候日本人认为中文是一种外国话,也许就像我现在学习日语一样吧。
跟着老师开始一个一个的读,一个一个的.念,回到家后一个一个的背。50音图就这样记在脑子里了。接着是很简单的课文,“我是xx”,日本人说话真有意思,wa呀desu的一大堆,不像中文那样,“我”就是我,“是”就是是,“xx”就是我的名字。也许这就是外国话和中国话不一样的地方吧。
其实,有时候心里也着急,看着电视里的动画,他们说的那么幽默,笑的那么开心,玩的那么高兴,真想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班里有些同学有时会拿出一些日本的漫画啊歌词什么的,真想全部看懂那上面的东西。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哎......
老师告诉我们:不要放弃,不要气馁,跟着老师,一步一步走,最终会达成大家愿望的。古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那么听老师一句话,应该是胜读一百年书才对。学到现在,我已经会了一些最基础的东西,比如“我叫xx”“我18岁”等等这些简单的话到“我去学校”“我喜欢学习”这些带有动词的简单造句差不多都基本掌握了。期待着明天的学习。
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篇3
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其形式无非是两种:其一为口语(こうご),其二为书面语(書(か)き言葉(ことば))。而两者相比,无论是从语言的发展还是从学习语言的自然规律来看,都应该是口语领先。因此,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日语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若只具备读写能力,却听不懂、说不出,那么在实际交际中,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哪怕学得再好,也不能摆脱“聋哑日语”(聾唖(ろうあ)の日本語(にほんご))之嫌。
怎样才能学好日语口语,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呢?
要克服害羞、胆怯的心理,要有感于开口的勇气。有的人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可从来不敢开口,虽然想说又怕讲错了惹人笑话,这是学习口语之大忌。要有不怕“丢脸”的精神,这种“丢脸”将给你带来丰厚的果实,成功的喜悦和无比的满足感。为了学好一门外语,“脸皮厚”应该说是最佳捷径。你要知道,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何况用母语表达时还会出错呢!外语学习者就大可不必或没有理由因怕出错而不敢开口了。我在日企时尤为总工程师说(チーフエンジニア):「人間(にんげん)はミス(みす)を犯(おか)す動物(どうぶつ)である。」“人是犯错误的'动物。”此话不无道理。如果拿出儿童在学习母语过程中的那股劲,在口语练习过程中即使犯错误也不气馁,不断纠正错误,不断提高,不愁口语不好。
“听”和“说”都属于口语范畴,具备了一定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知识的日语学习者,进行口语练习时,一定要注重“听”的能力培养。通过各种途径,收听日语广播,收看电视节目或日语vcd、dvd,听录音带、cd,听别人讲日语,听一日语为母语者的讲话来大量地接触日语语言,并进行模仿。这样,有了大量的语言储备,开口讲话,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便势在必然。当然能听懂、能理解的并不一定能使用(说出来),但是能听懂、理解得越多,使用的范围就越广,口语能力便会越强。本人刚开始学日语时,一有机会就听日语电台的广播,虽然听得懂的极少甚至没有,但起码日语的语感,已经深深地烙在大脑的记忆之中,对以后的口语起了莫大的作用。
口语是用来进行思想、情报、感情等有意义的交流的,决不是单音、词汇、短语、句子的简单重复或句型的机械操练。因此,其它文化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同样必不可少。只学会了语言知识,却不了解其他社会文化因素,缺乏言语的得体性意识,在交际中便会出差错,收不到预期的交际效果。以日语为母语者一般都能原谅外国人所犯的语音、语法错误,但如果表达不得体违反他们的交际常规和准则、礼节,就会引起他们的误解和不悦。所以,要学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和学会相关的知识。
学习口语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既可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也可在学习中摸索出适合于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每年都遇到问如何学好日语、如何记单词、如何说好日语的学生。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如果你是学生,积极参与每一堂课的学习活动就是了,因为听讲、读课文、回答提问、写单词或句子、听磁带或看短剧本身就是很好的方法。该做的不做,老想如何少写少听少说获得最佳效果,则永远没门。何况近几年在日本由于电脑的普及,很多年轻人不会写的汉字比以前的人多,其原因就是因为写字训练少。本人好像从未问过如何学好日语这样的问题,本人关心的是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哪一个,非知不可的单词是哪一个,其次做自己的小辞典,经常整理最常用的词。当然,你可以采取如下的联系方法。比如找同学或会日语的人进行练习,睡觉前或休息时,互相翻译单词或句子,互相提问。这样既有机会听别人说,又有机会向人开口说话,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果没有合适的练习对象,也可以自己跟自己说。设想某一方的情景和人物,适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是之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把口语练习变为一种乐趣,还可以给自己创造一定的语言环境,如以不同的声音高声朗读,加深感官印象刺激。
我觉得我们学习外语最终的目的是运用。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尽快找到对自己来说合适的、效率高的那种学习方法。
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篇4
我从小就因喜欢动漫游戏而爱上日语,后来大学进入日语专业正式学习,大三赴日交换留学一年,毕业后在日企工作了七年多,掐指一算,学日语至今也有12个年头了。粗略整理了一下这些年来的日语学习经验,分享给大家。
【五十音图】
从小学开始,我就对日语感兴趣。跟大多数少年一样,带我入门的领路人是日本的动画片和电子游戏。
那时候的动画片都是中文配音,只有主题曲和片尾曲是原汁原味的日语。我先用录像机录下,然后再回放,把每句歌词抄下来,前前后后抄录了好几十首歌。后来上初中时又买了台带av输入端子的录音机,把录像带里的日语歌转录到录音带,没完没了的听,慢慢地也能跟着哼唱。
而电子游戏呢,当时哪有汉化版,满屏的日语指令,只能靠死记其位置。然后那些要用一长串假名密码记录通关进度的游戏,就逼着我去学写平假名了。(比如fc的《圣斗士黄金传说完结篇》《天使之翼2》等等)
我的五十音图学习,就是这样完成的。
通过抄日语歌词学写假名,通过听日语歌来学读假名,此法相信到今天也绝不过时。何况在网络时代,获取日语歌资源犹如探囊取物。在此推荐几首kiroro的歌,速度较慢且咬字清晰,适合用来学假名发音:《未来へ》《長い間》《ひとつぶの涙》《生きそ》。
【词汇】
让我第一次接触大量日语文字的,是日本的国民rpg游戏《勇者斗恶龙3》。其文字量是以前那些小游戏远远不能比的。
面对异国语言的叹息之壁,不畏艰险的初中生采取了两个行动:第一,买了本《新袖珍日汉词典》;第二,开始做攻略笔记。在此游戏的通关过程中,积累了大量rpg词汇(魔法、钥匙、战斗、逃跑、宝箱、体力……),但是语法依然一窍不通,虽然抄了很多对话,但仅能弄懂只言片语。
此后一直到高中,虽然游戏照玩不误,但日语却止步不前。毕竟不像现在有令人眼花缭乱的日语学习书,更没有金山银山般的网络资源。于是,我大学便选择了日语专业,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纯粹是出于兴趣。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目的,那就是为了看懂rpg游戏的剧情。
如今回想起来,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从来没有正儿八经的背过单词,只是每天早上读完课文之后顺带读一遍生词。后来大三赴日交换留学一年,倒是弄了个生词本,记下阅读中碰到的新词汇,没事就翻出来看看,但最后似乎也没记住几个。多年来的英语课,让我对背单词深恶痛绝。
我的词汇量,基本上来自大学期间所接触的大量动画、日剧和游戏,以及留学期间看的日语书。另外,由于日语中有很多汉字词汇,以及来自英语的外来语,可以通过其对应的汉语或英语来推测词义,这部分词汇不需要特别花力气记忆。还有就是在接触了一定量的日语词汇之后,会慢慢摸到一些造词的规律,大大提高猜测生词含义的准确率。
不是靠背单词,而是在具体的语境之中,通过大量接触而自然地记住词汇。随身带本辞典是个好习惯。看日剧动画,玩游戏,读书,和日本人交流互动,都是扩充词汇的好办法。汉语词汇或英语外来语,可以通过原词来推测其词义。通过摸索造词规律,也可以提高猜测生词的准确率。
【发音】
从小学时代听动漫歌曲开始,我就一直在模仿日语发音。后来看日语原声的日剧动漫,也会下意识地模仿,并在读课文或课堂发言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发音。
我是潮汕人,但普通话还算标准,受方言影响不大,这想必也跟善于模仿发音有关。而尽管到高考为止,我的英语成绩都一直很好,但英语口语却很烂,因为我从来没有听录音去模仿过英语发音,会唱的英语歌也只有一首《yesterday once more》而已。
纯正的发音,只有通过模仿来掌握,然后在朗读和会话中去不断纠正。
【语法】
日语的语法可谓纷繁芜杂。先是存在敬体和简体两大体系,还有动词和形容词的各种变形,加上无处不在又阴阳怪气对使用场合有极苛刻要求的助词,更有尊敬语和谦逊语、对外对内、对长辈平辈小辈的语气区别……每一个单独拎出来都足以让人头晕眼花。
好在我对日语抱有无比旺盛的好奇心,对各种不懂的语法句型都有刨根问底一探究竟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着劲儿,查词典、问老师、搜雅虎,若不彻底弄懂,绝不轻易放过。因此一路披荆斩棘,没有被吓倒过。
由于日语属于黏着语,靠附着在句子成分后面的助词来接续,因此学会准确的断句非常重要。日本人说话又喜欢含蓄和婉转,要判断一句话是肯定还是否定,也必须依靠准确断句。而日语的动词、形容词往往都是由汉字加假名构成,判断夹在汉字之间的假名是属于上一个词还是下一个词、还是单独的一个助词,有时还真不太容易。
记得大学精读课的老师(也是班主任)喜欢让我们造句,然后第二天对收上来的句子进行点评。她常说的一句话是:乍一看似乎不通,看上三遍似乎就通了。那时候只觉得日语真麻烦,连判断一个句子的语法对错都这样难。直到最近我才明白,在对生词或句型理解不够深刻,又缺乏相关语境的情况下造句,其实对学语法有害无益,特别是日语这种需要特别注意使用场合的语言。与其自己胡乱造句,不如接触大量地道的例句,在正确的语境中掌握词汇或句型的用法。
除了学校的教材《新编日语》之外,我从来不看其他什么语法书,不过有一本书我觉得是所有学日语同学必备的,那就是《日本语句型辞典》。几乎囊括了所有可能接触到的句型,而且解释精当,例句丰富,绝对是葵花宝典般的存在。
日语语法体系复杂,最好通过大量的阅读(看日剧当然也可以)和接触正确例句,去理解各种助词和句型的用法。不提倡用造句去记语法,那样可能会记住错误的表达。学会准确断句,然后分析句型,必要时借助工具书。
大学的听力课老师采用了一个很变态的训练方法,就是让我们下课后听录音,然后把录音内容全部写出来。而且那录音带是翻录的,音质差,杂音多,经常卡在一个词那里死也听不出来。尽管变态,但这方法却使我养成了在听日语时,绝不轻易放过一个字眼的好习惯。
在看日剧或动画时,因为有情景的视觉呈现,所以比单听录音要容易理解,但对字幕的依赖,却往往使我们丧失了锻炼听力的大好机会。因此我尽量不去看字幕,有时候干脆把字幕遮住。
这样两年锻炼下来,到我大三去日本交换留学时,与日本人交谈的听力就基本没问题了,至少能听清楚每一个字眼,当然离听懂专业课和选修课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日本的一年,听力的提高不是特明显,突飞猛进的是口语表达能力。
提高听力只能靠多听,没有捷径。看日剧比听录音更好理解,但最好把字幕遮住。
【口语】
大二开始由外教来上会话课,终于有了跟日本人说日语的机会。之前一直坚持模仿录音和朗读课文,让我掌握了比较标准的发音,对发音有了自信,自然就会大胆积极地发言。真实场景下的互动,可以学到更多地道的表达,并转化为自己的口语储备。看日剧对提高口语也有很大帮助,起码知道现实生活中日本人是怎么说话的。(但是动画就不一定了,可能导致你学了满口二次元日语……)
大三留学日本一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运用地道的日语表达来传递自己的思想,通俗点儿说就是知道用什么词、什么说法,让日本人马上听懂。也没啥窍门,就是在日常的互动中不断地去模仿而已。不过说来也怪,我去的城市是神户,但却几乎完全没受关西腔的影响,后来工作后碰到说关西腔的客户,还觉得挺怀念。
找个日本人交流,是提高口语最好的方法。但很多人没这个条件,那就通过看日剧来模仿,有机会就大胆说。
【阅读和写作】
阅读方面,大一大二基本上就是读课文,其他阅读材料似乎接触不多。大三留学那年,除了各种专业书(我专业课是社会学,选修了电影史、媒体活用论、教育学等,不过所谓专业书也不是教材,而是老师选定的相关著作)之外,读的几乎都是与毕业论文相关的书籍(不过因为我的论文题目是“日本的电子游戏文化”,所以读起来其实也跟闲书差不多),小说之类文学书极少涉及,只在图书馆翻看了一些(还特地找了金庸小说的日文版来看),二手漫画倒是买了不少……
写作方面,大一大二也锻炼得较少,只记得好像有节作文课,写完还要上台念的。大三留学一年,除了几篇敷衍塞责的选修课论文之外,就是毕业论文课上大概每两周提交一篇的报告了。那时候博客在国内才刚刚兴起,我还是在日本听一留学生的介绍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所以没能借助它来锻炼日语的笔头能力,遗憾。
应用写作的能力,是在我毕业后的第二份工作中得到强化的,因为几乎每天都要发几十封日语邮件。特别是书面敬语,此前可说是一窍不通,全是按口语的习惯来写的。
想提高阅读能力,阅读量自然越大越好,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拿来读。写作能力也只能通过多写来提高,语言是为了传达思想而存在的,把自己想说的东西,用日语表达出来就好了。写日记,写博客,写读后感,写信,什么形式都可以。
【做题和考试】
先说考试。经常听到很多自学日语的朋友说目标是考n3、n2、n1,或者问学完某本书能达到n几的水平。我总是告诉他们,不要把考级当做目标,能力考试的等级跟实际语言能力没有太大关系,考的只是你的应试能力。中国人都是应试的天才,什么考试都难不倒我们。很多培训班说包过n2n1,只不过是教你怎么考试而已。多少人考过了n2n1,还是讲不出流利的日语。
尽管我考过了日语能力考试一级,还有专业八级,但我完全不觉得这两张证书能够反映我的日语水平。
照我说,真正有价值的考试,就是请一位日本人跟你聊上半小时,再加上当场写一篇作文。判断外语学得好不好,只需要看一点:能不能用语言来交际和获取信息。这才是学外语真正应该达到的目标。
说到考试就不得不说做题。基本上,做题就是为考试服务的。所以,我同样不提倡做题。在缺乏真实语境的情况下,适当做做练习题是可以的,但不能把做题当做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唯一手段。想提高语言能力,当然只能去听,去读,去说,去写。做题有什么用?考级之前做几套真题就够了。
【关于自学】
现在真是个幸福的时代,各种教材、辅导书、视频音频课件满天飞,不管想学什么技能,只要有兴趣和恒心,都能靠自学达到一定的水平。兴趣很容易有,但恒心就不是人人都有了。我自学笛子至今已超过十年,中途好几次放弃又重拾,而且因为没人指点,走了很多弯路,现在也只是一高级菜鸟的水平而已。
我相信学日语比笛子简单得多,关键在于能否保持学习的热情,并持之以恒。我也相信,学日语的过程不应该是枯燥和痛苦的,学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应该兴高采烈、充满好奇心才对。但自学肯定避免不了走弯路,和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而产生挫折感,导致止步不前甚至半途而废。如果有一个老师带领你,选对方向,避开陷阱,传授窍门,那么你的.日语学习之路,必然平坦顺畅许多。
虽然我自己是日语专业出身,但毕业八年来的工作经验,让我深深觉得,对自学能力有信心的人,完全没有必要读日语专业,挥霍三四年的大好青春去学一门语言,最多报个业余培训班就够了。学一门别的专业技能,辅以日语,就业前景要广阔的多。当然这是基于眼下社会现实的功利想法,打心眼里喜欢日语,将来打算从事语言研究或教学工作的同学另当别论。
在我心目中,合格的日语培训班,应该是这样子的:3-6人的小班教学,拒绝填鸭式的灌输,让每个学员都有充分互动的机会,帮助学员培养在课下积极自学的好习惯,最终目标不是考级,而是自如地运用日语能力去交际和获取信息。
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篇5
我起初学习日语是因为对日本动漫感兴趣。由于想更进一步了解日本的语言文化,便选修了基础日语会话速成课。
怀着新鲜感我开始了这门课程,但几节课下来,我发现学好日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习它要有恒心,肯下功夫去反复练习。我们首先学习的是五十音图,虽然只有五十个音且有几个重复,但要真正熟练五十音图是需要反复练习记忆的。要注意它们的音调读法、写法、每个音的位置等。因为有些音的形状写法相似,稍不注意就会将它们混淆。学习假名发音时,不能与汉语拼音等同起来,不然就会读错。学好五十音图就是为后面的日语学习打下基础。“万丈高楼从底起”,所以打好基础很重要。
接下来老师教会了我们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那感觉就像自己刚上小学学语文一样一字一句跟着老师读,有一种回到童年的感觉。有些日语词汇一看就能猜出中文意思,有些日语汉字和中文完全不搭边:如“手纸”是信的意思,“大丈夫”是没关系的意思,挺有趣的。有时我和同学之间会用老师教的句子练习对话。我们还学习了浊音、半浊音、长音、促音还有拗音。不同的音要准确发音才不会混淆。其中拗音让我最头疼,一粗心我就老是搞混,不过经过反复练习还是把它拿下了。我也体会到了老外学中文时那种抓狂的感觉。不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好一样东西总要付出努力的。
虽然有时会觉得学单词句子很枯燥,但我们的日语老师总能调动我们的学习兴趣。他会给我们看一些和日本文化有关的视频、图片,同我们一起讨论日本的文化风俗。有时还会教我们唱日语歌曲,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对日语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我知道想要掌握日语还需更深入的学习,不过有这门选修课作为敲门砖,相信以后的日语学习会更加有兴趣。
学日语的日语心得体会篇6
在来新东方系统的学习日语之前,因为爱好日本动漫,所以一些简单的日语口语倒也自学了不少。正好趁着暑假有空,就报了新东方的初级班,从假名开始,正式系统的学习日语。第一堂课,教我们的是新东方的资深日语老师李老师。第一次见到李老师,就被老师严肃严谨的气场震慑住了。李老师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平假名片假名是学习日语的基础,千万不可小看这个基石。以后日语学习之路能否走得更远,关键就看这基础打的牢不牢。于是从あいイうえお开始,跟着李老师一个假名一个假名的学习。但是学习一门语言,总离不开大量的记忆工作。尤其是从零基础开始,五十音图就觉得够折腾了,怎么记都记不住。于是,为了避免假名学习的枯燥性和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看似严肃的李老师居然找来了超级萌超级日系的假名学习动漫图册。一边看着自己喜爱的动漫图册,一边学习假名,顿时觉得神清气爽,事半功倍。
在过了假名这一关后,才算正式开始学习“讲话”了。从“我是中国人”、“我不是日本人”,不再是机械地模仿动漫里的发音,而是真的会读会写会说会听,那是相当有成就感啊。我所报的日语班,带班的除了严肃的李老师外,还有美丽的阮老师和长的超像日本人的薛老师。
阮老师就是典型的日本女老师啊。日语讲得相当地道,而且相当的日系。而且阮老师也是动漫发烧友,和我们有好多共同话题。下了课,我们就常常聊聊最近热播的.动漫。有一次,我们居然自己排了一个小短剧,模仿动漫里的人物特征,自编自导自演,玩的不亦乐乎。尽管那时还只会讲些很简单的句型,可是感觉一边学一边用,学的很扎实,也很有乐趣。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不是呆板的记忆和背诵。总之,学的很轻松。
薛老师最大特征是长的很像日本人,笑起来就更像日本人。第一次课的时候,还以为是外教,有大胆的同学用日语问:“您是日本人吗?”结果得到的是地道日语的回答:“不,我是中国人呢。”在认识了李老师和阮老师后,新东方老师的地道口语,我们早已见怪不怪,但是长得这么“地道”的老师,薛老师真的是把我们吓了一跳。薛老师人很随和,可是对我们的要求却很严格,每次都很认真地批改我们的作业。一个长音的错误,都会用红笔仔细圈出来。
日语学习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是从句型开始学起,这就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来来去去就只会说那么固定的几句,尽管平时看很多日剧动漫,可是就是不会说。当我把这些困惑和老师们沟通后,得到了很多的鼓励和帮助。尤其是李老师,如一位睿智的长者,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会发生质变。老师们殷切的鼓励,丰富的教学经验,再加上自己的小小努力,总算是很顺利的学下来了。当然,平时的时候多看日剧动漫还是很有帮助的,能很大程度的提高词汇量和听力水平。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认真的学习态度也很重要。
暑假的时候,尽管天气很热,学习很辛苦,但是我们班的同学没有一个中途退课的。在经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后,都顺利的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在向老师们咨询后,决定寒假的时候继续报名新东方中级班的学习课程。到时候拿下三级考试绝对没有问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