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是没有太多局限性问题的,当经历了某些事情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写好一篇心得,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1
今年,各地党组织广泛组织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不少基层党组织更是以献礼建党99周年为契机,将讲党课纳入“七一”系列活动。随着党员队伍知识水平的提升,对党课的质量要求也大大提高,新时代要真正讲好党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主讲人必须下一番功夫才能让党课入耳入脑更入心。
必须聚焦三个着力点,确保党课讲得精彩。部分基层党组织开展讲党课活动时,课堂索然无味,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台下却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在于主讲人过度依赖文本,没有加入一些自我理解和现场发挥,用理论解释理论,缺乏一些口语化、交流式的方式。因此,要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党课:内容要更丰富,要注重因人施教,针对听众的范围调整侧重点,避免一套教案走天下,注重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论,多些旁征博引,贴合实际,讲好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理。形式要更活泼,采用座谈讨论、情景演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党课注入时代性和感染力,才能让党员听得进、记得牢,真正受教育。语言要更灵动,可以运用方言、“土味”语言等接地气、口语化的表述方式、深入浅出的实例分析,将深奥的道理讲得直白,把枯燥的理论讲得通俗,传达出真情实感,防止空洞乏味的说教,让党员干部愿意听、听得进。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2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山东省各级组织部门部署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这既是一项政治任务、政治要求,更是全体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崇高敬意的真挚表达。各级党组织要着力聚焦“党味”“民味”“趣味”,为高质量开展“我来讲党课”活动注入“三味真火”。
增强“灵活性”,增添“趣味”。一堂好课离不开老师的丰富学识,但灵活有趣的授课方式是知识传授的重要桥梁。传统的“填鸭式”授课,党员“齐聚一堂”,来时“浩浩荡荡”,去时“空空荡荡”,好课走了样、变了味。面对基层党员,“高大上”的语言绝不如“接地气”来得直接鲜活。这就要求各级组织部门精心组织、科学策划,通过访谈式、情景式、讨论式等讲授模式,将党的光辉历史、国家的的路线方针政策潜移默化地融入百姓思想、党员工作,才能切实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保障学习效果。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党性教育基地、生产车间、田间地头等场所进行,把“室内学”与“田间学”相结合,以真实的情景再现,讲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等方面的生动实践和先进事迹,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群众能理解的理论,才能真正触及党员灵魂,引起思想共鸣。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3
“你好!我是四川省彭州市委党校工作人员,正在协助社区做排查工作,向您了解一下……”正月里,彭州市金彭中路社区正上演着一堂特殊的党课。在当前疫情严峻的特殊时刻,平日在讲台上传授理论的党校教师纷纷下到基层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疫情排查工作。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党校教师的知行合一,他们是这样在课堂上讲授的,在工作中更是这样做的。
社区里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党校村干班的“老学员”,这次疫情的爆发,让党校老师和社区这群学员提前见面了。赵艳老师是在党校工作了大半辈子的“老教师”,恰巧这次负责社区排查的汤嬢曾是赵老师在村干班带过的学员。这对师生曾是一个站着讲、一个坐着听,现在却是要一个敲门、一个分发资料,一个询问情况、一个填写表格。一天忙碌的排查工作下来,师生两人年龄虽都年近花甲,却工作高效。汤嬢是基层工作的个中能手,哪楼哪户住了哪些人早已烂熟于心。赵老师熟知市上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政策,有知识和理论素养。师生两人一天内入户排查了数百个家庭,手是敲疼了,口是说干了,腿是走软了,但更重要的是心里有了新的感悟。一单元一楼的王三嬢常年独居在家没人照顾;二单元五楼的钟大爷脾气古怪,态度强硬拒绝排查工作;三单元的顶楼养了一条大狗,体型吓人但性格温顺可爱。党校鲜少如此深入基层共同工作,赵老师作为党校人对基层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而汤嬢更是激动地说:“有知识、有文化就是不一样,连钟大爷都能搞定。这工作呀,还真得用新思路、新办法!”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4
讲好一节党课就如同建好一座房屋一样。好的党课通过夯基、筑墙、封顶、开窗,可以为党员干部建造一个心灵的归宿,让他们受益终生。
一是夯实党性之基
党课姓“党”,党课教育必须突出党性原则,夯实党性这个思想之基。党性是衡量党员立场和觉悟的基本准绳,是党员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时代不断变革发展,世情、国情和党情亦无时不刻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党性教育必须常抓不懈。“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要把党性修养教育作为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强化党性锻炼,自觉树立高尚道德,弘扬良好风气,永葆政治本色。
二是筑牢实践之墙
党课要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实践是支撑党课的“承重墙”。理论来源于实践而指导实践,党课内容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要注重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融入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工作实践中,赋予理论以现实启示意义。通过工作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素材,建立起党课教育和个人实际具体工作之间的桥梁,进而引起广大党员干部的共鸣,收到党课教育应有的效果,避免空洞说教、流于形式。这是讲好党课的基础,也是党课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
三是封严规矩之顶
四是开好创新之窗
党课亦要做到与时俱进,而创新是唯一路径。不得不承认,传统的党课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令人诟病的地方,例如方式方法单一、缺乏互动交流等,严重影响党课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在疫情的推动下,党课教育从开始的被动适应,到现在的主动创新,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各地“云课堂”“云直播”等新形式层出不穷,相较于之前,新的授课形式有着可以有效整合党员干部碎片化时间,提高党员干部参与互动度等优点,这就给以后党课讲授的创新之路提供了更多借鉴。教无定法,贵在创新,相信实践性、互动性等新式教学在以后的党课教育中会大有作为。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5
其实,这算不得党课,但却如党课一般触及我灵魂,拷问我初心……
年近60岁的父亲不是党员,就像千万最普通的农村小老百姓一样,没什么文化,没什么技术,只会闷头干活,在外人眼里甚至老实得有点木讷。从小到大对我说得最多一句话就是“好好上学,别走弯路”,出过最远的门就是送我到外省上大学,一辈子最自豪的事就是从农村供出来一个大学生……这么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父亲,很难指望从他嘴里讲出什么大道理,但这个春节的话语,却让我思忖良久……
从2010年我到江苏上大学开始,就很少在家,春节便是一年中在家最多的时候。结婚后,特别是有了孩子,虽然城里离家不算远,但因工作关系,回家次数屈指可数。于是,每到春节,父亲就数着指头过日子,早早地把房子收拾干净,买下一堆平常不舍得买的水果,只等我和妻儿快点回家……
腊月二十九,我和妻儿终于驱车赶回老家,车刚开进村,就看到父亲早已在村头等候。看到寒风中的父亲,我既心疼又无奈,略带生气的口气说,“爸,你不在家等着在这干嘛?我还不认识回家的路?”父亲尴尬地笑笑,说,“刚出来,碰上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父亲说话的口吻变了,由之前的言听计从到现在的“颐指气使”……
腊月三十,合家团聚的日子,这是父亲一年最盼、最期待的时候。往年的年夜饭,基本是吃饺子,当然少不了炒两个小菜,但今年似乎有些不同。从三十下午开始,父亲就和母亲开始忙活了,整整准备了8个菜,不仅如此,还特意准备了一瓶红酒、一瓶白酒,这让我很惊讶……
因为我知道,父亲一年到头基本滴酒不沾,哪想今晚竟主动准备了酒。我揶揄到,“爸,今天怎么还开始喝酒了,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父亲兴致很高,说“今晚年三十,忙活一年了,好不容易都在家,喝点酒庆祝一下。”
平常很少说话的父亲,那晚话也竟然多起来了,我不知道这是因为喝酒的缘故还是一直在心里想说没机会,“来,咱全家一块喝一个,今年都很好……”话语稍显“蹩脚”,但父亲却很高兴,喝得也很尽兴,看得出来,父亲喝多了。
“儿子,我跟你说,你现在要知足!大小现在也算是国家干部,你看咱们村里,有几个比你还出息的?我告诉你,你要懂得感恩,别给我把路走弯了……”
“我最近看电视,不少当官的犯事被抓了。你可不能跟他们一样!我们不求大富大贵,你现在工资也不少,别想些没用的,领导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你现在也是个党员了,咱们门里还没出个党员来,你可不能给我丢脸,有事的时候该往上冲的时候往上冲,别拉下”。
没想到一直不善言谈的父亲竟在肚子里憋了这么多话。是啊,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可是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我真的没有“拉下”吗?听过不少次领导讲党课,但总是随听随忘;工作加班加点的时候,时不时还有怨言;慈心一日捐活动,还为自己“逃离”捐款沾沾自喜……父亲的“唠叨”,仿佛一堂生动的“党课”直击我心灵。当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天,父亲仿佛忘记了昨晚说过的话,一切归于平静。但两天后父亲的一个举动,却让我再次意外。
这个春节,注定不平凡。新冠肺炎的爆发让原本热闹的春节变得静悄悄,除了村里大喇叭的广播声,似乎连家禽的声音都很少听到。
大年初二,我们村封村了……
“你在家好好待着,哪里也别去,我看村口都拉上警戒线了,大队里都有人在站岗,听说这次肺炎很厉害”,父亲嘱咐我”看来,父亲还是有敏锐性的,我在心里这样想到。
在家宅了几天,父亲来来回回进出我房间,每次都像要说什么话。最终我憋不住了,没好气地问,“有什么事就说,你一趟一趟干嘛呢?”
“我看村口站岗的都是大队里的,再就是村里的党员;我说你也是党员,要不你也去站岗吧”。怎么也没想到,父亲竟然给我提了这么个要求……
成家后,每次回家都是父母忙前忙后,别说安排我干活,就是家务都不让我碰,这次竟然让我去站岗,我着实意外。
我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回答说,“要不我到大队问问吧。”
父亲听了很高兴,“我跟你一块去,我看站岗的人都不容易,天寒地冻的,我去捐200块钱给村里”。父亲的话再一次让我让我震惊。
一向节俭的父亲竟然主动要求捐款,在我印象中他可是一分钱掰成两半的人,在邻居眼中甚至有点“抠”,我不在家时候水果都不舍得买,竟然主动捐款,这不得不让我刮目相看。
这次,我没有揶揄,是真被震撼了……
到大队问了之后,村里说暂时还不需要我执勤,但收下了父亲的捐款。回来的路上,父亲似乎很骄傲,有点佝偻的身影在我心中也变得高大。
第二天,我主动回到工作岗位。虽然不能冲在疫情斗争第一线,但尽自己所能,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力量。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也是决战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之年。为响应中组部号召,目前全国各地党组织正在广泛组织“党课开讲啦”活动。讲好党课是一门艺术,如何才能上好一堂党课?需要把握好哪些重点?这无疑考验着我们作为党课主讲人的“功力”。
党课要姓“党”名“课”。党课必须姓“党”,要旗帜鲜明讲政治。讲党课一定要坚持“党”字当头,突出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讲,增强党员干部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要紧扣“党”字主题,保持政治性与严肃性,决不能等同于行政会议或业务交流,更不能出现错误理论,偏离主题、脱离党味。党课还要突出“课堂”效果,让党员干部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一方面要通过党课教育使党员干部进一步了解党的历史、学习党的理论、清除思想尘垢、坚定理想信念,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另一方面要让党员干部行动受鼓舞,实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做到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
党课要上接“天线”下连“地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指示精神具有方向性、全局性和指导性意义。讲党课首先要接好这条“天线”,切不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随意解释、以偏概全,背离上级政策精神的本意。同时,讲党课还要接稳一条“地线”。一堂好党课,应该既要能结合政策理论高度,又要能聚焦党员干部的思想脉搏和心理期盼,还要能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这样的党课,才能真正成为党员干部思想的“补给站”、工作的“助推器”,才能真正“解渴”。
抗击疫情党课心得体会篇7
前几天,为了准备一篇“七一”党课材料我们科室绞尽脑汁花了不少功夫。准备的头一篇材料有点“偷懒取巧”。当时既要做活动方案又要上报工作总结,就把《党课参考》上的文章随便摘录一篇排版成文应付了事,殊不知被领导扣了一顶“不爱学习”的帽子。第二篇我们洋洋得意地把近期领导调研的工作精神加上单位的半年工作总结组合起来,以为能闯关通过,还是被推倒重来。
好吧,拿出屡败屡战的精神,一定要迈过这道坎。于是狠下功夫在各大网站学习如何写好一篇党课的底层逻辑,终于在第三篇搞定了。第三篇我们结合了新时代下党员如何提升党性修养与单位的重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初稿。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及其他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党课材料不等同于工作总结、安排任务,更注重于党员的思想教育,把思想落实到行动上,内外于心、外化于行。
上好一堂党课需要写好准备材料,要想写好一篇党课材料有点烧脑,相信笔者遇到的只是个案。有的照搬照抄,复制各类文件;有的写来文不对路,偏离主题又缺乏党味;有的过于枯燥,缺乏吸引力,达不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想写好一篇党课材料还得用好这三招。
二是案例说话,多点干货,增强说服力。围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理想信念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把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经验做法贯穿在党课材料中,让党课更具说服力与吸引力,让党课生动有趣。比如一场廉政党课,就可以添加身边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现身说法,发挥警示效果,更具说服力。
三是结构清楚,形式多样,提升感染力。一篇党课材料写得好不好要看党员听得明不明白,无论是总分总,还是总分结构都要层次分明、逻辑清晰,段与段之间承上启下、过渡自然。要讲清楚这节党课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其次还要分清对象,形式多样。在不同的场合讲党课的材料撰写是不一样的,在机关单位理论可以多一点,在农村基层讲党课就要符合老百姓的习惯,一句理论一句方言解释才能听明白,还可采用ppt、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辅助提升党课材料的感染力。
总而言之,要想写好党课材料还要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关注时下热点,多开展基层调研,才能真正知道写什么主题合适,怎么谋篇布局党员们能听明白,怎么提要求才能被乐于接受,从而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