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参考5篇

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课堂进度的紧凑和高效,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使课堂更加富有启发性,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综合与实践的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参考5篇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

(1)观察要有序;

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实践操作

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

附:( 观察记录表)

观 察 记 录 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

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

(五)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 学会辨认物品的所有者;

2、 学会根据场景询问物品的所属,以及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

3、 学会如何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活动过程

活动1、 找主人:这是谁的┅┅?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一些学生物品:书、笔记本、手表、铅笔、钢笔、尺子、铅笔盒、橡皮、书包等

活动步骤:

1、把课前收集的物品展示给学生,问他们这些东西是谁的。

2、询问几个学生某些物品是谁的,然后把学生的名字填在表格里。

3、让学生互相询问物品的主人。当所有的学生都做完后,和他们一起确认这些物品的主人,并归还他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is this your book ? yes, it is 。 it’s my book 。

2。 is that your ruler? no, it isn’t。 it’s her ruler 。

活动2、介绍家人

课前准备:学生课下准备两三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步骤:

1、 把4—6个学生分成一组。

2、 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父母。、

3、 每一组出一个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组员的父母。

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结构:

1、 this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that is my father。 his name is …

2、 this is jack’s father 。 his name is … that’s jack’s mother 。her name is…

3、 is his name …? is her name…?

活动3、寻物启事

teacher: have you ever lost anything ? how could you find it ?

活动步骤:

1、 先想想,你曾经丢过东西吗?丢过什么

2、 你通常如何寻找自己丢失的.东西呢?

3、 写一份寻物启事,来寻找你丢失的东西。

4、 四人一组,把你的寻物启事读给你同组的人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my book is …

2。 my name is …

3。 please call 928—6820。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篇3

1、剪纸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会简单的剪纸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协作、研究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研究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初步了解剪纸艺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悟内涵、发现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创新。

课前准备:剪刀、刻刀、样稿、笔、纸张、尺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出示剪纸图案,引导欣赏。

2、 上面这些图案好看吗?这就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传统手工艺品——剪纸。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剪纸。

二、 学习新课

(一)、讲清“什么是剪纸”,以及“剪纸的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究剪纸的基本过程。

1、 出示背景图,联系生活体会、观察,从中央感悟出剪纸工艺的一些特点。

2、 教师适当介绍剪纸的发展历史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热爱。

3、 回忆已接触过的一些简单的剪纸,引导从中发现规律,举一反三。

(三)、自主设计剪纸图案

1、 引导思考:打算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剪纸。

2、 设计创造。

(四)、“做一做”、“议一议”练习

(五)、展示作品,自评、互评

(六)、我的收获

我学会了( )种剪纸的方法。剪纸虽然各式各样,但也是有规律的。

2、脸谱

活动目的:

1、 引导学生关心我国民族艺术,培养学生对脸谱的兴趣,陶冶美的情操。

2、 培养学生鉴赏、绘画及创新能力。

3、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脸谱,它有什么作用。认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脸谱。

教学重、难点:

了解特点、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各种质地的纸、水彩、油画棒、脸谱样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录像播放京剧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一)、什么是脸谱

1、简单介绍脸谱的历史、发展、分类。

2、脸谱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二)、想一想:把你收集的脸谱介绍给大家。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1、小组进行讨论。

2、总结颜色在脸谱中的作用。

我发现在脸谱中,红色代表( )的性格。

黑色代表( )的性格。

白色代表( )的性格。

金色、银色代表( )。

(三)、试一试:你想亲手画一个脸谱吗?

1、介绍画脸谱具备的工具及其作用,再按步骤向学生讲解画脸谱的过程。

2、构思或观赏例样,说说打算画一张什么样的脸谱。

(四)、说一说:你画的脸谱表现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性格?

(五)、“我的收获”:我知道了脸谱能够表现人物的( )、( )。

我自己设计制作了( )个脸谱。

三、活动延伸。

1、画一画。

2、想一想:脸谱与面具有什么区别?

3、中国结

活动目的:

1、欣赏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使学生了解中国结及其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品位、激发兴趣。

课前准备:图片、样本、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出示图片)你见过这些美丽的结吗?它们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工艺品——中国结。

2、介绍小知识。

(1)、什么是中国结?

(2)、中国结的发展历史。

(3)、中国结的特点。

二、说一说:

1、播放音乐,欣赏图片。

2、谈欣赏后的感受。

这些中国结有什么含义?你能根据它们的造型说一说吗?

三、做一做:

1、四人为一小组,相互帮助,协作完成。(以基本结为主)

2、展示作品。

3、联系生活实际创新。

引导思考:在什么地方使用中国结饰品?为与环境相一致,应如何设计?

四、我的收获

我对自己的作品( ),因为( )。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我的得意之作。

4、树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树木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以及树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提高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2、 通过户外测试和整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接测试和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设疑激趣

1、观察两幅背景资料图,说说图中的树木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设疑:树木对风和气温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

二、想一想:测试需要哪些工具?

1、出示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2、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吗?你还知道别的工具吗?想得越多越好。

3、动手制作“小风车”等工具。

三、测一测

1、师:让我们测量一下有树木和没有树木的地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和风速有没有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

2、树对风速有影响吗?

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

三、 说一说:

1、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吧!

2、我的收获: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

活动中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

四、活动延伸:

1、做一做:调查自己家或学校附近的树木变化情况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什么发现吗?

2、试一试:把你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5、破坏森林的后果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研究森林与人类关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3、在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整理、分析、使用资料的全过程。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分析、使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表格、图片、笔、资料、录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观看录像:沙尘肆虐,气候异常,洪水泛滥,珍惜动物失去栖息地……

2、思考: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读一读

1、读背景资料中的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简介有关古巴比伦王国的一些情况。

3、这座世界文明古国最后却变成沙漠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三、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破坏森林的后果”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推选“”,在班级内“发布”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3、比一比,评出“最佳”。

4、环保知识竞赛。

四、写一写

把你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五、议一议

1、四人小组,大胆设想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

2、汇报结果

3、小结:森林消失后人类的生存环境哪些方面会受到严重影响。

4、环保小论坛:自由发表见解。

六、想一想

1、人类的哪些行为回使森林受到破坏?

2、假如森林从地球上消失了,没有森林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景象?

3、我能为保护森林做些什么呢?

4、我的收获:

在今天的活动中,我有( )点收获。让我把每一点收获用一棵树表示,画在下面的荒山上吧。

七、活动延伸

1、做一做:让我们一起办一期保护森林的绿色小报吧!

2、评一评:你们的小报制作好了吗?快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案例3生活中的广告

6、广告知多少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广告的形式和广告词的作用,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欣赏、评价广告的能力。

2、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广告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的生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3、通过广告词,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创作欲望,加深对广告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前准备:收集广告材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 你想到名胜古迹游览吗?你想知道新上映的动画片吗?你想阅读优秀的少儿读物吗?请你注意广告。广告会通过多样的形式和 各种精彩的.广告词和信息传递给你。

二、交流

1、看图: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形式的广告,你见过这些广告吗?学生回忆

2、仔细观察每种形式的广告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广告形式,说给同学听。

3、小组讨论。

4、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5、小结

三、查一查

1、交流收集的广告材料,把学生生活中了解到的广告及生活物品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多留意周围的广告,培养对广告研究的兴趣。

四、汇报交流

1、分组合作讨论,把知道的广告形式填写在表格中:

广告形式名称

特点

适合宣传的内容举例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广告词,互相说说。

3、写下自己喜欢的广告词,加深多广告的认识。

4、师生小结。

五、总结延伸

(1) 做一做:选择一、两种日常用品,研究一下哪种形式的广告宣传效果最好。

(2) 征集广告词:

为你们班的绿色小报设计一条广告词,看谁设计得最精彩。

7、小小广告设计师

活动目的:

1、 了解广告的基础知识,掌握设计广告的基本要领。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课前准备:

收集不同类型的广告材料、水彩笔。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观察背景资料中五幅广告图

小组讨论:看了这些广告图,你能体会出它们要表达的意思吗?

二、 交流

1、 互相说说知道的广告类型。

2、再次观察背景图:想一想图上的广告从内容上看可分为几种类型?还有其他类型吗?举例说明

3、分组调查

引导学生按兴趣分成小组,设计调查表,讨论每个小组的调查内容,了解广告的类型。

4、各组派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5、小结:

想到的广告类型记录下来:

类有

类有

类有

三、 设计广告

写一写:现在你已经是一个广告设计师了,请你为节约用水设计一幅宣传广告。

1、出示收集到广告图供学生欣赏、参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大胆创新的精神。

2、学生动手设计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4、展示学生作品,评出最佳广告设计师。鼓励学生多亲自动手实践。

四、 活动延伸

做一做: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或你喜欢的物品,设计一个有新意的广告,并说明你的想法。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活动一大家一起踢纸球

活动二剪纸小作坊

活动三纸桥承重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剪纸,了解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通过设计制作纸桥、纸球、剪纸等一系列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更多剪纸的技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纸在日常是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掌握更多的剪纸技法和技巧。

2、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具准备:

彩色纸张、剪刀、胶水、视频展示台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大家一起踢纸球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足球的结构及质地还有运动员对足球的要求。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利用纸制作球,了解制作过程及要求。

3、了解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会制作纸球

2、怎样才能让球更牢固,不会散。

教学准备:

彩色纸张,剪刀,足球,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研究足球

1、师出示足球,生观察、了解足球的结构、质地。

2、请班上几个爱好足球的.男生上来踢足球,谈感受。

二、制作纸球

1、对怎样做纸球进行讨论。

2、确定做纸球的步骤

思考:怎样才能让纸球更牢固、不会散呢?

三、试做纸球(视频展示台)

大家试踢纸球,谈感觉。

不足之处:

太轻、踢不远

弹性不足,落地后起不来。

……

四、改进纸球

分析纸球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综合与实践的教案篇5

一、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生字“筝”“翩”熟知课文的内容。

2、学习“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感悟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3、理解重点语句,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

二、教学重点:

抓住文本特点,通过放飞风筝这一特写镜头的学习,感悟体会刘老师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师生之间的深厚情意。

三、教学难点:

揣摩文章的表达效果,学习“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谈话导入。

介绍作者苏叔阳,回忆他的心灵独白。

2、板书课题,指导生字“筝”的读音和写法。

?设计意图:贴近学生生活的谈话,引发学生情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规范的“筝”字,感受汉字的美,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把握特点,理清文脉。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特点。

2、梳理文章脉络,理清课文中讲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

引导概括四件事(师相机板书):

笑谈残腿、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

3、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出示单元训练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依据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文本特点,明确学习任务,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体会情感,梳理方法。

1、引言导入,出示自学提示。(课件出示)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辅导。

3、抓典型事例中的重点语句,品词析句,梳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重点句段一:“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

重点句段二:“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1)生谈体会,随文识字“翩”。

(2)师相机引导作者是抓住典型事例,并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

(3)指导朗读,体会两个“最幸福”在不同情境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师相机引导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抓住典型事例、品读重点句、关注课题、感情朗读······

4、师生共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依托文本,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通过品词析句,在对刘老师这个人物特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渗透“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

(四)迁移练习,加深感悟。

根据课堂生成,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进行补白练习。

课件出示:刘老师,我深深地想念您……、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理解感悟,更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会表达。】

(五)回归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学法,提出下节课学习要求。

2、布置作业。

⑴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动的句段并做批注。

⑵搜集有关名人成功的故事或有关理想的名言警句。

?设计意图:将课内向课外延伸,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第一课时梳理的阅读方法,自学其他三件事,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刘老师是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

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确定目标。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剧作家苏叔阳的世界,跟他的刘老师一起去放飞——生读课题《理想的风筝》。

2、课文主要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几件事?(学生回顾并板书)

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放飞风筝

3、回忆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

通过“重点句、典型事例、课题、朗读”等方法体会文章的情感。

(二)品味细节,感受人物。

1、抓住重点语句,运用上节课梳理的学习方法,深入感受刘老师的精神品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出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思考:在“笑谈腿疾、上历史课、倾听发言”这几件事中哪些细节描写拨动了你的心弦?表现了刘老师怎样的特点?运用上节课的方法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所得。

3、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预设一)品悟外貌

⑴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其貌不扬、有残疾、慈祥忠厚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师相机引导

(预设二)品悟“谈腿疾”

⑴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幽默风趣、坚强乐观、豁达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师相机引导。

⑶指导朗读。

⑷抓住写作者感受的关键句品读。

(预设三)品悟“上历史课”“倾听发言”

⑴学生根据自己板书的词语(爱祖国、爱学生、热爱工作等)交流相关语句及自己的看法。

⑵师相机引导

(三)突破难点,理解课题

1、师:刘老师用心放飞的仅仅是风筝吗?他追求的是什么?

2、反复引读课题。

3、补充了解作者坎坷经历,加深对文中人物的感受。

(四)体会景物描写的精妙

文中除了讲这几件事,还有一段景物描写,你能把它找出来吗?自由读读,想想文字描绘的画面,说说你的感受。(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师引导学生了解景物的衬托作用。

(五)总结全文,感情升华(播放音乐)

师引读生接读读2、3、10、11、12自然段。

六、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写写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老师。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方案模板8篇

社会实践与实习报告参考7篇

综合实践实践活动总结通用5篇

花与蝴蝶教案参考5篇

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方案5篇

学校综合活动实践总结5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总结最新5篇

2023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篇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活动方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482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