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8篇

我们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来指导教学,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重要工具,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8篇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认识椭圆形,能将椭圆形与其它图形进行区分。

2、能够让幼儿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认识椭圆形》,红色、黄色椭圆形若干个、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初步感知:

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

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

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么?跟读“椭圆形”

4、点击“环球动漫城”图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名字叫“认识椭圆形”,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认知理解:

1、教师提问:

①魔镜是什么形状的呢?

②他们踩着什么样的图形来到巧克力喷泉边?

2、视觉感知椭圆形:

①出示椭圆形,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

②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形教具,这些都是椭圆形。

3、视觉辨别椭圆形:

①出示圆形和椭圆形,通过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呼啦圈演示。

②通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

③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形。并验证。

三、操作体验:

1、第一组幼儿 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大象的晚餐”游戏。

四、经验迁移:

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如:椭圆形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形的东西好吗?跟客人教师再见!”

随音乐退场。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椭圆形。

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

活动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

2.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

(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

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

(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

(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3)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椭圆形。

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

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目测力、判断力、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

2.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正确感知椭圆形。

3.能根据其特征在许多图形中找出椭圆形、学会认识椭圆形。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卡片一套。

2.各种图形卡片。

3、碟片、石头、糖、面包、树叶、苹果、鸡蛋。

4、音乐。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认识椭圆形。

活动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利用椭圆形自创与操作。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导入主题。

1、和幼儿一起玩手指变变变的游戏。

2、用毛根变魔术(各种椭圆形的东西)

3、复习已经认识的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今天我们班又来了一个新的图形宝宝、它是谁呢?想不想认识一下新的朋友?

我们一起把它变出来好不好,咕噜咕噜变、椭圆形宝宝出来了,小朋友们好,我是椭圆形宝宝,很高兴认识大家,椭圆形宝宝非常有礼貌、我们是不是也要向它问好呢!

二、了解椭圆形的特征。

1、师:我这里有两个图形一个是圆形一个是椭圆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找一找哪个是长长的圆、扁扁的圆? (圆形圆一点、椭圆形扁扁的比圆形长一点)

师:我们把这个长长、扁扁的圆、叫做椭圆形。

2、请小朋友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椭圆形呢?

三、寻找椭圆形。

1、出示准备好的道具、这里也有椭圆形看看谁最先找出来。

师:调皮的椭圆形要和我们捉迷藏,我们一起找一找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出示碟子、树叶、苹果、鸡蛋、糖、面包、石头、等。

四、幼儿拼图并点评。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用各种图形简笔画

2、把准备好的图形拼作一幅画。

3、幼儿的操作教师指导。

4、展示幼儿作品、加以鼓励。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个数学活动,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感知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的不仅是对圆形和椭圆形,更重要的.他们懂得如何去区别它们之间的不一样。孩子能根据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想象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不足之处:

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看到幼儿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便非常的无措,对个别幼儿的指导不够、语言不精炼,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还要多加学习。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名称:认识椭圆形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

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

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

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

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

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物体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分类。

2、用情景的学习方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操作材料(一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

2、幼儿每人一个图形宝宝(三角形或正方形)。

3、教师一套操作材料(二个小绿人,红、黄、蓝衣服/裤子各一,红、黄、蓝色图卡,三角形、正方形各一个。

4、大分类图一张,√两个,小分类图六张。

活动过程:

一、以导游的身份带幼儿去数学王国――图形宝宝家。

1、找图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图形的.形状和颜色。

2、送图形宝宝回家。重点学会看分类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图形分类。

二、到数学王国――服装店。

1、引导幼儿观察衣服和裤子的颜色。

2、请一位幼儿整理服装(其中一件),要做到形色对应。

3、再次学习看分类图,巩固对分类图的认识。

三、给小绿人穿衣。

出示小绿人,老师在分类图操作√让幼儿帮忙给小绿人穿衣。

四、幼儿分组进行给小绿人穿衣,每组一张小分类图。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认识圆形(圆面和圆圈)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圆镜,圆盘子,脸盆;圆形纸片若干,大、中、小圆圈各1只, 幼儿每人一套大、中、小圆

活动过程:

一、实物演示

1、(出示圆镜)这是什么?这面镜子是什么形状的?

2、(出示圆盘)这是什么?这只盘子是什么形状的?盘子的口实什么形状的?

出示脸盆(提问同上)

3、教师:小朋友,我们周围有许多东西是圆形的,你们动脑筋想一想,平时看到过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圆形的东西很多,在家里,在马路上,在幼儿园里,在许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

二、图片演示

1、 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彩色的圆形纸片。

教师: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纸片,又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小朋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这些圆形有大的,有小的,还有最小的呢。(教师用手逐一指出)你们看看这些圆形像什么?

2、出示图片:黑地板上贴有两个圆圈,红的大,黄的小。问:这里有几个圆?那个大?那个小?(再出示最小的1个绿色的圆)现在这里有几个圆/?哪一个是最小的圆?(和幼儿一起说出大圆,小圆,最小的圆。)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这是大圆,我们就叫她大圆妈妈。这是小圆,我们叫她小圆宝宝。最小的圆呢,我们就叫她最小的圆宝宝。(幼儿复述一遍)教师:大圆妈妈说话了,她说:"小圆小圆,我的好宝宝,我们来做游戏好吗?请到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小圆就滚呀滚,滚到大圆身边和大院并排站好。

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快来呀,请你也打我的身边来,并排站好。请一个小朋友帮小圆宝宝滚到妈妈身边去。现在,3个院都靠在一起了。

教师:圆妈妈又说话了:小圆宝宝,你再过来一点,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舞吧!最小的圆宝宝你也来与妈妈拉着手一起跳舞吧!请一位幼儿帮忙。现在三个圆圈手拉手跳舞了。

教师:大圆妈妈非常喜欢圆宝宝,她又说:小圆宝宝你们全部进来,坐到妈妈身上来。小圆宝宝滚呀滚,全部滚到大圆里。圆妈妈又说,最小的圆宝宝你也全部进来吧!最小的圆宝宝也滚呀滚,全部滚进大圆里了。

教师:圆妈妈心里真高兴,她说:小圆宝宝请你到妈妈怀中来吧,妈妈抱你睡觉。小圆宝宝就滚到了妈妈身体的当中去了。小圆宝宝说话了:最小的圆弟弟,请你到我怀中来,让我来抱你睡觉。那个小朋友会帮小圆宝宝的忙。好,现在大圆抱着小圆,小圆抱着最小的圆,3个圆真高兴。

三、幼儿操作练习。

幼儿每人一套学具,4只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圈教师:小朋友,你们没人有几个圆?请你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好吗?(幼儿自己拼放、游戏)。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运用多种方法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2、能从生活中找出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各种的图形实物。

物质准备:贴有‘各种图形’的展板、教学课件、人手一份圆形与椭圆形卡片、一根小吸管、夹板。

【活动过程】

一、以参观“图形王国”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图形。

师:今天我们来到图形王国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图形?

二、说出椭圆形的名称,初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师:图形王国里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这是什么图形?(椭圆形)它像什么?

我们还请来了它的好朋友圆形,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圆形和椭圆形的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通过操作比较,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

2、通过测量圆形和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发现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

(1)师:我们用吸管测量椭圆形和圆形的红色折痕和黑色折痕,发现了什么?

教师提出测量要求:先测量圆形的红线和黑线,再测量椭圆形。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操作后提问:你在测量圆形和椭圆形折痕中,发现了什么?

(4)教师小结: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都是一样长;

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一条折痕长、一条折痕短)。

总结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成鸭蛋圈,圆圆扁扁的。

四、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巩固椭圆形的特征。

1、从课件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

师:小红家里也藏着很多像椭圆形的物体,我们来找找!

2、从各种生活实物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

师:请小朋友找找桌面上“哪个东西的什么地方像椭圆形”,找到后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一说。

师:我们到教室外面继续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吧!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

数学区:找椭圆形(提供几何圆形装饰卡,让幼儿找出椭圆形,并进行装饰涂色)

美工区:椭圆形添画(提供椭圆形的基本图案,让幼儿自由添画)

益智区:图形棋(投放图形棋,让幼儿通过下图形棋熟悉各种图形)

2、家庭活动: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像椭圆形的物品。

认识圆形中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

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

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

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

"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

"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

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

"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

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认识1-8数字教案8篇

数学1到50数的认识教案精选8篇

认识图形立体图形教案8篇

认识钟表教案8篇

认识时钟教案最新8篇

认识时钟教案8篇

认识情绪小班教案8篇

认识数字123教案参考8篇

认识盐和糖教案8篇

认识1-8数字教案模板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75814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