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仔细思考和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通过教案的规划,教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2、学会运用句式“xx躲在xx里”仿编诗歌。
3、能分析诗歌,培养想象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能准确说出句式“xx躲在xx里”。
活动难点:
学会运用句式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ppt:诗歌《捉迷藏》
2、大图片:小草、菊花、白云、蓝天、玫瑰
3、学具:魔术箱、各种新鲜的水果
4、头饰:颜色宝宝
活动过程:
一、复习诗歌《捉迷藏》。
1、情景表演“捉迷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通过ppt图片提问,完整复习诗歌《捉迷藏》。
二、引导幼儿运用句式“××躲在××里”学习仿编诗歌。
1、利用水果实物玩游戏学说句式“xx躲在xx里”。
2、完整朗诵诗歌。
三、有感情地朗读仿编诗歌并离场。
活动延伸:
让孩子去寻找、发现不同颜色的物品并用所学的句式“××躲在××里”进行诗歌的仿编。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流程清晰流畅,让幼儿用眼看、用嘴说、用肢体动作表现,以游戏的'方式贯穿了活动的始终,让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里,同时我还运用了启发提问法、引导发现法、游戏操作法及观察法等,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意境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能正确运用方位词:上下、里外说完整话。
2、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应答。
3、体验游戏所带来的愉快情感。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人手一份小动物的.图片、兔子小盒子。
经验准备:
已学过游戏开火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巩固幼儿已知方位词上下。
师:我们开着火车去旅行吧!
二、出示幻灯,掌握方位词,学说完整句"xx在……上面"。
1、出示幻灯一、二页。以小兔形象引入,激发幼儿兴趣.并点数.
师:这是谁的家啊?好漂亮!原来是小兔的家,快跟小兔问声好吧!
提问:看看有几只小动物来到小兔子家?
2、出示幻灯第三页,第四页引导幼儿运用方位词学说完整话。
师:小动物们真淘气,他们在去哪了?
三、找一找师:小动物都来到小一班啦!我们快来找找吧!
要求:要记住在哪里找到的什么小动物。
四、游戏:捉迷藏。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捉迷藏吗?
孩子藏,老师找。引导幼儿学说完整话。我藏在xx在……后面……
五、到室外玩"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有一定的判断和模仿能力
3.懂得一起游戏时不碰撞、不拥挤。
活动准备:
小兔、小鸭、小猫、小鸡头饰若干,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宝宝们,今天老师邀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看看,都来了谁呀?”
(1)出示小动物的头饰,请幼儿说动物名称及动物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
(2)跟随老师四散地模仿动物的叫声,模仿动物走、跑、跳。
2、游戏
(1)幼儿分成二组,一组幼儿做找动物的人,另一组幼儿带上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
(2)游戏开始,老师说:“小朋友把眼睛闭起来,小动物去藏起来”,这时扮演小动物的孩子迅速将自己藏到场地上有物体遮挡的地方。然后老师说:“小动物藏好了,请小朋友去找一找。”幼儿每人找一个小动物,找到后和小动物一起模仿其的小动物的走路动作回到老师的身旁,并能用语言讲述出,在什么地方找到了xx小动物。
(3)两组幼儿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4)小结:表扬藏、找守纪律及模仿动作做得好的孩子。
3、放松活动
小动物与小朋友一起玩游戏非常高兴,大家一起跟随音乐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一起跳舞吧。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隐藏了动物的特征或局部信息,找出对应的动物。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小猫、小狗的大卡片10张。
2.谁藏起来了游戏图1张。
3.幼儿操作动物卡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小狗小猫。
1.教师出示5张小狗的大卡片,让幼儿认识小狗,并学学小狗叫声。(引导幼儿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去发现它们的明显特征。)
师:今天,刘老师请来了小动物和我们玩游戏,瞧!它是谁?它怎么叫的?小狗知道要来和小朋友玩,特别打扮了一下,漂亮吗?找找它们哪里漂亮?
2.教师出示5张小猫的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小狗小猫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去发现它们的明显特征。)
师:喵!小狗小狗等等我,我也想来玩游戏,谁来了?(小猫),仔细瞧瞧小猫与小狗哪里不一样?
3.教师小结小狗,小猫的各自特征,不一样的地方。(小猫有长胡须还喜欢爬上,小狗不会爬上也没有胡须)
二、集体游戏:"看看,找找",巩固对小猫与小狗的认识。
1.教师任选几张小狗的大卡片,给幼儿观察后用遮挡纸遮住,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几张动物卡片。
师:小狗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瞧!不见了,请小朋友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只小动物卡片。
2.教师再任选几张小猫大卡片,给幼儿观察后用遮挡纸遮住,幼儿从自己的卡片中找出这几张动物卡片。
师:同上
三、幼儿操作
"谁藏起来了。"出示"谁藏起来了"的游戏图,引导幼儿观察,然后教师任意选一张动物大卡片,请幼儿从游戏图中找出相应的小动物,并把小动物卡片,放到游戏图中对应的位置上,并学学该小动物的叫声。游戏进行多次。
师:许多小狗小猫都藏起来了,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吧!请小朋友把这只小动物在游戏图中找出来,并把小动物卡片,放到游戏图上,和它亲一亲。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感知图片中的动物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能大胆、连贯地讲述动物朋友躲藏的位置。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课件,花园、大树、草地等情境设置。
2.幼儿经验准备:有玩捉迷藏、猜拳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唤起幼儿捉迷藏的经验,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小结:原来,捉迷藏就是一个人蒙住眼睛,其他人躲起来,躲好后,去找他们。
二、仔细观察小动物猜拳的画面,整体感知动物角色和明确游戏分工。
1.仔细观察画面,整体感知动物角色,并大胆判断猜拳的输赢
2.整体感知动物角色。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在玩捉迷藏呢?一共有几个小动物?
3.判断猜拳输赢,明确游戏分工。
提问:你看出来是谁输了吗?为什么?是不是这样呢?那我们来仔细地看看他们出的什么?是谁输了呢?
三、观察图片,尝试寻找躲起来的小动物。
1.师:“小狐狸把眼睛蒙好了,让其他小动物躲起来,小狐狸说:“快点夺起来,音乐停后我就要来找你们了哦!小狐狸邀请你们一起去找动物朋友呢。”
2.提问:“小狐狸找到谁了?你们怎么知道的?它藏在哪里的?
学习句式:小兔子躲在石头后面。
提问:看,小狐狸又找到了谁?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松鼠躲在哪里的?
学习句式:小松鼠躲在树后面。
3.提问:你们好厉害,要不要继续找?看,小狐狸来到了哪?这里躲着谁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习句式:小鸭子躲在花丛里。
4.幼儿练习短句:xx躲在xx里(后)面。
5.提问:小动物们都找到了吗?还有谁没找到啊?我们一起找一找。你们找到小鹿了吗?他藏在哪了?我们来数数六个小动物都找到了吗?
四、游戏《捉迷藏》。
1.教师出示并介绍游戏环境。
师:动物朋友说,你们太棒了,要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看看这是哪里啊?这里全是花,是漂亮的花园!这里是树林,这里是小屋,这里是草地。
2.介绍游戏规则:接下来我们就要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音乐开始小朋友们就藏起来,音乐停你们就要藏好,不能动也不能发出声音,不然就会被找到哦!(幼儿藏,教师找)。
3.提问:你刚才藏在哪里了?
4.小结:“捉迷藏”真好玩,现在我们一起去外面玩玩吧。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6
活动目标:在情景中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大胆的讲述春天的变化,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春天来了,花园里变了特别的漂亮,让我们去花园里走一走,看一看。
(组织幼儿进入场景)
2幼儿讲述花园的美景
一、 多媒体观看
1听,花园里有什么声音?(呼噜声)
会是谁在打呼噜呢?
2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叫醒小动物
3小动物听见你们告诉它们春天美丽的事,它们醒过来,它们要和我们来做捉迷藏的游戏了,找找它们藏在了哪里?为什么会藏在这里?
4寻找小动物,感受方位词
二、 游戏《捉迷藏》
1小动物都藏在了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也来学学小动物,玩捉迷藏的游戏,看谁藏的`最好。
2游戏:捉迷藏
3组织幼儿进入教室
小班语言《捉迷藏》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藏在x x地方,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讲述,学习方位词,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习与人合作、交往。
4.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培养自信心。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制作一幅动物图片,画面内容为: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的鼻子;鸭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长长的耳朵;大公鸡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长颈鹿藏在大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
环境准备:教师事先将各种立体小动物布置在活动室的各个地方。
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动物特征。
2.玩捉迷藏游戏,体会不同的方位。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约了几个小动物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动物们早就到了,小朋友快来和我一起找找小动物藏在哪里。”
2.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找到小动物藏在哪里了吗? 你怎么知道它藏在那儿呢?
3.请幼儿仔细观察,依次找出5种动物,说出:x x小动物藏在x x地方,如:大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简单说出理由。(说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4.幼儿讲述正确后,教师操作图片,让动物从隐蔽处走出来。
5.游戏:还有许多小动物藏在课室里的其他地方,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花仙子”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
6.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们跳舞,活动结束。
各领域渗透
科学:认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艺术:通过练声和律动,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生活中渗透:生活中要求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环境中渗透:环境中布置各种动物在森林里玩耍。
家庭中渗透:
1.希望家长利用假日带幼儿去动物园认识各种动物。
2.平时要求幼儿用完整语句表达意愿。
活动反思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当今时代,孩子们的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认知能力强,想象力丰富,更需要我们教师要善于创造新颖、独特的方法,选择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留给幼儿充足的想象空间,激发创作欲望,我们要通过手、眼、口、脑并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更好地培养出二十一世纪具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新型人才!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