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才站 >活动方案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8篇

编写教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能够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编写优秀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以下是骄才站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平衡板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8篇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树立团体合作意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学习难点:

体会和理解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内容及应用。

教法:归纳法、总结法

学法:复习法、归纳法

教具:课件

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2)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平衡现象。板书课题

二、请你说说杆称与天平的结构有哪些相同点?(2分)

1、杆称左右两边离支撑点的距离不相等。

2、天平左右两边离支撑点的距离相等。

三、小组合作实验,探索规律(3分)

1、每组都有一根标有刻度的硬塑料管,15个质量相等的棋子,2只塑料袋,请同学们根据实验记录单(1)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小组实验时,由一位同学负责填写记录单;两位同学分别负责操作两边的棋子数和刻度数;另一位同学负责策划、协调操作。

3、完成实验后,把实验记录单(1)填写完整。

4、从表中你发现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成什么比例?

(这两种量成反比例)

5、观察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左右两边刻度数和所放棋子数的积相等时,竹竿才能保证平衡。

四、课堂检测:(2分)

你能利用平衡的原理,算出吗?

(用反比例解答)

解:设左侧物体的质量为xg.

左=右

2x=5×500

2x=2500

x=1250

答:左侧物体的质量为1250g.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用平衡木来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上面平衡走、跑、跳、爬等。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培养运动中的合作能力。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准备:

平衡木4根、小动物图片4张:小鸟、乌龟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奶牛舞》:

师:天气不错,我们来跳跳舞吧!(一次)

二、游戏:自由探索玩平衡木的方法。

师:你们跳得真好!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玩的东西?(平衡木)

平衡木可以怎么玩呢?你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自由在平衡木上玩各种各样的方法。)

三、用平衡木来锻炼。

1.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就在平衡木上锻炼身体,看谁的锻炼方法好而且多呢?

2.幼儿分散在物体中独自或结伴尝试各种运动,如:跳、走、跑、爬等等。

3.教师观察指导,称赞好的锻炼方法,并鼓励幼儿一起模仿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四、幼儿展示在平衡木上玩的方法。

1.在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幼儿一起进行鸟飞、大步走、乌龟爬等方法。

师:大家想出了很多方法,我们现在请一些小朋友给大家表演一下。

鸟飞、大步走、乌龟爬等方法来锻炼。

五、竞赛游戏《小乌龟运粮食》。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小乌龟运粮食吧。出示图片让幼儿模仿过平衡木。(游戏1-2次)

六、整理各种材料,离开运动场地。

师:你们帮小乌龟运了粮食它们真高兴,现在你们也累了,现在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到教室休息一下吧!

小百科:在力学系统里,平衡是指惯性参照系内,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仍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绕轴匀速转动的状态,叫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简称物体的“平衡”。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3

设计意图

生活中很多现象都蕴藏着平衡的原理。那么如何让深奥的科学原理更贴近幼儿生活?那么让抽象的物理现象在孩子的动手操作中体验感知,是本节活动设计的初衷。在日常的户外活动中我发现好多孩子爱选择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如:翘翘板、滚油桶,踩高跷、骑自行车等。玩的较顺手的大多都是协调性,平衡感较好的。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物品都渗透着平衡原理。那么如何让深奥的科学道理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幼儿的思维方式那?这是本节课的设计的初衷。

活动思路

1、对于大班孩子想给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把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搬进课堂,让幼儿知道平衡的简单原理(找支点、需要力量的均衡)所学知识服务与生活,了解平衡在生活中的使用。

2、整个活动给幼儿创设一个开放自主的环境,想给老师们自主活动认识的启发。

3、活动以各种有趣的游戏、探索操作等贯穿始终,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平衡,从而萌发对平衡这一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4、首先用顶纸盘游戏让幼儿对平衡概念有初步的感受,激发起探索兴趣;其次,通过自主探索游戏“顶起来”,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的各部位顶起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知道只要找到物体的平衡点,许多事物都能保持平衡的道理;再次,大胆投放更多材料让幼儿合作尝试,

5、让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在回归生活,说说玩那些游戏需要平衡。

6、通过ppt让幼儿更直观的了解感受生活中平衡的运用。

活动目标

1、探究物体间保持平衡的方法

2、运用平衡的原理来迁移解决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3、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废旧材料)

蛋糕盘、颜料笔、木质积木(圆柱形)皮球、pvc管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朋友熟悉的两种材料(蛋糕盘、统一规格的细水粉笔)猜猜这两样材料今天将这样使用?画笔兄弟想顶起纸盘兄弟来跳舞,小朋友们觉得画笔兄弟的想法可以成功吗?认为可以的请举手,不可以的请举手?号那我们一起来见证试验。(请愿意尝试的幼儿上来操作。)分享如何做到的?(保持平衡,寻找中心)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刚才探究的这种现象叫什么吗?——平衡

二、展开(案例展示)

那我们一起用生活身边的材料来感知这一现象。

案例一:

材料:纸筒、皮球、木板、积木

玩法:

小朋友想想它们能不能像画笔兄弟一样互相顶起对方能?(请幼儿尝试操作)

案例二

材料:画笔两支

玩法:请探索让下面的拖住上面画笔不掉。

案例三

材料:积木

玩法:让积木不借助任何外力站立在指尖上。

案例四

材料:pvc管、木板

玩法:尝试站立在木板上如何让身体保持平衡。

小结:许多物体都能保持平衡,只要你能找到那个神奇的平衡点

三、检验迁移

1、想想你们在幼儿园玩的哪些游戏中也蕴藏着平衡的现象?

出示:幼儿经常玩的滚油桶、滚铁环、踩高跷的图片。

四、生活经验拓展

生活中的好多现象都蕴藏着平衡原理,平衡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ppt生活中运用平衡原理的现象)

今天我们了解了无论是游戏还是生活中的好多现象都蕴藏着平衡的原理。那每种物体的平衡点都一样吗?那就让我们继续探索寻找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平衡现象.

《有趣的平衡》活动反思

本活动以各种有趣的游戏、探索操作贯穿始终,引导幼儿亲身感受和体验平衡,通过自主探索游戏“顶纸盘”引导幼儿找到事物的平衡点,实现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然后结合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及杂技视频等,让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再回归生活,结尾抛出问题结束,可以激发幼儿进一步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动手操作探索的意愿。

通过案例直观的了解平衡现象,在做做、看看、想想中渗透知识。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以及表演等扩展延伸,活动目的在于培养了幼儿採素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了幼ル的观察、比较、思考和细心做事的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主动探素科学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但这个活动也带给我们很多很深的思考,比如幼儿园教师如何对许多科学现象既准确又合理的解释,在把握各年龄段科学内容难易的同时,如何才够深入出地让孩孩子更明白更了解,这些仍是我们思考和做进一步的探讨。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4

活动目的:

1、利用提供的辅助材料来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

2、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感受,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的泡沫板,牙签,橡皮泥。

2、录音机,磁带。

3、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要和大家一起来进行操作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有些什么材料吧!”(教师和幼儿一同认识操作材料)

二、操作探索:

(一)第一次操作

1、提问猜测:如果让正方形的泡沫板站在小朋友的手指上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2、幼儿操作探索,提问:小朋友你的正方形娃娃站在手指上会怎样呀?

(帮助幼儿区分“躺”和“站”。)

(二)第二次操作

1、设疑:那你能让正方形娃娃这样“站”起来吗?

(教师演示:让正方形图形娃娃一个角站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来回晃动。)

2、要求:

(1) 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除了带来了正方形的泡沫板,还给大家准备了什么材料?

(2) 小朋友在使用牙签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现在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牙签和橡皮泥,来让正方形泡沫板变成一个能站在手指上的平衡娃娃吧!”

3、幼儿动手探索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娃娃能不能站立?为什么不能?

(帮助幼儿找出原因,从而调整制作方法。)

个别指导:你能给娃娃装上脚试试吗?(提醒幼儿制作成左右晃动的跳舞娃娃样子。)

4、集中提问:

你的娃娃能站在手指上吗?你是怎样让娃娃站到手指上的?

比较: 你觉得哪个娃娃有趣?为什么?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跳舞娃娃的秘密,只有当娃娃左右两边的脚重量保持平衡时它才能在手指上跳舞。

(三)第三次探索:

师:“老师知道刚才有一些小朋友没有成功,没关系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小朋友说的方法来制作一个在手指上跳舞的平衡娃娃吧!相信这次我们都会成功啊!

1、幼儿操作,完成制作。

2、幼儿添画五官。

3、随音乐跳舞。(结束)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5

指导语:

1、本组游戏能促进幼儿平衡觉的发展。通过亲子平衡游戏,培养幼儿自信、大胆、勇敢、坚毅的品质。

2、本组游戏一个或几个家庭都合适。

游戏一:我是小陀螺

游戏功能:

1、帮助孩子在快速运动时能保持肢体平衡;

2、促使平衡觉的发展,体验亲子游戏的乐趣。

游戏过程:

1、让孩子找个空地站好,可以把手臂伸平,不要扶任何东西。也可以把手放在腿两边,原地旋转。

2、孩子在转的时候妈妈可以说:"宝宝像个小陀螺,转、转、转……好,停下来,看看宝宝能不能站好不倒下。"

3、让孩子静静地站立一会儿,直到他感觉不到晕了。

4、用这种方法,连续做5次,并且每天坚持如此。

5、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轮流做,看谁能坚持不倒下来。

游戏二:小小杂技演员

游戏功能:

训练宝宝脚跟对着脚尖后退走,培养行走能力。

游戏材料:

长绳子或直线

游戏过程:

1、在地上画一条线或放一根长绳子。

2、妈妈和宝宝一起站在绳子的一端,脚跟对着脚尖往另一端走。

3、走到头以后,再用后脚跟抵着前脚尖往后退着走回来。走到绳子中间,学着杂技演员那样,用一只脚在绳子上独立一会儿。宝宝和妈妈在绳子中间做不同的动作。

4、根据宝宝完成情况,妈妈可以和宝宝在头上各顶一个积木走。

游戏三:小小搬运工

游戏功能:

1、帮助孩子训练平衡能力;发展持物运动的能力

2、培养幼儿任务意识及坚韧、勇敢的品质。

游戏材料:

书或沙包

游戏过程:

1、爸爸和孩子参赛,妈妈当裁判。

2、爸爸和孩子都把两臂伸直,每人拿一个沙包或是一本书放在头顶上,从一个房间运到另一个房间。

3、也可以把书放在伸直的手臂上,从房间的一边运到另外一边,看看能够坚持多远不掉下来,一直运到终点的`人为胜利。

4、还可以爬着搬运,把书放在背上运到终点。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6

活动要求:

1、利用平衡台,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克服幼儿胆小情绪。

活动重点:在平衡台上坐摇,跪摇、趴摇、躺摇、站摇。

活动难点:爬过排成一列的平衡台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请小朋友做各种平衡动作。

二、练习各种动作

1、请幼儿学样,练习坐摇,跪摇、趴摇、躺摇、站摇的动作,保持身体平衡。

2、教师个别指导和帮助。

三、游戏:小蚂蚁过桥

1、平衡台排成一列,在上面四肢协调爬。

2、幼儿练习

3、游戏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7

预设目标

练习走平衡木(高30— 40厘米,宽15—20厘米)。

尝试多种平衡器的玩法,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

平衡木和其他平衡器。

录音带《健康歌》。

?健康*社会》下p.9。

活动过程

听《健康歌》,跟教师做动作。

——上肢分别平举、前举、上举、足尖走,小步幅随音乐进场。

——膝腕关节活动:抖抖手呀,抖抖脚;踢踢腿呀,单脚跳。

金鸡独立

——单脚站立。看谁站的时间长。

——在地上画两条线,将幼儿分成两组,让幼儿踩着线走,要求走成一字线。

走平衡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并带领幼儿练习。

——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动作,教师鼓励幼儿自己想一个动作从平衡木上走过。

——选出不同动作的幼儿为其他幼儿做示范,带领幼儿一起练习。如:双手叉腰走、双臂前举走、双臂上举走……

平衡多又多

——指导幼儿看画册《平衡多又多》,体会每种平衡游戏的动作要领。

——幼儿自由选择平衡器,照画册上的动作练一练。教师指导帮助,注意幼儿安全。请幼儿跟教师一起收拾场地,结束活动。

幼儿园平衡板教案篇8

一、活动目标

1、练习在平地上走直线,尝试双手如同飞机一样张开来保持平衡

2、具有初步的大胆进行身体活动的能力。

3、帮助幼儿了解身体结构,对以后的成长会具有一定的帮助。

4、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

二、重点和难点

从平地上的平衡走变化到一定高度和宽度上的平衡木走及进行各种动作的平衡练习,这对幼儿的身体活动是一个新的问题,有一部分幼儿会由此产生害怕的心理,故在活动器具的选择和活动方法的提供上,要让他们有一个逐渐过渡、慢慢适应的过程。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观赏我国体操运动员进行体操比赛的录像。

2、高度、宽度要求不一样的平衡木两条,与平衡活动相配套的各种活动器具,如伞、帽子、沙包、球、娃娃、积木等若干。

四、设计思路

身体平衡运动,对中班幼儿来说,已不是很困难的事。且每个幼儿在这方面的发展进程是不一样的。有的幼儿可在既高且窄的平衡木上走,有的幼儿只能慢慢地走过低低的宽宽的平衡木。所以教师要根据每位幼儿的实际活动水平、设计和安排难度不一的活动,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既可在平衡器材的高度、宽度和坡度上有不同的要求,又可在运动方法的指导上给幼儿不同的示范和选择。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可从徒手走逐步过渡到持物走、加速走和在间隔物体上走。

五、活动流程

提供材料——重点指导——难度练习在场地上出示高度(30厘米)宽度(20厘米)不一的平衡木,请幼儿扮体操运动员,自由选择动作走过平衡木。中间提醒幼儿可不断变化手臂动作,如叉腰,上举,侧平举、抱头、曲臂等,教师一旁观察,哪些幼儿已完全自如地进行活动了,哪些幼儿虽能独立活动但动作还很笨拙,哪些幼儿还不能独立地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在每次活动时,除了灵活的随机指导外,还必须要有重点指导内容和计划。如第一次是重点指导那些没有勇气登高的幼儿;第二次是指导那些走平衡木脚步姿势错误的幼儿;第三次是指导那些不敢独立在平衡木上走的幼儿;第四次是指导那些在平衡木上不断变化创新动作的幼儿等,除了器具选择的重点指导外,还要有落实到那些幼儿身上的具体指导方法的考虑。

随着活动的开展。视幼儿的能力发展,要逐渐增加活动的难度,从徒手走到拿小器具在平衡木上走,并鼓励幼儿根据器具等特点创造各种动作;头顶沙袋走、抱球走、撑伞走等,还可以编成游戏让幼儿玩。如"送娃娃过小河"(抱娃娃走过平衡木)、"运西瓜"(幼儿依序站在平衡木上传吹塑球)等。再过渡到在间隔物体上走,如走木梯,走树桩,在平衡木上放一块泡沫塑料积木跨过去等。

教学反思:

老师设计的环节很科学,先是热身,然后是平衡上由易到难的练习,再是将平衡组合进行走、跨的练习。活动中,教师设置了有趣的情境、具有层次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使枯燥的练习变得趣味盎然,幼儿练习起来乐此不疲。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幼儿园画汽车教案8篇

幼儿园教学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学说话教案8篇

幼儿园艺术教案模板8篇

幼儿园小班洗青菜教案8篇

学会感恩幼儿园教案8篇

萝卜蹲幼儿园教案模板8篇

美工班幼儿园教案8篇

幼儿园音乐秋教案反思8篇

幼儿园青团教案最新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407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