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写的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一个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下面是骄才站小编为您分享的小松鼠大尾巴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松鼠大尾巴教案篇1
设计意图:
以松鼠尾巴的“奇怪”为主线,贯穿课文始终,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自主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目标:
1、用“觉得”等词语、句式说话。
2、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想象的能力。
3、通过研读,深入体会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松鼠尾巴的奇怪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的尾巴》。出示:我觉得松鼠的尾巴_________________。
(很大、毛茸茸、又轻又软、像降落伞、当被子等) (板书:大又轻又软)
2、小白兔看见松鼠长着这样一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觉得很奇怪。(板书:奇怪)你猜它会奇怪些什么呢?
(奇怪一:小白兔自己的尾巴小;奇怪二:这么大的尾巴有什么用。)(板书:有什么用呢?)
3、谁能用奇怪的语气读一读第一自然段?(个别读、集体读)
二、研读:松鼠尾巴的用处
1、是呀,这么大的尾巴,小白兔怎么会不感到奇怪呢?可是后来,小白兔还奇怪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中发现的?请小朋友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以下列三处句子作重点引导。(弹性处理)
(1)你能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原来是大尾巴帮的忙啊!
a、 说说自己的理由。
b、强调读,读出高兴、明白。(一般学生都能把“原来”读重音,要求学生不仅仅局限于这种读法,尝试用其他不同的读法,体现学生个性化理解。板书:原来)
(2)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我们来看降落伞,(.课件演示)它很轻,而且从高处跳下来又是慢慢地,所以不会摔疼。松鼠的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你看——(.课件演示松鼠从一棵大树上轻轻跳到一棵小树上)(板书:像降落伞)
c、读。
(3)松鼠睡觉的时候,把大尾巴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
a、说说自己的理由。
b、松鼠的尾巴怎么可以当作又软又暖的被子呢?(板书:当被子)
c、读。
3、听了小朋友们的回答,看来这只小白兔的确不奇怪了,(板书:不奇怪)课文中小白兔从开始的“奇怪”到后来的“不奇怪”,是松鼠告诉他的吗?(不是,是小白兔自己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的结果)(板书:观察思考)
4、这时他会对小松鼠说些什么呢?出示:这时,小白兔一点都不奇怪了,他真想对小松鼠说: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松鼠尾巴的联想
1、多有意思的尾巴啊,既能当降落伞,又能当被子,那除了松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有特殊的用处?(学生说、教师补充)其实每一种有尾巴的动物它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用处。
2、哎,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假如你(指着同学们)也拥有一条尾巴,你想长一条怎样的尾巴呢?用它来干嘛?说说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大 观察 像降落伞
有什么用呢? 奇怪───→ 不奇怪 原来
又轻又软 思考 当被子
小松鼠大尾巴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讲述小松鼠用尾巴帮助他人的主要情节。
2、 知道画面中松鼠的动作及背景线索,能说出画面的季节。
3、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并能与他人交流、分享。
二、活动准备
ppt《小松鼠的大尾巴》
三、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出主角
1、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位小朋友能开动小脑筋立即猜出来的?
“小动物,真奇怪,小松果,它最爱,大尾巴,真可爱。”小朋友们猜出它是谁了吗?(出示小松鼠图片)
2、“原来真的是只小松鼠啊,你们真棒!谁来说说小松鼠长的怎么样呀?(引导幼儿说出最大的特点:大尾巴)(教案:)小松鼠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你觉得小松鼠的尾巴像什么呀?”(让幼儿自由讲述)
3、教师:原来小松鼠的尾巴像那么多东西,那这条尾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
(二)引导幼儿观察第一、二幅图,用开放性提问让幼儿理解画面情节。
1、出示画面①:
(1)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松鼠,小鸡,雨伞,小花)哦,有人看到了很多五颜六色的小花,那这些漂亮的花都是在什么季节开放的啊(春天)?那天气怎样啊(下雨天),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天空下起了雨)?
(2)小松鼠遇见了谁?(小鸡) 小鸡它怎么了?(被雨淋湿了)——引导幼儿感受小鸡被雨淋湿后的状态。
它们两个在干什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自由猜想)(3)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扮演小松鼠,老师是小鸡,我们来看看小松鼠会说什么。
再请其他幼儿说说如果你是小松鼠,你会对小鸡说什么。
(4)小松鼠为什么会帮助小鸡挡挡雨?——师:小松鼠是个很热心、又很爱帮助别人的人。
(5)小鸡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开心),为什么?——师:受到别人的帮助很开心,遇到了小松鼠这样热心又很有爱心的好朋友感到很温暖。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画面①讲故事。
3、出示画面②:
(1)在这幅图上,你又看到了什么?(太阳,小松鼠,蜗牛)
(2)这个太阳怎么样啊?(很大,很红)这么大的太阳,你们现在有什么感觉啊?(教师做出很热的夸张动作),什么季节到啦?(夏天)
(3)我们看看,谁也和我们一样,都热得出汗了?(小蜗牛)那小松鼠在干什么呢?仔细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尾巴在动,在给小蜗牛扇风)
(4)有谁愿意根据这个画面,给我们讲讲小松鼠和小蜗牛的故事?
4、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根据画面②完整讲述。
(三)引导幼儿观察第三幅图,请幼儿两两分角色自由讲述、表演。
1、出示画面③:
(1)现在,就请你找一位自己的好朋友,根据这幅画面,两个人一起来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可以加上丰富的表情和动作来演一演。
(3)请两名幼儿上台表演故事。
(4)分别请底下其他扮演小兔和小松鼠的小朋友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2、看来,小朋友们刚刚都讲了一个快乐又好听的故事,那我们现在就一起用和第一、第二幅画面一样简单的句子,把这个故事完整讲一遍。
(四)请幼儿猜想冬天,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并联系自身说说如何帮助别人。
1、我们知道春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小鸡挡雨;夏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蜗牛扇风;秋天,小松鼠用它的尾巴为小兔扫落叶。(教案:)那冬天,天很冷,你们猜,小松鼠又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
2、幼儿进行猜想,出示图片④,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五)带领幼儿边看图边完整地讲述故事。
1、故事我们都讲完了,可是故事的名字还没有呢,谁可以给这个故事起个好听的名字?
2、我们大家一起来完整的讲述这个《小松鼠的大尾巴》故事吧。
(六)活动延伸:
1、原来,小松鼠的尾巴有那么多的用途,小松鼠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了很多人,给别人带去了快乐和温暖,自己也得到了快乐。那我们小朋友平时肯定也会经常帮助人,想一想,你都是怎么帮助别人的?(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事例进行表扬鼓励。
2、教师:你们喜欢小松鼠吗。我们也要像小松鼠一样,做个爱帮助别人、愿意与别人分享快乐的人。
小松鼠大尾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及其尾巴特征的变化,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2、通过情景表演和围绕尾巴展开的讨论活动,感知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动物尾巴的重要性。
3、乐意参加“尾巴选美大赛”,并大胆、自信地在舞台上介绍自己的尾巴。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册幼儿用书(第4册)。
2、实物投影仪。
3、制作并准备:小兔子、小老虎、小老鼠、小松鼠的头饰和尾巴,以及其他常见的、幼儿比较熟悉的动物的头饰和尾巴。请四位幼儿排练情景表演《尾巴的故事》。
活动过程:
1、开展猜动物游戏活动,感知动物尾巴的特征,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森林里要举行“尾巴选美大赛好,许多小动物都想参加,你知道有哪些动物想参加吗?请你看看他们的尾巴。猜猜他们是谁。
观察“小动物”的背影,让幼儿根据尾巴判断、猜测动物的名字。猜对了,则请戴着头饰的“小动物”转过身来给大家看一看。
带领幼儿说一说小动物尾巴的特征,如“短短的”、“长长的”、“细细的”、“粗粗的”。
2、引导幼儿阅读投影放大的幼儿用书画面。感知小动物尾巴的特征和他们的想法。
教师:第1幅图〔第8页)上有谁?他们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你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吗?第2幅图(第9页)呢?……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阅读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运用体态语言提示幼儿,鼓励幼儿一起讲述画面内容。
3、人手一册幼儿用书,阅读故事后半部分内容,感知交换尾巴的后果。
教师:森林里举行“尾巴选美大赛”,哪些动物来参加比赛的?仔细看看他们和谁换了尾巴?后来怎样了?
教师边翻书边讲述后面的故事内容,提醒幼儿手口一致地指读汉字。
4、观看情景表演《尾巴的故事》,完整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启发幼儿将“尾巴”换过来,并赞赏他们有一条又漂亮又有用的“尾巴”。
5、围绕交换尾巴展开讨论活动,引导幼儿讲述动物尾巴的用处。
教师小结: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尾巴,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每个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它们把尾巴换了,就成怪物了。
6、提供表演活动的机会、请个别幼儿扮演角’色夸夸自己的“尾巴”。
教师:“森林尾巴选美大赛”就要开始了,你想扮演谁?请你上台来夸夸你的“尾巴”!
展示动物头饰和尾巴,教师示范表演,并用“我是x大,我有一条只x的尾巴,我的尾巴能xxx,我喜欢我的尾巴”等语言介绍自己的“尾巴”。
鼓励幼儿上来表演“夸尾巴”。
小松鼠大尾巴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课件:大尾巴)猜一猜:这是什么?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教师演示动画)春天:小鸡尾巴挡雨夏天:蜗牛尾巴扇风秋天:小兔尾巴扫叶冬天:小猫尾巴保暖
(2)说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2、完整欣赏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秋天、冬天呢?(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继续仿编新故事。
小松鼠大尾巴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松鼠尾巴的特点和多种用处,初步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动物特点的兴趣爱好及能力。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在老师指导下练习,从字典中给词语中的词素选取合适的义项,并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重点查检以下4个词语:收拢、跳跃、无影无踪、顶用。
3、进行句子比较,初步懂得句子有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会用“安全”造句。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小节。
教学重点:
抓住对词语的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照样子查检“课堂练习”—2中指定的4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突破口:
通过阅读二、三、四小节,分别概括出松鼠尾巴的三个特点和作用。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录音、松鼠标本等。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要点:
1、扫除字词障碍,熟悉课文。
2、学习理解词语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
小朋友,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小壁虎借尾巴》,还记得小壁虎向谁借尾巴吗?小壁虎后来借到尾巴了吗?它为什么没借到尾巴?
2、出示松鼠标本,启发说说:
这是什么?松鼠的尾巴怎么样?
[板书:毛茸茸]
(解释意思:毛细软,又多又密的样子)
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思考:
松鼠尾巴有哪些用处?
2、自习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读准音、认清形
2)划出课文中的新词,读一读,然后按“课堂练习”—2的要求,照样子理解下面4个词语的意思:
收拢跳跃无影无踪顶用
3)自由读通课文
4)想一想:
读了课文,自己有哪些疑问?
三、检查自习效果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组织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随机指导理解词语的方法(注意借助于“课堂练习”—2的例题)
3、组织交流“课堂练习”—
14、组织提出自习中遇到的疑问
四、导读课文第一节
1、指名朗读,启发思考并说说:
小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毛茸茸、大)[板书]
去掉“毛茸茸”,读读句子,与原句有什么不同?(注意引导通过比较句子,初步认识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
2、齐读第一节,要突出“毛茸茸”这个特点。
3、小结过渡:
小松鼠的尾巴毛茸茸的,非常惹人喜爱,可是它不知道自己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其实它的尾巴的作用可大哩!只要读读下面的课文就能知道了。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语“课堂练习”—
5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要点:
学习课文重点部分,了解松鼠尾巴的几种用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字词
2、分小节指名读课文
3、指名说说:
课文第一节主要写了什么?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课文第二节
1、指名读第二节,启发说说:
读了这一节,你是否已经了解到了松鼠尾巴的用处?[板书:当笤帚]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事来写松鼠尾巴的这个用处的?
2、结合第一课时自习时提出的一些疑问深入学习课文(注意随机点拨引导):
“摊开”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笤帚就在你身上啊”这句话什么意思?
松鼠妈妈为什么“说完就出去了”?
3、指导朗读。
4、继续引导:
为什么在写小松鼠找到尾巴可作笤帚用时,用上“找遍全身、最后发现”这些词语?
为什么说小松鼠的尾巴是最好的笤帚?
5、引导归纳第二小节的意思,并齐读第二节。
6、小结过渡(略)。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仿照学习第二下节的方法,自学第三节。
提示:
可以采用读读、问问、议议等方法来学习。
2、组织交流小组学习的情况。
提示:可以围绕“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来交流。并随机点拨:
“跳跃”是什么意思?黄鼠狼为什么要爬上树?
“紧追不舍”是什么意思?松鼠妈妈是怎么教小松鼠脱险的?
“安全”是什么意思?小松鼠为什么能安全地落到地上?(注意引导比较下面的句子[出示],继续认识概括写和具体写的区别)
小松鼠落在地上。
小松鼠安全地落在地上。
“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松鼠能逃得无影无踪呢?
这一节说明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什么用?[板书:当降落伞]
3、小结(略)
4、组织朗读(略)
5、背诵课文第三节
1)指导背诵(略)
2)自由练习。
3)指名背诵。
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背熟第三节。
第三课时
课时要点:
1、学习课文第四节;
2、练习用一段话说说松鼠尾巴的作用;
3、练习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句式说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第三节
3、指名说说:课文第二、三节分别小松鼠的尾巴可以当什么用?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引导:
这一节讲了小松鼠的尾巴可以派什么用场?
外边寒风呼呼地刮着,为什么小松鼠却感到很暖和?
3、引导归纳第四节节意(略)
4、组织齐读第四节
5、组织背诵第四节(注意指导)。
[二]学习第五节
1、范读第五节
2、启发说说:
“顶用”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它“真顶用”?
3、组织齐读,要求读出感叹的语气。
三、总结全课
1、总结谈话:
小朋友,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2、组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拓展训练
1、启发思考: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用处?
2、组织用“谁的尾巴可以干什么”练习说话。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练习”—1[填空]
2、用“安全”造句
六、课后作业
从课外读物上找到有关介绍动物尾巴的文章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特点:毛茸茸、大
当笤帚
5、松鼠的尾巴用途:当降落伞
当被子
总结:真顶用
小松鼠大尾巴教案篇6
春天: 小鸡 尾巴挡雨
夏天: 蜗牛 尾巴扇风
秋天: 小兔 尾巴扫叶
冬天: 小猫 尾巴保暖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的主要结构。
2、创编故事内容。
3、体验创编故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故事动画。
2、操作材料若干。
3、了解春、夏、秋、冬四季特征。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课件:大尾巴)
猜一猜:这是什么?
想一想:它象什么呀?
二、理解故事:
1、想象故事。
小松鼠的尾巴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我们来看一看:
(1)看
(教师演示动画)
春天: 小鸡 尾巴挡雨
夏天: 蜗牛 尾巴扇风
秋天: 小兔 尾巴扫叶
冬天: 小猫 尾巴保暖
(2)说
在什么季节?发生了什么事?(让幼儿根据自己对课件的理解随便说说)
2、完整欣赏故事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来听一听。
(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表演
小松鼠真能干,能用它的大尾巴做好多事情,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能干的小松
鼠,我们一边学一边讲,比小松鼠更能干,好吗?
(大家一起边讲述边表演)
三、仿编故事
1、讨论:
(1)春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还会发生什么事呢?
(2)夏天,是什么样的?
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秋天、冬天呢?
(幼儿讨论)
2、仿编新故事
(1)引导幼儿想象记录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小松鼠出去走走,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去把它画出来。
(2)幼儿相互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象。
(3)讲述新故事
选择几个小朋友的画讲一讲。最好能选择到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各一幅,编成一个完整故事。大家一起讲述。
如果没有,鼓励小朋友把没有的回去编出来。
活动延伸:
继续仿编新故事。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