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材料和资源应该充分准备,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准备课堂互动和讨论,骄才站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1
主教材:
篮球——基本战术“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配合。
副教材:
1、技巧---复习垫上技术;2、游戏---运球接力。
选自: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主编的《体育》教材,以及相关篮球和技巧的动书籍。
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篮球运动是深受我国广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对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各项机能有积极的作用。因篮球是一项集体项目,因此战术运用显得格外重要,“二攻二”侧掩护战术即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又是许多综合战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具有很强的实效性,因此篮球“二攻二”战术在篮球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用:本次课战术“二攻二”既是对上次课基本技术的巩固提高和结合实战的运用又为今后战术练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任务
一、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初步学习篮球“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巩固提高各项篮球专项技术。
依据:因为是第一次战术练习所以初步掌握“二攻二”战术,使80%学生初步掌握,同时战术是由基本技术组成的,因此练习战术的同时也巩固提高了篮球的专项技术。
2、技巧巩固提高垫上的动作技术,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男同学:前滚翻接慢起头手倒立;女同学:燕式平衡、站立、分腿前滚翻。
依据:因为技巧是复习内容所以是巩固提高阶段,达到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
3、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素质。
依据:在整个篮球技、战术中和技巧对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协调、灵敏素质有着重要作用。
二、德育目标:
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依据:篮球战术本身就需要队友密切配合,掩护给同伴创造得分机会,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游戏比赛又对提高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拼搏进取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重点:侧掩护时脚的卡位。
重点依据:脚的卡位是掩护的重要一环,如果卡位不正确或不及时会直接造成掩护的失败,影响整个战术的运用。
难点:挡、拆的时机。
难点依据:战术是相对的,时机非常重要,如果挡、拆的时机不好会造成整个战术的失败,而且这个时机是根据实际情况掌握的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它即是战术的关键又是难点。
教材的处理
1、根据学生的状况分析:本班学生共40人(男同学24人;女同学16人)学生整体素质比较好,根据男、女同学的身体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不同,按男、女进行分组教学,安排相应的内容。
2、对于重点内容脚的卡位处理:采用精讲,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
对于难点内容掩护时挡、拆时机处理:采用看幻灯片,突出讲解,边讲解边示范方法,先完整法再分解法再完整练习的方法。
3、因为本次课主教材是篮球战术和技巧运动强度相对不大,因此安排游戏内容,提高运动负荷;并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附合快乐体育的要求。
教学方法
依据: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讲解法和示范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形象,启发思维,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
b、分解法和完整法。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让学生对整个二攻二战术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在把整个战术分成三个部分(传球、掩护、分球)逐次练习,简化教学提高学习的信心及较快的掌握完整战术,最后再完整练习更好地掌握完整战术。
c、游戏比赛法。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规定目标,有效发展学生体力和智力,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激发学生兴趣。
d、预防和纠正错误法。根据产生错误的原因,选择有效的手段。
e、电化教学法。采用幻灯、录音机生动形象直观形式,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技术的理解,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教学手段
1、根据男女同学身体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采取分组等时轮换教学。
2、利用录音机放音乐配合准备活动,游戏和放松部分练习,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愉快的练习,提高练习效果。
3、利用投影使学生了解战术练习中跑动路线,帮助学生明确动作过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4、利用游戏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提高运动强度,并对学生讲只要坚持完成就是成功,第一的是成功中做得最好的,并利用表扬和鼓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a、体委整队;b、宣布上课;c、师生问好d接受报告;e、宣布本课内容;检查服装(保证练习效果及防止练习过程发生危险)f、安排见习生(帮助摆放器材及保护帮助)
二、准备部分:(8分钟)
1、热身跑:(降低肌体的惰性,以及肌纤维的粘滞性,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度,为练习作好充分准备)
方法:放录音《健康歌》的曲子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热身跑,在跑的过程中加上侧身跑、后退跑练习(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和练习效果)。
2、行进间操(符合人体运动从高强度运动逐渐恢复的生理规律,充分利用时间):①扩胸运动;②体转运动
3、定位操(根据本次课的需要):①头颈运动②体侧运动③全身运动
三、基本部分(32分钟)
教学形式:分组教学(男、女分组),男同学先随教师学习篮球内容,女同学由体育小组长带领复习垫上技巧,13分钟后轮换。
(一)篮球(13分钟):
1、新课导入:巩固提高篮球的各项专项技术为战术学习做好充分准备。男同学:两人一组行进间传球上篮。(4分钟)(女同学:跑动传接球练习。)
注意:传球的提前量以及行进间投篮的节奏。
2、新课讲解:学习“二攻二”侧掩护(挡拆)战术。
作用:在实战比赛中既是一个独立的战术又是许多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方法:⑤号队员把球传给④号队员跑到4号侧后方做掩护,④接球后先向左做突破假动作,然后突然从右侧贴着⑤身体运球突破上篮,⑤掩护后转身切入篮下,5补防时⑤将球分给④投篮。
注:掩护时(挡)两脚分开一定要卡住防守队员的脚,转身时(拆)要以靠近篮筐一侧的脚为轴,向远离防守队员一侧转体,把其挡在自己的身后。
(1)教师讲解战术的目的作用。
(2)看幻灯片,教师讲解,明确跑动路线,和每个环节的注意事项,找同学由教师带领模仿练习。
(3)做“挡拆”的练习。
(4)找典型学生示范。附图
(5)在消极防守情况下练习。
(6)易犯错误及纠正:
易犯错误:脚卡位不正确。
纠正:1、讲明卡位的目的和作用。
2、多做掩护模仿练习。
(二)技巧:复习垫上技术,由体育小组长负责组织,安排保护与帮助,学生依次按顺序练习。(13分钟)
男同学:复习前滚翻接慢起头手倒立。
女同学:复习燕式平衡接直腿前滚翻。
(三)游戏:运球接力(6分钟)。放录音让学生在激烈的锣鼓声中进行练习。
方法:把学生平均分成4队,站成四路纵队同学前后间隔1.5米,每队间隔3米,每队最后一名队员蛇行运球到排头,用地滚球把球传给后面的同学,依次最后一名同学完成后运球跑回起点,先到者为胜。(最慢的一队每个同学“奖励”俯卧撑10次)做2组。
四、结束部分(3分钟):
1、整队放松,放录音在轻松的音乐声中做放松操。
2、本次课优点及不足,并提出今后练习要求。
3、安排收器材、下课。
场地布置及效果预计
练习密度:30%
平均心率:125次/分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我把本次课进行了讲叙,主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小篮球游戏活动,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及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学会在游戏中运用技术。
2、技能目标:学生主动参与运球游戏练习,在反复的练习中形成能力;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篮球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4、个性发展:培养学生不怕挫折、顽强拼搏、迎难而上的精神;能在课堂内自觉、自律、自强,并不乏个性的张扬。
教学内容:
篮球:运球游戏
教学重点:
高、低运球
教学难点:
运球按拍球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
5、组织队形:如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Δ
(要求:集队做到快、静、齐,精神饱满,声音宏亮。)
引入课的内容:同学们在观看篮球赛时,双方队员出神入化的球技、球员健美的风姿。同学们一定也想象他们一样,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但是,要掌握熟练的篮球技术,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多练习。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练习,为打好比赛打下基础。
二、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沿篮球场跑1圈
2、球操。
(1)上肢运动;
(2)腹背运动;
(3)体转运动;
(4)正、侧压腿;
(5)腕踝关节运动。
组织队形:扇形(学生在三分线外站立,教师在三秒区内)
教法:教师领做,学生跟随练习。
要求:动作协调、到位。
三、基本部分:运球游戏
(一)耍球游戏:
1、师示范几种耍球方法:
(1)双手抛接球;
(2)环绕交接球;
(3)原地两手交换推滚球。
2、学生自耍球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组织队形:散点
(二)原地运球游戏:
1、原地高、低运球:
教法:
(1)让学生在原地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运球技术情况。
(3)教师讲解示范高、低运球按拍球方法。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展示。
比一比:谁的运球技术水平高。
看一看:谁的运球技术动作优美。
(6)组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组织队形:散点
2、运球看数报数:
方法:原地做左、右手、高低交替结合的运球练习,看老师手势,报出数字。要求:抬头运球,用手的感觉控制球和两手都能运球。
组织队形:散点。
(三)行进间运球
(1)教师讲行进间直线运球方法。
(2)学生练习。
(3)小结。
组织队形:散点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篮球基本动作(拍球)及篮球运球比赛,促进幼儿肌体的发展。
2、在集体游戏中培养团结协作,遵守规则,合作竞争的良好品质。
重点:运球时能根据运球方向准确地接触球的部位。
难点:手对运球的控制能力及持续性。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只篮球(皮球)、红绿黄蓝四队标记、口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跑步热身:听鼓声变速跑)
1、听鼓声变速跑,跑步热身。
2、篮球热身操:听口哨的8拍子节奏做热身操,包括伸展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踢腿运动、压腿运动、跳跃运动、高手运球和低手运球。
二、基本部分(幼儿练习原地运球、行进运球)
1、四散练习:幼儿自由练习左右手交替拍球、原地运球。
2、幼儿探索练习,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原地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或侧方;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根部控制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肘关节为轴,上下摆动。
行进运球动作要领:向前运球时,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前侧方,跑动的步伐要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背的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3、个别幼儿示范“让球走起来”,老师提升要求。
4、游戏:找朋友:行进间运球和好朋友握手。
三、运球接力比赛(在拍球、运球集体比赛,增加幼儿的运动量)
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队,共二组,进行拍球、运球拉力比赛。
红、黄两队第一名幼儿同时运球,把球分别运给对应的绿队和蓝队,接到球的幼儿继续运球,给球的幼儿站在接球幼儿一队的排尾。
四、结束部分(放松运动,结束后的放松整理)
1、太极球操。
2、整理器械玩具,整队回教室。
六、推荐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游戏规则:每人手持一球,游戏开始进甲同学背对大家,当老狼在前面运球前进,其他同学运球紧随其后,后面的同学齐声喊“老狼老狼几点了,”老师答“几点钟”经若干次后当老师喊到六点时,老狼转身向后追拍他同学,其他学生向预设的(罚球区)家中跑去,当跑到“家”中则安全了。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的动作要领,命中率稳步提高。
2.通过分组练习,小组合作,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及跳跃能力。
3.通过运动体验,提高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投篮手型,以及步伐特点。
?难点】
投篮时协调发力,动作连贯,身体协调。
三、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对篮球行进间低手投篮进行了学习,现在你们尝试加大难度使用行进间运球低手上篮,同学们在投篮过程中思考影响到投篮命中率原因是什么?你们希望学习提高命中率的技巧吗?今天就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篮球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术。
2.队列队形练习:齐步走与立定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
要求:队列整齐,步伐一致
(二)准备部分
1.篮球运球绕圈跑
方法:每人一球,绕篮球场边线运球跑,在运球过程中注意运球的控制球的.落点,沿边线进行跑动。
2.篮球操:腰间绕球,膝下绕球,全身绕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节拍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刚刚老师上篮的时候,和我们前面学习的行进间上篮有什么区别?运球和上篮是怎样衔接的?
学生回答:加了运球环节;右手为例,当球从地面反弹时,跨右脚拿球左脚上步起跳。
组织教学:八字队形站位
2.讲解
动作要点:(以右手投篮为例)运球后右脚跨步拿球,左脚迈步蹬地充分向前上方跳起,右手托球伴随惯性向前上方伸展,腕指上挑,使球前旋入篮。
3.练习
(1)原地单手托举球练习。反复做将球上举—提肘—手指上挑球—单手接球练习。
(2)原地单手抛球入篮练习。篮下托球—伸臂—抛球练习。
(3)运球1~2次中慢速的行进间运球投篮练习。
纠错:跑动速度与举球的衔接不连贯,投球时出手距离不够,未到最高点出手。
(4)快速行进间运球低手投篮练习。
4.优生展示
组织教学:教师随机选择在练习过程中表现比较好的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和自己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进行纠正。
5.教学比赛—篮球三对三比赛
组织教学:学生分成3人为一组,进行篮球三对三实战对抗,强调多运用今天所学的行进间运球单手低手投篮技术得分。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拉伸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
要求:在音乐声中,进行拉伸活动。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四、场地器材
篮球30个、标志物12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篮球场。
五、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5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中心,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鼓励学生通过练习与体验,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自学自练、互帮互学,积极主动参与篮球活动的学习。巩固提高篮球原地高、低运球技术,初步学习行进间直线高运球的简述动作。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章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序的组织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以及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技能得到步提高,感受成功的愉悦与满足。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深受青少年学生的喜爱。原地运球是篮球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它分为高运球、低运球,根据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体育教学规律,特地组织学生学习低运球后再学习高运球,再过渡到学习行进间直线高运球。通过让学生先了解国内外优秀篮球运动员的事迹,再进行篮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教学,让初步接触和掌握篮球的原地和行进间运球的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提高他们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发展身体反应和灵敏等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每天都对体育课充满了期待。据了解,篮球是四年级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爱的体育运动,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知识和技术了解并不多。本着让学生从最基础的技术学起,并能学得扎实有效,我根据篮球运球的技术特点把重点技术提炼成口诀。用生动、形象、精炼的口诀教学力求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原地低运球的技术要领。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抓住口诀中关键的词语从而指导篮球的技术学习,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篮球原地高、低运球技术,初步学习行进间直线高运球,体验运球与行进节奏协调配合的技术动作。
2、发展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教学内容(单元教学第3次课)
1、复习篮球原地高、低运球 2、学习行进间直线高运球 3、游戏:运球接力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球侧后方 难点:运球与行进节奏协调配合
七、设计思路
本课以口诀教学法为突破口。在教学中,根据篮球运球的特点把重点技术提炼成口诀,用生动、形象、精炼的口诀教学力求使学生较快较好地掌握原地低运球的技术要领,并始终贯穿于技术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练习中能抓住口诀中的关键词语指导自身的篮球低运球技术学习,既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又活跃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习效果。
八、教学过程
1、导入与热身
通过常规练习,宣布本课学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较好遵守课堂常规,明确课堂目标。队列队形练习中通过齐步走站成体操队形,使学生接受组织纪律性教育,培养良好的形象及精神面貌神。球操的创编把运球、玩球与韵律动作有机结合,既达到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又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准备。球操后的玩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得到体现,也进一步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
2、学练与体验
1)师生先复习低运球、高运球的技术,教师提示技术口诀,帮助辅导学困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2)学习行进间直线高运球,先集体学习技术口诀,教师讲解示范技术动作,提示重难点。教师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直线高运球练习,行进间直线高运球先走后到慢跑,再过渡到听信号由行进间高运球变原地高运球或原地低运球的游戏练习,再进行散点的分组自由直线高运球练习。
3)教师巡回指导,辅导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
4)优秀学生展示运球动作。
5)通过游戏“运球接力”检查学生对行进间运球的掌握情况。
3、放松与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模仿舞龙动作进行身心放松,教师适当提点并参与其中。最后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评价并提出要求。
九、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效果预测:学生在老师、同伴的帮助及自身的努力下,学习兴趣高涨,原地高、低运球的技术得到巩固,初步体验篮球行进间直线高运球的技术,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了良好的自信心。
2、生理负荷预测指标:
平均心率:125次/分—130次/分练习密度:50%—55%强度指数:1.3—1.4
十、教学安全与提示
1、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2、运球时避免与同伴相撞。
3、游戏时注意跑动的路线,避免相撞。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篇6
学习内容:
小篮球游戏
学习目标:
1、体验球感,熟悉球性,了解到小篮球有弹性,滚动性的特点。
2、通过参加一些利用球性的练习,掌握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动作。
3、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准备部分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1、导入课题。
2、传球游戏(分发器材)。
3、韵律活动(球操)。
基本部分
二、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1、学生散点站立,自由玩球
2、教师集中提问,小篮球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
4、针对各种特性,教师进行引导
三、看图自学游戏方法
图1:运球练习
图2:滚动传球游戏
图3:反弹传球
图4:投篮
学生:分组循环游戏
教师:启发与引导
四、分组自由练习
按技能水平或兴趣爱好自由分组,进行巩固与提高练习
结束部分
五、总结
1、放松练习。
2、小结。
3、回收器材。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